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FasL的表达及其意义

尚丽新;曲冬颖;高敏;姜彦多;王继红

关键词:膜糖蛋白类, 妊娠并发症, 免疫耐受, 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FasL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异常,进一步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妊高征的发病机制.方法 2001年11月至2002年7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65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其中轻度22例、中度20例、重度23例)胎盘组织中FasL表达强度.结果 FasL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妊高征组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及蜕膜组织细胞FasL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FasL表达减少,母胎免疫耐受机制遭到破坏,引发胎盘绒毛发育不全、功能下降等一系列免疫病理改变,终可能导致妊高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急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治疗

    盆腔炎(PID)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性活跃期妇女,其发生率居高不下,且有增高趋势,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盆腔炎若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因此,对于急性盆腔炎应予积极防治.

    作者:田永杰;汤春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巨大胎儿104例临床特点及分娩结局

    为提高临床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准确性,对我院近3年来巨大胎儿(巨大儿)及分娩期的临床特点、分娩结局,作一回顾性分析,指导正确处理产程,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谷香雨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7例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临床特点、发病因素,探讨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至2002年9月7例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患者,于术后1~3天发病,呈进行性腹胀腹痛,1例误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肠减压术,余保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术刺激、妊娠、产程延长和妊高征等可诱发本病,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郭海雁;文慧;尹保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白介素-1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着床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中血清及卵泡液中白介素-1α、β(IL-1α、IL-1β)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着床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00年7月至9月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患者36例.收集肌注HCG日、取卵日、胚胎移植日的血清和卵泡液,采用定量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卵泡液中IL-1α、IL-1β水平,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VF-ET过程中不同时段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水平,按是否胚胎着床分组,对两组临床资料、激素和IL-1α、IL-1β水平进行回顾性相关分析.结果 IVF-ET中,着床组的卵泡液IL-1β水平明显高于非着床组(P<0.001),在HCG日或移植日,两组血清IL-1β浓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卵泡液及HCG日血清IL-1β水平与卵细胞成熟度相关(r=0.74,P<0.01;r=0.81,P﹤0.01),HCG日血清IL-1β水平与血清E2正相关(r=0.83,P﹤0.01).血清及卵泡液IL-1α水平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 IL-1β与E2、卵细胞成熟度相关,血清IL-1β参与卵泡的生长发育,调控卵细胞成熟及内膜生长,参与IVF-ET胚胎着床过程,影响胚胎着床率.

    作者:王雪峰;陈士岭;邢福祺;苏桂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老年心血管合并症对妇科手术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干预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事件是选择性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1].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占各系统合并症的首位,直接影响手术及预后[2].因此,预测选择性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筛选出能够从进一步干预治疗中得到益处的病例进行干预,降低围手术期危险性,对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月玲;杨秀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不同方式终止早孕的效果比较

    选择一种安全、快捷且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方法,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就负压吸引术、药物流产及药物联合负压吸引术三种终止早孕的方法,在流产效果、阴道流血量和流血时间、副反应及可接受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凤;林琼霞;徐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妇科腹部术后穴位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探讨

    深静脉血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致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亦升高,故对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应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高危患者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深静脉血栓尤为重要.我们采用无创伤穴位按摩预防腹部术后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珍;陈珊;王帆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的药物治疗

    性传播疾病(STD)是一组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近年来STD在我国日益增多.妊娠期感染STD或STD妇女妊娠,不但对本人健康危害大,而且还可以传播给胎婴儿,危及下一代健康.目前,妊娠合并STD的诊断和处理,已成为产科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的妊娠合并STD的药物治疗原则,主要参照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02年STD治疗指南[1].

    作者:杨慧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高雄激素血症30例分析

    我们应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高雄激素血症3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海金;姜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阴道内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及平衡失调的相关因素

    1 阴道内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生育期健康女性的阴道内有大量正常寄殖菌,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常见的需氧菌有:G+菌 : 乳杆菌、棒状杆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G-菌: 大肠埃希菌、加德纳菌、厌氧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动弯杆菌等等,不下20多种.各种细菌通过自身产生的粘附机制与阴道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生长于阴道壁粘膜表面.这些正常菌群对于维持阴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正常菌群可以参与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可以作为抗原刺激宿主产生抗体,增强其免疫力;正常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构成防止外来细菌侵入的生物屏障.正常阴道内定植的各种寄殖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维持着阴道内环境的平衡,并不致病.正常阴道内以能够产生乳酸及过氧化氢的阴道乳酸杆菌占绝对优势.

    作者:岳天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染色体臂间倒位致配偶习惯性流产1例

    患者男,27岁,其妻怀孕3次,第1、2、3胎孕60多天,均不明原因发生自然流产,孕期均无患病,无射线及有害物质接触,也无外伤,夫妻表型及智力正常,非近亲婚配,否认母亲有流产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片,染色体G显带,分析30个中期分裂相,患者核型为:46,xy,inv(4)(p16q31.1)(pter→p16::q31.1→p16::q31.1→qter),其妻核型为46,xx.

    作者:时瑞兰;刘丽华;李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先天性宫颈闭锁10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宫颈闭锁是较罕见的下生殖道发育畸形,临床上多为个案报道,常表现为原发闭经、周期性下腹痛,常因腹痛剧烈伴盆腔包块急诊入院.一般为单子宫,多数伴有阴道发育不全.对该病的处理目前还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我院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先天性宫颈闭锁,探索其诊断和处理方法.

    作者:冯炜炜;曹斌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合并胎盘早剥低血糖昏迷1例

    患者26岁,住院号130493.因第1胎宫内孕33周,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3d,持续性腹痛2h于2000年12月20日急诊入院.患者孕7个月出现轻度头昏,血压24/16.0kPa,尿蛋白(+++),拒绝住院治疗,口服降压药效果不佳.既往无心、肝、肾脏病史,有高血压家族史.入院查体:T36.8℃,P78/min,R24/min,BP13.0/8.0kPa.痛苦病容,四肢冰凉,皮肤轻度黄染.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水肿(++).产科情况:宫高28cm(较1周前检查升高4cm),腹围80cm,子宫板状硬,压痛明显,呈持续性收缩状态,张力高,胎位不清,胎心消失,阴道无出血,未破水见红.B超:宫内可探及胎体、未见胎动及胎心搏动,胎头位于下腹部,双顶径7.8cm ,前壁胎盘,胎盘后见3cm×5cm低回声区.血小板203×109/L ,尿蛋白(+~++).

    作者:张爱群;闫西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产后绒癌大出血1例

    患者28岁.住院号:196416,因剖宫产术后59天,阴道流血6小时于1998年5月12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妊娠39周,先兆子痫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娩出一女婴.体重2600g,Apgar评分10分,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术中出血约150mL.术后体温正常,腹壁切口术后7天拆线,Ⅰ期愈合,母女平安出院.出院后浆液性恶露持续13天,此后为血性恶露,量少于月经量,无臭味.入院前6小时,患者突然出现阴道流血,色鲜红,伴血块,量约300mL,无腹痛.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2.0/8.00kPa(1mmHg=0.133kPa),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妇科检查:外阴血染,阴道内见少量积血,未见紫蓝色结节,宫颈光滑,紫蓝色,有少量鲜血自宫口流出.

    作者:孙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羊膜带阻断症致胎儿严重多发畸形1例

    患者 30岁,住院号0125113.因妊娠 21周,B超检查异常于2001年6月18日收入院.末次月经2000年12月17日,停经40余天时,曾行B超检查,胚胎发育正常.停经4个半月出现胎动,在我院行常规产前检查,多普勒听诊胎心搏动良好.孕期无异常用药史,无低热、阴道流血或流水史.停经6个月时再次行B超检查,发现胎体表面与羊膜囊壁间布满放射状膜样强回声,尤其胎头及臀部更为明显,胎儿双侧胸腔及腹腔均可见液性暗区,胸腔内宽处约2.1cm,胎心位置居中、搏动好,胎儿小于孕月.诊断:妊娠21周、胎儿胸腹腔积液、羊膜带阻断症.

    作者:高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抗生素在产褥感染的应用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发病率约为1.0%~7.2%[1],每年由产褥感染导致的产妇死亡占产妇死亡总数的8%[2].近20年来,随着新抗生素不断问世,产褥感染引起的产妇死亡也明显减少,但由于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在治疗中又增加了新的困难.迄今,产褥感染仍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

    作者:陈惠池;张惠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时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胎膜早破在足月前发生称为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PPRO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常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早产.早产儿由于器官功能发育尚不成熟,死亡率较高,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胎膜早破的原因,也没有更确切的方法预测胎膜早破,因此胎膜早破的治疗如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宫缩抑制、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等的指征及价值是临床关注的问题,目的是减少胎膜早破引起的母儿并发症.

    作者:陈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晚期子宫内膜癌20例复发转移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8月至2001年5月间收治的2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复发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未复发患者进行比较.结果①6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1~7年,发现复发转移20例,复发率33.3%,其中Ⅲ期13例,Ⅳ期7例;②复发转移首发部位:盆腹腔9例,肺转移8例,其他部位3例;③临床特征:Ⅲc和Ⅳ期复发率分别为40.9%和63.6%,显著高于Ⅲa(12.5%)(P<0.05);术后有残存病灶者复发率为72.7%,无残存者仅为24.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病理特征:复发率在侵肌≥1/2者为50.0%,侵肌<1/2者为18.7%,有宫旁受侵者为58.3%,而未受侵害者为2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的复发率(55.0%)显著高于中分化癌(25.0%)和高分化癌(20.0%)(P<0.05);而淋巴结有癌转移的复发率(46.2%)和无癌转移者(23.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复发与治疗方式: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的复发率低(13.3%),其次为术后辅助化疗(31.8%).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率高,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为盆腹腔和肺,多数在2年内复发,复发转移高危因素有肿瘤分期、侵肌深度、肿瘤分化程度、宫旁受侵及有无残存病灶等.治疗应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

    作者:王建六;魏丽惠;薛凤霞;王志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硝酸甘油对妊高征母脐血血清NO2-/NO3-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对妊高征母、脐血清NO2 /NO3 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9~2000年晚期妊娠正常妇女(正常组Ⅰ组:12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36例[妊高征组,其中单用硫酸镁(Mg)治疗Ⅱ组:12例;单用硝酸甘油(Ng)治疗Ⅲ组:12例;联合用药(Mg+Ng)治疗Ⅳ组:12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母、围生儿脐血清NO2 /NO3 ,并对围生儿预后进行评价.结果母血NO2 /NO3 浓度:产前PIH组低于Ⅰ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产后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脐静脉血各组NO2 /NO3 浓度均小于产前,但PIH组与Ⅰ组比较,脐血间差异小于母血间差异,用药后Ⅲ、Ⅳ组上升,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围生儿预后不良者百分率,PIH 组比Ⅰ组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IH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作为NO供体治疗妊高征时,能改变母、脐血NO含量,从而降低胎儿-胎盘循环阻力,可能对PIH引起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有治疗作用.

    作者:徐洪斌;徐宏里;魏晓萍;杨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发性子宫血管平滑肌瘤伴巨大卵巢滤泡囊肿出血1例

    患者38岁,发现盆腔包块2年,增大较快2个月,于1998年10月19日入院.2年前B超发现患者右卵巢增大,大小约6cm × 4cm× 4cm.患者月经规律正常,无痛经.2个月前复查B超发现卵巢增大为12cm×8cm×6cm.患者曾于6年前因左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在本院行左卵巢肿瘤切除术.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均匀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稍软;子宫右后方触及约新生儿头大包块,境界不清,质软有囊性感,触痛(+),活动差;左附件区未及异常.B超提示:子宫多发性结节状占位伴右卵巢囊肿.经中药灌肠治疗1周后,盆腔包块境界变清,大小如前,触痛减轻.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并卵巢巧克力囊肿.

    作者:胡晓玲;贺卫东;张海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