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 raphpad prism 5.0在医学论文卡方检验的应用

孙芳;高永强

关键词:医学论文, 卡方检验, 统计分析, 统计软件, 软件专业, 医学期刊, 统计图表, 科学统计, 绘图功能, 医生, 学者, 绘制, 国内
摘要:国内多数学者的医学论文中的统计分析是用SPSS软件完成的,绘图大多使用Excel ,虽说SPSS软件专业、Excel绘图功能强大,但完成统计分析及绘制复杂及专业的统计图表时,对于医生或者研究者来说也有不小的挑战。本文介绍一款更适合科学统计及医学期刊发表的统计软件--Graphpad prism。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预防鼻窦手术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后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60例择期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酮咯酸组和芬太尼组,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于雷米芬太尼停止泵入前15min分别静脉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或芬太尼50μg,观察术后疼痛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30min3.2±1.3vs3.4±1.5,60min2.0±1.1 vs2.8±2)及出血情况(鼻出血 VAS评分6.6±3.1VS5.1±3.1,痰中带血 VAS 评分3.1±1.8vs3.4±1.8,更换敷料 VAS 评分5.2±3.5vs4.3±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较好的替代麻醉性镇痛药用于预防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成年患者术后镇痛而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作者:熊双宝;周德祥;熊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卡波糖治疗肺结核合并糖耐量受损患者的病例分析

    目的:单纯肺结核合并糖耐量受损(IGT)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与加用口服阿卡波糖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肺结核合并IG T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将初治菌阳肺结核合并糖耐量受损(IGT)患者168例,平分为1、2组;其中1组给予口服阿卡波糖,并设单纯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100例为对照组(3组),对抗结核治疗6月、12个月痰菌情况及1,2组IGT向正常糖耐量的转化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痰菌阴转率:6月末1、3组与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6.92,P<0.005)而1组与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08,P>0.75);2组12月末与3组6月末差异无显著性(χ2=0.01,P>0.90);2组12月末与6月末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12月末,1组与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GT向正常糖耐量的转化率:6月末1组与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8.39,P<0.005);12月末1组与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3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组(P<0.05)。结论:血糖控制与抗结核疗程长短是肺结核合并IGT患者结核病治疗成功的关键,肺结核合并IGT患者抗结核疗程应≥12个月,若口服阿卡波糖则抗结核疗程可与单纯初治菌阳肺结核相同,且因缩短了抗结核疗程而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IGT于结核病控制后亦有相当的向正常糖耐量的转化率。故口服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50mg,三餐中嚼服)的同时采用2HREZ(S)/4HR标准化疗方案抗结核治疗是肺结核合并IGT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张瑾;周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院校中关于高等数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这对医学生来讲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面对医学院中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数学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文章从医用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入手,提出了适应医学院的数学教学模式。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删失比例下生存数据模拟生成的方法

    生存分布、删失分布、删失比例等因素是生存数据模拟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按含删失的生存数据产生的一般步骤,分别探讨了生存时间生成,删失时间生成,以及删失比例大小设置为不同数值时,生存数据模拟生成的方法,并辅以SAS程序说明。

    作者:钱俊;刘国庆;周业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在脊麻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在脊麻剖宫产术中对麻醉作用的影响。方法:足月第一胎 ASAI~Ⅱ级,年龄20~24岁,体重65~85kg的孕妇60名。随机分成2组。选择 L3-4间隙,采用针内技术,常规作脊硬联合麻醉操作。Ⅰ组(3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加0.6ml生理盐水的混合液,Ⅱ组(3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加1%利多卡因0.6ml的混合液,注药时间8~10秒,记录感觉阻滞高平面,达到感觉阻滞高平面的时间,从感觉阻滞高平面到消退两个节段以及消退至L1和S2平面的时间,和平面消退至 L1和S2时的运动阻滞评分,并比较2组新生儿的 Apgar评分及麻醉并发症。结果:2组产妇达到感觉阻滞高平面的时间相似,Ⅱ组产妇的感觉平面消退两个节段和消退至 L1和 S2水平的时间较Ⅰ组显著缩短,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相似,均未出现脊麻后头痛及短暂神经症状。结论:复合应用1%利多卡因0.6ml ,能够缩短布比卡因(7.5mg)的蛛网膜下腔阻滞时间,对新生儿无影响,不增加麻醉并发症。

    作者:王江兵;李齐心;周进军;高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数学模型在婴幼儿糖尿病中的应用

    介绍并讨论数学模型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婴幼儿糖尿病的诊断、并发症及发病三个方面。文章将通过正态分布、线性回归、微分方程、概率分布等数学方法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并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作者:王京旗;张金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蒲公英片中咖啡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片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mm ×4.6mm ,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1.56g ,加水使溶解成1000ml ,再加1%磷酸溶液调pH4.2)(23:77),检测波长:323nm ,流速为1.0mL ﹒min -1。结果:咖啡酸的回归方程为:Y =47965х+52746,г=0.9997(n=6),线性范围为:8.084μg/mL~202.1μg/mL ,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为1.39%(n=9)。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将其作为蒲公英片的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朱德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常见新生儿疾病中患儿凝血功能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处于几种常见新生儿疾病病理状态下患儿凝血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PSS软件回顾性分析了183例处于6种不同疾病病理状态下的首次新生儿(患儿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与20例同期本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结果:①处于疾病病理状态下的患儿组整体凝血功能指标(PT、PT-INR、APTT、FIB)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1)。②各疾病组患儿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患儿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各患儿组PT、INR、APTT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结论:多种新生儿疾病病理状态下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应加强监测凝血功能筛查指标,避免病情恶化和药物滥用。

    作者:唐洁;于文亮;赵凤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在17β-雌二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释放中的作用

    目的:利用小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作为模型,研究17β-雌二醇(E2)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快速激活一氧化氮(NO)的机制。方法:使用电子旋转共振法测定 NO 和蛋白免疫杂交法检测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表达及其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42/44)磷酸化水平。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雌二醇(E2)增加 NO 的合成,同时伴有 MAPK42/44的活化。而MAPK42/44的抑制剂(U0126)不仅阻断了17β-雌二醇(E2)对该激酶的激活和eNOS 磷酸化,还降低NO的水平。结论:17β-雌二醇促进一氧化氮(NO)的释放是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的eNOS磷酸化实现的。

    作者:高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择期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吸入七氟醚气管内麻醉,B组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麻醉,记录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停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①血流动力学变化B组比A组病人平稳;②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A组提前有显著差异且术后躁动情况少。结论:与吸入七氟醚麻醉行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质量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幼春;熊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icroRNA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耐药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microRNA 是近几年发现的一段长度约为19~24nt非编码性的内源性小分子RNA ,调控细胞的增殖、生长、凋亡等过程,尤其在肿瘤方面,起着类似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肿瘤早期可以测得特异性的 microRNA ,有望成为新的诊断标准。此外,microRNA 影响着肿瘤多药耐药性,可成为肿瘤药物的新靶点。

    作者:田媛媛;李科纯;史记;郑文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维生素 B1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 B1片中维生素B1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参数为:色谱柱为AgilentC18(250mm ×4.6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45:55:10),检测波长为260nm ,流速为1ml﹒min -1。该方法对维生素B1的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16%(n=5)。本法与标准法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别。该方法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测定。

    作者:闫韶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SCTU在泌尿系统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39例行KUB及IVP或B超检查后,因需要明确诊断或了解泌尿系的功能及组织关系而进行 MSCTU 检查的病例。行CT 平扫、肾脏增强双期扫描尿路造影。扫描完成后,经过大密度投影(MIP)显示全尿路影像,对感兴趣区进行旋转以得到显示病变及全尿路图像;采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方法得到尿路立体影像,泌尿系病变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的图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完成全尿路扫描。本组243例泌尿系结石,MSCTU 平扫显示241例(99.1%),包括37例单纯输尿管结石,52例单纯肾脏结石及152例肾脏、输尿管及膀胱多发结石;CT 平扫未见而造影所见的2例结石病例中有2例因为发现梗阻部位重新阅读图像资料而发现。结论:MSCTU 利用 MSCT 超高速、全腹部扫描,经过图像薄层重建和多项后处理技术,较好显示泌尿系全貌,其丰富的图像资料为临床提供了极为有用的信息,可作为临床一种极佳的辅助诊断手段。

    作者:叶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于无线网络架构的输液室移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重点阐述了输液室移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理念与技术要点,诠释了该系统将无线应用与条码技术、移动计算相捆绑,以PDA 为移动终端载体,为医疗行为带来了高效率、严质控、深管理等一系列显著变化。

    作者:曹子佳;张民;陈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统计分析随机区组设计非参数检验的多重比较

    目的:探讨随机区组设计多组样本资料非参数 Friedman M 检验后,各组样本的多重比较。方法:采用秩转换方差分析方法和调整检验水准做多次相关两样本的配对Wilcoxon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 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实现SPSS 软件对同一数据资料非参数检验的多重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论相同。

    作者:关红阳;郭轶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条件正交设计优化

    目的:考察对乙酰氨基酚合成工艺的条件,反应条件涉及温度、物料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溶剂等各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寻找佳工艺,运用熔点测定仪、元素分析、IR等手段进行确认。结果:棉酚与磺胺衍生物合成的佳工艺为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为1h ,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物料比为1:2.5。结论:生成的衍生物有较强的脂溶性,在优化工艺下进行反应产量较高,为乙酰氨基酚衍生物合成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作者:祝世发;唐辉;赵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个性化音乐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焦虑情绪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个性化音乐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2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干预组产妇进行个性化音乐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监测产妇入室时、新生儿娩出时血压、心率;入室时、麻醉操作结束时、术后24h SAS评分及疼痛、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入室时、新生儿娩出时血压、心率更趋于稳定;干预组在麻醉操作结束时、术后24h SAS评分明显低于与对照组(P<0.05);疼痛明显减轻,对检查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将个性化音乐干预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疼痛减轻及手术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李静;陈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江江滩武昌段血吸虫病防治趋势分析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螺传寄生虫病[1]。血吸虫病流行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76个国家和地区的广大农村,全世界有2亿人受其危害[2]。武昌区地处武汉市城区东南部,西傍长江,与汉口、汉阳隔江相望,北至余家头罗家港与青山区毗邻;东、南与洪山区洪山乡、青菱乡交错接壤,西临长江。自1976年在紫阳街辖区武昌造船厂江滩首次发现钉螺以来[3],相继在白沙洲、杨园、徐家棚街长江外滩发现钉螺,自此开始武昌区防治血吸虫病的历史。现将长江江滩武昌段36年防治血吸虫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斌;朱志华;谭晓东;皮文龙;郑增旺;徐明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正态总体下的小样本区间估计问题

    在非正态总体的条件下,给出的样本是小样本时,根据总体的不同情况,可以用确切概率计算法、Fisher 正态近似法、切比雪夫不等式法等方法来确定总体未知参数的置信区间。

    作者:杭国明;祝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等变异系数正态总体均数的一致优势无偏检验

    给出了在变异系数相同的条件下,两正态总体均数的一致优势无偏检验。

    作者:赵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