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4例临床观察

何群双;顾立芳

关键词:子宫出血, B超, 射频消融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4-11-2005-01对肇庆市端州医院54例术前已排除恶性病变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行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5~25min,无副反应发生,住院1~3d.术后3个月治愈率96.30%(52/54),好转3.70%(2/54).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安全、经济的优点,且避免了子宫切除.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86例疗效观察

    我院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05-06-2005-12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29岁,妊娠12~33周.

    作者:白力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妊娠及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9-06-01-2005-12-30因子宫肌瘤行UAE的病例进行追踪观察,了解治疗后妊娠情况及结局.结果694例中有34例35次自然受孕.其中613例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有18例19次意外受孕,其中人工流产10例,药物流产8例9次,自然流产1例.81例有生育要求者受孕者16例次,均为宫内妊娠.有4名行人工流产的患者取其新鲜绒毛组织作染色体检查均正常.其中足月分娩8例,5例剖宫产,3例顺产.目前仍在正常妊娠中5例,分别为孕70d、18+周、28+周,30+周和33+周,2例在孕16~18周抽羊水作染色体检查未发现异常,2例孕30周后行彩色超声检查未见胎儿畸形.1例自然流产,2例分别在妊娠3个月和7个月时复诊1次后失访.8名新生儿出生后常规体格检查及筛查实验(地中海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和丙酮酸尿症)均未发现异常,现年龄为3-33个月.结论子宫肌瘤UAE治疗后可以正常受孕和分娩,自然受孕的时间一般在治疗后1~2年内.

    作者:刘萍;陈春林;高绿芬;曾北蓝;马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胎膜早破患者绒毛膜羊膜炎预测的评价

    目的探讨检测孕妇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清及羊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诊断胎膜早破孕妇绒毛膜羊膜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06-2004-12在汕头市潮南区人民医院和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患者42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正常40例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敏感的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的MMP-9和血清及羊水中的TNF-α水平,同时行产后胎膜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孕妇羊水中TNF-α和血清中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血清中的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中MMP-9水平在重度和轻中度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显著(P<0.05);而羊水中TNF-α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定母体血清的MMP-9含量和羊水中TNF-α水平,可作为胎膜早破患者是否患有绒毛羊膜炎的辅助诊断指标,尤其是血清的MMP-9含量的高低,还可以判定绒毛膜羊膜炎的严重程度.

    作者:黄金娜;李元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2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07-2005-12采用TVT-O术式治疗女性SUI的临床资料22例.结果 22例病人均治愈,平均手术时间14min,术中无并发症,无膀胱损伤.术后短期尿潴留3例(13.6%).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1~15个月),至今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TVT-O术式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不易损伤膀胱,是治疗女性SUI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林仲秋;苏琛辉;陈志辽;张丙忠;林容春;郑芝祥;吴淑卿;唐家龄;叶明;熊小英;陈文英;郑大有;邝以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产前诊断胎儿血细胞非整倍体的价值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脐血细胞非整倍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06-2005-03,对广州市妇婴医院114例孕18~38W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脐血穿刺.采用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21q22.13-q22.2特异性探针对脐血细胞进行间期FISH检测,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Leica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仪QFISH软件进行图像的摄取和处理.同时所有脐血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作为对照.结果 114例脐血标本都有FISH检测结果,107例具有正常核型染色体数目,异常7例,其中4例为唐氏综合征(3例为典型唐氏综合征,1例为嵌合体),3例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结论 FISH技术用于产前诊断脐血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等优点,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吴韶清;廖灿;易翠兴;李东至;宋淑本;胡舜妍;周剑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努力降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又称足月前胎膜早破或早产胎膜早破,它是指胎膜早破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不足37孕周者,据丰有吉(2002年)报道,发生率为2.0%~3.5%,临床观察越近足月发病率越高,发生在34孕周前者约占19%,34孕周后者占81%.未足月胎膜早破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缺少根本性有效预防方法.目前主要是针对胎膜早破的发生诱因,增加孕期保健,努力降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以期保障母儿的安全.

    作者:王德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otch-1和Notch-2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Notch-1和Notch-2在卵巢肿瘤的形成和转化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潜在肿瘤生物学意义.方法 2000-12-2003-06采用人类卵巢肿瘤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检测各类卵巢肿瘤Notch-1和Notch-2的表达和活化情况.结果 Notch-1在50%(3/6)的浆液性囊腺瘤和33.3%(2/6)的粘液性囊腺瘤中有核易位现象;其中,16.7%(1/6)和33.3%(2/6)属于明显易位(++/+++).在交界性肿瘤中的核易位无论是频率(20%;1/5)还是易位的阳性程度均明显减低,而这种趋势在各类卵巢恶性肿瘤中亦可见到.MannWhitnoy U检验显示:Notch-1的核易位在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2普遍存在于各类卵巢上皮肿瘤中;其表达水平和核易位情况与肿瘤的良恶性之间无关.结论 Notch-1的表达异常和核易位出现在卵巢上皮的恶性转化的过程,它可能是卵巢肿瘤恶变风险和不良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王承芳;王晓炜;张朋;孙媛;孔庆友;刘佳;李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好发因素包括:母体生殖道和羊膜腔内感染,行为因素如低社会经济水平、吸烟、酗酒、滥用药物、营养不良和孕期性生活,子宫过度膨胀,以及其他产科并发症例如宫颈手术、孕期出血等.这些因素在PPROM和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PTL)中同样存在,却无法解释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结果,提示有不同的病因机制.本文着重讨论胎膜结构和PPROM不同于PTL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周健;段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双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处理

    近20多年来,由于孕妇的年龄偏大和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双胎以及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双胎妊娠比单胎妊娠发生早产和胎膜早破的风险更高[1].有资料研究表明,双胎妊娠的PROM发生率约7.1%[2],由于双胎胎儿体重较小,所以易发生新生儿败血症、肺发育不全、肾功能不全以及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特别是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越早,临床处理越棘手.

    作者:汪希鹏;林其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时宫缩抑制剂的应用

    由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后早产常不可避免,通常要考虑使用宫缩抑制剂来适当延长孕周,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减少新生儿病率.因此,宫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应用是处理未足月胎膜早破的3大措施[1].

    作者:漆洪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妇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妇产科抑郁症多与女性的生殖周期相关,包括经前期抑郁、产前抑郁、产后抑郁、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此外,一些妇产科疾病(如肿瘤,不孕症等)及手术也可导致女性抑郁症的发生.妇产科抑郁症可严重影响女性,特别是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睦,同时可能对婴儿的身心健康及母婴关系产生伤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各国报道产科抑郁症的发病率从8%~51%不等,在妊娠的早、中、晚期其发病率分别为7.4%、12.8%和12%[1].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为3.5%~33%[2],国内为3.8%~16.7%[3-4].Feng等[5]对某社区452例绝经期居民的调查发现,33.8%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感受,5.8%有抑郁症状]妇产科住院癌症患者中至少25%有抑郁症状[6].许多研究资料显示,妇产科抑郁症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充分重视.对妇产科病人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并采取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该病的预防、控制及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王旭梅;陈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盆底功能障碍及压力性尿失禁动物建模的方法及评价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妇女特别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有数千万妇女受此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着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社会和卫生问题.其病因相似,均与分娩损伤、长时间腹压增加、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但其确切机制不祥,目前临床各种治疗多数属对症处理,症状的复发率相对较高.建立成熟稳定的动物实验模型用以明确其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此疾病提供依据必不可少.同时,动物实验模型还能为各种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疗效观察的评估体系.

    作者:罗新;陈翠萍;陆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卵巢放线菌感染1例分析

    放线菌病是一种很少见的慢性、化脓性和肉芽肿性病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盆腔放线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志清;徐惠成;王丹;陈勇;袁吉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胎儿宫内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伦理学及医学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产前诊断技术获得飞速发展,胎儿疾病的产前诊断范围有了很大扩展,同时带动了胎儿宫内治疗的进展.胎儿宫内治疗是目前产科发展的前沿,涉及多种学科.本文就胎儿宫内治疗目前研究状况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刘娜;尹福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4-11-2005-01对肇庆市端州医院54例术前已排除恶性病变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行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5~25min,无副反应发生,住院1~3d.术后3个月治愈率96.30%(52/54),好转3.70%(2/54).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安全、经济的优点,且避免了子宫切除.

    作者:何群双;顾立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正常孕妇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浓度,探讨IGF-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正常孕妇血中是否存在差异及存在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希望为揭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裴丽鹏;尚丽新;卢潭敏;张立江;高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放置IUD后致子宫异常出血及其与生殖道感染的关系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长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节育措施.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有1.56亿妇女使用IUD,其中我国占2/3左右,约1.04亿[1].虽然IUD避孕效果可靠,但也有许多妇女发生带器后的副反应,其中子宫异常出血如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等是放置IUD后的主要副反应,占IUD使用者的半数以上[1].放置IUD后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RTIs),研究发现放置IUD后导致子宫异常出血者宫腔各种微生物感染率高达80.95%[2].说明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与生殖道感染存在相关性.

    作者:史太平;陈芳;李白鸾;马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生素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的合理应用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的发生率约占所有妊娠的2.0%~3.5%,常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早产,是早产常见的病因,约占早产的30%~40%.PPROM的发生可导致一系列较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宫内感染、胎儿窘迫、脐带脱垂和胎肺发育不良引起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使围产儿的死亡率明显增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因此,有效的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促胎肺成熟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广谱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效地延长了孕期,降低孕妇和新生儿的感染,从而改善了母儿的预后.本文就抗生素在PPROM中的合理应用方面做一介绍.

    作者:郝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285例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就诊的高危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和年龄特征.方法 2004-10-2005-11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分型技术,对2285例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妇女进行生殖道21种HPV亚型感染筛查.结果 HPV总感染率57.1%(1305/2285),21种型别均被检出,感染率高的型别是HPV16,其他常见型别依次为58、52、53、33、6、CP8304、11、31和18型,高危型感染41.0%,低危型7.2%,多型感染8.9%.2285例HPV感染高峰年龄在30~34岁(11.3%),40~44岁年龄段下降到7.6%,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门诊高危人群HPV感染率57.1%,常见型别为HPV16、58、52、53、33、6、CP8304、11、31和18型;人群感染高峰在30~34岁年龄段.

    作者:杨英捷;赵健;李雪倩;廖秦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脂肪心并发心性猝死1例

    患者38岁,孕2产1.2005-02-27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加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200mL,术后预防感染、补液、对症治疗,病情平稳.术后48h拔导尿管.于3月1日17:42上厕所时突发晕厥,摔倒,立即予去枕平卧,鼻导管吸氧.查体:神清,精神高度紧张,呼吸深快,频率约35/min,面色青紫,口周紫绀,心率100/min,律齐,心音低钝.立即开通静脉通路.于17:50患者神志不清.查体:心率约30/min,心音低钝,考虑肺动脉栓塞,立即予心肺脑复苏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贾和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