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燕
我院7年来对妊高征患者施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全面完整的治疗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作者:尚丽新;高敏;陈红;高红;陈静;于月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期妊娠引产是指在妊娠第13周至27周末之间,孕妇因避孕失败造成计划外妊娠或因全 身性疾病(如严重心脏病、重度贫血、肾功能不全等)不宜继续妊娠或胎儿有先天疾病或畸 形等原因,用人工的方法终止妊娠.中期妊娠引产常用方法主要有水囊引产、药物引产及剖 宫取胎术,中期妊娠引产的手术损伤及并发症远高于早期妊娠流产[1],因此应根据其适应证不同选择相应的引产方法.
作者:马玉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宫颈成熟是自然临产前的生理过程,通过宫颈变软、缩短、抗张能力下降等变化,使分 娩顺利完成,因此宫颈成熟也是引产成功的前提条件.临床上对具备引产医学指征的晚期妊 娠妇女,排除引产禁忌证后,通常先评价宫颈成熟度,若宫颈不成熟,则首先促宫颈成熟, 然后引产.
作者:胡娅莉;王志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自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对门诊就诊的72例女性下生殖道尖锐湿疣患者使用复方足 叶草酯外涂治疗,并与CO2激光治疗的60例患者作对照进行疗效比较,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梁晓阳;朱坤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检测E-钙调素和P-钙调素在孕1~12天小鼠子宫、滋养细胞等组 织的表达特点,探讨两种钙调素在哺乳动物胚胎着床和发育以及早孕调节的相关性.方法选用清洁级昆明种属小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E-钙调素及 P-钙调素在1~12天孕龄小鼠子宫和滋养细胞的表达,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结果 E-钙调素和P-钙调素广泛分布在早孕子宫肌层和内膜,但不同孕龄间的PU值差异显 著(P《0.05或《0.01);在胚胎组织中,孕第4天起E-钙调素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 胞滋养层,自第7天起开始在合体滋养层强表达;孕1~8天内层细胞滋养层和外层合体滋养 层均见P-钙调素强表达,自孕9天起表达强度降低.结论两种钙调素在早 孕小鼠子宫和胚胎组织中均呈特异性规律表达,推断钙调素与早孕胚胎发育、孕卵着床及早孕调节密切相关.
作者:王少为;李荷莲;史文静;陈玉丙;韩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临床医学和药理学研究的进展,催产与引产的并发症及围生期病死率较前明显下降 .目前其临床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及胎儿窘迫.
作者:苟文丽;朱秋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自1980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60岁以上妇女行妇科手术100例,现对老年妇科手术方 法、预后及并发症进行分析,以提高老年妇女妇科手术的治愈率.
作者:王双梅;付银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晚期妊娠引产(催产)是用药物或器械手段促使分娩发动,以争取阴道分娩,减少剖宫产 等手术助产的发生.其目的在于:预防过期妊娠,使胎儿脱离不良宫内环境,解除或缓解母 亲严重并发症.在过去的十年里,晚期妊娠引产率有增加的趋势,美国1989年引产率为9.0% ,到1997年达到18.4%,引产率增加了1倍[1].晚期妊娠引产是常用的产科手段, 应用得当可以降低母儿患病率,但如果滥用或应用不当将危害母儿健康.故应严格掌握引产适应证并规范操作,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高劲松;刘海元;边旭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妊高征(PIH)是病理产科中常见的疾病.妊高征时外周血小板聚集,破坏增加,可加重 妊高征的血管痉挛、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本文通过测定硬膜外阻滞(EB)后妊高征患者全血 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的变 化,为硬膜外阻滞对妊高征独具的防治作用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董有静;刘杰男;王一沙;崔健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分娩动因研究进展逐步深入,不但涉及了孕酮的撤退、雌激素和孕激素比值的增高 、催产素与前列腺素协同作用、宫颈成熟等重要因素,同时发现子宫平滑肌细胞间隙连接蛋 白表达的升高也构成了分娩活动的触发机制,临床上处理高危妊娠时,为使胎儿尽早脱离不 良环境,常常在积极治疗母体合并症,未达到预产期或分娩期时择期实施引产或催产,以降 低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故产科领域的引产与催产已成为治疗异常妊娠及分娩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辛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盆腔动脉栓塞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宫颈癌急性大出血的效果 .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股动脉插管,通过动脉造影确定肿 瘤供血动脉,先注入化疗药物,然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与造影剂的悬浮液直至肿瘤血管显影消 失,术后观察止血效果并及时开始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 15例中14例 立即止血,1例出血显著减少,全部病例及时开始综合放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是有效而迅速的止血方法.
作者:王伊洵;刘占女;高玉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广义的计划分娩是指因医疗需要而择期引产者,病人未到预产期及分娩期,为避免病情 发展,经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在适当时机择期引产,以降低母婴的病死率.狭义的计划分 娩是指无医疗指征的择期引产,目的是使分娩全过程预计在白天完成,可能会提高围生期保健水平,其适应证为孕38周以后或接近预产期者.
作者:舒群;王德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子宫疤痕形成的常见原因有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其中以剖 宫产术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者也随之增 加.因此,有关疤痕子宫的再次妊娠及其阴道试产、引产、催产等有关方面的问题,越来越 受到产科界同仁们的关注.现在本文就围绕这种病理性妊娠及其与引产、催产相关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刘杰;王敬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29岁,住院号153621.因孕42周,孕2产0,伴轻度妊高征于2000年12月15日入院. 入院后给予解痉、降压治疗5天,疗效不满意,也无宫缩发动.于12月2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 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程顺利,术后发现阴道流血800mL,不凝.实验室检查:血小板80 ×109/L,纤维蛋白原0.492g/L(正常值2.0~4.0g/L),凝血酶原时间21.4s(参考值15s), 凝血活酶时间90.8s(参考值30~50s),D-二聚体阳性,3P试验阳性,确诊为产后DIC.给予 输入新鲜血、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宫缩剂及预防休克等治疗,但阴道仍间歇性流血,每次 约50~120mL,给予小剂量肝素,用药1小时后阴道流血又开始增多,术后4小时内,阴道流 血约2600mL.术后5小时,患者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四肢冷,肘部静脉抽血处渗血,尿量 减少、色深,病情趋于恶化.为阻断出血源,在抗休克的同时,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止血. 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行双侧股动脉穿刺,用口径6 Fcobra导管插入髂总动脉,注入Utrav ist-370血管造影剂,显示两侧髂内动脉,同时见子宫动脉供血丰富,以右侧较为明显,有 小血管网形成.
作者:李小薇;蔡公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的抗孕激素和抗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半衰期长,约 25~30h,米非司酮与孕酮竞争结合其受体,使体内孕酮水平下降,蜕膜出血剥脱,内源性 前列腺素释放使宫颈软化、扩张(即宫颈成熟),类似于自然分娩生理过程的宫颈形态变化. 该药单用或与前列腺素类药物合用对于终止早期妊娠效果肯定.在中期妊娠引产中也获得广 泛应用.而对于晚期妊娠引产的研究,则只在近十年,目前还处于临床探索阶段.
作者:王晨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57岁,住院号150397,因腹部隐痛并盆腔包块1年.于1999年1月24日入院.绝经1 年,无阴道流血,无发热及咳嗽,无任何诱因下腹隐痛并自觉触及包块如手拳大,疼痛为持 续性隐痛,无放射痛,无呕吐,粪尿正常,体重无改变.B超提示:子宫肌瘤.体检:下腹 可触及包块,无压痛,质硬.
作者:林翠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1990年12月至1999年12月,诊治子宫肌瘤2130例,发生红色变性者24例,占1.12% .其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6例,产褥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2例,非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16例.发病年龄为32~48岁.临床表现:患者主诉为持续性剧烈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同时有高热表现者20例;月 经不规则,有阴道出血者12例;轻度恶心呕吐,微热者4例.24例腹部检查均为腹痛拒按, 压痛、反跳痛明显,子宫迅速增大变软或质地较硬.
作者:王贵芳;赵秀兰;李吉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和脐血流指标与胎儿缺氧和酸中毒的关系.方法妊娠晚期孕妇547例,分娩前1周内检测脐血流,记录S/D比值(收缩期末 大的血流速度/舒张期末大的血流速度),临产前1天或临产后行胎心监护.分娩后记录 新生儿Apgar评分,抽取脐带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测定乳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 HTH〗结果 547例产妇均行血气分析, 407例检测乳酸和SOD值,285例检测脐血流 ;239例行产前胎心监护, 317例行产时胎心监护.经阴道分娩组NST无反应者的pH明显升高 (P《0.01),PCO2和乳酸明显降低(P《0.05);剖宫产组NST有反应与NST 无反应之间的HCO3-、TCO2有显著差异(P《0.05).产时监护阴性与阳性者的PO 2、HCO3-、TCO2、ABE和乳酸均有显著差异(P《0.05).S/D比值与P O2密切相关(P《0.01).S/D《2.6者和S/D≥2.6者两组其SOD值有显著差异(P 《0.05).Apgar评分》7分和Apgar评分≤7分两组其HCO3-、TCO2、ABE ( P《0.01),pH、PCO2、乳酸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临产前胎心监护发现胎动减少或无胎心加速时,提示胎儿缺氧存在,发展为代谢性酸中毒 尚需一定时间,如及时终止妊娠则不发展为酸中毒;临产后OCT或CST出现重度变异减速或晚 期减速提示缺氧酸中毒的存在.S/D比值以2.6为标准能预测子宫胎盘血流动力学改变,提示胎儿慢性缺氧.
作者:刘卫红;李笑天;潘明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离仪分离孕妇血中胎儿细胞的效率.方法孕妇血采自孕龄为21~40周,初孕的孕男性单胎正常孕妇16例.脐血来 自胎龄38~40周的男性新生儿10例.标本根据CD71抗体的效价标记磁珠后放在磁场中进行磁 珠细胞分离.分离后的脐血标本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分离效率,孕妇血标本经套式PCR方法 鉴定男性SRY基因片段.根据CD71-FITC抗体效价标记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同时利用流式细 胞仪检测和分离脐血中的胎儿细胞.结果利用磁珠细胞分离仪分离孕妇血 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经套式PCR技术寻找男性胎儿SRY基因片段.经第一次扩增有效率87.5 %,第二次扩增有效率100.0%.脐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在分离前占53.2%~74.9%;分离后, 流式细胞仪富集为99.2%~99.8%,免疫磁珠细胞分离仪富集为97.3%~99.4%.结论 免疫磁珠细胞分离仪可富集到98.3%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经套式PCR技术在分离后 的孕妇血中可确定100%的男性胎儿SRY基因片段.该项技术简单,价廉,高效更适用于临床 .
作者:陈小蔓;黄艳仪;胡冬贵;曾耀英;孙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前诊断超声已广泛应用于生殖和围生医学领域,成为临床一种重要的诊疗工具,其对 生物体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超声的损伤机制主要为热作用和空 化效应.现今,国内外在生殖医学领域内对诊断超声安全性进行了一系列不同水平的研究, 结论却不尽统一.诊断超声引起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变化即生物学效应,与声强和辐照时间 决定的超声剂量有关,声强表示能量,高能量超声的确能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超声波是 一种机械波,当其能量达到一定剂量时就可在体内通过空化、机械和热作用产生生物效应, 而在诊断超声中以空化作用为重要[1].空化即超声与体内微气泡相互作用气泡 闭合产生的压力,有两种形式:稳态空化和瞬态空化,后者可造成机体的理化改变.一般认 为,在低声强、长辐照时间范围内,引起损伤的机制是热机制为主,而在高声强、短辐照时 间范围内,损伤机制以瞬态空化机制为主.Carstensen[1]指出:空化引起的效应 可能是很局部的,只损伤其周围的几个细胞,但涉及到人体的生殖细胞,即或损伤几个细胞人们也是难以接受的.
作者:陈文雪;吴小华;李彦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