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临床分析

祁彦君

关键词:ⅢA-N2 期,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放化疗,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5年3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28例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均行术前3个周期的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实验组:3周期化疗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仅行术前化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再行原方案化疗3周期。对比分析经两组患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结果:实验组放化疗后有效率为79.7%,疾病控制率为96.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1.8个月,中位生存期26.3个月,1年生存率为93.8%;对照组化疗后有效率为59.4%,疾病控制率为85.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8.2个月,中位生存期19.8个月,1年生存率为81.3%。两组间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可恢复。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有利于提高预后,并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可作为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佳治疗方案之一。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直肠癌患者100例,具体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针对治疗组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具体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时间和住院长短,于此同时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具体的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时间、住院长短和复发率上都显著性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尽快的痊愈,与此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病率,可以在临床中大力的应用推广。

    作者:林先锋;林大梁;张晓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研究超声对阔韧带肌瘤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关于评价阔韧带肌瘤诊断在超声检查中的临床分析价值。方法:采用计算几个评价指标的数值对超声检查诊断阔韧带肌瘤,判断其在临床方面所显现出来的价值,将对170例阔韧带肌瘤术后患者的病理诊断及超声特性给予临床分析。结果:判断阔韧带肌瘤在超声诊断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漏诊率87.74%、敏感度11.25%、误诊率0.31%、特异度98.95%、阳性预测值49.97%、阴性预测值98.76%。超声显现阔韧带肌瘤有子宫旁囊实混合性包块或实性包块。结论:影像超声学将是诊断阔韧带肌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超;毛明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抽取77例作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39)和对照组(n =38),观察组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31%,并发症发生率是5.13%;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78.95%,并发症发生率是15.79%。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骨折愈合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刘世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治疗以及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以及术后复发的不同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分为 A 组:单纯性诊刮组(n =40例)和 B 组:宫腔镜电切组(n =60例)。术后 A 组分为曼月乐组,C 组(n =12例),术后给予曼月乐治疗;达英-35组,D 组(n =22例),术后给予达英-35治疗;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E 组(n =6例),术后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B 组分为曼月乐组,F 组(n =25例);达英-35组,G 组(n =30例);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H 组(n =5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1年后,B 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 A 组(18.3%对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F组的复发率低于 C 组(16.0%对50.0%,P <0.05);G 组的复发率低于 D 组(16.7%对54.5%,P <0.05);H 组的复发率低于 E 组(40.0%对83.3%,P <0.05);F 组和 G 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 H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F 组和 G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确切,术后应用曼月乐和达英-35可明显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陈能;张晓燕;陈燕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院门诊老年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分析调查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院门诊老年患者潜在的不适当用药情况。方法:根据我国发布的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对某院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门诊处方进行分析,评价其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的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6岁,平均用药4种,2936例(19%)存在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结论:某院门诊老年患者存在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较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周雅丽;苏银法;胡国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6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尿失禁患者30例(A 组),器官脱垂患者30例(B 组),并选择30例同期进行诊断的非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C 组)。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将体内大便及尿液排空,然后进行会阴超声检查。分别收集患者在缩肛、Valsalva 以及静息状态下的盆底容积信息,得患者盆底的横断面声像图。结果:在缩肛以及 Valsalva 状态下,B 组患者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肛提肌左右支夹角等检查指标值均明显大于 C 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及肛提肌左右支夹角等检查指标值均明显高于 C 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盆底超声能够动态观察患者的盆底肌肉受损情况,对于压力性尿失禁及器官脱垂具有较好的评估作用,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了关键的信息。

    作者:索敏;张伟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临床治疗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2015年收治入院的脑动脉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开颅组(予以常规开颅手术治疗)、介入组(予以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和内科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各组分别有26例,对比各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各自的治疗后,介入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内科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开颅组的致残率较其他两组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P <0.05)。结论:相较而言,脑动脉瘤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古运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益气养阴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其配合西药使用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患者施以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单独施以西药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临床治疗状况,分析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的疗法是否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可知,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糖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疗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爱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双侧中央区淋巴结(VI 区)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有无双侧多灶癌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于45岁、双侧多灶癌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或0.01)。本组患者无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出现术后出血。结论: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初次手术应宜甲状腺全切,对年龄小于45岁、双侧多灶癌应重视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作者:王昭君;许践刚;张宪波;赵挺;张筱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健康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健康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措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芳;董红艳;王印伟;严庆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某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膝关节骨创患者98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97.96%,包括显效31例、有效17例,对照组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79.59%,包括显效26例、有效13例,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 <0.05)。结论: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中,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有效率,改善患者病情,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游文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5年3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28例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均行术前3个周期的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实验组:3周期化疗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仅行术前化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再行原方案化疗3周期。对比分析经两组患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结果:实验组放化疗后有效率为79.7%,疾病控制率为96.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1.8个月,中位生存期26.3个月,1年生存率为93.8%;对照组化疗后有效率为59.4%,疾病控制率为85.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8.2个月,中位生存期19.8个月,1年生存率为81.3%。两组间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可恢复。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有利于提高预后,并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可作为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佳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祁彦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可视化气管插管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视化气管插管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传统气管插管存在的问题,将12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传统插管和可视化插管,并观察患者生理情况。结果:可视化插管通常可以一次性成功,对病患引起的损伤较小。结论:可视化气管插管可以再急诊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杨璐瑜;赵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高效液相测定

    目的::考察高效液相测定法用于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可行性。方法:色谱柱: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填充色谱柱,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ul;流动相:0.032 mol/L LiBr 溶液;流速为0.30 mL·min-1,采用以上条件对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测定。结果:头孢呋辛酯色谱条件经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在0.0059mg·mL-1~1.4963mg·mL-1范围内,溶液浓度与聚合物峰面积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 =670667X -5537.4(r =0.9998)。结论: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浓度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测定,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考虑用于头孢呋辛酯及其类似物的高分子聚合物测定。

    作者:王美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收治的40例 BPH 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情况要显著优于手术治疗前(P <0.05)。术后出血3例,术后随访1年,尿道狭窄2例,无尿失禁、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不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某院收治的80例9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普通组两组,改良组45例54眼,普通组45例48眼。改良组给予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普通组给予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改良组54眼中有49眼治愈,3眼好转,2眼无效,治愈率为90.74%,总有效率为96.29%;普通组48眼中有27眼治愈,10眼好转,11眼无效,治愈率为56.25%,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治疗能提高以往传统模式下的治愈成功率,疗效显著,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伤口愈合快,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治愈后几乎无面部瘫痕,值得推广。

    作者:钱丽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鹿瓜多肽治疗胸腰椎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鹿瓜多肽治疗胸腰椎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及补钙药品治疗,同时给予鲑鱼降钙素100u,肌注,每日1次,连续10d,之后每周2次,连续2~3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之上,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10ml 加入250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疗程为15~30d,病情需要可延长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5.71%,对照组优良率52.38%;两组比较 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症状,提高了疏松性骨折治疗效果,改变了临床治疗的单一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市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路结石临床价值评述

    目的::分析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路结石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某院的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经皮肾穿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8.08%(51/52);对照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88.46%(46/52),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6/52);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尿路结石患者而言,选择采用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具有损伤小,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安全等诸多优势,属于一种较为理想的腔内泌尿科碎石方法,在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孙新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1月到某院就诊的8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加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控制血压,又能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保护患者肾功能免受损害。

    作者:漆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接诊的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与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则为77.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评价生活质量,显示二者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提高(P <0.05),但研究组治疗后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可取得不错效果,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桂玉成;成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