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价值分析

周华明

关键词: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7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通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与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5%优于对照组的1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腹股沟疝通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后恢复较快,对并发生发生率和复发率具有降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双侧中央区淋巴结(VI 区)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有无双侧多灶癌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于45岁、双侧多灶癌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或0.01)。本组患者无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出现术后出血。结论: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初次手术应宜甲状腺全切,对年龄小于45岁、双侧多灶癌应重视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作者:王昭君;许践刚;张宪波;赵挺;张筱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上海某区居民对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知信行研究

    目的::调查居民对维生素 D 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知晓情况,分析认知程度、影响因素、相关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样本抽样法从上海某区抽取居民207名,使用 KAP 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民对维生素 D 与骨质疏松关系的了解程度不高,而对维生素 D 的了解程度与居民的月收入、居住区域、社会宣传方式等有关。结论:通过加大对维生素 D 与骨质疏松关系的宣教,从而提高居民对通过维生素 D 防治骨质疏松的认识,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作者:钟悦容;孙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抽取77例作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39)和对照组(n =38),观察组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31%,并发症发生率是5.13%;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78.95%,并发症发生率是15.79%。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骨折愈合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刘世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9例卵巢早衰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讨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1年1月~2015年7月来某院就诊的29例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经过积极、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也明显增加,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和对症治疗,对于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法对卵巢功能影响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3组:A 组药物治疗,B 组行输卵管切除术,C 组行输卵管保守手术,对比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并采用阴道超声检测卵巢体积、基础窦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分析。结果:与 A、C 两组相比,B 组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 水平均明显增加;雌二醇 E2水平明显下降(P <0.05);A 组、C 组卵巢基础窦卵泡数及卵巢体积明显大于 B 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 B 组(P <0.05);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相比, FSH、LH 水平均明显增加而 E2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基础窦卵泡数、卵巢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少。(P<0.05)。结论:行输卵管切除术,明显影响患者卵巢的储备功能,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尽可能给予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并且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

    作者:李东方;徐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随访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后加强随访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冠心病且行PCI 的绝经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出院医嘱,实验组除常规出院医嘱外加强术后随访。观察入院时和出院后1年肥胖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率及患者出院后1年的依从性,记录出院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出院后1年实验组肥胖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05),MACE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绝经后的冠心病患者,在 PCI 术后加强随访,有利于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 MACE 的发生率。

    作者:陈丽瑜;李慧敏;麦爱欢;陈洁;陈彩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ICP合并GDM孕妇的围产期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院住院分娩的 ICP 合并 GDM 孕妇为研究对象(IG 组,共89例),随机抽取同期因单纯 ICP 住院分娩的作为对照组(I 组,250例),所有患者均记录分娩前的总胆汁酸值、产后出血量、羊水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 评分、出生孕周,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围产期结局。结果:IG 组的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转 NICU 的概率高于 I 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P 合并 GDM 孕妇的围产儿发病率较单纯 ICP 高,对于 ICP 合并 GDM 孕妇,孕期应加强管理与监测,遵循个体化处理原则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同时应避免盲目剖宫产,改善围产期结局。

    作者:倪菲菲;徐晓敏;彭继文;吕杰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6月于某院就诊的急腹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均为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勇;汪艮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3例上颌骨矢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颌内牵引钛钉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进行4~6个月走访,治疗后患者咬合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伤口愈合程度为 I 期。结论: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咬合功能恢复好,手术创伤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芳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克林霉素结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与氨曲南联合用药对盆腔炎性疾病(PI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某院收治的200例 PI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97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103例,采用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1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与96.1%,观察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其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13<0.05);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6.5%和5.9%,观察组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 =0.006<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 PID,疗效好且无明显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产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孕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在某院分娩的孕妇6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并给予产前人文关怀。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在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孕妇的满意度为88.24%,差异性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孕妇进行产前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孕妇的剖宫产率,并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黎慧霞;黄小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洗必泰醇与含碘手术薄膜联合预防小儿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洗必泰醇和含碘手术薄膜在小儿骨科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某院骨科住院患儿中接受骨科一类切口手术的16岁以下符合条件患儿300名,并按照300名患儿的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两组,住院号尾数单号为洗必泰醇联合含碘手术薄膜组(实验组)150例,住院号尾数双数为含碘消毒液联合含碘手术薄膜组(对照组)150例。术中两次皮肤采样,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30d 内评估病人,比较手术部位感染率(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次皮肤采样细菌培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手术部位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洗必泰醇与含碘手术薄膜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有更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海春;付晓玲;王常娥;闫明峰;王敬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初步探讨

    目的::分析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某院选取76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曾伟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某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膝关节骨创患者98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97.96%,包括显效31例、有效17例,对照组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79.59%,包括显效26例、有效13例,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 <0.05)。结论: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中,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有效率,改善患者病情,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游文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采取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3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丽琴;王智慧;吴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7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通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与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5%优于对照组的1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腹股沟疝通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后恢复较快,对并发生发生率和复发率具有降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某院收治的80例9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普通组两组,改良组45例54眼,普通组45例48眼。改良组给予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普通组给予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改良组54眼中有49眼治愈,3眼好转,2眼无效,治愈率为90.74%,总有效率为96.29%;普通组48眼中有27眼治愈,10眼好转,11眼无效,治愈率为56.25%,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治疗能提高以往传统模式下的治愈成功率,疗效显著,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伤口愈合快,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治愈后几乎无面部瘫痕,值得推广。

    作者:钱丽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院门诊老年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分析调查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院门诊老年患者潜在的不适当用药情况。方法:根据我国发布的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对某院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门诊处方进行分析,评价其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的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6岁,平均用药4种,2936例(19%)存在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结论:某院门诊老年患者存在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较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周雅丽;苏银法;胡国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5年3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28例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均行术前3个周期的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实验组:3周期化疗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仅行术前化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再行原方案化疗3周期。对比分析经两组患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结果:实验组放化疗后有效率为79.7%,疾病控制率为96.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1.8个月,中位生存期26.3个月,1年生存率为93.8%;对照组化疗后有效率为59.4%,疾病控制率为85.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8.2个月,中位生存期19.8个月,1年生存率为81.3%。两组间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可恢复。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有利于提高预后,并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可作为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佳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祁彦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紫花地丁复方中秦皮乙素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紫花地丁复方中秦皮乙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 HPLC 测定秦皮乙素含量,以静态和动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选择上样液质量浓度、径高比和吸附时间为因素,通过 L9(34)正交实验筛选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结果:选择吸附和洗脱性能好的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优选的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树脂径高比1∶3,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5 g·mL-1,上样液为10 mL,吸附时间为4h,以6 BV 的水洗除杂,以4 BV 的70%乙醇洗脱树脂柱。结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秦皮乙素具有良好的纯化效果,该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作者:梁美云;赵振;曾海荣;姚雅绮;王冰;张伟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