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霞
目的:探究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某院收治的糖尿病肾损伤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微量蛋白水平(主要包括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以及转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并针对性统计分析微量白蛋白水平,综合评价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阳性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对照组所有微量蛋白阳性检出例数基本为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22.6±9.4),对照组为(9.3±3.1),统计学分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临床诊断,其敏感性较高,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诊断的可靠指标.
作者:曾繁昌;曾繁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检测联合CT以及MRI检测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抽选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45例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的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升高患者45例为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血清CA125、CT以及MRI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A125、CT以及MRI检测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平均CA125浓度为(145.7±30.3)U/ml;对照组患者(123.2±32.6)U/ml,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血清CA125检查方法联合CT、MRI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准确率(88.9%)略高于CT联合MRI检查方法,同时显著高于单独血清CA125检查方法,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CA125联合CT及MRI检查方法诊断卵巢卵泡细胞瘤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海荣;李亚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对医院感染预防的作用,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针对20例供应室工作人员在2015年以前未采用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后,医院发生感染的例数与2015年后采用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后医院发生感染的例数进行比较,探究差异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2015年前未实施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其发生医院感染例数为118例,2015年后对供应室实施消毒灭菌监测,其发生医院感染例数为12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对医院感染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出现医院感染的例数,从而保证医院感染源的减少,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杨民欣;吴梅娇;梁秀华;刘廷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品管圈对提升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2014月4月~2015年10月,品管圈活动小组共同完成急诊救护患者87例,纳入观察组,同期按照急诊科常规优质护理服务路径,救护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护理操作、健康宣教、安全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升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儿童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在某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儿中随机抽取出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间歇性血液滤过(I H D)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生化指标、存活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存活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12h、24h、48h的BUN、Cr、K+、Na+、PCO2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P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pH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儿童急性肾衰竭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存活率,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儿的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脱机后接受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意义.方法:经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某院就诊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可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性护理和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PaO2分别为(81.27±5.79)mmHg、(79.97±8.88)mmH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PaCO2、AaDO2则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但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4.2±0.9)d,则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5±0.8)d,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脱机后接受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及其护理意义显著,集束化护理能够改善治疗预后.
作者:余丽芳;汤巧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术中维持不同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ETCO2在35~39mmHg)50例和观察组(PETCO2在40~45mmHg)5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d MMSE检测评分以及POCD的发生率.结果:手术后7d,观察组的MMES评分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调控PETCO2在40~45mmHg可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POCD,且术中呼吸参数调整较平稳.
作者:朱新青;汤志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治疗,研究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生化及免疫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白细胞、尿蛋白、白蛋白、ESR及补体C3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5.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蔡小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应用拉玛泽呼吸放松疗法对高龄初产妇在分娩期间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分娩干预模式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干预;采用拉玛泽呼吸放松疗法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围产期阶段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各产程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分娩期间产科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拉玛泽呼吸放松疗法对高龄初产妇在分娩期间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于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肠旋转不良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肠旋转不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激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血液、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应激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肠旋转不良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保证安全有效,让患者较快恢复,充分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恩就;龚志军;卿笃桔;刘虹;黎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管理现状,探讨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对策.方法:对基层医院检验科从考核总体平均成绩、管理措施、人事制度和室内质控、室间质控考核以及工作成绩等方面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但室间质控、病人满意度的质控亟待加强.结论:狠抓质量控制管理,科学规划工作内容,对基层医院良性发展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星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钠水平情况,并分析患者血钠水平与临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液体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于某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123例作为研究资料,按血钠水平分为低血钠水平组(n=38)、正常血钠水平组(n=40)和高血钠水平组(n=45).对3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钠水平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APACHEⅡ评分以及死亡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钠离子浓度、GO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致死率,方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低血钠水平组、正常血钠水平组的钠离子浓度与GO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致死率无相关性(p均>0.05),但高血钠水平组的钠离子浓度与GOS评分表现出负相关性(P<0.05),高血钠水平组的钠离子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和致死率表现出正相关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伴发高血钠症,其血钠水平不仅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预后产生严重影响,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应及时纠正,旨在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治疗预后.
作者:金鹏程;郑伟明;童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对耐受糖皮质激素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耐受糖皮质激素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硫唑嘌呤联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66.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53.3%(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治疗糖皮质激素耐受的重症肌无力效果显著,优于硫唑嘌呤联合强的松治疗.
作者:韩秀娟;李培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梗阻性肾衰出现抗生素脑病病例临床表现、特点及有效治疗护理过程,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发生在某院的9例急性梗阻性肾衰出现抗生素脑病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共性、个性及主要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肾小球滤过率显著升高(P<0.05),且恢复为正常范围,同时收缩压与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急性梗阻性肾衰抗生素脑病临床相比慢性肾衰尿毒症抗生素脑病更加少见,易误诊漏诊,早期发现立即停药立即血液透析及精心护理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预后一般较好.
作者:徐深秋;邵长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手术中应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以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进行髋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对患者实施髋关节X线片检查,对其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功能YHS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脱位时间为(32.5±2.1)min,术中失血量为(355.0±20.3)ml;髋关节功能YHS术前评分优于术后(P<0.05);改良YHS评分优良率为91.7%;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股骨粗隆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在髋关节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舒文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类型、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某院使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而发生不良反应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类型主要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等;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其次是皮肤及附件的损害,二者都属过敏反应,合计71例,占73.96%;造成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年龄、自身体质问题以及丹参制剂工艺等.结论:为控制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生产流程上务必对药品质量严格把关,临床上注意丹参注射液适用的症状,配伍合理,用药合理.
作者:喻革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护理的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从某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分析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主要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沟通能力差、专业技能水平低、工作强度大等因素有关.针对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改进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为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专业技能水平低、沟通能力差.通过对急诊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整、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学习等对策,有效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吴瑞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及其影响.方法:按治疗方式择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来某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观察组)和腹膜透析的患者5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高压率、心脏指数与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动脉高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脏指数与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更容易合并肺动脉高压,其平均肺动脉收缩压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得到重视.
作者:胡菂菂;欧阳楚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实施产前护理方案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人,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产前综合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对两组妊娠性高血压综合征的有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同时,护理后试验组的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6.6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实施产前护理方案效果显著,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加大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体力恢复及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P<0.01;(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心血管事件(1.25%)和冠脉再狭窄发生率(3.75%)更低,P<0.05或P<0.01.结论: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体力恢复及减少再狭窄等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可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李燕江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