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琳;吴瑞芳;王振海
人乳头瘤病毒(HPV)属乳多空病毒科A亚群内的一组DNA病毒,病毒颗粒在电镜下呈球形,遗传信息包含在一个共价团环的双链DNA内.HPV可感染人的皮肤及粘膜上皮细胞,诱发细胞增生,产生乳头瘤样病变,其中人生殖道感染较常见.在目前已发现的70余型HPV中,30余型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其中常见的是HPV-6、11、16、18型.根据其引起病变的恶性程度分为高危型与低危型.
作者:李雪兰;苟文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27岁,住院号300575.因停经8个月,左上腹及腰背部疼痛伴恶心、呕吐3h急诊入院.患者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入院前3h夜间睡眠时突发左上腹及左季肋部胀痛,疼痛呈持续性并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无下腹部阵痛及阴道流血、流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肝脾未触及.左上腹、左肋缘下及左背部压痛,反跳痛明显.左肾区叩击痛阳性.产科检查:宫底剑下3指,胎位LOA,胎心规律118/min,未及宫缩.B超提示:(1)左侧脾肾间混合性占位病变;(2)单胎头位,发育未见异常.入院后因胎儿窘迫急诊行剖宫产术娩1正常女婴.
作者:王海琳;王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人类微小病毒B19是动物病毒中体积小、结构简单的一种单链、线状DNA病毒,极易侵犯代谢活跃的组织和器官,除可引起多种疾病(如多发性关节炎、肝炎、慢性贫血等)外,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围生儿的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和非免疫性水肿等,其中以非免疫性水肿为常见[1~4].
作者:熊庆;周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胎儿唇腭裂并不少见[1,2],以往由于受检查技术和超声仪器分辨率的影响,产前检出率较低.我院自1998~2001年对妊娠16周以上的21382例孕妇常规进行胎儿唇面部的超声检查,旨在探讨胎儿唇腭裂的检查时机和方法.
作者:赵振金;刘文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在临床常见,其危害性较非孕期大,对母儿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现将我院13年来收治的113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如下.
作者:许如秀;孙永;宋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环境因素所导致的胎儿畸形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王谢桐;王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在胎儿时期准确诊断和监护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国内外超声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先天性心脏病活产婴儿的发病率约8/万[1],如能在产前尽早检出胎儿严重心脏畸形并终止妊娠,对于优生优育和降低围生期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枫;吴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临床特征及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异同,探讨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发生机制.方法对1993~2002年间手术治疗的231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红色变性67例,占同期231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2.89%,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中21.85%发生红色变性,而非妊娠期子宫肌瘤患者仅1.87%发生红色变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常见症状为月经改变,出现在29.85%的患者,20.90%的患者有腹痛症状,17.91%的患者肌瘤增大较快,16.42%有肌瘤压痛,14.93%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B超提示肌瘤个数妊娠组少于非妊娠组患者,大肌瘤妊娠组61.54%位于浆膜下,而非妊娠组82.92%位于肌壁间,妊娠组大肌瘤直径明显小于非妊娠组,两组分别为4.08cm和7.28cm,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97.01%的患者大肌瘤发生变性.行肌瘤切除术的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术后复发率与是否合并妊娠无明显相关,而与肌瘤个数有关(P=0.024).结论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患者红色变性发生率、肌瘤大小和部位等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很大差异,考虑其红色变性发生机制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志启;王建六;魏丽惠;于海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发现迄今已20余年,其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01年底全世界HIV感染患者已达4000万,其中每年有150万HIV阳性妇女妊娠,大约有60万儿童通过母婴传播感染HIV,占儿童感染者的90%.据估计我国到1999年底,HIV感染人数累计达50万,目前存在向低危人群扩散的趋势.因此,对HIV妊娠妇女的监护治疗以及母婴传播阻断已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作者:李小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链球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根据其细胞壁C物质的不同分为A、B、C等18个族.在1933年,Lancefield报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i,GBS)能引起多种疾病.对GBS感染和妊娠之间关系的大量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发现GBS与围生期母儿感染有密切关系.
作者:段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990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收治6例妊娠期视网膜脱离患者,我们对其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键;阳艳军;许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例1.患者63岁,住院号148985.因腹胀伴少尿、消瘦2个月于1999年6月11日入院.查体:消瘦,贫血貌,腹膨隆,腹水征(+).妇科检查:宫体大小不清,其右上方可扪及一约10cm×10cm×8cm大包块.
作者:柳林;刘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在不孕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9月至2003年1月对122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组)和185例继发性不孕患者(继发组)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的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术后原发组左侧输卵管通畅的病例较右侧多,而继发组左侧和右侧输卵管间的通畅性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病例分别达60.0%和47.0%,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30.0%和37.8%.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效果非常理想,原发性不孕患者的左侧输卵管较右侧输卵管的疏通效果好.
作者:胡小良;徐宏里;李延河;汪丹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26例阴道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系我院1966~2000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的26例阴道平滑肌瘤患者.病人年龄35~62岁,平均45.9岁.均已婚,未育1例,2次以上分娩史者17例.
作者:顾蔚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28例孕产妇猝死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孕产妇猝死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猝死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根据1992~2001年北京市朝阳区各级医院上报的区妇保所死亡病例和专家评审的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猝死占该组孕产妇死亡的3/4,孕产妇猝死时间分布于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猝死终末地点集中在二、三级医院.猝死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高征.死亡评审结论中可以避免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原因集中在提高医疗保健机构和个人家庭知识技能这一环节.与死因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疾病因素、社会人文因素.猝死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是流动人口、农村人口、低文化程度、计划外妊娠多见,并忽视围产期保健.结论孕产妇猝死具有独立的临床特征,加强高危孕产妇监护、管理,提高急救医学和产科危重症抢救能力,抓住抢救时机,可以降低孕产妇猝死发生率.
作者:杨悦;吕玉人;黄醒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无症状的女性人群中,20%的女性阴道或外阴部位可分离到白色念珠菌,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1次生殖道念珠菌(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约半数的妇女感染过多次,约有5%的患者成为复发性或慢性生殖道念珠菌病[1].念珠菌是引起人体深部感染的条件致病菌,仅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念珠菌达到相当数量时才致病.妊娠、口服避孕药、糖尿病、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与该病关系十分密切,阴道内环境的改变是引起念珠菌致病的先决条件之一.
作者:尚涛;魏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Z)引起,V-Z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患者初次感染为水痘(varicella),临床上表现:发热,成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结痂及向心性分布、粘膜可受累.病毒可持久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当免疫状况低下时,可以复发,表现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成簇的疱疹,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
作者:林其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31岁,住院号95949.因妊娠30周无诱因突然上腹疼痛30h,心慌、气短4h,于2002年8月23日急诊入院.入院检查:血压4.0/2.7kPa.脉搏微弱,130/min.腹膨隆,全腹压痛.
作者:董陆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梅毒的感染率也成倍增长,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数及先天梅毒(又叫胎传梅毒)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研究表明,上海、海南、广东地区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分别为32/万~53/万、62/万、74/万[1~4],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妊娠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危害性,防止胎传梅毒的发生.
作者:谭布珍;黄维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24岁,住院号247759.2002年6月11日因停经39周,不规律腹痛6小时入院.孕妇身高1.48m,面部皮肤毛孔粗,汗毛重,乳房发育好.足月腹型.产科检查BP 13.3/8.0kPa,宫高36cm,腹围96cm,先露头.胎位LOA,胎心144/min.骨盆外测量20-23-17-8cm,倾斜60°.
作者:吕恽怡;丛桂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