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娟;李培圣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10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根据AO原则及患者病情不同,给予患者简单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固定、钛板螺钉内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对3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92例功能满意,3例功能认可,1例功能不满意,手术治疗满意度为95.23%.治疗前,桡骨尺偏角平均值、掌倾角分别为(28.1±3.0)°、(15.5±2.8)°,治疗后平均尺偏角、掌倾角分别为(20.1±2.5)°、(8.6±2.5)°,治疗后平均尺偏角和掌倾角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给与手术治疗可大限度恢复桡骨及持股关节面平整、尺偏角、相对长度及掌倾角具有重要作用,术后加以适当的功能康复锻炼可促进腕关节恢复.
作者:芦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克龄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克龄蒙治疗,对照组采用谷维素与维生素B6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KMI总分、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9.15±2.86)分、(3.52±0.48)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E2水平有明显上升,FSH、LH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取克龄蒙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展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状,对综合保健方案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自2013年1月~2016年3月所就诊的75例门诊更年期妇女,按照分段随机化法将更年期妇女分为常规指导组和综合保健组.常规指导组给予常规身体检查和指导,综合保健组增加心理保健、药物保健、生活保健等综合保健方案.评价指标:(1)护理工作满意率;(2)干预前后情绪状态(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3)围绝经期功血、骨质疏松、失眠等的发生率.结果:(1)综合保健组更年期妇女护理工作满意率比常规指导组高,比较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综合保健组干预后情绪状态(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显著与常规指导组相比更好,比较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综合保健组围绝经期功血、骨质疏松、失眠等的发生率显著与常规指导组比更低,比较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给予心理保健、药物保健、生活保健等综合保健方案,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减少围绝经期功血、骨质疏松、失眠等的发生,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陆艳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来自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80例.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药物三联组和药物四联组,药物三联组给予三联疗法,药物四联组给予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治疗总有效率;溃疡愈合、腹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用药前和用药4周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药物四联组相较于药物三联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溃疡愈合、腹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高,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邓忠耀;古丹丹;邓文轩;傅延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B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40例EV71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有合并症分为重症组(20例)及普通组(20例),同时选取同时期于某院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外周血B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CD19+、CD56+百分数.结果:重症组外周血B细胞、CD19+较普通组及对照组显著较高,CD56+、CD3+、CD4+、CD8+较普通组及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EV71型HFMD患儿的外周血B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显著异常,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该变化幅度加大.
作者:陆媚婷;陈素萍;黎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应用辛伐他汀对绝经期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绝经期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参照组行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骨密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载脂蛋白B(ApoB)均显著低于参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载脂蛋白(ApoA)水平无显著差异,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β-胶原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骨密度和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的发展速度、有效治疗冠心病,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治疗效果.
作者:苏坤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比较调脂和降糖方案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65周岁及以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调脂组和降糖组.调脂组给予他汀类代表药物洛伐他汀口服治疗,降糖组给予降糖治疗推荐首选药物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给药治疗前后受试者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FPG(空腹血糖)3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药物治疗前后对TG、HDL-c、FPG3个指标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对HDL-c、TG的影响,降糖组与调脂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FPG的影响,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和降糖方案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但降糖方案在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方面疗效相对更具有优势.
作者:黄文河;何杏平;黄凤莲;郭彦婷;黎瑞庭;陈玉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导向微波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10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超声导向微波热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及结节大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L-6、TNF-a、CRP水平分别为(3.6±1.8)ng/L、(41.1±3.4)ng/L、(0.6±0.3)mg/L,均低于对照组(14.1±3.8)ng/L、(51.3±3.1)ng/L、(7.6±2.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结节体积为(1.73±0.29)cm3,研究组治疗后结节体积为(0.63±0.25)cm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向微波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微创、安全、美观、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寿洲;刘春雄;黄秋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留置胃管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40例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上胃管前使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10~20ml用注射器推入咽喉部,5min咽下,同时在胃管上均匀的涂抹奥布卡因凝;对照组为常规使用医用液体石蜡油涂抹于胃管上操作.结果:实验组在给患者插管过程中无痛率达到了97.1%,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达100%,鼻咽喉部的刺激症状不明显达到94.3%,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应用于留置胃管术的患者可以明显减少插管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不适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这样兼具麻醉及润滑作用,在插管的过程中无咽喉反射,避免恶心、呕吐等反应且进一步提高留置胃管术的成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高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试析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压、LVMI、LVM值下降程度及SF-36各维度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黄杏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治疗,研究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生化及免疫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白细胞、尿蛋白、白蛋白、ESR及补体C3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5.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蔡小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肠旋转不良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肠旋转不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激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血液、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应激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肠旋转不良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保证安全有效,让患者较快恢复,充分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恩就;龚志军;卿笃桔;刘虹;黎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并探讨手术的佳时机.方法:将选取的7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均分3组,Ⅰ组25例膝前正中入路+双钢板内固定,Ⅱ组25例膝前外侧入路+单钢板内固定,Ⅲ组25例膝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对比不同手术时机下并发症情况,以及不同手术方式下疗效情况.结果:手术时机选择6d≤X<8d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其他时机,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与内固定成功率方面,Ⅲ组>Ⅰ组>Ⅱ组;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Ⅲ组<Ⅰ组<Ⅱ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6~8d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佳时机,术后患者并发症少;手术方式应以联合入路为主,根据病情灵活选择内固定手段.
作者:严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改良取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43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下应用传统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下应用改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异位妊娠再发率实验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改良取胚方法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较改良前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显著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的几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燕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个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期间在某院抢救的急诊危重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8.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柯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性.方法:选取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8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齐多夫定组与替诺福韦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时间、服药依从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齐多夫定组患者的平均用药时间为(5.6±0.7)个月,替诺福韦组患者的平均用药时间为(7.2±0.5)个月,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完全停药或<50%间断服药与90%~100%坚持服药的比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艾滋病感染者完全停药或间断服药的原因主要包括不良反应、忘记服药、每日服药不方便、对治疗缺少信心、错过服药时间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等,其中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大,占比42.9%.结论:影响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有很多,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变化,以改进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秦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处理剖宫产疤痕憩室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60例有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疤痕憩室患者,阴式手术组采用经阴道子宫疤痕憩室切除+子宫修补术,宫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腹镜下子宫疤痕憩室切除+子宫修补术,并比较两种术式术后月经的改变及疤痕憩室修复状况.结果:对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持续时间及憩室是否消失情况进行比较,在手术后6个月及12个月,阴式手术组患者的月经量的改变及子宫疤痕憩室的愈合显著高于宫腔镜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憩室修补术是CSD的有效、安全术式,适用于有症状、欲改善生活质量的患者,阴式手术疗效优于宫腹腔镜手术.
作者:林涛;潘琼慧;吴雪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检测联合CT以及MRI检测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抽选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45例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的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升高患者45例为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血清CA125、CT以及MRI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A125、CT以及MRI检测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平均CA125浓度为(145.7±30.3)U/ml;对照组患者(123.2±32.6)U/ml,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血清CA125检查方法联合CT、MRI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准确率(88.9%)略高于CT联合MRI检查方法,同时显著高于单独血清CA125检查方法,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CA125联合CT及MRI检查方法诊断卵巢卵泡细胞瘤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海荣;李亚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护理的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从某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分析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主要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沟通能力差、专业技能水平低、工作强度大等因素有关.针对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改进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为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专业技能水平低、沟通能力差.通过对急诊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整、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学习等对策,有效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吴瑞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类型、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某院使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而发生不良反应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类型主要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等;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其次是皮肤及附件的损害,二者都属过敏反应,合计71例,占73.96%;造成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年龄、自身体质问题以及丹参制剂工艺等.结论:为控制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生产流程上务必对药品质量严格把关,临床上注意丹参注射液适用的症状,配伍合理,用药合理.
作者:喻革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