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阴假性湿疣病因探讨

李季;张锡宝;梅卓贤;林汉良;曹文苓

关键词:女阴假性湿疣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
摘要:目的探讨女阴假性湿疣致病因素。方法对321例女性下生殖道赘生物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皮损的形态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免疫组化、PCR检测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女阴假性湿疣患者绝大多数无不洁性接触史,临床症状以白带增多为主。阴道镜下观察:赘生物多为颗粒状、指状,大小均一,分布对称。组织病理:表皮有少许典型空泡样细胞。免疫组化:HPV-Ag(-)。A组PCR检测HPVs阳性率为12.79%。结论女阴假性湿疣为一种非性传播性疾病,与HPVs感染无相关性。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妇女性激素补充疗法的进展

    围绝经期是指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一年内的一段时期;而绝经过渡期是指包括临床上、内分泌学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40岁左右),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至后一次月经。绝经后期是指后一次月经以后到生命终止这一整个时期。

    作者:张虹;周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卵巢良性实体性肿瘤112例分析

    本文对(作者在中国医大一院进修期间所收治的)112例卵巢实体性肿瘤患者诊治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 1980年至1996年(中国医大一院)共收治卵巢良性实体性肿瘤112例,占同期收治卵巢肿瘤的6.2%(112/1807),占卵巢良性肿瘤的9.1%(112/1231)。1.2 发病年龄本组年龄6~73岁,平均发病年龄51.1岁,发病于绝经期后者51例(占45.5%)。各类型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Brenner′s瘤57岁、纤维瘤52岁、甲状腺瘤50岁、卵泡膜细胞瘤49.5岁、卵巢平滑肌瘤47岁。

    作者:王玉霞;李成勇;孙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08例分析

    早产和胎膜早破经常同时存在,但胎膜早破使早产的处理变得复杂化,且早产并胎膜早破的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相当高。所以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 premature la-bor complicated with premature rapture of membrane, PPROM)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本文将我院1996~1999年内早产并胎膜早破病例108例诊治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李昭荣;韩玉环;雷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时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例未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100mg/d,共5天)。第六天手术,用免疫组织化学法(LSAB法)检测用药前后内膜癌组织Fas、FasL表达的变化。用半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semiquantitative te-lomer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测定用药前后内膜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后子宫内膜Fas表达明显升高(P<0.01),FasL表达及端粒酶活性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但对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兰守敏;温泽清;张晓菁;赵兴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癌抑癌基因研究现状

    子宫内膜癌(carcinoma of endometrium)是中老年妇女常见肿瘤之一,近年发病有上升趋势。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深入研究是揭示子宫内膜癌致癌机制,寻找新的基因疗法和制备新的抗癌药物的必由之路。现将近年来有关抑癌基因与子宫内膜间关系的报道作一综述。

    作者:其木格;张秋实;王桂香;史肇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31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1例PCOS不孕症患者观察术前术后血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术后排卵情况、妊娠率及妊娠结果。结果 31例患者中失访3例,除1例术后3个月应用克罗米芬(CC)一个疗程后恢复月经外,月经情况均明显改善。术后LH、LH/FSH和T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FSH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术后排卵率为89.3%(25/28),排除干扰因素后妊娠率为70.6%(12/17),早期流产率为15.4%(2/13),术后附件区粘连的发生率为14.3%(3/21)。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PCOS相对于促性腺激素治疗和卵巢楔切术具有术后排卵率高、妊娠率高、流产率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CC治疗失败后的一个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永来;栾南南;冯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保留髂淋巴管预防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保留髂淋巴管预防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I a~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在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时,保留髂淋巴管主干,术后用B型超声等手段观察淋巴囊肿的发生情况,并观察对远期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86例中无一例发生盆腔淋巴囊肿,2例在腹股沟区出现直径约2cm大小的淋巴囊肿,发生率为2.3%,5年存活率为93.5%。结论在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时保留髂淋巴管主干,可有效地防止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且不影响远期存活率。

    作者:王武亮;黄冬梅;陶银贵;郑英;谭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巨大阔韧带平滑肌瘤伴出血囊性变1例

    患者35岁,孕2产1流1,住院号213132,因腹部胀大1年于1999年9月20日入院。查体:BP14/10kPa,心肺正常,腹膨隆,可触及巨大之囊性肿物占据腹腔,上至剑突,下至盆腔,光滑无触痛。另于脐左触及10cm×8cm×8cm之实性结节状肿块。内诊:阴道前壁下膨隆似胀大之膀胱,宫颈被推至耻骨联合左上方而窥器不能暴露。脐左之实性肿物为增大的子宫。B超:子宫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内见多个实性团块回声,宫腔内见节育环,盆腹腔内见巨大液性暗区,上界平剑突下,内见众多宽带强回声分隔。囊壁厚处为66mm,B超提示为子宫实性占位病变,卵巢囊肿(粘液性?)。初步诊断为:①巨大卵巢肿瘤(右侧),阔韧带囊肿不能排除。②子宫肌瘤。

    作者:孙选;解梅林;李忠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女阴假性湿疣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女阴假性湿疣致病因素。方法对321例女性下生殖道赘生物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皮损的形态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免疫组化、PCR检测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女阴假性湿疣患者绝大多数无不洁性接触史,临床症状以白带增多为主。阴道镜下观察:赘生物多为颗粒状、指状,大小均一,分布对称。组织病理:表皮有少许典型空泡样细胞。免疫组化:HPV-Ag(-)。A组PCR检测HPVs阳性率为12.79%。结论女阴假性湿疣为一种非性传播性疾病,与HPVs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李季;张锡宝;梅卓贤;林汉良;曹文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后宫颈妊娠1例

    患者32岁,住院号558005,因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后27天,阴道少量流血8天,拟宫颈妊娠于2000年1月13日入院。 患者结婚7年未孕,检查为双侧输卵管阻塞于1999年12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IVF-ET),应用GnRHa-FSH-hCG控制性促排卵。1999年12月14日取卵15只,12月17日移植5只胚胎(因胚胎发育欠佳而移植胚胎较多,现已限制移植胚胎≤3个),培养液20μL;术前检查子宫前位,宫腔深7cm,术中移植管放入6cm,过程顺利,无子宫出血,移植后卧床6小时,术后应用hCG2000IU肌注,3天1次,共3次,支持黄体治疗。1999年12月31日尿hCG(+),2000年1月5日起出现少许阴道流血,2000年1月11日B超检查:子宫颈管内妊娠5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稳定,外阴、阴道正常,宫颈着色、光滑,外口闭,宫颈缩短、膨大,呈倒置漏斗状,质软。子宫中位,大小质地正常。

    作者:钟依平;周灿权;庄广伦;梁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是指月经期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发生的下腹疼痛、坠胀及其他不适感,常见于初潮6~12个月后,初建立排卵周期时,主要表现为经期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外阴、肛门及大腿内侧,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水肿甚至虚脱。本文就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作一简述。

    作者:曹云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女性生殖系统激素受体的分布及特征

    激素受体是一种特殊性细胞蛋白质,它能把内分泌刺激传递到细胞内,激素对靶细胞作用的强弱,虽然主要取决于血中激素的浓度,同时,也取决于激素受体的特异性、亲和力及其含量。而女性生殖器官的某些病理改变及功能障碍又与其组织内所含激素受体的质与量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激素受体变化及其对内分泌的影响,有助于临床医生从新的角度诊治疾病。

    作者:王育华;赵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妇科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产生、并分泌入血循环,转运到靶器官或组织发挥效应的微量化学物质。某种激素含量的多寡不但可反映其相应内分泌器官的功能,而且也可反映与其相关的另一种内分泌器官的功能,因各内分泌器官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下丘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可调节卵巢功能,卵巢产生的激素也可影响下丘脑、垂体激素的分泌,这种作用称反馈作用,使下丘脑、垂体激素分泌增加的作用称为正反馈;反之称为负反馈。目前认识到一种内分泌细胞可产生几种激素,而同一种激素也可由不同部位的内分泌细胞产生[1,2]。因此在判断激素测定结果时要运用完整的内分泌学知识。 反映妇科内分泌功能的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促性腺激素(FSH、LH)以及催乳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妇科内分泌的激素有胰岛素与甲状腺素。

    作者:丰有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雄激素血症

    妇女血中雄激素水平过高、活性增强称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emia,HA),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疾病,其病因较复杂,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生殖系统发育及功能异常的症侯群,治疗较棘手。1 病因及发病机制 妇产科常见的HA主要来自卵巢和肾上腺病变,其他较少见的病因为:靶器官局部雄激素异常、使用外源性雄激素或具有雄激素作用的药物、高催乳素血症等。

    作者:陈晓燕;曹缵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类卵巢卵泡显微解剖分离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人卵巢卵泡分离提取的方法。方法尝试机械吹打、胶原酶消化、镜下显微解剖及胶原酶消化加镜下显微解剖4种卵泡提取方式并相互对比。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卵巢的卵泡数量。结果卵巢中的卵泡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与机械吹打、胶原酶消化相比,胶原酶消化加镜下显微解剖法不仅提取卵泡多(P<0.01),而且可以得到原始、初级、次级各级卵泡,但操作时间较长(P<0.01)。随机抽取各组卵泡体外培养,48h后观察其结构正常,并能产生E2。结论胶原酶消化加镜下显微解剖是人卵泡分离提取的有效方法。

    作者:Shi Xudong;Sun Beijia;Chen Hua;施旭东;孙贝加;陈华;谭笑梅;王公金;王金锋;陈杰;范必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性分化与发育异常的新分类

    性分化与发育异常的分类一直沿用真两性畸形、女性假两性畸形与男性假两性畸形[1]。近年来由于生殖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对每种性分化与发育异常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简单的按真、假两性畸形分类已不足以反映各种类型的性分化与发育异常,需要制订一个更为科学与实用的分类法。我组自80年代以来,对性分化异常试用了一种简便和实用的分类法[2]。在20年间我院收治了临床所见的各种类型性分化与发育异常500余例,并于1996年总结450例并获卫生部科技一等奖,说明这一分类是切实可行的。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秦杰;葛秦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巨大子宫峡部平滑肌瘤1例

    患者48岁,住院号407016,孕2产1,因妇科普查发现盆腔肿物4年,明显增大伴月经增多2年,于2000年10月5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月经量中,无痛经史,用避孕套避孕。末次月经2000年9月2日。患者4年前妇科普查发现子宫肌瘤,当时B超提示直径0.5cm。 入院妇科检查:阴道畅,见少许暗红色血性液,阴道后壁上1/2被肿物顶起。未见宫颈,可于耻骨弓后方触及宫颈的边缘。触及子宫及肿物上至脐上1指偏向右侧,肿瘤似孕24周子宫大小,下至阴道上1/2处,肿物质硬,可上下推动,左右活动度差,表面不光滑,无压痛。双附件触诊不满意。临床诊断:子宫肌瘤。本院B超报告:宫体被推向右上腹与脐平,约7.0cm×5.9cm×3.3cm大小。肌层回声均质,宫腔线隐约可见,呈线样居中,宫体下段可见一巨大团块样回声,上界平脐,下界达耻骨上,大厚径12.2cm,团块内由多个大小不等结节组成,各结节间可见包膜,围绕各瘤节间可见呈点状血流信号,为静脉血流。宫颈探查不满意。右卵巢回声正常。左卵巢显示不满意。B超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浆膜下)。

    作者:周琦;赵友萍;姜淑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托君抑制宫缩时孕妇心率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利托君抑制宫缩时孕妇心率的变化与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先兆早产孕妇110例。将利托君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从6滴(每分钟)开始,根据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待宫缩消失后维持40~48小时或更长,以后改口服,病情反复者可重复用药。比较用药前后孕妇心率的变化及与药物剂量的关系,并分析分娩时间、胎儿重量和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孕妇基础心率与孕周之间呈较典型的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静滴利托君至宫缩停止时,孕妇心率明显增加(P<0.01),但不同孕周之间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利托君用药剂量的增加,孕妇心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高峰不超过140/min。用药后孕妇分娩时间明显延长(P<0.01),其中单纯先兆早产者延长多(P<0.05)。胎儿平均体重(2.42±0.49)kg,平均Apgar评分≥8分。结论在抑制宫缩治疗中利托君介导的孕妇心率增加可作为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之一。

    作者:章卫;林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继发性闭经定位定性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闭经是妇科某些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继发性闭经是指以往曾有过正常的月经周期,因某些疾病使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1 继发性闭经病因的诊断1.1 病史除一般病史外,要询问闭经前的月经史;是否使用过避孕药或其它影响正常月经的药物;有无流产、清宫史;有无产后出血史;有无糖尿病史;有无精神创伤或环境变迁等情况。1.2 体格检查发育营养状况,肥胖者要注意脂肪分布,有无多毛及其分布,有无泌(溢)乳,妇检注意阴毛的分布,阴蒂是否肥大,卵巢是否增大,盆腔有无包块以及视野有无改变。

    作者:彭丽珊;孙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尿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分析

    我们从1999年5月至11月应用ELISA法测定4l例异位妊娠和42例正常早孕妇女尿中的β-hCG含量,并进行了检测的第l天、第3天2次观察,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收集 选择本院住院异位妊娠(停经36~56天,平均47天)41例,门诊正常早孕(35~49天,平均47天)42例,分别于就诊第l天和第3天留晨尿送检。4l例异位妊娠者6例伴有阴道流血1~10天,平均4天;14例有腹痛;B超检查:l0例提示腹部混合性包块,3例提示卵巢囊肿蒂扭转,28例提示不排除宫外孕。

    作者:黄道连;黄惠伦;向燕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