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兴东
目的::探讨助产技术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7月某院产科接收的184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92例。常规组采取一般性助产方式,研究组采取“一对一”助产方式,对两组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常规组,且研究组的阴道自然分娩产妇的平均产程和产后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其满意度也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充分重视并科学应用助产技术,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作者:吴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输液泵输注不同浓度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4月某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术治疗的产妇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从缩宫素使用浓度出发,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应用输液泵输注0.5%浓度的缩宫素,实验组泵注0.2%浓度的缩宫素,对比两组术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泵注0.2%浓度的缩宫素后,产妇分娩后2h、4h、6h、24h出血量(mL:201.12±54.54 vs 386.56±68.64;235.47±51.08 vs 398.48±64.78;298.25±50.68 vs 412.04±50.74;377.89±53.35 vs 446.35±51.04)较对照组低,且产后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12.00% vs 28.00%;8.00% vs 30.00%)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输注低浓度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临床上须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王光艳;贵娟;黄梦婵;朱宇;周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某院2013年~2014年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儿科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家 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某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集到的63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63例儿童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给药途径致 ADR发生率高,占82.54%;抗菌药物致 ADR发生率高,占68.25%,以头孢菌素类多见;常见 ADR临床表现为皮肤级其附件损害。结论:加强某院 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我院合理用药。
作者:秦梦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QC活动结合护理查房在急诊科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法:组建QC活动小组,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查房,应用护理查房的方法培训急科护士对急救流程熟练、急救仪器使用,急救技能的训练,健康知识宣教的掌握及与病人沟通的技巧。结果:QC活动结合护理查房,应用护理查房的方法培训急诊科护士,提高了急诊科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使病人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 QC活动前的65.8%提高到开展 QC活动后的94.1%。结论:QC活动结合护理查房对护士进行的培训,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及服务水平,提高病人对急诊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明霞;谢秀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与氧化应激的相关关系。方法:共选取研究对象106例,包括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6名,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ug/min),2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ug/min≤UAER<200ug/min),28例;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ug/min),2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和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氧化应激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清胱抑素C水平随着蛋白尿排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正常白蛋白尿组(6.20±0.62)mg/L vs微量白蛋白尿组(8.04±0.21)mg/L vs大量白蛋白尿组(10.18±0.74)m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胱抑素 C与尿白蛋白和 MDA均呈正相关(r=0.5736,P<0.05;r=0.6435,P<0.05),与 SOD、GSH-Px呈负相关(r=0.3521,P<0.05;r=0.3065,P<0.05)。结论:CysC有助于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CysC、MDA、SOD和GSH-Px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作者:林凤平;吴甘霖;李彩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甘露醇是一种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约为182,是尿素的3倍,进入人体后不被细胞所吸收,且性质无毒且作用稳定,因此常被当成一种高渗透压性脱水剂而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脑出血中应用极为广泛,其迅速降低颅内压为临床手术争取保命时间。而近常常有报道称应用甘露醇导致了急性肾功能衰竭,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我们不能片面地纠结其不良反应,要理性地看待此问题,所谓是药三分毒,甘露醇的脱水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其剂量与用法。结合作者在临床上的用药经验,就甘露醇在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作简要叙述。
作者:曹伟强;苏金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某院接诊的76例失代偿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抽取38例患者采用替比夫定的治疗,作为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 ALT、TBIL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纤维化指标 CIV、PIIINP、LN 以及H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3,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抑制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华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对提高产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年收治的2894例产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0月年收治的2781例产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患者常规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出院时填写自主填写满意度评价表的方式进行评价,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自然分娩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给予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益于患者健康,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减少不良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淑妙;许爱娣;巫碧美;陈崇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用药情况,规范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某一社区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420例老年患者中,共有200名患有各类慢性疾病,患病率为47.62%,其中,以高血压患病人数多,占38.10%,其次为糖尿病、冠心病与脑血管疾病,不同性别老年患者在不同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无比较差异;多数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好,但普遍存在着药物联合应用情况;80%的患者表示愿意定期参加有偿药学服务,60%的患者期望得到社区药物服务。结论:因老年患者多伴有慢性疾病,而其用药品种又比较多,故社区医务人员必须在准确了解这类患者用药情况的基础上,合理规范患者用药。
作者:班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关于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问题在各种线性代数教材中都有介绍,但证明过程都省略了,只要求学生根据定理的结论会求那个正交矩阵就可以了。在数学专业的高等代数中用的证明方法理工科的学生又看不懂,本文主要用一种理工科学生能看懂的方法进行了证明。
作者:贺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获得的基因表达的生物信息在短时间内产生海量的数据,揭示了相关基因及其产物的研究之间的关系,基因表达的调控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了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单个基因的基因网络调控的影响几乎是所有细胞功能和活性的体现,分离和表达几乎完全不能准确反映生活本身的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研究了几种经典的调控网络模型的构建的基本原理和算法,讨论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对不同的基因网络模型的比较与分析,从而揭示生命的本质和疾病发生机制,对复杂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正龙;杨艳梅;王洪平;罗玉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预防呕吐,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恶心、呕吐改善效果。结果:治疗1d后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改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d、3d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可减轻恶心和呕吐症状,改善患者食欲情况,应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赖米林;刘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抗旋转刀片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加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某院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月髋内翻情况及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随访3个月。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髋内翻发生率都少于 DHS组,Harris 评分高于 DH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DHS对比,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的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改善良好,对于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振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于某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1.0g/次,4次/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420mg/次,3次/日)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Mayo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Mayo评分、总体疗效、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辅助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
作者:陆青峰;毛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半月板损伤患者中应用强化平衡训练的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4年12月到某院门诊就诊的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普通康复治疗)和观察组(普通康复治疗+强化平衡训练的康复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结论:在半月板损伤患者中采用强化平衡训练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大大提升治疗优良率,减轻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跃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行颗粒自体骨与块状自体骨植骨手术的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块状自体骨植骨手术,观察组实施颗粒自体骨植骨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6个月、9个月)、住院时间。结果: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的植骨融合率为46.67%,对照组为2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个月后的植骨融合率为88.33%,对照组为61.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椎结核治疗中,颗粒自体骨植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块状自体骨植骨手术的疗效,术后出血量少,植骨融合率较高,所以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郝兴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思路。方法:以某院心内科10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止血方法将其分为传统组与观察组各50例,传统组采用“8”字形绷带包扎法进行止血,观察组采用动脉止血贴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传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采用动脉止血贴止血与传统“8”字形绷带包扎法相比,止血效果更好,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60例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患者,分析治疗前后患者患牙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I)、附着水平(AL)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 PD、BI、AL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推移,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牙周经基础治疗获得良好疗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卵巢巧克力囊肿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44例卵巢其他良性包块患者及27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组、不同年龄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值。结果:巧克力囊肿组患者血清AMH 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卵巢其他良性包块组血清AMH 值明显低于不孕组;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清AMH 值越低。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病变可损害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年龄是影响卵巢储备功能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卵巢储备功能越低。
作者:温彩龙;曾柳华;魏伟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围介入术期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014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 NSTE-ACS患者共86例,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在手术前每组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介入治疗(PCI)[1],实验组中加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 PCI前后的TIMI血流分级及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 PCI 前 TIMI 血流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CI 后两组的TIMI血流0级、1级均有1名患者,但是实验组的TIMI血流2级人数少于对照组,TIMI 血流3级人数多于对照组。在手术中对照组出现术中无复流,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血管栓塞的人数均多于实验组。结论:替罗非班治疗围介入术期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沙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