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双近;冯广满
目的::探究分析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某院收治牙周病患者68例共100颗患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50颗患牙,对照组患者不给任何药物,只是进行常规的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临床总满意率分别为98.0%、97.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临床总满意率分别为76.0%、70.6%,观察组患者明显优越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用于治疗牙周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作者:姜元新;孙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抗旋转刀片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加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某院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月髋内翻情况及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随访3个月。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髋内翻发生率都少于 DHS组,Harris 评分高于 DH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DHS对比,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的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改善良好,对于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振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重点探索经阴道B超过氧化氢溶液子宫输卵管通液应用于诊治不孕患者的医学价值。方法:挑选2013年7月~2014年10月在某站接受诊治的84例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这些患者的诊断方法是经阴道B超过氧化氢溶液子宫输卵管通液,挑选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某站接受诊治的84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这些患者应用X线碘油造影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1次显影之后,两组不孕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没有显著差别(P>0.05);4次显影之后,对照组的输卵管通畅率远不如观察组。两组不孕患者4次显影之后的双侧阻塞、单侧通畅的比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两组不孕患者4次显影之后的双侧通而不畅、双侧通畅的比率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的宫内妊娠仅为16.67%,观察组的宫内妊娠高达83.33%,观察组宫内妊娠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不孕患者的宫内妊娠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 B超过氧化氢溶液子宫输卵管通液应用于诊治不孕患者的医学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陈燕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与氧化应激的相关关系。方法:共选取研究对象106例,包括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6名,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ug/min),2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ug/min≤UAER<200ug/min),28例;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ug/min),2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和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氧化应激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清胱抑素C水平随着蛋白尿排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正常白蛋白尿组(6.20±0.62)mg/L vs微量白蛋白尿组(8.04±0.21)mg/L vs大量白蛋白尿组(10.18±0.74)m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胱抑素 C与尿白蛋白和 MDA均呈正相关(r=0.5736,P<0.05;r=0.6435,P<0.05),与 SOD、GSH-Px呈负相关(r=0.3521,P<0.05;r=0.3065,P<0.05)。结论:CysC有助于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CysC、MDA、SOD和GSH-Px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作者:林凤平;吴甘霖;李彩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仅予以常规药物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7.1%,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显著下降,动脉血氧分压指标则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毛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片应用于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15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改善,并以观察组的效果更优,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33%(56/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片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辅助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曾均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旨在为 CSP 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与参考。
作者:邬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用药情况,规范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某一社区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420例老年患者中,共有200名患有各类慢性疾病,患病率为47.62%,其中,以高血压患病人数多,占38.10%,其次为糖尿病、冠心病与脑血管疾病,不同性别老年患者在不同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无比较差异;多数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好,但普遍存在着药物联合应用情况;80%的患者表示愿意定期参加有偿药学服务,60%的患者期望得到社区药物服务。结论:因老年患者多伴有慢性疾病,而其用药品种又比较多,故社区医务人员必须在准确了解这类患者用药情况的基础上,合理规范患者用药。
作者:班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MI(体重指数)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2014年1024位乳腺癌患者,根据体重、年龄及乳腺癌病理特点等进行分组比较,I组:年龄小于44岁;II组:年龄44~52岁,并且BMI>30kg/m2;III组:年龄44~52岁,并且BMI<30 kg/m2;IV组:年龄大于52岁,分析体质指数、年龄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IV组(年龄超过52岁)和II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更多出现luminalA型,三阴性分子亚型更多出现在 I 组(年青患者)和 III 组(围绝经期肥胖妇女),激素受体和 HER2阴性更多的出现在年龄大的患者中。结论:围绝经期肥胖女性乳腺癌患者有更差的预后,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与体质指数、年龄有关联性,体质指数的检测有助于对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及预后评估。
作者:辛剑;张筱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路晓辉;杨文琪;宋庆林;李文永;裴智信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探讨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某院眼科收治的216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00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16例,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安全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安全事故发生率0.86%(1/116),对照组安全事故发生率9.0%(9/1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医疗纠纷。结论:眼科住院患者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安全事故,临床中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减降低安全事故风险,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杨秀蒙;吕建伟;张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卵巢巧克力囊肿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44例卵巢其他良性包块患者及27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组、不同年龄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值。结果:巧克力囊肿组患者血清AMH 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卵巢其他良性包块组血清AMH 值明显低于不孕组;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清AMH 值越低。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病变可损害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年龄是影响卵巢储备功能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卵巢储备功能越低。
作者:温彩龙;曾柳华;魏伟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某院行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的患儿54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吸入诱导与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1)观察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为11.4±3.5min,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明显好于对照组(18.0±5.3min和22.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诱导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平均血压值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吸入诱导与维持麻醉能起到与静脉复合麻醉同样的麻醉效果,且能够缩短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对预防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某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的米非司酮片联合依沙吖啶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使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的方式对产妇实施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均能够进行中期妊娠引产,但观察组产妇在引产成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妇进行引产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卡前列甲酯栓的形式能够较好的提升引产成功率并减少出血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小燕;李艺平;施建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TAS、TVS独用及合用对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诊断实效性评价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 EP 患者103例,对其予以经阴道彩多普勒超声(TVS)和经腹部彩多普勒超声(TAS)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根据病理结果确认诊断的符合率以及误漏诊率,比较TAS、TVS独用及合用的诊断效果,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结果:103例EP患者,经过TAS检查出75例,诊断符合率72.8%,误诊漏诊28例,占27.2%;经 TVS检查出81例诊断符合率78.6%,误诊漏诊22例,占21.4%,TAS与TVS诊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S与 TVS联合使用检查出98例,诊断符合率为95.1%,误诊漏诊5例,占4.9%。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S与TVS联合联合使用诊断EP,可实现优势互补,明显提高早期EP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前茜;卢苇;黄蓉;冯瑞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维生素A缺乏对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某县幼儿园的113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询问病史并检测维生素 A。结果:患病儿童维生素 A缺乏与未患病儿童维生素 A缺乏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维生素 A缺乏会导致儿童出现急性感染性疾病,日常生活中注意患儿的饮食,多食胡萝卜、动物肝脏、蛋、牛奶以及水果等可以改善儿童维生素 A缺乏的情况。儿童尽早注意调整饮食通过服用鱼肝油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可以有效的预防及治疗维生素 A缺乏,经济有效,增加儿童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田广丰;洪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建立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在高危新生儿抢救中的作用。方法:某院新生儿科与惠州市的基层医院建立网络联系,通过对2010年1月~2013年10月共转诊新生儿1004例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转运高危新生儿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转诊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窒息为主,其中家长放弃治疗24例,其中死亡10例。结论:建立完善的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使危重新生儿在抢救治疗中能尽早期得到专业救护,及时有效成功转运可以减少危重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是新生儿危重急救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秀敏;赵洁;龙艳明;吴琴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输液泵输注不同浓度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4月某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术治疗的产妇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从缩宫素使用浓度出发,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应用输液泵输注0.5%浓度的缩宫素,实验组泵注0.2%浓度的缩宫素,对比两组术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泵注0.2%浓度的缩宫素后,产妇分娩后2h、4h、6h、24h出血量(mL:201.12±54.54 vs 386.56±68.64;235.47±51.08 vs 398.48±64.78;298.25±50.68 vs 412.04±50.74;377.89±53.35 vs 446.35±51.04)较对照组低,且产后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12.00% vs 28.00%;8.00% vs 30.00%)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输注低浓度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临床上须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王光艳;贵娟;黄梦婵;朱宇;周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应用在治疗妊娠期并发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则在该前提下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舒适护理后的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护理优势。
作者:彭田红;蔡敏;李淑柳;朱带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某院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住院顺序的单双号,将患者分成 A 组与 B 组,每组35例患者,A 组患者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DMARDs类药物口服,B组患者单纯使用DMARDs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治疗到第12周时,DAS28评分相比B组明显更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使用小剂量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改善患者的部分不良症状作用明显,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高。
作者:丁蓓蓓;朱小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