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媒体技术在生殖健康咨询中的临床应用

闫素文;孟培;孔立科;郑玲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生殖健康, 健康咨询, 专家咨询系统, 现报道如下,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摘要: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了生殖健康专家咨询系统(以下简称专家咨询系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及其副反应的防治

    促超排卵通常有两个层次的治疗:其一是诱发排卵(induced ovulation),指在患者存在排卵障碍的情况下采用药物或手术(如多囊卵巢的楔形切除)的方法诱导排卵的发生,一般以诱发单卵泡或少数卵泡的发育为目的;其二是超排卵(superovulation).又称控制的卵巢刺激(controHed o-varian stimulation)技术,指以药物的手段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诱发多卵泡的发育和成熟,治疗的对象可能本身有正常的排卵功能。

    作者:周灿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女阴假性湿疣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女阴假性湿疣致病因素。方法对321例女性下生殖道赘生物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皮损的形态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免疫组化、PCR检测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女阴假性湿疣患者绝大多数无不洁性接触史,临床症状以白带增多为主。阴道镜下观察:赘生物多为颗粒状、指状,大小均一,分布对称。组织病理:表皮有少许典型空泡样细胞。免疫组化:HPV-Ag(-)。A组PCR检测HPVs阳性率为12.79%。结论女阴假性湿疣为一种非性传播性疾病,与HPVs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李季;张锡宝;梅卓贤;林汉良;曹文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闭经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满18岁而未有月经初潮者,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只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相对于继发性闭经而言,原发性闭经较少见,约占闭经的5%。但原发性闭经绝大多数为病理性。

    作者:黄荷凤;徐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时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例未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100mg/d,共5天)。第六天手术,用免疫组织化学法(LSAB法)检测用药前后内膜癌组织Fas、FasL表达的变化。用半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semiquantitative te-lomer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测定用药前后内膜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后子宫内膜Fas表达明显升高(P<0.01),FasL表达及端粒酶活性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但对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兰守敏;温泽清;张晓菁;赵兴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Bax基因在正常与异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Bax基因具有促凋亡作用,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中Bax基因表达的研究较少[1],而异常病变子宫内膜中Bax基因的表达及意义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正常月经周期、增殖症及癌变子宫内膜中Bax蛋白的分布及含量变化进行检测,以期探讨Bax蛋白的变化与子宫内膜凋亡及病理改变的可能关系。

    作者:周从容;陈贵安;薜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类卵巢卵泡显微解剖分离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人卵巢卵泡分离提取的方法。方法尝试机械吹打、胶原酶消化、镜下显微解剖及胶原酶消化加镜下显微解剖4种卵泡提取方式并相互对比。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卵巢的卵泡数量。结果卵巢中的卵泡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与机械吹打、胶原酶消化相比,胶原酶消化加镜下显微解剖法不仅提取卵泡多(P<0.01),而且可以得到原始、初级、次级各级卵泡,但操作时间较长(P<0.01)。随机抽取各组卵泡体外培养,48h后观察其结构正常,并能产生E2。结论胶原酶消化加镜下显微解剖是人卵泡分离提取的有效方法。

    作者:Shi Xudong;Sun Beijia;Chen Hua;施旭东;孙贝加;陈华;谭笑梅;王公金;王金锋;陈杰;范必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31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1例PCOS不孕症患者观察术前术后血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术后排卵情况、妊娠率及妊娠结果。结果 31例患者中失访3例,除1例术后3个月应用克罗米芬(CC)一个疗程后恢复月经外,月经情况均明显改善。术后LH、LH/FSH和T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FSH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术后排卵率为89.3%(25/28),排除干扰因素后妊娠率为70.6%(12/17),早期流产率为15.4%(2/13),术后附件区粘连的发生率为14.3%(3/21)。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PCOS相对于促性腺激素治疗和卵巢楔切术具有术后排卵率高、妊娠率高、流产率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CC治疗失败后的一个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永来;栾南南;冯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女性生殖系统激素受体的分布及特征

    激素受体是一种特殊性细胞蛋白质,它能把内分泌刺激传递到细胞内,激素对靶细胞作用的强弱,虽然主要取决于血中激素的浓度,同时,也取决于激素受体的特异性、亲和力及其含量。而女性生殖器官的某些病理改变及功能障碍又与其组织内所含激素受体的质与量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激素受体变化及其对内分泌的影响,有助于临床医生从新的角度诊治疾病。

    作者:王育华;赵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多媒体技术在生殖健康咨询中的临床应用

    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了生殖健康专家咨询系统(以下简称专家咨询系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素文;孟培;孔立科;郑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53例输卵管绝育术后腹痛原因探讨

    输卵管绝育术后出现腹痛是长期困扰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对术后腹痛的353例病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并针对查出的原因进行相应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华峰;侯玉枝;吴英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是指月经期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发生的下腹疼痛、坠胀及其他不适感,常见于初潮6~12个月后,初建立排卵周期时,主要表现为经期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外阴、肛门及大腿内侧,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水肿甚至虚脱。本文就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作一简述。

    作者:曹云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理生理和处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分为有排卵性出血和无排卵性出血,以无排卵性出血为多见。近年来本病无突破性进展,但各种治疗均能控制出血。

    作者:朱楣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08例分析

    早产和胎膜早破经常同时存在,但胎膜早破使早产的处理变得复杂化,且早产并胎膜早破的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相当高。所以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 premature la-bor complicated with premature rapture of membrane, PPROM)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本文将我院1996~1999年内早产并胎膜早破病例108例诊治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李昭荣;韩玉环;雷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托君抑制宫缩时孕妇心率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利托君抑制宫缩时孕妇心率的变化与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先兆早产孕妇110例。将利托君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从6滴(每分钟)开始,根据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待宫缩消失后维持40~48小时或更长,以后改口服,病情反复者可重复用药。比较用药前后孕妇心率的变化及与药物剂量的关系,并分析分娩时间、胎儿重量和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孕妇基础心率与孕周之间呈较典型的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静滴利托君至宫缩停止时,孕妇心率明显增加(P<0.01),但不同孕周之间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利托君用药剂量的增加,孕妇心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高峰不超过140/min。用药后孕妇分娩时间明显延长(P<0.01),其中单纯先兆早产者延长多(P<0.05)。胎儿平均体重(2.42±0.49)kg,平均Apgar评分≥8分。结论在抑制宫缩治疗中利托君介导的孕妇心率增加可作为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之一。

    作者:章卫;林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女性同性性早熟症的病因定位诊断及处理

    女性同性性早熟症是指女童8岁前出现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发育、小阴唇增大等)或10岁前月经初潮。有高雌激素血症,阴道涂片(V)成熟指数(MI)升高,从而刺激生长过速,骨龄提前,B超可见到子宫增大,部分病例中卵巢内有多个小无回声区提示多发性滤泡囊肿。其病因大致分为两类。

    作者:张以文;马良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管性假血友病伴卵巢破裂腹腔内大出血病例分析

    1 病例简介 患者15岁,住院号:66456。因突发下腹胀痛1天,腹痛加剧4小时,伴头晕、呕吐1次,B超发现子宫左侧一6.8cm×5.5cm以实质性为主的混合性包块,于1997年10月13日收入院。体格检查:T 36.8℃,P 96/min,R 18/min,BP 12.0/8.0kPa,神清,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可疑。肛查:宫颈举痛,子宫前位略小,子宫左上方似扪及一边界不清的实质性肿块,大小不清,触痛明显。检查中改变体位时患者出现休克表现,BP 10.6/6.7kPa。复查B超:盆腹腔见游离液性暗区,示盆腹腔积液。诊断:卵巢黄体或肿瘤破裂出血。于16时30分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大量积血及血块,子宫略小,右侧附件正常,左侧卵巢内血肿5cm×5cm×6cm,上有4cm长的破口,有活动性出血。清除卵巢血块后,行卵巢修补术,但术中卵巢修补处弥漫渗血,反复缝扎、压迫无效,故行左侧附件切除术。术中大网膜、腹膜、切口处皮下筋膜及腹直肌广泛渗血,经大量输血、输新鲜冰冻血浆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后渗血渐止。术中失血共2800mL(包括腹腔积血)。

    作者:丁惠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卵巢良性实体性肿瘤112例分析

    本文对(作者在中国医大一院进修期间所收治的)112例卵巢实体性肿瘤患者诊治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 1980年至1996年(中国医大一院)共收治卵巢良性实体性肿瘤112例,占同期收治卵巢肿瘤的6.2%(112/1807),占卵巢良性肿瘤的9.1%(112/1231)。1.2 发病年龄本组年龄6~73岁,平均发病年龄51.1岁,发病于绝经期后者51例(占45.5%)。各类型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Brenner′s瘤57岁、纤维瘤52岁、甲状腺瘤50岁、卵泡膜细胞瘤49.5岁、卵巢平滑肌瘤47岁。

    作者:王玉霞;李成勇;孙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尿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分析

    我们从1999年5月至11月应用ELISA法测定4l例异位妊娠和42例正常早孕妇女尿中的β-hCG含量,并进行了检测的第l天、第3天2次观察,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收集 选择本院住院异位妊娠(停经36~56天,平均47天)41例,门诊正常早孕(35~49天,平均47天)42例,分别于就诊第l天和第3天留晨尿送检。4l例异位妊娠者6例伴有阴道流血1~10天,平均4天;14例有腹痛;B超检查:l0例提示腹部混合性包块,3例提示卵巢囊肿蒂扭转,28例提示不排除宫外孕。

    作者:黄道连;黄惠伦;向燕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癌抑癌基因研究现状

    子宫内膜癌(carcinoma of endometrium)是中老年妇女常见肿瘤之一,近年发病有上升趋势。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深入研究是揭示子宫内膜癌致癌机制,寻找新的基因疗法和制备新的抗癌药物的必由之路。现将近年来有关抑癌基因与子宫内膜间关系的报道作一综述。

    作者:其木格;张秋实;王桂香;史肇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继发性闭经定位定性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闭经是妇科某些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继发性闭经是指以往曾有过正常的月经周期,因某些疾病使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1 继发性闭经病因的诊断1.1 病史除一般病史外,要询问闭经前的月经史;是否使用过避孕药或其它影响正常月经的药物;有无流产、清宫史;有无产后出血史;有无糖尿病史;有无精神创伤或环境变迁等情况。1.2 体格检查发育营养状况,肥胖者要注意脂肪分布,有无多毛及其分布,有无泌(溢)乳,妇检注意阴毛的分布,阴蒂是否肥大,卵巢是否增大,盆腔有无包块以及视野有无改变。

    作者:彭丽珊;孙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