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静;周卫卫
猝死是指平素健康或虽然患病但病情基本稳定或好转,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循环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其特点是发病至猝死的时限较短,猝不及防.但对时限的看法尚不统一,短者主张1h,长者主张24h,多数认为发病至猝死的时限定为6h以内比较合适[1].妇产科范畴发生猝死者比较罕见,以羊水栓塞为典型,可能在发病后大叫一声立即死亡,但也偶见于其他疾病,现就妊高征与猝死的关系简述如下.
作者:王德智;周卫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死亡及猝死的发生率,了解妇产科成人猝死基本情况.方法整理了两所综合医院16年来死亡病例61例,其中猝死病例20例,按四个阶段分别统计分析产科和妇科的死亡及猝死的发生率、猝死及死亡之比,探讨妇科和产科死亡及猝死的特点及变化,找出猝死病因和病种的构成比及顺位.结果总死亡发生率和猝死发生率分别为8.15/万和2.67/万.妇科与产科各自的死亡率和猝死率分别为13.13/万、2.96/万和5.86/万、2.54/万.妇科与产科死亡构成比相当(50.8%和49.2%).结论死亡和猝死的绝对数和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目前还不能阐明猝死的发生机制、病理生理变化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罗新;赵国斌;李家福;谢秋荣;张元珍;赵蕾;刘谦;匡军委;陈建华;魏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脐带脱垂为产科急症之一,是分娩期突发的并发症,易导致严重的胎儿窘迫,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0%~30%.但由于脐带还纳术成功率低,对此术的应用仍有争议.笔者在工作期间,通过改良的脐带还纳术,显著提高了脐带脱垂的抢救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静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住院分娩4631 例,其中剖宫产2130例,13例剖宫产术中止血困难采用纱条填塞宫腔止血.年龄18~35岁,孕周35~41周,初产妇10例,经产妇3例,有流产或人流史11例.
作者:赵芬;魏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有关胎儿猝死(sudden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国内尚无公认的统一的定义,有关报道大多把胎儿猝死的概念限定为孕35周后,在院常规产科检查及住院分娩,胎儿死亡时间明确且自然突然死亡者[1];国外对胎儿猝死孕周和内容尚未见明确的定义,多归为死胎和死产(stillbirth)一类,而不明原因的胎儿猝死的报道较多.Froen等[2]将不明原因的胎儿猝死(sudden intrauterine unexplained death,SIUD)定义为:指产前胎死宫内(antepartum fetal death,APFD),尸体解剖不能解释死因,约占死胎的20%~30%.胎儿猝死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发达国家产前胎死宫内可占围生儿死亡的70%以上.本文就胎儿猝死的病因学、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曹云霞;孙美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凡是针对心肺循环骤停(cardiopulmonary arrest)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若心跳呼吸停止,重要脏器的供氧、供血也随而停止,应立刻采取复苏术,使之起死回生.用现代的新涵义而言,复苏术包括保持心肺及脑的供血,恢复原来呼吸循环及脑功能的各种措施[1].复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复苏,其心肺复苏术(CPR)的目的是为继续进行第二阶段复苏而进行,第二阶段:后期复苏,其复苏是用人工的手段使心肺功能恢复,建立循环呼吸.第三阶段:复苏后治疗,其复苏是待循环功能恢复到某种程度后转入脑复苏和集中治疗,进入重症监测治疗,维持和恢复心肺脑功能至正常.
作者:严相默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几乎包括了所有妇科疾病.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333例,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外阴瘙痒症是妇科常见及多发顽症.为攻克这一难题,我院依据中医理论,参考民间秘方,按辨证施治原则,研制了主治外阴瘙痒的新药--止痒消白液,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丽波;林小满;姚君;梁爽;孙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38岁,住院号42848.因停经44天来院查尿HCG阳性,确诊早孕.于1999年12月3日在妇科门诊行人流术,术程顺利.术中探测宫腔8~10cm,刮出绒毛组织约20g.术后5天患者出现明显恶心、呕吐,化验肝功正常.术后1个月来我院复诊,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可触及一拳头大小,右侧宫角突出,质软,无压痛,B超显示:宫内可见成型胎儿,双顶径15mm,可见胎动、胎心,偏左宫角可见22mm×16mm近似强回声.故于2000年1月5日再次在门诊行清宫术,刮出少许残留胚胎组织,病检回报:残留绒毛组织.在B超下行宫腔探测术:探针无法进入.
作者:吴婵玉;梁新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维结合素(FN)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检测43例妊高征患者(轻度12例,中重度31例)、67例正常晚孕妇女和15例正常非孕妇女血浆Hcy含量.用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浆FN的含量.结果正常晚孕组血浆Hcy和FN显著高于正常非孕组(P均﹤0.05);轻度妊高征血浆Hcy和FN与正常晚孕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Hcy和FN较轻度妊高征患者及正常晚孕组显著升高(P均﹤0.01).妊高征组血浆Hcy与FN含量间呈正相关(r=0.637,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与妊高征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作者:高树生;李黎;潘兴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对786例已婚妇女患异常子宫出血常规应用宫腔镜检查,内膜活检.对其中124例进行了宫腔镜电切术.患病时间为1~5年,患者年龄32~53岁,已婚已育122例,已婚未育 2例.术前诊断功血为 8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为 30例,粘膜下肌瘤直径(4.21±1.32)cm(2~6cm),子宫内膜息肉 6例.内膜切除88例;内膜并息肉及肌瘤切除 4例,内膜息肉切除 3例,粘膜下肌瘤切除 29例.切除组织称重送病理.
作者:程桂丽;刘世兰;梁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剔除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卵巢肿瘤行剔除术的患者为实验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的反应进行研究.结果卵巢肿瘤行剔除术的患者卵巢大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窦卵泡数,HCG日直径≥14mm,<14mm的卵泡数,回卵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促性腺激素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用药天数无明显差异;患者手术侧卵巢与未手术侧相比,卵巢明显小于未手术侧,窦卵泡数,HCG注射日直径≥14mm,<14mm的卵泡数均明显少于未手术侧;手术患者健侧卵巢与对照组对应卵巢相比,卵巢虽小,但无显著性差异,窦卵泡数,HCG注射日直径≥14mm的卵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卵巢肿瘤剔除术影响卵巢功能,减低卵巢储备能力.
作者:张金玉;李文玲;郭新宇;邢福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 31岁,住院号322736.因妊娠39+2周,孕2产0头位,伴上呼吸道感染于 2001年11月2日入院.住院后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于2001年11月8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顺利.术后留置导尿管24h,拔尿管后自行排尿但欠通畅.术后第3天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因患者以往有泌尿系感染史,故给予吡哌酸口服预防感染.第4天,患者坐立不安,肾区扣击痛,急查尿常规:RBC 1~2个/HP.每次排出尿量少,但自觉尿液能排空.为预防尿潴留准备插尿管,遭到患者拒绝.术后第5天,尿频、尿急症状减轻,烦躁不安,仍每次排尿量少,查体:膀胱平脐,双肾区扣击痛明显加重,B超检查:膀胱充盈过度;双肾积水.立即行导尿,首次导出尿液 1000mL,(以后 10h内累积导出共10000mL).并做尿常规检查:WBC 1 ~ 2个/HP;RBC 5/HP.血Cr 478mmol/L,BUN 16.34mmol/L.诊断:剖宫产术后慢性尿潴留;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后性).处理:继续抗炎治疗,氨苄青霉素4.0 每日两次静滴;记24小时尿量,并留置尿管3天,2h开放一次2天;保肾治疗:肾衰宁4粒每日3次口服;5%葡萄糖注射夜250mL加多巴胺20mg缓慢静点.经治疗患者很快度过少尿期、多尿期.复查B超、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均恢复正常.于2001年11月 29日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均正常.
作者:张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粘蛋白MUC1及其同种型 MUC1/Y粘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72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组织和8例正常卵巢组织 MUC1和MUC1/Y粘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MUC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80%)高于良性上皮性肿瘤(45%)和正常卵巢组织(37.5%), P<0.005.MUC1/Y仅在卵巢癌中表达,二者高表达,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高、组织分化差、癌瘤播散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MUC1、MUC1/Y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刘颖;史惠蓉;魏丽惠;李春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猝死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无明显外因,非创伤也非自伤,意料不到的突然死亡.导致猝死常见机制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继之为慢性心律失常或心搏停顿[1].猝死在围生期也可发生,尤其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引起围生期猝死的常见原因.
作者:乔福元;刘玉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40例畸形子宫患者终止妊娠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减少并发症的措施.
作者:郑莹;许良智;丁文;赵清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尿道部分缺损多由外伤或手术中损伤引起,形成尿道阴道瘘,由于尿道组织薄弱,一旦缺损,可利用的组织少,手术修补难度大,成功率远远低于膀胱阴道瘘,且易形成尿道狭窄.对此,我们采用阴道粘膜瓣翻转术修补部分尿道缺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武亮;郑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38岁,住院号4712.因停经93天,下腹部隐痛2天,加重半天于2002年10月4日18时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7月1日,停经后无明显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无胎动感,入院前2天下腹部隐痛,半天前加重,无阴道流血.足月顺产1次,人流术5次.B超示:宫内妊娠,胎儿双顶径2.1cm,可见胎心搏动.入院查体:BP13.2/8kPa,心肺无听诊异常;妇科检查:阴道无出血,宫颈可容1指尖,子宫前位,约3个月孕大,有轻微宫缩,双附件区未扪及包块.入院诊断:孕12周、先兆流产.因患者不愿保胎,考虑有宫缩存在,行缩宫素引产,静滴缩宫素过程中,因宫缩弱,入院当日20时加用口服米非司酮50mg ,次晨7时再服50mg ,近12时服米索前列腺醇600μg,约半小时后呕吐,16时改用米索前列腺醇50μg置于阴道后穹窿,上药半小时后,病人腹痛剧烈、呕吐频繁,无阴道流血,认为宫缩所致,约17时30分,病人面色苍白,脉搏危弱,血压0,经抢救无效,于17时50分死亡.
作者:桑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200例孕妇进行口服50g糖筛查试验,对异常者进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比较GIGT组、GDM组及正常组的母儿结局.结果在妊娠合并症、难产率及新生儿患病率中,GIGT及GDM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GIGT与GDM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GIGT及时诊断与治疗可提高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儿的预后.
作者:冯小静;周卫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羊水的生成羊水的形成比较复杂,不同的妊娠时期,羊水的量和成分都不同.在妊娠早期,羊水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进入中期妊娠后,胎儿尿液经膀胱排入羊膜腔,使羊水渗透压逐渐降低,尿酸和肌酐却逐渐升高;但另一方面,胎儿又通过吞咽羊水以取得羊水量的平衡.步入晚期妊娠以后,羊水的主要来源为尿液和肺液,后者为前者的一半.羊水的交换、运转主要通过胎尿的排出和胎儿吞咽羊水达动态平衡.胎盘胎儿面的羊膜及其他羊膜面和脐带虽经实验证明也有水和小分子物质的交换,但量甚微[1].
作者:徐泽湄;吴连方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