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

陈华欣;金英杰;吴长晓;郑凯磊

关键词:脑卒中, 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 康复训练, 传统头皮针
摘要:目的:探讨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处理+传统头皮针+康复训练)及观察组(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康复训练)各30例,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周、12周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可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衡先培教授治疗垂体微腺瘤验案分析

    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10mm的垂体瘤,目前西医主张显微手术治疗.衡先培教授在该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先后分治的思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验不胜枚举,现仅撷取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作者:李晓玲;衡先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斑秃临床研究

    目的:科学评估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斑秃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复方红花酊组,B组为复方红花酊+适宜技术(刮痧)组,C组为复方红花酊+适宜技术(梅花针)组,每组各60例,观察周期为3个月,分别于用药前、用药1个月、3个月后测量、记录各组患者秃斑大小、数目及毛发生长情况,完整填写CRF表,判定疗效.结果:综合治疗3个月后,A、B、C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7.67%、94.04%、96.6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适宜技术联合复方红花酊外搽,对斑秃的治疗效果更佳优于单纯复方红花酊外搽.

    作者:杜郁华;陈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滞针刺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滞针刺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滞针刺法配合关节松动术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每隔1日治疗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记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字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字疼痛评分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肩关节活动方面,包括前屈、后展、旋内、旋外、外展,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滞针刺法配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于文欢;张文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处理+传统头皮针+康复训练)及观察组(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康复训练)各30例,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周、12周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可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欣;金英杰;吴长晓;郑凯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大柴胡汤内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大柴胡汤作为经典方之一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尤其是在内科疾病的治疗当中更加普遍.通过收集近5年来有关大柴胡汤在内科疾病应用方面的文献报道,从而了解大柴胡汤的应用范畴,并加以概括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姜礼双;崔亚;乔大伟;卜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天麻素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天麻素片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S、SDS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天麻素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衰弱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状况,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舌为脾胃之镜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资料,就舌象与脾胃的内在联系,结合个人观点和临床实践,认为“舌为脾胃之镜”理论切合临床实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开辟了一条新的辨证思路,对于提高脾胃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大有裨益.

    作者:刘启鸿;黄文彬;许淑敏;罗韩林;柯雅莉;柯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养心安眠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养心安眠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旋转制粒设备制备养心安眠颗粒,对制粒过程中辅料种类、辅料用量、润湿剂的种类、润湿剂的用量、制粒转速、颗粒干燥温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筛选颗粒剂的佳制备工艺.结果:佳工艺为:总混粉中,15 %麦芽糊精,5% PVP K30,充分混合,以95%乙醇为润湿剂,添加量为10mL/100g,来制备软材,旋转制粒机转速为35 rpm,设备筛网为100mm.颗粒剂干燥条件为45℃下干燥40min.结论:养心安眠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稳定可靠,颗粒成粒性好,溶化性佳,口感适宜,为本颗粒剂制备工艺的进一步提升及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牛天增;石林;王永宏;赵建斌;王红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HPLC方法测定止嗽立效丸中苦杏仁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止嗽立效丸中苦杏仁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SHISEIDOCAPCELL PAK C18SIZE(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V/V),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7nm,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苦杏仁苷的线性范围为0.02125~0.1700m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RSD=0.8%n=9).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止嗽立效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英奎;木其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临证新悟

    补阳还五汤首见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初为治中风后遗症所创.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其用于其他气虚血瘀型病症亦获良效,举案以飨同道.

    作者:陈慧亭;崔应麟;朱燕;周盼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针配合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报道

    通过腹针配合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验证腹针配合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为传统中医治疗该病拓宽选穴思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茹;伍惠惠;冯玲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三伏灸配合肺功能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三伏灸配合肺功能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肺功能康复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中医三伏灸配合肺功能康复治疗的治疗组,每组6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PD病情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头伏第1天,两组患者FEV1、FEV1%预计值、FVC%、中医症状总积分及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伏结束时,治疗组患者FEV1、FEV1%预计值及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及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伏灸配合肺功能康复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王秀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伊朗传统医学对头痛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关于头痛这种常见神经症状的记载早可追溯到9 000年前,许多古老的医学体系都对头痛的症状及其治疗方法有一定阐述,可对现代医学治疗头痛提供一定的参考.查阅9-19世纪伊朗传统医学古籍及文献中对头痛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的记载,发现头痛被分为20余种类型,部分类型与现代医学中的分类十分相似;160多种草药被用于头痛的治疗,60%以上用于治疗头痛的草药被证实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给药方式包括口服、局部用药以及鼻部吸入.从传统医学中可窥探古代伊朗人民的智慧,或可为现代医学治疗头痛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Mohammad M.Zarshenas;Peyman Petramfar;Ali Firoozabadi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钟小南先生《伤寒论便读》浅析

    钟小南先生医文并茂,医理通彻,经验丰富,疗效卓越,医名蜚声于汉沔荆沙.其所著《伤寒论便读》,文理畅然,易懂易学,有值得学习之处,也有尚需探讨之地,此书早已绝版,对其简单评议,学习其思想,以期有益于《伤寒论》的发展.

    作者:刘红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加味茵陈五苓活血汤联合扶脾柔肝颗粒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减退率及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加味茵陈五苓活血汤联合扶脾柔肝颗粒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减退率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扶脾柔肝颗粒+加味茵陈五苓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腹水减退情况以及综合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ST、ALB、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B组患者ALB水平显著高于A组,AST、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腹水减退率为97.87%,总有效率为95.74%,均显著高于A组的78.72%、76.60%,且减退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五苓活血汤联合扶脾柔肝颗粒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消退腹水.

    作者:续江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黄连阿胶汤治疗心肾不交型焦虑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对心肾不交型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心肾不交型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黄连阿胶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治疗心肾不交型焦虑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作者:张志伟;高玉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国内首套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诞生记

    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首套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的起源、孕育、启动、编写与出版过程进行详细叙述,全面揭示该套教材诞生的全过程,以及以梅全喜教授为代表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对该套教材所付出的心血.该套教材的问世对于加快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全面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曾聪彦;戴卫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喉特灵的GC-MS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出样的喉特灵含片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采用溶剂萃取进样和顶空进样两种方法定性分析喉特灵含片中挥发性成分,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而筛选出佳样品制备方式.结果:顶空进样法鉴定出1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薄荷醇和薄荷酮类成分;溶剂萃取法可鉴定出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烷烃类和油脂类成分.结论:顶空进样法鉴别出的挥发性成分如薄荷醇和薄荷酮,更能反映喉特灵含片的临床疗效,且顶空进样法更加简便、高效、低成本、无溶剂残留且节省样品,可作为喉特灵含片中挥发性成分的佳样品制备方式.

    作者:张冬利;佘甘树;钟敏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制备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和优选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乳一乳化交联法制备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以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壳聚糖浓度、投药量、油水比、搅拌速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微球佳制备工艺为:壳聚糖浓度为3%,辛夷挥发油和壳聚糖比例为1,油水体积比为4,搅拌速度为600r/min.所得微球粒径分布在30~70μm为69.37%,载药量为6.03%,包封率为28.66%.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扫描,可看到微球球形圆整,分布均匀.结论: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优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叶俊贤;崔彩红;崔升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乳腺增生中医药治疗现状

    乳腺增生(HDBA)为女性常见病,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严重影响当代女性身心健康.西医多使用三苯氧胺调节患者内分泌,但是该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治疗HDBA方法多样,疗效理想.从病因病机、西医治疗、中医辨证治疗、针灸治疗及其他疗法等方面概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展望,为HDBA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作者:朱婧婧;袁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