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侠;邹德霞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基底细胞癌病例,根据其病理生物学行为及病变部位和范围,采取扩大切除后单纯缝合,局部皮瓣修复,植皮及 Mohs手术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136例病例全部Ⅰ期愈合,经2~9年随访,效果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认识到这类恶性肿瘤的特点是病变较为局限,恶性程度低,具有多种病理分型,极少发生转移,又多发于面中部,对人的容貌影响较大,所以基底细胞癌的治疗必须结合临床病理分型区别对待.早期手术切除,重视病变切除范围,选择适当的方法修复创面,有助于本病的彻底治疗.
作者:邵哲人;程健;马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于1995~1999年行17例小腿交叉皮瓣移植术,获满意的临床效果.这不仅取决于精湛的医术,术后的精心护理也是临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白伶珉;李孟倩;王忠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例某女,20岁.1996年烧伤面颈部,烧伤面积约1%深Ⅱ°.住院治疗3周,创面愈合出院.此后烧伤部位出现瘢痕增生,颈部活动轻度受限,且瘢痕影响美观,要求整形治疗.检查:面颈部见增生瘢痕,瘢痕大小为7cm×16cm,高出皮面,质地软,瘢痕充血不明显,抬头功能轻度受限.
作者:蒋永能;张捷;王会军;何晓静;鲁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皮瓣(skin flap)是具有自带血供的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在整形外科应用广泛.多年来尽管皮瓣的设计和手术技巧在不断改善,也尝试采用一些药物学[1]和非药物[2]改善皮瓣存活,但皮瓣坏死始终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随着人们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其生理作用的逐步了解,其对皮瓣成活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综述如下.
作者:杜佳梅;张松林;程爱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18例经验总结.方法由腋前线上部一点进针至乳腺后间隙而注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结果总计18例,均未发生较重并发症.造形与手感方面的效果是满意的.结论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提高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是极其重要的.
作者:赵承侠;邹德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周围神经的影响.方法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稀释后,以16号针头注射到兔坐骨神经外膜内及其周围.注射量为0.5~1.0ml,观察兔趾展反射、神经动作电位及电传导速度.结果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周围形成透亮薄层包膜.兔双侧趾展反射正常,双侧坐骨神经肉眼观察色泽、粗细均无差别,神经电生理检查动作电位及电传导速度也基本相同.结论聚丙烯酰胺对兔坐骨神经无明显不利影响.
作者:曹景敏;鲁开化;周智;雷永红;马显杰;刘建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英捷尔法勒是由乌克兰捷尔法勒公司生产的,为可注射亲水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自80年代以来被乌克兰、俄罗斯等国的整形外科医师广泛应用于面部、四肢、乳房及男女性器官,取得了以往的生物材料所不可替代的效果.实为新一代较为理想的软组织填充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用不当则会带来副面效应,造成求术者不应有的痛苦,需同行们引以为鉴.
作者:胡霞;张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观察激光与平阳霉素联合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126例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患儿,分两期进行治疗.第Ⅰ期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瘤体变薄后行第Ⅱ期激光治疗,选用倍频Nd:YAG可变脉宽532nm激光.结果本组病例总有效率达94.4%.结论激光加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目前理想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新方法.
作者:苑凯华;刘春利;李勤;赵艺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 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鼾症135例,男性104例,女性31例.年龄29~65岁,平均40.5岁.病程3~31年.其中合并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OSAS)98例,占72.6%.
作者:赵艺琳;苑凯华;刘春利;晏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皮肤作为人体大的组织,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屏障.当由于外界损伤或疾病等因素造成皮肤缺损时,其危害可以极轻微,也可以是致命的.皮肤缺损修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目前常用修复途径有:自体植皮、同种异体植皮、异种植皮,但由于供区不足、免疫排斥及传播疾病等缺点,寻找一种理想的皮肤替代物一直是临床上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1].
作者:杨光辉;商庆新;曹谊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较目前运用其它材料行鼻成形术的优越性.方法从1998年7月至1999年5月,18例患者利用ePTFE行鼻成形术,包括鼻背增高、鼻尖成形和鼻部软组织凹陷畸形的矫正.结果经过4周至10个月的随访,除1例术后效果不满意而取出假体外,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在鼻成形术中,ePTFE是一种理想的组织替代品.ePTFE加强型补片尤其适用于鼻尖部的整形.
作者:欧阳春;于国中;胡树立;龙晓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雀班严重的影响患者面容且治疗不当易引起继发性色素沉着斑.笔者自1994年以来,治疗面部雀班169例,无1例发生继发性色素沉着斑.
作者:王耀玲;李金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外Paget's病的诊治方案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分析21例乳腺外Paget's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21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18例获随访,其中3例手术后1年复发;2例术后2~3年死于广泛转移;2例术后5年死于其他疾病;11例5年无复发.结论本病易诊为湿疹等,对难治性湿疹样改变应早期活检,局部广泛切除是本病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吴建明;林子豪;刘麒;袁相斌;杨松林;赵耀忠;朱晓海;陈敏亮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不同时间点的X-Ray照射大鼠伤口皮肤,利用生物力学,寻找X-Ray对它们影响的明显时间点,从而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切除术后何时开始放射治疗的佳时间点提供一个理论根据.方法本实验采用纯系SD雌性大鼠为实验动物,在低背部伤口上分别于手术第1、4天,第4、7天,第7、10天,和第10、13天,共4组行X-Ray照射,每次照射6GY,两次共12GY,并分别于手术第7、10、20、40天取材,利用拉力机(Inston)对伤口皮肤进行极限应力强度测试.结果通过对连续X-Ray照射后伤口生物力学研究,观察到X-Ray对皮肤伤口的抑制作用以手术7天内影响大,第7~13天也明显于对照组.手术后第7天拆线未见伤口裂开现象.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提出了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切除后,在行放射治疗时应以1周内开始为宜.
作者:王志刚;鲍卫汉;徐少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自1995年2月至1998年12月共用该类产品经腋下切口行胸大肌下隆乳术372例,经观察住院病人及门诊复查256例(硅凝胶203例,盐水充注式53例),发现各种并发症28例,发生率为10.9%.本文拟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
作者:夏东胜;赵英利;赵启明;盛玉才;王圣林;吴律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Shouldice手术在国外已盛行多年,近年来在国内也是益被外科界所推崇[1].作者根据临床百例的实践结合文献对本术式作一介绍和评价.
作者:张锦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重睑术是较为常做的美容手术之一,它的成功率较高.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美容院的从业者甚至从未经历过正规的医学训练便从事手术操作,从而导致这样或那样的并发症.近我们收治一位因在美容院行重睑手术不当而导致上睑结膜囊瘘的患者并于以手术修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万同;刘晓燕;刘姗;王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通畅引流小切口的应用 美容整形术中为了追求隐蔽切口,切口往往远离手术分离区,使手术区呈开口在上的盲袋状,不利于积血、渗液引流排出.而此类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是由于积血可能引起的感染或硬化.如下颌短缩充填术,受术者为避免颏下皮肤瘢痕,普遍愿意选择口腔入路切口;隆胸术同样也较多地选择腋窝入路切口及乳晕切口.此类切口视野狭窄、暴露不佳、操作不便、组织分离均在盲区,难以止血.术后又因口腔开合、呼吸活动,而无法确实有效加压包扎,达到压迫止血目的,积血难以避免.所以通畅引流排出积血特别重要.我们采用下颌缘内侧0.5cm切口,引流下颌假体腔隙积血;乳房皱襞下0.5cm切口,引流乳房假体腔积血.24小时后缝合小切口.采用小切口引流,手术区无需加压包扎,只需假体固定包扎即可.
作者:宋东明;王晓兰;周文;裘建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颊面部病变切除后的皮肤缺损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春艳;梁英;喻文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吸脂方法.方法采用肿胀法和注射器吸脂相结合对209例患者进行脂肪塑形术.结果患者出血少、麻醉满意、吸脂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肿胀法和注射器吸脂进行脂肪塑形是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乃理;胡琼华;王炜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