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王赵伟;邹秀卿;杨芳

关键词:宫腔镜, 切口憩室, 异常子宫出血
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产妇,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B超监控下经阴道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宫腔镜的瘢痕憩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78%,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 、出血量 、恶露干净时间 、憩室腔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 B 超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疗效确切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治愈力 ,且能够明显缩短窒息腔大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U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ICU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 ~2017年4月期间某院接收的ICU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精神症状 、ICU停留时间 、症状持续时间的优劣.结果:实验组并发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ICU停留时间与症状持续时间少于常规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运用在ICU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的效果确切.

    作者:周云香;丛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生儿红斑易患因素的研究

    目的:对新生儿红斑的发生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8月 ~2017年9月在某院出生的2966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507例新生儿出现新生儿红斑,对该50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对其发生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在此次研究中共507例新生儿患有新生儿红斑,其中男性新生儿261例,发生率为51.4%,女性新生儿246例,发生率为48.5%;(2)通过对新生儿红斑组与非新生儿红斑组的新生儿进行比较后发现,自然分娩 、胎龄 、出生时体重及夏季与冬季出生与新生儿红斑的发生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P<0.05);胎儿性别 、胎次 、产妇年龄 、羊水污染情况及胎膜早破与新生儿红斑的发生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P>0.05).结论:新生儿红斑的发生因素与自然分娩 、胎龄 、出生时体重及夏季与冬季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林淑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翻瓣微创技术在牙齿种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牙齿种植中应用不翻瓣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 ~2017年11月在某院接受牙齿种植的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给以常规翻瓣技术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给以不翻瓣微创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观察组手术时间 、疼痛时间 、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术后激素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为24.3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分析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齿种植中应用不翻瓣微创技术可显著提升种植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 、疼痛时间 、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激素使用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谭智;刘萍;杨晶;青松;刘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药学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疗效与药学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儿科于2016年3月 ~2017年3月收治的62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克肟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克洛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血清T NF-α 、PCT、IL-8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血清T NF-α 、PCT、IL-8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头孢克洛治疗,头孢克肟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范莉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比较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验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 EG)与常规凝血检验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院40例CKD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A组(CKD1~2期)、B组(CKD3期)、C组(CKD4期)、D组(CKD5期未透析)与E组(CKD5期透析),各8例,均实施TEG与常规凝血检验对其进行检查,对比检验结果 .结果:(1)5组患者T T、APT T、PT、INR、Fib、D-Dimer比较无差异(P>0.05);C组及E组Fib值高于A组(P<0.05);D组 、E组D-Dimer值比A组高(P<0.05);E组D-Dimer值比D组低(P<0.05).(2)D组 、E组R、K、Angl、M A、CI值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K、M A值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M A值比A组 、B组高(P<0.05);E组K值比B组低(P<0.05);E组Angl值比D组 、B组高(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联合常规凝血检验对慢性肾脏病进行检测,可有效的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渊博;芦娟;梁映亮;张兴;尹志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恶性淋巴癌患者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心脏改变的监测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恶性淋巴癌患者蒽环类药物(AN T H)治疗后心脏改变的监测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于2015年4月 ~2018年4月收治的3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 HL)患者,行CHOP方案化疗.结果:在化疗至第2、4、6疗程时,GLS相比化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GCS、GRS在第6疗程时,出现显著下降(P<0.05).结论:通过运用2D-STI技术,能够早期发现N HL者AN T H化疗后的心脏功能改变,可用作对患者AN T H化疗后亚临床期心脏功能减退情况的监测.LVtw与GLS的减低负相关于AN T H累积剂量.

    作者:杨汇娟;魏伟;贾月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116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116例子宫肌瘤中的临床优势及疗效.方法:调研2013年1月 ~2015年1月在某院确诊并诊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自愿选择开腹剔除子宫肌瘤,观察组患者自愿选择经腹腔镜手术剔除子宫肌瘤.调研并统计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并术后1年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为3.44%,对照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为5.17%,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6±0.7)h、出血量(195±40.0)ml、住院时间(5.00±2.00)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手术及住院时间,具有微创口,并发症少,疼痛小等优势,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秋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产妇,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B超监控下经阴道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宫腔镜的瘢痕憩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78%,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 、出血量 、恶露干净时间 、憩室腔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 B 超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疗效确切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治愈力 ,且能够明显缩短窒息腔大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作者:王赵伟;邹秀卿;杨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颅咽管瘤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和分析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 ~2017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所有颅咽管瘤患者当中选取其中的8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4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放手术,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从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7.5% 临床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5%,高于比对照组的4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显微辅助下行颅咽管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颅咽管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可以显著降低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峰涛;赵中甫;王冠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外渗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对静脉输液外渗进行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分组观察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治疗的80例静脉输血外渗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外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雁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2月 ~2017年2月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血肿碎吸引流术进行治疗.A组作为观察组在患者发病6~7h内即给予治疗,B组作为对照组则在患者发病7~72h以后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以后,A组患者格拉斯预后评分(GOS)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半年以后,A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日常活动能力,促进康复.

    作者:黄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优劣差异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优劣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2例(104个结节),分别独立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常规超声进行检查,记录肿块位置 、大小 、是否转移等信息,再将病理切片送检,并于术后对比实物肿块.结果:患者术后病理送检结果显示良性结节88例(84.62%),恶性结节16例(15.38%);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结果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准确度 、灵敏度 、特异度比较,超声弹性成像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综上所述,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但存在分级重叠等不足,实际使用时应注意.

    作者:曾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结果:实验组HP根除率以及溃疡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疾病半年复发率 、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几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意义重大.

    作者:黄森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液检验对贫血鉴别诊断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2015年7月 ~2017年7月某院收治的98例贫血患者,分成研究 Ⅰ 组 、研究 Ⅱ 组和对照组,对3组行血液检验,分析和比较检验结果 .结果:经过血液检验结果显示,研究 Ⅰ 组中RBC、RBC/MCV明显高于研究 Ⅱ 组和对照组(P<0.05);研究 Ⅱ 组的RBC、Hb明显低于研究 Ⅰ 组和对照组,但其RDW明显高于研究 Ⅰ组和对照组(P<0.05);研究 Ⅰ 组和研究 Ⅱ 组的MCH以及MC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贫血患者来说,血液检验相关指标对临床诊断有利,同时可以对不同贫血类型进行鉴别.

    作者:王志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部位脑微出血与血压血糖血尿酸水平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不同部位脑微出血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伴有CMBs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提供新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某科住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根据SWI扫描CMBs分为无 、有CMBs两组;进一步按CMBs解剖位置分为大脑皮层 、皮质下 、基底节及混合组,比较有无CMBs及其不同位置CMBs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测定血压血糖血尿酸与脑微出血CMBs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336例患者后纳入研究,其中182例患者有CMBs,154例患者无CMBs,CMBs检出率为54.2%;182例CMBs患者中大脑皮层组37例(20.3%),皮质下45例(24.7%),深部基底节组61例(33.5%),混合组39例(21.4%),4组脑微出血CMB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CMBs组相比,有CMBs的患者血压血尿酸值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高尿酸水平和高血压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s的独立相关因素.

    作者:湛彦强;邢变枝;张海栋;姚涛;段申汉;濮捷;曾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血清维生素D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血清维生素D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1月 ~2018年5月期间在某院进行检查的60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参加此次孕妇均实施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维生素D水平,然后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妊娠期糖尿病与血清维生素D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维生素缺乏孕妇16例,维生素不足孕妇为14例,维生素D充足孕妇为30例;(2)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维生素D水平比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数据差异显著(P<0.05);(3)将妊娠期糖尿病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纳入Pearson中发现,两者呈负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与血清维生素D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D可作为预防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方式.

    作者:芦娟;陈渊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某院收治的33例需行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术,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比较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除并发症外其余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的置管效率高,可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状况.

    作者:余雪梅;刘海芬;林兴艺;伍晓兰;吴翠连;韩雨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呕吐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防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呕吐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 ~2017年9月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以分层随机设计分为3组,A组地塞米松组(n=40)、B组托烷司琼组(n=40)和C组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组(n=40),观察并记录3组术后拔管至术后0~48h内有无呕吐及呕吐次数等情况.结果:术后0~48h,C组呕吐发生率少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应用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可有效降低口腔颌面外科肿瘤术后呕吐的发生率,降低了治疗及护理的风险,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和预后.

    作者:陈锡华;何丽萍;陆爱娇;黄献玲;韦春华;罗玉兰;施小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评估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评估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 ~2016年12月接收并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相关研究的对象,将其根据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和呼吸内科常规治疗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EV1、FEV1/FCV、6min步行试验 、日常社交评分 、日常活动评分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较对照组见显著改善,研究组急性发作次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评估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秀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中医药特性研究及应用

    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了445味中草药的信息,发现其内容有缺失部分为功能主治 、性味 、采制等.借助蒙特卡洛算法,利用概率统计理论可以得到其余中药材性味与功能主治 、生长地 、植物形态的关联以及概率,通过比较相关已知内容,得出缺失的信息.由于信息量大,要先对信息特征进行数字化处理,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药分布信息,通过使用SPSS软件中的聚类方法,比较中药各属性间的相似度,聚类得出适合的分类情况,之后通过聚类谱系图以及终聚类中心表分析出分布情况.后,找出主治呼吸道感染的止咳中药,及患者所处地点 、发病季节以及并发症状,筛选出符合治疗条件的中药,并根据药性及相关文献参考配制成止咳方案.

    作者:李雅洁;朱畅;杨雨晴;魏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