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许践刚;张宪波;赵挺;张筱骅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国内外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综述文献,应用 Jadad 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4篇,与对照组相比,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效比数比(OR)合并值3.70,95%可信区间[2.80,4.89],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1.02,95%可信区间[-1.16,-0.87]。结论:Meta 分析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任德全;颉飞鸿;崔建平;冯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3组:A 组药物治疗,B 组行输卵管切除术,C 组行输卵管保守手术,对比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并采用阴道超声检测卵巢体积、基础窦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分析。结果:与 A、C 两组相比,B 组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 水平均明显增加;雌二醇 E2水平明显下降(P <0.05);A 组、C 组卵巢基础窦卵泡数及卵巢体积明显大于 B 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 B 组(P <0.05);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相比, FSH、LH 水平均明显增加而 E2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基础窦卵泡数、卵巢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少。(P<0.05)。结论:行输卵管切除术,明显影响患者卵巢的储备功能,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尽可能给予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并且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
作者:李东方;徐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可视化气管插管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传统气管插管存在的问题,将12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传统插管和可视化插管,并观察患者生理情况。结果:可视化插管通常可以一次性成功,对病患引起的损伤较小。结论:可视化气管插管可以再急诊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杨璐瑜;赵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研究,指导更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脑梗死。方法:利用前瞻队列研究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按 CISS 分型方法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脑栓塞型(CS),穿支病变型(PAD),其它原因型(OE)和不明原因型(UE)。在入院后1~2周内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ABPM),比较前三者之间以及其与单纯高血压病(HBP)之间血压变异性的差异性。结果:尿白蛋白在 LAA 组与 PAD 组、LAA 组与 HBP 组、PAD 组与 CS 组、CS 组与 HBP 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h-sBP 在 LAA 组与 PAD 组、LAA 组与 CS 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n-sBP 在 LAA 组与 PAD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n-dBPCV 在 LAA 组与 HBP 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sBP 负荷在 LAA组与 CS 组、PAD 组与 CS 组、CS 组与 HBP 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IMT 指标在 LAA 组与 HBP 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IVST 指标在 LAA 组与 PAD 组、LAA 组与 HBP 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压变异性有差异,持续收缩压升高特别是夜间收缩压升高以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增大是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其他靶器官受损的主要原因。24h 平均收缩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与靶器官受损呈正相关,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预测因子。
作者:李寅珍;金义兵;胡东芳;朱莉;黎玉环;乔洪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抽取77例作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39)和对照组(n =38),观察组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31%,并发症发生率是5.13%;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78.95%,并发症发生率是15.79%。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骨折愈合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刘世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老年患者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某科2012年2月~2015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照 CNP 进行护理,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 BI 评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住院情况、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都明显减少;观察组 BI 评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一定程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彭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分析健康妇女、正常妊娠孕妇、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水平,探讨其对诊断 FGR 的意义和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诊断为 FGR 的晚期妊娠孕妇5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50例,正常未妊娠妇女50例,对这3组凝血功能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这5项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正常未孕组相比,妊娠组的 PT、APTT 明显低于正常未孕组(P <0.05),而妊娠组的 FIB、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未孕组(P<0.05)。FGR 组的 PT、APTT 明显低于正常晚孕组(P <0.05),D-二聚体、FIB 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P <0.05)。结论:妊娠期妇女存在着血液高凝状态,而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较正常妊娠孕妇更易致血栓前状态。我们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早期预测 FGR 的发生,从而进行早期处理,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
作者:彭继文;王晔;倪菲菲;吕杰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对感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某院收治的50例疑似感染性脑膜炎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对全部患者做磁共振检查,对比分析感染性脑膜炎患者的磁共振诊断效果。结果: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有18例患者为硬脑膜蛛网强化,占比36.00%;有23例患者为脑膜蛛网膜下强化,占比46.00%;有3例患者为全脑膜强化,占比6.00%;还有6例患者为结核瘤,占比12.00%。结论:将磁共振应用在感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增强磁共振扫描能够更好的显示出感染性脑膜的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勇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某院收治的80例9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普通组两组,改良组45例54眼,普通组45例48眼。改良组给予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普通组给予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改良组54眼中有49眼治愈,3眼好转,2眼无效,治愈率为90.74%,总有效率为96.29%;普通组48眼中有27眼治愈,10眼好转,11眼无效,治愈率为56.25%,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治疗能提高以往传统模式下的治愈成功率,疗效显著,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伤口愈合快,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治愈后几乎无面部瘫痕,值得推广。
作者:钱丽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 Hp 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消化道症状患者89例的 Hp 临床分离株,行纸片扩散法检测 Hp 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5%、3.4%、37.1%、31.5%和76.4%。经抗 Hp 治疗与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甲硝唑耐药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抗 Hp 治疗与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耐药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 Hp5种药物中,Hp 对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可作为根除 Hp 的首选药物;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选用时要在药敏检测指导下完成;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不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周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比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以及 CT 联合 MRI 检查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分析 CT 联合 MRI 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在某院诊断治疗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计算机断层扫面 CTI,试验组患者进行 CE 联合 MRI 进行诊断及术前分期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进行 CT 检查的敏感性为64.0%,试验组患者进行 CT 联合 MRI 检查的敏感性为89.3%,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进行 CT 检查的准确率为67.3%,试验组患者进行 CT 联合 MRI 检查的准确率为92.7%,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进行 CT 术前分期检查的准确率为58.0%,试验组患者进行 CT 联合 MRI 术前分期检查的准确率为86.0%,两种方法术前分期检查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 联合 MRI 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检查中准确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翠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在某院分娩的孕妇6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并给予产前人文关怀。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在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孕妇的满意度为88.24%,差异性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孕妇进行产前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孕妇的剖宫产率,并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黎慧霞;黄小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生是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力量,其就业志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的医疗状况。课题组对63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阐述了医学生目前就业志愿的现况,发现医学生的就业志愿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出国深造,自主创业,到基层或私营医院就业,到公立医院就业等等。文章还分析了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解析其中的原因。后,对各高校在引导医学生的就业志愿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薛蓉;江泽文;武杰;张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与氨曲南联合用药对盆腔炎性疾病(PI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某院收治的200例 PI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97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103例,采用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1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与96.1%,观察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其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13<0.05);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6.5%和5.9%,观察组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 =0.006<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 PID,疗效好且无明显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3例上颌骨矢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颌内牵引钛钉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进行4~6个月走访,治疗后患者咬合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伤口愈合程度为 I 期。结论: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咬合功能恢复好,手术创伤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芳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考察高效液相测定法用于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可行性。方法:色谱柱: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填充色谱柱,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ul;流动相:0.032 mol/L LiBr 溶液;流速为0.30 mL·min-1,采用以上条件对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测定。结果:头孢呋辛酯色谱条件经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在0.0059mg·mL-1~1.4963mg·mL-1范围内,溶液浓度与聚合物峰面积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 =670667X -5537.4(r =0.9998)。结论: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浓度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测定,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考虑用于头孢呋辛酯及其类似物的高分子聚合物测定。
作者:王美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双侧中央区淋巴结(VI 区)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有无双侧多灶癌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于45岁、双侧多灶癌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或0.01)。本组患者无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出现术后出血。结论: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初次手术应宜甲状腺全切,对年龄小于45岁、双侧多灶癌应重视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作者:王昭君;许践刚;张宪波;赵挺;张筱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直肠癌患者100例,具体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针对治疗组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具体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时间和住院长短,于此同时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具体的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时间、住院长短和复发率上都显著性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尽快的痊愈,与此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病率,可以在临床中大力的应用推广。
作者:林先锋;林大梁;张晓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居民对维生素 D 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知晓情况,分析认知程度、影响因素、相关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样本抽样法从上海某区抽取居民207名,使用 KAP 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民对维生素 D 与骨质疏松关系的了解程度不高,而对维生素 D 的了解程度与居民的月收入、居住区域、社会宣传方式等有关。结论:通过加大对维生素 D 与骨质疏松关系的宣教,从而提高居民对通过维生素 D 防治骨质疏松的认识,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作者:钟悦容;孙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1年1月~2015年7月来某院就诊的29例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经过积极、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也明显增加,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和对症治疗,对于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