学术投稿

肿胀麻醉下注射器脂肪塑形术

陈乃理;胡琼华;王炜

关键词:脂肪塑形, 肿胀技术, 注射器吸脂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吸脂方法.方法采用肿胀法和注射器吸脂相结合对209例患者进行脂肪塑形术.结果患者出血少、麻醉满意、吸脂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肿胀法和注射器吸脂进行脂肪塑形是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与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基底细胞癌病例,根据其病理生物学行为及病变部位和范围,采取扩大切除后单纯缝合,局部皮瓣修复,植皮及 Mohs手术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136例病例全部Ⅰ期愈合,经2~9年随访,效果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认识到这类恶性肿瘤的特点是病变较为局限,恶性程度低,具有多种病理分型,极少发生转移,又多发于面中部,对人的容貌影响较大,所以基底细胞癌的治疗必须结合临床病理分型区别对待.早期手术切除,重视病变切除范围,选择适当的方法修复创面,有助于本病的彻底治疗.

    作者:邵哲人;程健;马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VPW532nm波长激光与平阳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血管瘤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观察激光与平阳霉素联合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126例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患儿,分两期进行治疗.第Ⅰ期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瘤体变薄后行第Ⅱ期激光治疗,选用倍频Nd:YAG可变脉宽532nm激光.结果本组病例总有效率达94.4%.结论激光加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目前理想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新方法.

    作者:苑凯华;刘春利;李勤;赵艺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模拟生理的重睑成形术

    目的为了获得接近生理状态下的切开重睑成形效果.方法根据上睑的解剖特点模拟生理状态,使上睑提肌腱膜与上睑皮肤粘连,保留睑板前脂肪和眼轮匝肌.结果通过此种方法形成的重睑酷似先天性重睑.结论与传统切开方法相比,此法形成的重睑更为自然生动,且损伤小,恢复快,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军;黄双闻;熊世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几种小改进在美容手术中的应用

    1 通畅引流小切口的应用 美容整形术中为了追求隐蔽切口,切口往往远离手术分离区,使手术区呈开口在上的盲袋状,不利于积血、渗液引流排出.而此类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是由于积血可能引起的感染或硬化.如下颌短缩充填术,受术者为避免颏下皮肤瘢痕,普遍愿意选择口腔入路切口;隆胸术同样也较多地选择腋窝入路切口及乳晕切口.此类切口视野狭窄、暴露不佳、操作不便、组织分离均在盲区,难以止血.术后又因口腔开合、呼吸活动,而无法确实有效加压包扎,达到压迫止血目的,积血难以避免.所以通畅引流排出积血特别重要.我们采用下颌缘内侧0.5cm切口,引流下颌假体腔隙积血;乳房皱襞下0.5cm切口,引流乳房假体腔积血.24小时后缝合小切口.采用小切口引流,手术区无需加压包扎,只需假体固定包扎即可.

    作者:宋东明;王晓兰;周文;裘建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鼻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为了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较目前运用其它材料行鼻成形术的优越性.方法从1998年7月至1999年5月,18例患者利用ePTFE行鼻成形术,包括鼻背增高、鼻尖成形和鼻部软组织凹陷畸形的矫正.结果经过4周至10个月的随访,除1例术后效果不满意而取出假体外,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在鼻成形术中,ePTFE是一种理想的组织替代品.ePTFE加强型补片尤其适用于鼻尖部的整形.

    作者:欧阳春;于国中;胡树立;龙晓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组织工程化皮肤研究进展

    皮肤作为人体大的组织,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屏障.当由于外界损伤或疾病等因素造成皮肤缺损时,其危害可以极轻微,也可以是致命的.皮肤缺损修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目前常用修复途径有:自体植皮、同种异体植皮、异种植皮,但由于供区不足、免疫排斥及传播疾病等缺点,寻找一种理想的皮肤替代物一直是临床上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1].

    作者:杨光辉;商庆新;曹谊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18例报告

    目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18例经验总结.方法由腋前线上部一点进针至乳腺后间隙而注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结果总计18例,均未发生较重并发症.造形与手感方面的效果是满意的.结论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提高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是极其重要的.

    作者:赵承侠;邹德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X-Ray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通过不同时间点的X-Ray照射大鼠伤口皮肤,利用生物力学,寻找X-Ray对它们影响的明显时间点,从而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切除术后何时开始放射治疗的佳时间点提供一个理论根据.方法本实验采用纯系SD雌性大鼠为实验动物,在低背部伤口上分别于手术第1、4天,第4、7天,第7、10天,和第10、13天,共4组行X-Ray照射,每次照射6GY,两次共12GY,并分别于手术第7、10、20、40天取材,利用拉力机(Inston)对伤口皮肤进行极限应力强度测试.结果通过对连续X-Ray照射后伤口生物力学研究,观察到X-Ray对皮肤伤口的抑制作用以手术7天内影响大,第7~13天也明显于对照组.手术后第7天拆线未见伤口裂开现象.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提出了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切除后,在行放射治疗时应以1周内开始为宜.

    作者:王志刚;鲍卫汉;徐少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重睑术致皮肤-结膜囊瘘的手术修复

    重睑术是较为常做的美容手术之一,它的成功率较高.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美容院的从业者甚至从未经历过正规的医学训练便从事手术操作,从而导致这样或那样的并发症.近我们收治一位因在美容院行重睑手术不当而导致上睑结膜囊瘘的患者并于以手术修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万同;刘晓燕;刘姗;王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面颈部瘢痕1例

    1 病例某女,20岁.1996年烧伤面颈部,烧伤面积约1%深Ⅱ°.住院治疗3周,创面愈合出院.此后烧伤部位出现瘢痕增生,颈部活动轻度受限,且瘢痕影响美观,要求整形治疗.检查:面颈部见增生瘢痕,瘢痕大小为7cm×16cm,高出皮面,质地软,瘢痕充血不明显,抬头功能轻度受限.

    作者:蒋永能;张捷;王会军;何晓静;鲁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可吸收缝线皮下缝合在下睑袋整形术中的应用

    我们在下睑袋整形术中,选用可吸收性缝合材料,运用显微缝合技术,行切口皮下连续缝合术,提高了手术效果,现将缝合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瑞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隆胸麻醉的临床观察

    本观察对比氯胺酮静脉麻醉中是否复合应用异丙酚,在隆胸手术中,对术中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作者:顾伟平;茅波伦;李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一氧化氮对皮瓣成活的影响

    皮瓣(skin flap)是具有自带血供的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在整形外科应用广泛.多年来尽管皮瓣的设计和手术技巧在不断改善,也尝试采用一些药物学[1]和非药物[2]改善皮瓣存活,但皮瓣坏死始终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随着人们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其生理作用的逐步了解,其对皮瓣成活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综述如下.

    作者:杜佳梅;张松林;程爱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放射辐照对异体神经移植组织学改变的影响

    目的探索放射辐照对异体神经移植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白鼠随机均分为三组:自体对照组、异体对照组、辐照处理组.应用放射辐照方法处理异体神经后进行移植.术后12周移植神经和胫前肌HE染色,移植神经S-100蛋白及波形蛋白免疫组化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和计数单位面积内阳性轴突数和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结果放射辐照处理后的移植神经,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较少,胫前肌生长良好,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增多(与异体对照组比较,P<0.05),单位面积内的阳性轴突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放射辐照处理可降低异体神经的抗原性.

    作者:李建兵;姚建民;宋建良;杨向东;吴守成;沈向前;宋春轶;孙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修复鼻翼缺损.方法采用全层或部分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鼻翼缺损20例,其中以鼻翼残存瘢痕组织翻转作衬里,然后进行部分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14例,移植物面积小1.0cm×1.5cm,大1.9cm×2.5cm;利用耳廓复合组织全层嵌入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者6例,移植物面积小0.5cm×0.5cm,大0.8cm×1.2cm.结果 20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色泽呈暗红至淡红不等,无水泡.随访半年移植物色泽与鼻组织基本近似,供区隐蔽.结论在诸多鼻翼缺损修复方法中,该方法简便易行、术后鼻翼外形好,面部显著部位不增加新的瘢痕,有独到优越性.

    作者:陈江萍;张明利;宋建星;邢新;郭恩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腺外Paget's病的诊治--附2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乳腺外Paget's病的诊治方案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分析21例乳腺外Paget's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21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18例获随访,其中3例手术后1年复发;2例术后2~3年死于广泛转移;2例术后5年死于其他疾病;11例5年无复发.结论本病易诊为湿疹等,对难治性湿疹样改变应早期活检,局部广泛切除是本病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吴建明;林子豪;刘麒;袁相斌;杨松林;赵耀忠;朱晓海;陈敏亮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颊面部皮肤缺损的护理

    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颊面部病变切除后的皮肤缺损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春艳;梁英;喻文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例腹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1999年12月,我科收治1例腹部肿瘤因练法轮功拒绝治疗,使瘤体逐渐增大的患者,经思想感化,使其深刻认识到法轮功的危害,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丽华;蒋丽;梁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059例一次隆鼻联合美容术报告

    1991年11月至1995年12月开展隆鼻一次联合整形术,现将1059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华绍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溶痂祛腐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体会

    我院1986年研制的溶痂祛腐膏经临床上千例患者应用,确实起到了加速坏死组织溶解,促进上皮组织愈合,减少自体皮面积,控制局部炎症,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的作用.

    作者:张晓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