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院前急救分站使用《院前出车流程量化评分表》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张岸林;刘兰香;钟育红;张贵昌;彭家桃

关键词:前急救, 院前出车, 量化评分表, 满意度
摘要:目的::总结某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经验,探讨使用院前出车评价表后对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与患者满意度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院前急救分站的实际情况,针对工作流程,医院领导组织讨论小组制定一份可量化并实效性强的评分表,发放给3处急救分站,安排专人客观评价每次出车情况,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得出结果与另3处未用量化评分表的急救分站对比。结果:在使用量化评分表后,观察组的空车率与改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车时间与总反应时间也明显缩短。此外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医生、驾驶员的急救团队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给予肯定。结论:加强工作流程管理,采用量化评分表能够使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各级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肠内补充谷氨酰胺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口服谷氨酰胺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对60例有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每次喂奶前30min口服或鼻饲依托红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口服谷氨酰胺,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病例的血清GAS、血浆MOT水平。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浆MOT、血清GAS平均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血浆MOT、血清GAS平均水平比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结论:口服谷氨酰胺可提高喂养不耐受极低出生体重儿血清GAS、血浆MOT水平,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

    作者:陈顺何;杨秀芬;白文;叶英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左心衰伴II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不同应用时机的效果评价

    目的::剖析比较不同时机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先行常规处置与低流量吸氧,不改善再实施无创通气,实验组在常规处置的同时即应用无创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变化、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动脉氧分压等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相较而言实验组改善幅度明显更优(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3%,中转有创通气率与住院时间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同期治疗急性左心衰伴Ⅱ型呼吸衰竭收效确切。

    作者:陈礼刚;李勇;张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院住院或就诊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用药治疗后,实验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70.00%。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肿量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总有效率高。

    作者:袁善桃;李济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鲜姜、干姜中6-姜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鲜姜、干姜中6-姜酚的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迪马 Diamonsil TMC18(5μm,250×4.6m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λ=280 nm,柱温为30℃。结果:6-姜酚的含量在进样量为0.496~2.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6,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0%,RSD分别为1.26%。结论: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以作为控制生姜质量的方法。

    作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Meta分析

    后,排除50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全文阅读后,排除65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再次选择,将数据混乱或重复发表的35篇文献排除,终选入5篇进行数据提取。研究资料中使用预防抗生素组与使用安慰剂组患者总例数及病例选择标准的要求较为明确,主要包括治疗依从性好及严格执行治疗方案等。

    作者:丁水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采用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采用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05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甲组53例和乙组52例,甲组在口服氨氯地平治疗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乙组采取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甲组与乙组的血压、血脂水平基本相同,其组间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的血压以及血脂控制水平均明显低于乙组。同时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明显低于乙组的15.38%,其血压、血脂水平和不良发生率发生率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控制水平,且药物安全性较高,是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理想治疗药物。

    作者:罗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必利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舒必利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舒必利联合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HAMD、HAMA评分变化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必利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效果较单纯西酞普兰治疗更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汪锦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家庭式卫生服务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1年后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3%,P<0.05。结论:社区家庭式卫生服务可改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晓兰;李风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持续组与间歇组各34例,持续组患者给予持续性营养输注方式,间歇组患者给予间歇性营养输注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第7日血清炎症因子 TNF-α、IL-8水平均较营养开始时前有所降低,而间歇组比持续组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患者实施间歇性营养输注方式肠内营养,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志远;廖建军;林县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螺旋CT、腹部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超声、螺旋CT、腹部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某院收治的147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全部患者分别进行超声、螺旋CT、腹部X线的检查,将其三种影像技术检查结果的对比。结果:超声、螺旋CT在肠梗阻、梗阻部位、肠绞窄、梗阻原因方面明显优于腹部X线,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梗阻、梗阻部位方面、肠绞窄,螺旋CT与超声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梗阻原因方面明显优于超声,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与螺旋 CT结合对肠梗阻的诊断效果更好,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明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某院收治的60例行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术中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麻醉)和对照组(30例,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0时段的 HR、DBP、SB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段的 HR、DBP、SB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意识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的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邹雄;罗勇;覃宝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肝郁肾虚血瘀型与帕金森病发病相关性分析研究

    目的::探究肝郁肾虚血瘀型与帕金森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中医理论变化。方法:根据某院收治的8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苯海索、美多芭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治疗效果。结果:由肝郁肾虚血瘀导致疾病的概率为8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 UPDRS评分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补气通滞是治疗帕金森疾病的主要原则,为临床治疗增加新的可能性。

    作者:林松俊;李晋芳;蔡国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人牙髓塑化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人牙髓塑化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全部患者的年龄都超过60岁,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塑化治疗,乙组采用根管治疗,每组50例(50颗牙),术前全部都进行X线片的拍摄,根据樊明文主编的《牙体牙髓病学》的治疗方法为标准。结果:甲组的治愈率明显低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3年治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老年人牙髓塑化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不佳。

    作者:严杰文;叶华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07年12月~2014年12月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0例,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全髋关节组患者17例,半髋关节组患者1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后 Harris评分优良率及Postel疗效评分。结果:全髋关节组手术时间、术中术中出血量较半髋关节组显著较高(P<0.05);全髋关节组术后 Harris评分优良率较半髋关节组显著较高(P<0.05);全髋关节组的Postel疼痛评分、行走能力、髋关节活动范围较半髋关节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更好,若患者身体状态良好且有一定耐受能力,则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黄钟炼;邱开封;陈洪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当归芍药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益母草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当归芍药颗粒加减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较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材料修复牙体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并研究两种不同材料修复牙体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某院收治的110例牙体楔形缺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材料的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富士 IX玻璃离子常规方法进行牙齿修复,研究组采用P60复合树脂充填材料进行修复。结果:1年后复查两组患者的固位、脱落、咀嚼状况并进行比较,研究组在固位、脱落、咀嚼状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两组差距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组采用P60复合树脂充填材料对楔形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牙齿修复后的咀嚼能力,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小燕;蔡锦芬;黄明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预注麻黄素、间羟胺预防脊麻后剖宫产孕妇低血压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脊麻后预注麻黄素、间羟胺对预防产妇低血压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集某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行脊麻剖宫产术的孕足月单胎初产妇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记录各组产妇剖宫产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心慌胸闷的次数,新生儿脐动脉血pH 值。结果:对照组产妇出现低血压23例;观察组产妇出现低血压3例;两组产妇间的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发生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新生儿的 pH 值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羟胺较麻黄素在产妇剖宫产脊麻后能更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明显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且对新生儿也没有危害,有利于保护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曾慧琳;詹伦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腔内超声在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中意义

    目的::评价经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意义。方法:临床用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分析研究4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并与经腹超声检查结果对比,评价腔内超声诊断意义。结果:腔内超声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P<0.05。结论:经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陈春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牙种植修复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剖析治疗慢性牙周炎时行牙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将某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5例慢性牙周炎病人做分析组、55例牙周健康者做对比组,比较修复效果。结果:短时间内成功种植率:对比组优于分析组(P>0.05);分析组在3年和5年的成功种植率为71.01%、65.22%,对比组为84.29%、82.86%;牙槽骨在3年和5年后的吸收量情况:分析组与对比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结论:对牙周健康者与慢性牙周炎病人行牙种植,近期疗效相当,牙周健康者的远期疗效更理想。

    作者:刘唯;李红玖;杨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42例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02±54)ml;总治疗优良率为92.9%;术后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度和 Frankel 分级对比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采取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能够提高治疗优良率,可临床推广。

    作者:喻锋;王冶;石卫星;吴明;余贵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