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2例,其中试验组治疗方案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为单纯缩宫素,观察比较两组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宫缩恢复时间、子宫切除率.结果:试验组各时段出血量及宫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子宫切除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与对照组7.1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效果较单纯缩宫素治疗更为理想,且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微创术式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在某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中随机选出9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家属选择的手术方法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中患者48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腹腔镜微创术式对患儿的损伤小,利于患儿的术后康复,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该术式治疗.
作者:都敏;张环;黄海球;熊进文;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2016年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复发出血率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1、3、5d的血肿量.结果:观察者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肿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1、3、5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比更为安全快捷,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钱卫添;胡建军;胡朝晖;元少鹏;麦剑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比分析微波消融结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经某院诊断并治疗的巨块型肝癌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微波消融结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对照组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变化以及随访3年后患者生存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6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2.86%),治疗组3年随访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波消融结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临床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书立;黄万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护理的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从某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分析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主要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沟通能力差、专业技能水平低、工作强度大等因素有关.针对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改进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为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专业技能水平低、沟通能力差.通过对急诊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整、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学习等对策,有效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吴瑞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应用拉玛泽呼吸放松疗法对高龄初产妇在分娩期间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分娩干预模式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干预;采用拉玛泽呼吸放松疗法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围产期阶段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各产程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分娩期间产科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拉玛泽呼吸放松疗法对高龄初产妇在分娩期间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于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对耐受糖皮质激素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耐受糖皮质激素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硫唑嘌呤联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66.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53.3%(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治疗糖皮质激素耐受的重症肌无力效果显著,优于硫唑嘌呤联合强的松治疗.
作者:韩秀娟;李培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个性化护理对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儿童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的儿童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和家属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应用辛伐他汀对绝经期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绝经期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参照组行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骨密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载脂蛋白B(ApoB)均显著低于参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载脂蛋白(ApoA)水平无显著差异,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β-胶原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骨密度和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的发展速度、有效治疗冠心病,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治疗效果.
作者:苏坤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等情况进行分析,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0例,时间为2012年1月~2015年12月,对这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检验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黄疸、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吐沫、咳嗽、拒乳/吮乳差、体温异常、反应差、呕吐、腹泻以及皮肤脓疱等,与其他症状相比,黄疸症状患儿较多(P<0.05);患儿的合并症主要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脐炎、肺炎、脓疱疮、脑膜炎(化脓性)、脑病(缺氧缺血性)、小肠结肠炎(坏死性)、颅内出血;药敏结果为: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多数病原菌对万古霉素、舒巴坦、头孢菌类(第三代)、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对碳青霉烯类以及头孢吡肟类抗生素有着高度的敏感性;经综合治疗后,97例治愈,3例自行出院(失访).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导致患儿出现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实施治疗的主要方法为综合治疗(抗生素为主).
作者:陈少丽;麦秀连;严越秀;乔萍;李南洋;区肇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类型、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某院使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而发生不良反应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类型主要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等;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其次是皮肤及附件的损害,二者都属过敏反应,合计71例,占73.96%;造成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年龄、自身体质问题以及丹参制剂工艺等.结论:为控制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生产流程上务必对药品质量严格把关,临床上注意丹参注射液适用的症状,配伍合理,用药合理.
作者:喻革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某院就诊并接收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05例患者,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4%,对照组71.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相较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LVEF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敏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中应用超声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 DST)诊断的临床价值,对冠心病患者早期缺血心肌功能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按照冠状造影结果将入选对象分为冠心病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评估对冠心病患者采用3DST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经3DST技术扫描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整体GLS、AGS绝对值与对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GLS、AGS在AUC都在0.75~0.95间,而GLS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64%;AGS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50%,特异度为7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3 DST可准确评估左心室三维病变,可定量评价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致室壁功能异常状态,以评估冠心病病变发展程度.
作者:刘素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对医院感染预防的作用,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针对20例供应室工作人员在2015年以前未采用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后,医院发生感染的例数与2015年后采用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后医院发生感染的例数进行比较,探究差异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2015年前未实施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其发生医院感染例数为118例,2015年后对供应室实施消毒灭菌监测,其发生医院感染例数为12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对医院感染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出现医院感染的例数,从而保证医院感染源的减少,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杨民欣;吴梅娇;梁秀华;刘廷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根尖囊肿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根尖囊肿手术33例,通过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囊肿为中心沿着唇颊侧牙龈缘和牙齿交界处龈沟作矩形切口,切口不包含牙龈乳头,切口深及骨壁,剥离并翻起粘骨膜,复位缝合粘骨膜,此种切口称为龈乳头基底切口;对照组以囊肿为中心在距离唇颊侧牙龈缘5~7mm处作弧形或者矩形切口,切口深至骨面,其余和治疗组相同.此种切口称为附着龈切口.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手术后附着龈方式,龈缘外形与牙龈退缩的情况,以找到佳的手术方式.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切口主要优点是不移动龈乳头,保持其完整性,以减少牙龈退缩和组织缺损,牙龈边缘外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龈乳头基底切口在根尖囊肿手术中较好的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美观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文静;熊翔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及其影响.方法:按治疗方式择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来某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观察组)和腹膜透析的患者5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高压率、心脏指数与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动脉高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脏指数与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更容易合并肺动脉高压,其平均肺动脉收缩压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得到重视.
作者:胡菂菂;欧阳楚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新的孕期保健服务模式,提高孕期保健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运行的孕期保健服务模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了解孕期保健服务模式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孕期保健服务模式并开始实施,通过对比新的服务模式实施前后(2012年1月~2013年12月vs 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成效,评估新的服务模式的优越性.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早孕建册率、产前筛查率、高危妊娠筛查率、产后42d健康检查率、纯母乳喂养率、孕产妇满意度及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孕期保健服务模式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促进母婴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杨芩;曹启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分析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治疗中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在某院收治的8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为40例.实验组采取思密达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干预的方式,对照组采取单一的思密达干预的方式.统计两组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住院时间、腹泻持续时间、治疗疗程以及治疗效果的情况,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住院时间、腹泻持续时间、治疗疗程以及治疗效果分别为(4.2±2.3,2.2±1.1,4.2±2.0);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腹泻持续时间、治疗疗程以及治疗效果分别为(6.9±2.6,4.5±1.5,7.1±2.2).实验组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腹泻持续时间、治疗疗程以及治疗效果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思密达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干预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治疗疗程,减轻患儿腹泻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金铭;陈少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个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期间在某院抢救的急诊危重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8.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柯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讨论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临床护理疗效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来某院治疗的120例焦虑症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设亲情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亲情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疗效、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焦虑症患者施以亲情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焦虑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反馈良好,可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