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感染因素的研究进展

张建萍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感染性并发症,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术后感染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开腹子宫切除术, 子宫异常出血, 宫颈原位癌, 感染并发症, 子宫脱垂, 伤口感染, 平滑肌瘤, 开腹手术, 腹腔镜术, 差异显著, 病人, 开腹术, 妇产科, 发生率, 发病率
摘要:1 腹腔镜手术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手术感染性并发症较低是腹腔镜手术的巨大优势之一.国外大部分文献报道的腹腔镜手术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均远远低于开腹术.Kovac[1]分析了1427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平滑肌瘤、子宫异常出血、宫颈原位癌、子宫脱垂等原因而实施子宫切除术的病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病人的术后感染率或发热率为0.8%,而开腹子宫切除术为4.0%,差异显著(P<0.05).Lahav等[2]总结1155例妇产科腹腔镜术患者(其中手术923例,探查232例)的资料,感染并发症为6例,均为伤口感染,感染率为0.52%,显著低于同类开腹手术的感染率.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流产后流血时间过长58例子宫内膜病理学观察

    我们对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过长(超过2周)或突发大流血者行刮宫术,同时对刮出物作组织学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边超英;于萍;卢明文;刘玲玲;李亚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感染因素的研究进展

    1 腹腔镜手术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手术感染性并发症较低是腹腔镜手术的巨大优势之一.国外大部分文献报道的腹腔镜手术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均远远低于开腹术.Kovac[1]分析了1427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平滑肌瘤、子宫异常出血、宫颈原位癌、子宫脱垂等原因而实施子宫切除术的病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病人的术后感染率或发热率为0.8%,而开腹子宫切除术为4.0%,差异显著(P<0.05).Lahav等[2]总结1155例妇产科腹腔镜术患者(其中手术923例,探查232例)的资料,感染并发症为6例,均为伤口感染,感染率为0.52%,显著低于同类开腹手术的感染率.

    作者:张建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神经管缺陷畸形的产前诊断及防治

    随着流行性、感染性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逐渐地得到控制,出生缺陷成为我国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围生儿死亡的25%左右,已引起我国卫生部门领导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1986~1987年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城乡的945所医院,全国妇幼卫生工作人员对住院分娩围生儿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前瞻性、一致性的出生缺陷监测.发现神经管缺陷畸形占我国出生缺陷的首位,总发病率为2.7‰.特别高发于北方诸省,北方人群平均发生率为7‰,比西方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6~7倍之多,因此对神经管缺陷畸形进行系统的研究及防治是刻不容缓的[1].

    作者:李守柔;赵怡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与防治

    1 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genetic disease)是指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基因,即DNA)发生改变,或者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即染色体发生数目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疾病.目前,根据遗传物质改变的不同和遗传特点的不同,将遗传病分为下述四大类型.

    作者:刘权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绝经后妇女取金属单环宫内节育器40例临床分析

    我们对40例绝经后取金属单环宫内节育器(IUD)的妇女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刘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施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86例(观察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72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单发肌瘤72例,多发肌瘤14例,剔出肌瘤102个,肌瘤直径1~11cm,平均(5.16±1.88)cm.对照组中单发肌瘤56例,多发肌瘤16例,剔出肌瘤94个,肌瘤直径2~18cm,平均(6.13±2.92)cm.观察组手术时间(82.09±23.51)min,对照组手术时间(84.65±30.48)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33.14±24.02)mL,对照组术中出血(85.56±65.13)mL(P<0.01).观察组术后平均(1.28± 0.90)d体温恢复正常,对照组术后平均(2.82± 1.25)d体温恢复正常(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4.22± 1.00)d,对照组术后住院(6.74±1.67)d(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作者:苏园园;李远明;何惠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术后发生出血性输卵管炎2例

    例1.患者23岁,住院号131402.人工流产术后5天,阴道出血伴腹痛5天,加重2天,于2001年3月18日21时30分入院,5天前因早孕,尿HCG(+),B超提示宫内胎囊,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绒毛组织符合妊娠月份,术后阴道有少量出血,伴下腹间断性疼痛.

    作者:王海波;周艾琳;闫西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监测胎儿血流速度波形对估计高危妊娠胎儿预后的价值

    目的通过大样本临床监测结果,分析血流速度波形对估计胎儿宫内状况的价值.方法检测 718例高危妊娠胎儿的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波形,以胎儿出生时脐动脉血pH<7.19、1分钟Apgar评分≤7分、出生体重低于同孕周标准体重第10百分位数以下为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分析血流速度波形指数异常诊断胎儿窘迫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各项指标诊断胎儿窘迫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UA-RI为49.8%、96.6%;UA-PI为49.3%、95.6% ;MCA-RI为34.0%、96.5%;MCA-PI为21.5%、97.3% .结论胎儿UA、MCA血流速度波形对诊断胎儿窘迫特异性较高,但敏感度仍然有限,临床应结合其它指标综合分析.

    作者:杜娟;夏亚军;尚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胚胎发育畸形及其相关因素

    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的时期大约需要10个月,这段出生前的发育称为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前8周是人胚早期发育阶段,又称为胚期;从第9周到出生称为胎儿期,又称胎期.胚胎早期发育是较重要的时期,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基本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胚胎发育畸形也都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

    作者:吴白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胎儿疾病的内科治疗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产前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胎儿异常在孕期能够得到及时诊断.将患病胎儿做为患者在宫内进行治疗,能进一步促使医生对胎儿疾病自然病史和病理生理的认识.另外,孕妇用药或补充营养素,还能达到预防胎儿疾病的作用.

    作者:樊尚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常规的无创伤性诊断技术,在妊娠15~28周时即可实时观察胎儿的各个部位及脏器,对产前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价及各种畸形的诊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超声在常见胎儿先天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吴明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助孕技术后子宫内外复合妊娠失血性休克1例

    患者33岁,住院号286065.因孕46天,间断性下腹痛1周,腹痛加重伴头晕1小时于2000年3月1日20时10分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G1P0.结婚8年,避孕5年.

    作者:刘世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出生缺陷及其监测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或先天异常(congenital anomalies)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解剖学和功能上的异常.这些异常或是由于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其中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异常等;也可由于环境因素所致,以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作者:朱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白血病抑制因子与胚胎发育和胚泡着床的关系

    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 初因其能抑制小鼠M1白血病细胞克隆生长和促进其分化而得名.LIF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中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武泽;章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作为产前诊断的一种更早期的形式,为不愿接受终止妊娠的遗传病高危夫妇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手段.PGD是指从体外受精的胚胎取部分细胞进行基因检测,排除致病基因的胚胎后才移植,不仅可防止遗传病的发生,而且避免选择性流产和多次流产可能造成的创伤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还可缩短由于选择性流产需要恢复的妊娠间隔时间.

    作者:庄广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68例治疗结果分析

    自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为盆腔炎的患者中行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uu)培养,阳性者共68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56岁.未婚有性生活史16例,已婚52例.12例发病于人工流产术或取环术后,26例发病于月经末期,余30例发病于非行经期.22例有白带增多、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其中10例体温为37.5~38.5℃.46例白带增多不明显、下腹部呈隐痛,并间歇性发作,以劳累或性生活后为甚,其中18例在外院曾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后缓解,停药后下腹部隐痛又重复出现.B超提示单侧或双侧附件区炎性包块.68例中病程短者1天,长者14个月.病程较长者同时伴有腰骶部酸痛,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

    作者:黄可璐;郭红霞;吴蕾;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子宫位置与胎物残留的关系

    为探讨药物流产后胎物残留是否与子宫位置有关,现将我院妇产科门诊 1999年6月1日至2000年5月30日间,771例药物流产的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子英;曹桂荣;康娜;陈光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血清尿酸水平测定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血清尿酸测定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16例足月孕妇分成五组:正常妊娠组(n=50);轻度妊高征组(n=66);中重度妊高征组(n=58);慢性高血压组(n=20);慢性高血压合并妊高征组(n=22).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血清尿酸水平.计算血清尿酸水平测定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诊断中重度妊高征以及在慢性高血压孕妇中诊断妊高征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似然比.用直线回归分析检验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几种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血清尿酸水平在轻度妊高征组、中重度妊高征组、慢性高血压合并妊高征组分别为(330.0±43.6)、(376.0±79.3)、(350.0±73.3)μmol/L,较正常妊娠组(254.6±61.6)μmol/L明显升高(P<0.05);而慢性高血压孕妇血清尿酸水平(268.0±49.6) μmol/L与正常妊娠组无统计学意义.当血清尿酸值≥330.0μmol/L时,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发生中重度妊高征的似然比是1.4,在慢性高血压孕妇中发生妊高征的似然比是2.4.血清尿酸值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几种临床结局的相关性较弱(r=0.06~0.30).结论虽然在妊高征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但临床上应用血清尿酸值来区分各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在慢性高血压孕妇中,当血尿酸水平≥330.0μmol/L,可以认为合并妊高征的可能性增大.

    作者:丁依玲;杨惠楠;唐炜立;喻玲;朱付凡;王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贵阳地区孕期夫妇β-地中海贫血血液学筛查及基因突变分析的研究

    目的为丰富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和疾病分析研究的内容,对贵阳地区进行大样本孕期夫妇β-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突变的分析.方法采用红细胞渗透休克试验和血红蛋白F(HbF)及血红蛋白A2(HbA2)定量测定,对孕期夫妇进行β-地中海贫血血液学筛查,阳性者采用PCR-RDB法进行基因突变分析. 结果在受检的1054例中,共检出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28例,发生率为2.66%.结论通过对贵阳地区孕期夫妇进行的β-地中海贫血调查,基因分析,为今后对该地区人群进行生育指导,产前基因诊断,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可人;张宏秀;惠春林;何燕;窦友莲;谢渊;曾金琳;修瑾;任锡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粘膜下子宫肌瘤,并评价该手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因异常子宫出血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为粘膜下子宫肌瘤,而行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同时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者7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中0型22例,Ⅰ型30例,Ⅱ型26例,术后随访3~33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6.15%,0型、I型术后满意率达100%,10例要求生育者4例妊娠,3例已分娩.Ⅱ型子宫肌瘤中切除范围≥70%者9例,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质量,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术后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的保障.

    作者:王晓雷;李丽宏;丛涛;于丽霞;杜建英;隋庆华;丛日梅;李枫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