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李文武;周必光

关键词:人工骨, 同种异体骨移植, 自体骨移植, 替代物, 修复骨缺损, 骨合成, 生物材料学, 治疗方法, 异物反应, 排斥反应, 假体松动, 骨科领域, 工程技术, 感染, 发育异常, 愈合率, 移植骨, 并发症, 组织, 肿瘤
摘要:创伤、感染、肿瘤及发育异常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常见难题.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人工骨合成替代物等.自体骨移植愈合率高但供区有限;同种异体骨移植骨来源广泛却易致排斥反应;人工骨合成替代物来源广且容易塑形,但植入后可能引起感染、假体松动及异物反应等并发症[1].目前,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来研制各种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已成为医学和生物材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华中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CO2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心钠素(ANP)浓度的影响.方法 30例行LC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15例.在手术的不同阶段,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ANP的浓度,同时记录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和气道的压力.结果 麻醉插管后,两组ANP开始下降,气腹后10、30 min两组ANP浓度明显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A、B两组气道压力较麻醉前均明显上升(P<0.01);气腹后10 min A组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明显增加(P<0.05),B组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结论 老年人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LC,能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圣平;邹时宏;甘孝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管中管法上胃管在全麻和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在临床上,气管插管全麻和昏迷合并气管切开的患者上胃管常有困难.我院近两年来开展了管中管法为气管插管全麻和昏迷合并气管切开的患者上胃管技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巍;叶珊芬;涂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重度烧伤休克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评价处于休克期的重度烧伤患者于术前施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例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液浓缩的重度烧伤患者在静脉全麻下进行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麻醉前,AHH组(15例)按15 ml/kg、以50 ml/min的速度静脉输入6%羟乙基淀粉(HES),对照组(17例)仅常规常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监测并记录AHH前、后和术毕的钠、钾、氯、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中心静脉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和异体血输入量.结果 AHH组的血压在稀释后和术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HH组的中心静脉压在稀释后明显升高(P<0.01),但在正常范围;AHH组的红细胞压积在稀释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两组术中输液量和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HH组的异体血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各时段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AHH可安全地用于重度烧伤休克患者切痂植皮手术,并可有效地提高其对失血的耐受性.

    作者:张娟;李俊华;郑永辉;魏世珍;黄绍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药物致急性肾功能衰竭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药物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7例药物致AR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 老年组32例(68.1%),少尿型ARF患者21例,少尿时间为(10±4)天,24例需血液透析治疗,死亡4例;青年组15例(31.9%),少尿型ARF患者5例,少尿时间为(7±4)天,6例需血液透析治疗,1例患者死亡.两组共治愈37例,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5例,5例死亡.结论 药物致ARF老年人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青年人.内科综合治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疗效好,对抢救ARF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晓冰;何新生;高国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我院使用美芝JT-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Ⅲ型机(简称Ⅲ型机)和HB-ESWL-Ⅴ型机(简称Ⅴ型机)治疗输尿管结石共3 520例,15例失败改行输尿管镜或开放手术取石.现分析失败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作者:熊泽安;荣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术后椎间盘炎的诊疗现状

    术后椎间盘炎是由Turnbull于1953年第一次报道的,是一种少见的术后并发症,见于多种脊柱的侵入性操作中,发病率0.26%~4%.它在所有化脓性椎间盘炎中占30.1%,几乎在每一种侵入性脊柱操作中均有报道,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及合并其它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更易出现.是脊柱病人术后腰背痛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山锋;王体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3例心脏刀刺伤的诊治体会

    刀刺伤是开放性心脏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可迅速导致死亡.我院1990~2004年抢救23例心脏刀刺伤患者,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邓波荣;刘燕;黄洁健;曹祥;乔德成;严四军;徐绍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年龄大于70岁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常合并有其它疾病,保守治疗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2001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对2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庆华;鲍同柱;赵红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AFP、CA19-9、CA125、CEA、γ-GT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原发性肝癌、46例良性肝病及36名正常体检者血清AFP、CA19-9、CA125、CEA、γ-GT水平同步测定并进行对照.结果 AFP、CA19-9、CA125、CEA、γ-GT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依次为78.4%、70.3%、67.6%、48.6%和64.9%.五项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可提高为94.6%.结论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代维;李志清;姜红峰;叶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AT1受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过程[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中的主要介质,AngⅡ通过与AT1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

    作者:杜令;王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硫酸镁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减少麻醉药用量的观察

    目的 观察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硫酸镁对麻醉剂和镇痛药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行腰椎间盘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硫酸镁组(30例)在诱导麻醉前静注硫酸镁30 mg/kg,然后在手术期间以10 mg/(kg·h)静脉持续维持;对照组(32例)给予同样容量的生理盐水.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并记录用量.结果 硫酸镁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高镁血症征象.结论 应用硫酸镁可以明显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用量.

    作者:杨悦;丰新民;毕好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颈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颈肩手术100例效果观察

    近年来,由于神经刺激仪的应用,颈肩手术的麻醉逐渐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麻醉取代了气管内麻醉.其准确、快捷、安全、有效的特点,深受欢迎.2005年1~8月,我院采用此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绮妮;余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脾症和无脾症复合心脏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多脾症和无脾症心脏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心动图显像技术结合其他影像资料按心脏节段分析法显示多脾症和无脾症复合心脏畸形.结果 多脾症复合心脏畸形常见房间隔和心内膜垫发育畸形、体静脉畸形引流;无脾症复合心脏畸形以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共同心室、肺动脉闭缩或流出道狭窄及大动脉异常多见.结论 超声心动图结合X线检查肺和支气管分支形态变化可确诊多脾症和无脾症心脏大血管畸形.

    作者:马小静;罗艳红;林云;胡雪松;袁媛;王静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41例临床分析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起病隐袭,症状多不典型,而消化道及全身症状如纳差、呕吐、腹泻、消瘦、淡漠、衰竭等相对较重,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1994年1月~2001年9月确诊的41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剑军;张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C臂机在脊柱畸形患者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

    对脊柱畸形患者行椎管麻醉以往凭经验穿刺,临床有一定的困难,且易刺破硬膜[1].随着C臂机介入技术的发展,在麻醉领域也运用越来越广泛[2].近3年来,我科将C臂机运用于脊柱畸形的椎管麻醉中,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海;彭晓红;朱绮妮;秦汉;华雷;赵中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芬太尼、阿托品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术中常出现术中挣扎、术后头晕、出虚汗、心悸、恶心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所引起的人流综合征,故探究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以配合手术尤为重要.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将芬太尼、阿托品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欣;程璞利;王威;舒美久;陈明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缺氧诱导因子-2α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HIF-2α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HIF-2α阳性表达率为70.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HIF-2α阳性表达率为73.3%,无淋巴结转移的HIF-2α阳性表达率为66.7%,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Ⅱ期HIF-2α阳性表达率为58.6%,Ⅲ~Ⅳ期HIF-2α阳性表达率为89.5%,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HIF-2α的表达与NSCLC的浸润性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潘铁成;张毅;李军;陈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脓毒症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复制大鼠脓毒症肺损伤动物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肺损伤组和长托宁(0.45 mg/kg肌肉注射)治疗组,每组10只,检测4 h后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白蛋白浓度,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肺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长托宁治疗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白蛋白浓度、 W/D、肺组织MPO活性与脓毒症肺损伤组有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血管内皮ICAM-1的表达显著低于脓毒症肺损伤组(P<0.05).结论 长托宁通过抑制肺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对大鼠脓毒症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小龙;袁世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对膨胀大鼠心室电生理的影响

    目的 制备离体心脏灌流模型,观察急性牵张左室对离体心脏电生理的作用,揭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心脏机械电反馈中的作用.方法 45只大鼠分为3组:不牵张组、牵张组及牵张加链霉素组,每组15只.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的同时,将一自制乳胶球囊经左心耳置入左心室.急性膨胀球囊牵张左室,记录并分析实验各组心律失常的出现频率和种类.结果 牵张组可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而牵张加链霉素组仅出现室性早搏,且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链霉素作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阻断剂,能明显减少急性膨胀心室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提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急性膨胀心室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熊昊;范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中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中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影响.方法 双侧卵巢囊肿者30例﹑单侧卵巢囊肿者12例,均行腹腔镜下囊肿剥离术,并将其分成两组:A组22例,用电凝止血;B组20例,用明胶海绵置于创面压迫止血,观察术中出血量﹑临床症状﹑术后月经﹑性激素水平﹑B超显示卵巢体积.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残留卵巢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A组发生更年期症状﹑意外绝经者明显多于B组(P<0.05).A组雌二醇明显降低,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显著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术中破坏过多卵巢组织,术后残留正常卵巢组织过少,术中损伤卵巢血管是影响卵巢功能的主要原因.腹腔镜下卵巢保守性手术中,明胶海绵压迫创面止血与传统电凝术相比,对卵巢组织损伤更小,可更好地保留其功能.

    作者:王静;刘汉萍;罗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华中医学杂志

华中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