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钱丽平

关键词:鼻内镜改良,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造口
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某院收治的80例9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普通组两组,改良组45例54眼,普通组45例48眼。改良组给予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普通组给予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改良组54眼中有49眼治愈,3眼好转,2眼无效,治愈率为90.74%,总有效率为96.29%;普通组48眼中有27眼治愈,10眼好转,11眼无效,治愈率为56.25%,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治疗能提高以往传统模式下的治愈成功率,疗效显著,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伤口愈合快,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治愈后几乎无面部瘫痕,值得推广。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可视化气管插管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视化气管插管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传统气管插管存在的问题,将12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传统插管和可视化插管,并观察患者生理情况。结果:可视化插管通常可以一次性成功,对病患引起的损伤较小。结论:可视化气管插管可以再急诊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杨璐瑜;赵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10例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接受肠外营养,对比两组患者胃肠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8d 后,前清蛋白较之前明显提高,观察组前清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较之前有所增加,观察组转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第一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作者:李伟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加快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并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晓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6月于某院就诊的急腹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均为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勇;汪艮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学生的就业志愿现况分析与对策

    医学生是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力量,其就业志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的医疗状况。课题组对63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阐述了医学生目前就业志愿的现况,发现医学生的就业志愿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出国深造,自主创业,到基层或私营医院就业,到公立医院就业等等。文章还分析了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解析其中的原因。后,对各高校在引导医学生的就业志愿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薛蓉;江泽文;武杰;张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鼻粘膜扩散系数的测算

    目的::计算鼻粘膜的扩散系数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利用菲克第一定律,结合鼻粘膜的生理结构特点、用药的剂量及扩散时间,并运用物理计算方法得出了鼻粘膜的扩散系数。结果:人们的鼻粘膜扩散系数与个体差异有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根据患者鼻粘膜扩散系数,可以优化治疗方案。

    作者:刘贵勤;刘娴;张学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平均的两组各42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加压钢板固定,另一组为观察组,治疗方式为带锁内钉,比较两组的优良率、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和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后肢体遗留慢性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其他并发症情况差别不大,P >0.05。结论: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比使用加压钢板固定效果更加好,优良率高,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邱剑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随访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后加强随访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冠心病且行PCI 的绝经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出院医嘱,实验组除常规出院医嘱外加强术后随访。观察入院时和出院后1年肥胖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率及患者出院后1年的依从性,记录出院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出院后1年实验组肥胖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05),MACE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绝经后的冠心病患者,在 PCI 术后加强随访,有利于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 MACE 的发生率。

    作者:陈丽瑜;李慧敏;麦爱欢;陈洁;陈彩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路结石临床价值评述

    目的::分析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路结石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某院的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经皮肾穿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8.08%(51/52);对照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88.46%(46/52),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6/52);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尿路结石患者而言,选择采用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具有损伤小,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安全等诸多优势,属于一种较为理想的腔内泌尿科碎石方法,在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孙新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Hp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 Hp 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消化道症状患者89例的 Hp 临床分离株,行纸片扩散法检测 Hp 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5%、3.4%、37.1%、31.5%和76.4%。经抗 Hp 治疗与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甲硝唑耐药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抗 Hp 治疗与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耐药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 Hp5种药物中,Hp 对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可作为根除 Hp 的首选药物;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选用时要在药敏检测指导下完成;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不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周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艾迪注射液缓解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使用艾迪注射液缓解化疗不良反应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419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43例)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观察组(276例)则同时应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测定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率,同时评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下降率、血小板下降率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显著(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KPS 评分(85.2±3.6)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 KPS 评分(62.2±4.5)分,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和缓解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两种材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牙龈炎症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纯钛和钴铬合金两种材料所制作的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在用于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来某单位行纯钛支架铸造可摘义齿修复患者55例和钴铬支架铸造可摘义齿修复患者70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戴义齿后牙龈炎症状况、修复后对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调查,从而来评估和比较纯钛和钴铬合金铸造可摘义齿的远期修复效果。结果:纯钛铸造可摘义齿比钴铬合金铸造可摘义齿的牙龈炎症发生率低,舒适性强患者满意度高。结论:纯钛支架在对牙龈刺激方面和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方面都优于钴铬合金支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敏敏;胡荣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1月到某院就诊的8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加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控制血压,又能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保护患者肾功能免受损害。

    作者:漆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手术室采取科学、合理、高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力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郝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7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通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与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5%优于对照组的1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腹股沟疝通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后恢复较快,对并发生发生率和复发率具有降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在危重症患者肠梗阻病因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对危重症患者肠梗阻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对分型诊断时应用超声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某院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危重症同时发生肠梗阻的患者,对其均予以超声检查,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分型诊断,并对诊断的假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共有29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发现病因,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56.00%,其中发生在小肠位置,病因为肠套叠与腹股沟疝的肠梗阻的超声检查结果符合率较高,能够达到100.00%,而因肠系膜血管壁闭塞导致的肠梗阻的检查符合率却相对较低,为20.00%,二者比较χ2=6.67,P =0.01<0.05,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对危重症肠梗阻进行病因分型诊断,但是其检查结果可能会受到气体的干扰,同时超声检查很难对回肠与空肠的界限进行判断,因此诊断结果会有一定的误差。但超声图像的显示较为直观,且在诊断后可辅助医师及时选定治疗方案,因此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应用。

    作者:黄雪萍;吴才胜;黄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收治的40例 BPH 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情况要显著优于手术治疗前(P <0.05)。术后出血3例,术后随访1年,尿道狭窄2例,无尿失禁、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不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临床治疗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2015年收治入院的脑动脉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开颅组(予以常规开颅手术治疗)、介入组(予以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和内科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各组分别有26例,对比各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各自的治疗后,介入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内科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开颅组的致残率较其他两组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P <0.05)。结论:相较而言,脑动脉瘤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古运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在气道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 CT 在气道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2例气道异物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气道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阻塞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两者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 <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 CT 可清楚显示异物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气管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津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5年3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28例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均行术前3个周期的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实验组:3周期化疗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仅行术前化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再行原方案化疗3周期。对比分析经两组患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结果:实验组放化疗后有效率为79.7%,疾病控制率为96.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1.8个月,中位生存期26.3个月,1年生存率为93.8%;对照组化疗后有效率为59.4%,疾病控制率为85.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8.2个月,中位生存期19.8个月,1年生存率为81.3%。两组间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可恢复。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有利于提高预后,并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可作为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佳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祁彦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