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桐;王玉
本文回顾性分析26例阴道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系我院1966~2000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的26例阴道平滑肌瘤患者.病人年龄35~62岁,平均45.9岁.均已婚,未育1例,2次以上分娩史者17例.
作者:顾蔚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丙型、庚型肝炎病毒(HCV、HGV)母婴传播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第三代ELISA法检测HCV-Ab、HGV-Ab,FQ-PCR方法检测HCV-RNA、HGV-RNA.结果 2052例普通孕妇检测抗HCV阳性22例,阳性率1.07%,其中16例HCV RNA阳性母亲所生16例婴儿有3例HCV RNA阳性,母婴传播率为18.75%.318例普通孕妇检测抗HGV阳性8例,阳性率2.52%,其中4例HGV RNA阳性母亲所生4例婴儿1例HGV RNA阳性.结论阴道分娩过程感染可能是HCV、HGV母婴传播主要途径,孕妇临产时ALT升高是孕妇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
作者:姚展成;陈明纯;陈燕玲;张仁华;程红求;杨燕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梅毒的感染率也成倍增长,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数及先天梅毒(又叫胎传梅毒)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研究表明,上海、海南、广东地区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分别为32/万~53/万、62/万、74/万[1~4],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妊娠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危害性,防止胎传梅毒的发生.
作者:谭布珍;黄维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Z)引起,V-Z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患者初次感染为水痘(varicella),临床上表现:发热,成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结痂及向心性分布、粘膜可受累.病毒可持久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当免疫状况低下时,可以复发,表现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成簇的疱疹,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
作者:林其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在不孕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9月至2003年1月对122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组)和185例继发性不孕患者(继发组)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的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术后原发组左侧输卵管通畅的病例较右侧多,而继发组左侧和右侧输卵管间的通畅性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病例分别达60.0%和47.0%,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30.0%和37.8%.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效果非常理想,原发性不孕患者的左侧输卵管较右侧输卵管的疏通效果好.
作者:胡小良;徐宏里;李延河;汪丹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在胎儿时期准确诊断和监护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国内外超声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先天性心脏病活产婴儿的发病率约8/万[1],如能在产前尽早检出胎儿严重心脏畸形并终止妊娠,对于优生优育和降低围生期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枫;吴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及技术的提高,大多数良性卵巢囊肿可在腹腔镜下处理.本文对开腹及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前景.
作者:邵丽娜;谷晔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例1.患者63岁,住院号148985.因腹胀伴少尿、消瘦2个月于1999年6月11日入院.查体:消瘦,贫血貌,腹膨隆,腹水征(+).妇科检查:宫体大小不清,其右上方可扪及一约10cm×10cm×8cm大包块.
作者:柳林;刘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妊高征(PIH)系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因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使各器官组织因缺血、缺氧而损伤,如不及时、准确的诊治,则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危及母儿生命.本研究对我院近5年住院分娩的30例重度PIH并发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发病时间、受累器官和数目与预后的关系,PIH患者住院监护治疗的意义,以便寻求更好的防治方法.
作者:白桦;张丽君;周卫卫;葛明;郭家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程度的血糖异常者产后发生糖尿病(DM)的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以及妊娠期血糖异常对其子女的远期不良影响等.方法对1994~2000年196例妊娠期血糖异常者进行产后随访,其中50g葡萄糖筛查阳性(50g阳性)123例,葡萄糖耐量减低(IGT)37例,妊娠期糖尿病(GDM)36例.此3组人群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血脂检测.对其子女行血糖检测及生长发育水平观察,包括测量头围、胸围、身高及体重等.结果 196例随访者中发生IGT、空腹血糖异常(IFG)、DM共22例(占11.22%),其中50g阳性、IGT、GDM者其产后平均3年内血糖异常发生率依次为2.43%、21.62%、30.56%,后两者与50g阳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相关因素与产妇高龄(40.90%)、肥胖体型(21.27%)、孕期血糖控制不良(45.45%)、产后体重显著增加(40.91%)有关.145例随访子女中虽血糖检测未见异常,但发生肥胖者16例(占11.03%),且其母孕期血糖控制不良者9例(占56.25%).结论 GDM及IGT者产后DM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妊娠期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及产后继续饮食调理与加强运动疗法,对维护产后母儿健康有益.
作者:董玉英;严伟;李双弟;江明礼;酆豫增;夏瑾;吴艺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是将具有针状外套的放射源直接插入肿瘤内进行放射治疗.其优点在于肿瘤组织本身得到高剂量照射,因放射剂量衰减梯度大,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少,减少了综合放疗的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我院于1993年4月至2000年12月对63例外生型宫颈癌病人,在进行传统综合治疗之前或之间,辅加肿瘤内间质插植放射治疗,消瘤效果显著.现报报道如下.
作者:关玉兰;龙再秋;王伊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5岁,住院号19806109.因白带增多1年,发热、下腹痛1个月,以幼女外阴阴道炎、腹膜炎于1998年8月4日收住院.1年前患者因白带增多色黄伴外阴瘙痒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洁尔阴洗剂治疗,病情无好转,且黄色白带转为脓性白带,近1个月发热,下腹胀痛、外阴肿胀而又在多家医院就诊,查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均阴性,给予圣宝洗剂、红霉素软膏、己烯雌酚、青霉素等治疗无效,日益加重,来我院诊治.
作者:冯晓萍;张红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25岁,住院号054291.因停经34周,剧烈腹痛1h来院.停经40d出现早孕反应,停经4个月始自觉胎动,孕期顺利.来院当日无诱因自觉腹痛,呈持续性.1h前腹痛加重伴恶心、呕吐,但无阴道流血、流液,无发热.查体:T 36.5℃,P 120/min,BP 11/7kPa,被动体位,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
作者:张松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31岁,住院号95949.因妊娠30周无诱因突然上腹疼痛30h,心慌、气短4h,于2002年8月23日急诊入院.入院检查:血压4.0/2.7kPa.脉搏微弱,130/min.腹膨隆,全腹压痛.
作者:董陆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环境因素所导致的胎儿畸形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王谢桐;王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胎儿唇腭裂并不少见[1,2],以往由于受检查技术和超声仪器分辨率的影响,产前检出率较低.我院自1998~2001年对妊娠16周以上的21382例孕妇常规进行胎儿唇面部的超声检查,旨在探讨胎儿唇腭裂的检查时机和方法.
作者:赵振金;刘文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PVS)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1994~1998年我科应用丹参注射液、消炎痛栓、甲基睾丸素三药联合系统治疗24例输卵管结扎术后PVS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经宫肌盆腔静脉造影术.结果上述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对PVS有较好的疗效,本组治疗前盆腔静脉造影造影剂廓清时间为(96.00±34.60)s,治疗后为(25.71±9.76)s,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消炎痛栓、甲基睾丸素联合应用对PVS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PVS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春琳;吴瑞芳;王振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发现迄今已20余年,其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01年底全世界HIV感染患者已达4000万,其中每年有150万HIV阳性妇女妊娠,大约有60万儿童通过母婴传播感染HIV,占儿童感染者的90%.据估计我国到1999年底,HIV感染人数累计达50万,目前存在向低危人群扩散的趋势.因此,对HIV妊娠妇女的监护治疗以及母婴传播阻断已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作者:李小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妊娠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CT)是感染泌尿道、生殖道、眼结膜等粘膜组织细胞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物.以往CT的诊断主要依靠传代细胞培养,需要昂贵的设备条件,技术性强,而且费时,临床上较难普遍开展,故对女性生殖道CT感染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随着新的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得生殖道CT感染的检出率明显增高,目前已成为常见的STD,且其发病人数逐年增加.
作者:杨慧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