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身麻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各种新型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的出现,人们对全身麻醉安全性和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是目前小儿麻醉中重要的课题。近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该文将对小儿全身麻醉后躁动的相关因素、可能机制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季海音;于威威(综述);赵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肠道喂养问题至关重要,关系着婴幼儿的存活率以及远期预后情况。在母乳喂养不可得的情况下,配方乳的选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水解蛋白配方奶临床应用中的逐步扩展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们对水解蛋白配方奶的疗效有了新的认识。该文就水解蛋白配方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慎梅(综述);孙建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临床上在过敏性紫癜病程中(多数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即可诊断。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过敏、免疫异常、免疫损伤等有关。提高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儿预后具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秦建品(综述);罗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营养与疾病关系密切,疾病状态下住院患儿营养消耗和营养不良的现象令人担忧。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降低机体功能,而且还可增加相关并发症以及病死率。目前针对住院患儿风险筛查方法以及营养的评价和判定标准各不相同,没有系统、规范、统一的实施方案,导致大量营养不良的病例被漏诊,错过早期干预的时机。因此,对入院患儿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确切的营养评估和营养监测,以便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营养问题和采取合理的营养支持及干预措施。该文就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作者:何冰洁(综述);付四毛;谢广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研究显示血脂紊乱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近50%冠心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多个影响血脂水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该文综述影响血脂水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作者:刘敏;刘金香(综述);杨思睿;王晶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中国小儿急救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与超敏C-反应蛋白( 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共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正常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心肌酶谱( AST、LDH、CK、CK-MB)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CRP升高45例(56.25%),对照组则为2例(4%),观察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31.55, P<0.01)。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59例(73.75%),其中 AST 异常51.6%、CK 40.1%、CK-MB 21.4%、LDH 72.2%;对照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6例(12%),其中AST异常16%、CK 10%、CK-MB 4%和LDH 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和hs-CRP可作为心肌损害的有效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卞秋翔;王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Toll样受体( TLR)是一类Ⅰ型跨膜糖蛋白模式识别受体,其可通过识别病原体,激活天然免疫,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细菌感染与TLR密切相关。该文就TLR与细菌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张舒(综述);王慧琴(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目前新生儿医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主要从先天因素包括遗传易患性和肺发育不成熟,后天因素包括氧中毒、气压伤和容量伤、感染或炎症反应。该文就近年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晓莉(综述);李晓东(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肥胖和母乳喂养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影响的交互效应。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沈阳市5个行政区各抽取2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5个行政区共10所幼儿园和5所小学。采用国际统一标准问卷ATS调查表,对所选学校儿童出生时的喂养方式、生活环境和呼吸系统疾病与症状等状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儿童进行体质测量。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9335份问卷,回收问卷共8371份,应答率为89.7%,经逻辑审查符合上机进行统计分析的共8212份问卷,合格率为98.1%。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2.7%和15.5%,母乳喂养率为78.9%。肥胖儿童哮喘患病率(8.5%)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患病水平(5.8%)(χ2=13.48, P=0.0012);而母乳喂养儿童哮喘患病率(6.05%)显著低于非母乳喂养儿童患病水平(7.38%)(χ2=4.05, P=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母乳喂养的儿童中,与正常体重的儿童相比,肥胖儿童患有哮喘的风险性增加了38%( OR=1.38,95%CI=1.05~1.82);而在非母乳喂养的儿童中,肥胖对哮喘的风险性增加了56%( OR =1.56,95%CI =0.99~2.44),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肥胖与母乳喂养对儿童咳痰及喘息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可显著降低超重肥胖对儿童患有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影响,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作者:孙晶;黄美梦;刘洋;赵洋;刘玉芹;董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以骨骼肌肉表现为首发症状,这些患儿中有一部分会被误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如何早期区分这些患儿对于及时治疗、改善预后很有意义。该文根据病史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提出在疾病早期如何通过分析有关节症状患儿关节肿痛、血象及影像学特点初步鉴别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降低误诊率。
作者:李琛(综述);曹兰芳;薛海燕(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认知功能是癫疒间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二者的关系至今仍未阐述清楚。临床研究显示癫疒间和癫疒间相关因素均会对患儿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通常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年龄阶段,癫疒间患儿认知损害表现不同。该文主要讨论6岁以下癫疒间患儿的认知功能,以期阐明6岁以下癫疒间患儿认知功能的特点。
作者:谢利林(综述);王荣(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联合补充钙剂、维生素D与单用维生素D或钙剂治疗佝偻病疗效进行定量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c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Sciru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3月。获得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营养性佝偻病相关的RCT文献。选取血清25-( OH)维生素-D3、磷、ALP作为主要测量指标,选取钙、甲状旁腺素、白蛋白、影像评分作为次要测量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 5.0.2对纳入的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37篇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篇文献(n=218)进入Meta分析。 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血清25-(OH)维生素 D3上升程度:联合治疗组与维生素 D 组 MD =-7.88(95%CI:-12.24~-3.52);联合治疗组与钙剂组MD=-18.32(95%CI:-22.61~-14.04);(2)血清磷上升程度:联合治疗组与维生素D组MD=-0.64(95%CI:-0.86~-0.42);联合治疗组与钙剂组MD=-0.16(95%CI:-0.84~0.51);(3)血清 ALP 下降程度:联合治疗组与维生素 D 组 MD =109.99(95%CI:20.40~199.58);联合治疗组与钙剂组MD=59.89(95%CI:10.09~109.59)。(4)血清钙上升程度:联合治疗组与维生素D组MD=-0.71(95%CI:-0.91~-0.52);影像学评分下降程度:联合治疗组与维生素D组MD=0.68(95%CI:0.42~0.95)。以上指标除联合治疗组与钙剂组对血清磷的上升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联合钙剂长期联合治疗佝偻病的疗效要优于单用维生素D或钙剂。
作者:于静;李卫国;李宇宁;姜莉;陶仲宾;李湘津;赵福林;谢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性先天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方法有了更多选择。目前广泛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影像学诊断的检查主要包括超声心动图、CT、MRI、心导管检查以及产前超声检查等。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该文将对近年来几种影像检查在临床上如何选择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罗凯(综述);付炜;郑景浩(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