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发性妊娠合并卵巢黄素囊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张璐;刘铭;段涛

关键词:卵巢黄素囊肿, 卵巢高反应性黄素化, 妊娠
摘要:卵巢黄素囊肿(theca-lutein cyst,TLC),又称卵巢高反应性黄素化(hyperreactio luteinalis,HL),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良性瘤样病变,主要表现为双侧卵巢多囊样增大.具体病因不清,可能与体内高HCG水平或卵巢对HCG的敏感性增加有关,因此,常见于滋养细胞疾病、多胎妊娠或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亦见于正常妊娠中[1].自1938年Burger报道了首例非滋养细胞性TLC以来,至今已有逾百例报道.妊娠合并TLC一般无自觉症状,多于产检时或剖宫产探查双附件时发现[2],部分因卵巢扭转或出血而表现为腹痛等急腹症症状,仅少数合并有雄性化改变[3].有关复发性TLC的报道非常少见,我院近期诊治1例罕见的复发性妊娠合并TLC,在此进行报道并文献综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妊娠合并卵巢黄素囊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卵巢黄素囊肿(theca-lutein cyst,TLC),又称卵巢高反应性黄素化(hyperreactio luteinalis,HL),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良性瘤样病变,主要表现为双侧卵巢多囊样增大.具体病因不清,可能与体内高HCG水平或卵巢对HCG的敏感性增加有关,因此,常见于滋养细胞疾病、多胎妊娠或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亦见于正常妊娠中[1].自1938年Burger报道了首例非滋养细胞性TLC以来,至今已有逾百例报道.妊娠合并TLC一般无自觉症状,多于产检时或剖宫产探查双附件时发现[2],部分因卵巢扭转或出血而表现为腹痛等急腹症症状,仅少数合并有雄性化改变[3].有关复发性TLC的报道非常少见,我院近期诊治1例罕见的复发性妊娠合并TLC,在此进行报道并文献综述.

    作者:张璐;刘铭;段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臀位矫正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臀位是产科异常胎位中常见的一种,臀位发生率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3%~4%[1].由于臀位先露部分不规则,对前羊膜囊压力不均,易致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脐带受压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此外,臀位阴道分娩易发生后出头困难,常发生新生儿脊柱损伤、臂丛神经损伤、颅内出血等,也可导致产妇软产道撕裂、产后出血等[2],臀位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头位[3].因此,目前臀位分娩方式大多选择剖宫产来避免臀位阴道分娩并发症[4].据统计,美国臀位剖宫产率从1970年的12%上升至2001的87%[5],在我国也有相似的增长率.虽然剖宫产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但毕竟具有创伤性,对孕产妇存在一定的近远期并发症.

    作者:袁英;刘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死亡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妊娠期妇女并发急性主动脉夹层罕见,起病凶险,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极高,多在发病数小时内死亡,24 h病死率25%,48 h病死率50%[1].主动脉夹层因受妊娠干扰极易误诊,早期诊断及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上按Stanford分型法将主动脉夹层分为A、B型.近期,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1例妊娠合并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经救治无效死亡.分析原因,患者入院后突发背部剧烈疼痛不足24 h,疾病诊断不清,治疗方向不明确,后因动脉瘤破裂导致母胎死亡.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朝霞;张伟杰;倪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联合清宫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内生型CSP患者32例,应用宫腔镜检查联合清宫术或清宫术加宫腔内球囊压迫治疗,评估阴道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的情况以及月经恢复的时间,同时观察不同孕周、血β-HCG水平及瘢痕厚度对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4例患者妊娠囊着床在宫颈内口后壁或侧后壁,排除瘢痕妊娠,超声误诊率为12.5%,符合率为87.5%.28例CSP均1次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29.57±9.86)min,术中出血量(28.75±14.18)mL.停经天数<49d与≥49d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血β-HCG<20 kU/L者与≥20 kU/L相比,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厚度<3.0 mm与≥3.0 mm相比,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血 β-HCG较术前均下降≥50%,术后28d内血β-HCG均降至正常.月经来潮平均在术后(36.50±4.99)d,超声检查宫腔内无组织物残留.结论 宫腔镜检查联合清宫术治疗内生型CSP具有出血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范佳颖;谢静颖;卢燕玲;杨艳;邱婷;朱亚莉;刘志红;黄燕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冻融后单囊胚移植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冻融后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冷冻囊胚移植的1959个周期的资料,将冻融后单囊胚移植(single frozen-thawed blastocyst transfer,SFBT)与双囊胚移植(double frozen-thawed blastocyst transfer,DFBT)分组比较,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结局.结果 两组间比较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46.3% vs.59.5%,活产率33.3% vs.44.1%,双胎率0.6% vs.23.5%,早产率1.4% vs.4.5%,低体重儿率1.2% vs.5.2%,SFBT组均低于DF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BT妊娠组与非妊娠组间比较年龄、胚胎的发育速度、碎片比例、卵裂球均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避免多胎妊娠,降低母婴并发症,实施SFBT是一项有效可行的措施.年龄和D3胚胎形态对SFBT的临床结局无显著影响.

    作者:邓莲;李永刚;高梦莹;敖磊;相立峰;李明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Chen-Di network compression suture,CNCS)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应用CNCS对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评价手术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 8例患者CNCS缝合完成,子宫活动性出血于术后5~10min停止,观察30 min阴道无活动性流血,均成功保留患者子宫.磁共振成像(MRI):术后4d宫壁见散在点状信号,未见宫腔积液,术后46 d宫壁肌层信号均匀,宫内膜线清晰;超声检查:术后42d子宫宫壁肌层回声均匀,复旧形态良好.随访:停止哺乳后1~2个月8例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例2术后20个月再次妊娠,29个月后分娩一健康女婴.结论 CNCS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的子宫缝合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保留子宫具有积极意义,CNCS对医疗器械及材料无特殊要求,尤其适合医疗条件有限的广大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王晨笛;卢晓红;李莉;徐世康;李莉(大);刘颖;韩倩;李莉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中子宫肌瘤粉碎器应用相关临床问题的认识

    子宫肌瘤粉碎器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和子宫切除术得以在腹腔镜下完成,使患者获益.但随着临床应用经验的不断累积,子宫肌瘤粉碎器相关并发症,如对周围器官的直接损伤、良性病变甚至潜在恶性肿瘤的播散等问题,也逐渐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临床医师在使用子宫肌瘤粉碎器的同时,应明确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王丹丹;杨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的多因素分析及临床处理探讨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及其下一步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并行二次手术的166例高级别C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6例患者二次手术后病理提示炎性改变112例,病灶残留54例,残留率32.5%(54/166).年龄、绝经状态、初次宫颈锥切宽度及术前高危HPV DNA负荷量为相关因素,其中年龄、初次锥切宽度和术前高危HPV DNA负荷量与病灶残留高度相关.结论 术前高危HPV DNA负荷量>1000 RLU/PC,初次锥切体积<1.93 cm3的患者发生病灶残留可能性大,切缘阳性患者有必要行二次手术,手术方式应个体化.

    作者:吴婷婷;李智;李丹军;吴瑞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合理利用能量器械,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各种能量器械的应用推动了妇科微创手术的发展和普及.目前临床常用的能量器械包括:电能量、超声和激光等,不同的能量器械工作原理是不同的.妇科临床医生应该要熟练掌握不同能量器械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规范使用、合理使用能量器械始终是保证手术安全的惟一法宝.

    作者:冷金花;戴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妊娠期自发性肝破裂1例

    妊娠期自发性肝破裂由于临床少见,容易误诊,我院近10年仅发生过1例.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32岁,以“停经9个月余,恶心1h伴呕吐4次“为主诉,于2015-08-29急诊入院.末次月经2014-12-14.孕期基本顺利.1h前突发恶心、呕吐4次,自诉无不洁饮食史.不发热,诉恶心、腹痛,入院后呕吐1次.查体:体温36.3 ℃,血压98/65 mmHg,脉搏120次/min,神志清晰,面色苍白.

    作者:金珈汐;李巨;陈震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能量器械的使用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预防

    能量器械是腹腔镜手术依赖的器械,热损伤是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文章针对能量器械导致卵巢热损伤的特点、卵巢的损伤程度和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加以叙述.

    作者:崔满华;许天敏;杨如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中单极电刀应用技巧及副损伤防治

    电凝电流使细胞内的水分蒸发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两区,两界,三层,六结构”以及腹主动脉下段“沿途”五个“路标”对于应用单极电钩开展盆腹腔淋巴结的切除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输尿管三级供血原理为避免输尿管热损伤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康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花斑眼镜蛇样鱼鳞病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花斑眼镜蛇样鱼鳞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产前诊断和预防,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14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例花斑眼镜蛇样鱼鳞病死婴,行临床资料分析、系统尸体解剖及常规病理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花斑眼镜蛇样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的一种严重亚型,在出生时即发病,以全身被覆一层厚如盔甲样的灰白或灰黄色鳞屑并伴有显著的唇外翻和睑外翻为特征.皮肤超微结构特征性改变是出现异常板层小体和角质层细胞间缺乏板层结构.结论 特征性临床病理表现是诊断花斑眼镜蛇样鱼鳞病的重要依据.因常为致死性,通过产前诊断阻断疾病在家系中遗传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作者:沈艳;钟日胜;黄丽妮;杨通;陈贵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孕产妇重症监护室转诊因素和结局842例分析

    目的 探讨产科患者转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转诊因素、转诊结局.方法 收集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并转ICU治疗的病例842例,分析其人口统计学特征、转诊因素、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1)产科相关疾病为57.6%,非产科相关疾病为42.4%,非产科相关疾病的死亡率、ICU住院天数的中位数分布高于产科相关疾病患者[(10.1%vs.4.9%)、(3.0d vs.2.5 d)],但机械通气率较低(P<0.05).(2)产科相关疾病患者转ICU因素为高血压疾病(32.7%)、产科出血性疾病(19.2%)、产科感染性疾病(2.1%)等;非产科疾病患者转ICU因素主要为妊娠合并心脏病(12.2%)、肺部感染(5.5%)、妊娠合并外科疾病(6.3%),系统性红斑狼疮(2.7%)等.(3)不同ICU转诊因素组在机械通气支持、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死亡率、ICU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及产后是患者发病及转ICU的常见时期,转ICU治疗的产科相关因素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产科感染,心脏病、妊娠合并肝炎、感染性疾病是主要的非产科因素.

    作者:周燕媚;孙雯;肖雪;汤雯婷;匡丽云;陈敦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国际妇产超声学会实践指南“超声在双胎妊娠中的应用”解读(一)

    由于高龄受孕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使用,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双胞胎出生率在1980年到2006年间增长了约70%.国际妇产超声学会(ISUOG)发表了超声在双胎妊娠中的应用指南,确立超声在非复杂性双胎妊娠和复杂性双胎妊娠[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FGR)、双胎贫血-多血质序列征(TAPS)、双胎反向动脉灌注综合征、联体双胎和双胎之一死亡]中的作用,并为筛查、诊断、处理双胎并发症提供具体的指导.

    作者:曾艳欣;陈敏;赖贺;李南;王佳燕;黄炜然;罗凯;陈敦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妇科手术用激光的工作原理、特性与应用

    激光因其特有的组织效应可用于手术中切割与止血,也可用于生物组织刺激,产生特定的物理治疗效应.妇科手术常用的激光能量有两种方式:钬激光用于宫腔镜生理盐水膨宫下宫腔病损切割与消融、CO2激光腹腔镜下病灶切割与止血.激光具有切割定位准确、垂直损伤浅、侧损伤小、组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妇科盆腔手术.

    作者:张震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能量器械应用技巧及副损伤预防

    文章旨在讨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能量器械应用技巧及副损伤预防,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机器人系统中的能量器械包括单极、双极、超声刀及血管闭合器.其工作原理同腹腔镜下的能量器械基本相同,但是有其独特的工作方法和相关参数的设置.只有熟悉解剖,动作轻柔,掌握器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才能顺利地进行手术操作,减少相关副损伤的发生.

    作者:叶明侠;孟元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妇科腔镜手术中能量设备的进化与应用

    现代医学治疗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进步,其中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是科技的产物,也是历史的趋势.各种能量设备的进化和使用使手术步骤简化、手术范围增大、精细度增高,给腹腔镜手术医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文章对能量设备的进化和应用做一阐述,并简要介绍了常用设备的原理、主要优缺点、适用场所及辐射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手中的工具,用好工具、减少并发症.

    作者:梁志清;邓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中超声刀应用技巧及副损伤防治

    超声刀是一种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手术器械,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刀头的振荡摩擦产生热能作用在组织上,具有凝血和切割同时完成、刀头温度低、侧向热传导小、无电流刺激等特点.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一些关键技术操作上有独特优势,提高了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了术后的一些并发症.超声刀引起的输尿管或肠管的损伤,仍然按照热损伤的原则进行防治和处理.

    作者:刘开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宫腔镜手术中能量器械应用技巧及副损伤防治

    宫腔镜手术中能量器械包括高频电刀单极、双极、等离子、射频等,通过能量器械产生的热效应以达到电切与电凝的手术效果.这些能量器械为手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损伤.文章就宫腔镜手术中能量器械的工作原理、可造成的副损伤及其处理、能量器械的使用技巧及如何预防副损伤的发生进行讨论.

    作者:冯力民;赵一;史小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