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纤维母细胞瘤SPECT显像一例

邓怀福;陈萍

关键词:肌纤维母细胞瘤, 阳性体征, 小腿肿胀, 小腿上段, 显像检查, 疼痛, 色素沉着, 局部, 活动, 渐进性, 肿块, 粘连, 皮肤, 界限, 基底, 患者, 骨科
摘要:患者女43岁,左小腿肿胀、渐进性疼痛加重半年,疼痛与活动无明显关系.骨科检查:左小腿上段可触及3.0cm×2.0cm肿块,有压痛,不活动,与局部皮肤无粘连,基底界限不清,局部有色素沉着,余无阳性体征.SPECT骨三相显像检查.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高强度有氧及无氧训练对运动员机体生化指标的综合影响

    目的探讨中长跑有氧与无氧高强度训练对运动员机体生化指标的综合影响.方法上海市及上海体院田径队中长跑专业运动员,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12名进行有氧训练,14名进行无氧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及运动后即刻抽静脉血,检测乳酸(LD),葡萄糖(Glu);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肌红蛋白(Mb)、血红蛋白(Hb)、肌钙蛋白(cTnI);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钾离子(K+)、钠离子(Na+)、氯(Cl-)及无机磷(P)、血清总钙(Ca)及血清铁(Fe)、血清镁(Mg)、血清铜(Cu)、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尿酸(UA);淋巴细胞绝对计数(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YM%)、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ROS)等44项生化指标.结果①对于血乳酸及糖代谢的影响;②对于心肌细胞的影响;③对于肝脏功能的影响;③对于肾脏功能的影响;④对于血脂代谢的影响;⑤对于电解质代谢的影响;⑥对于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详细结果均见正文部分.结论①不同运动项目及训练方式对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②高强度训练后即刻运动员血清(浆)生化指标多发生大幅度改变;③高强度运动训练,易受影响或损伤的机体细胞是心肌细胞;联合应用LD、LDH、CK、CK-MB活性及Mb等蛋白水平检测,可以更有效地监控运动员心肌细胞损伤;④血浆Cr水平对于运动训练强度十分敏感,可作为监控肾脏损伤的生化标志物;⑤有氧训练对于脂质代谢的积极因素优于无氧训练;⑥无氧训练较有氧训练更需注意运动后电解质紊乱,尤需注意运动后血钙水平的升高及血钾水平的下降;⑦运动后血浆铜离子水平的下降影响SOD活性及血浆自由基的清除;⑧高强度训练后电解质紊乱是造成急性运动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闻捷;惠小阳;徐玉莲;张建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博罗县近5年传染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发病主要情况,为博罗县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年~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总发病数3953例,年平均年发病率106.32/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3735例,年平均发病率100.46/10万,丙类传染病5年共报告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6/10万;主要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淋病、麻疹、狂犬病.结论近5年来博罗县报告的传染病病种主要是法定的乙类和丙类,其中大部分为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染病,死亡病例主要是狂犬病.提示未来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方面加强呼吸道、血液及性病传染病等的预防控制;另一方面加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作者:杨科明;邓寿平;游良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BPV)和血脂异常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根据总胆固醇水平分为两组:高胆固醇组和非高胆固醇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日间、夜间及24h各时段收缩压、舒张压的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的量化指标.结果日间、夜间、24h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及日间、24h舒张压血压变异性与胆固醇具有正相关性,高胆固醇组日间、夜间及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大于非高胆固醇组.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血脂异常具有正相关性,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间存在密切关系,对两者联合干预治疗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征;邓顺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探讨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与原发损伤的关系,为判断运动功能恢复提供借鉴.方法对168例外伤所致的脊髓损伤治疗观察随访,按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21例脊髓完全损伤无1例运动功能恢复,147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有20.4%恢复到C级,54.2%恢复到D级,40.1%恢复到E级.结论脊髓神经损伤后其运动功能恢复,主要取决于原发损伤的程度.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标准,可恢复1~2个级别,如果按0~5级的肌力评定,治疗后肌力可提高2~3级肌力,若要使肌力恢复到5级,那么治疗前的肌力低在2~3级,而0~1级肌力很难恢复到5级.

    作者:张明友;苏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bcl-2表达及与耐药的关系

    t(14;18)染色体易位产生融合基因bcl-2/IgH,bcl-2高表达可阻抑细胞凋亡的发生,bax可拮抗bcl-2的抗凋亡效应,起着加速细胞凋亡的作用.bcl-2和bax基因的紊乱是AL(急性白血病)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些细胞凋亡调控基因不仅参与了白血病的形成,还与白血病的某些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bcl-2相关肿瘤时,若能联合使用bcl-2反义核酸和其它诱导细胞死亡制剂,可使肿瘤细胞对后者的敏感性增加,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洁霞;毛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危重胸外伤142例的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胸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142例危重胸外伤患者的伤情、并发症与救治的关系.结果本组142例患者救治成功124例(87.2%),死亡18例(12.8%).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运用抢救措施,并注意合并伤的及时处理,危重胸外伤患者的救治效果良好.

    作者:梁锦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有氧及无氧训练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长跑有氧、无氧训练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上海市及上海体院田径队中长跑运动员,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12名进行有氧训练,14名进行无氧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及运动后即刻抽静脉血,检测LD、TB、DB、TP、ALB、G、A/G、ALT、AKP、AST、TBA及GGT等12项生化指标.结果①对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无氧及有氧训练后血浆TB及DB均极显著升高(升幅均大于13%,p<0.01),尤其无氧组训练后TB升幅达22.6%.②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无氧及有氧训练后血浆TP、ALB及G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运动后蛋白水平升幅无氧组均大于有氧组(分别为:14.6%,8.1%;12.4%,7.2%;18.3%,9.5%);运动后A/G呈下降趋势(无氧组p<0.05).③对肝功能相关酶类的影响:无氧及有氧训练后血浆ALT、AKP及AST活性均显著增高(除ALT在有氧组p<0.05,其余均为p<0.01);运动后酶活性升幅无氧组均大于有氧组(分别为:18.2%,8.3%;14.4%,7.7%;21.4%,17.6%);运动后GGT活性亦呈增高趋势(无氧组p<0.05).④有氧及无氧训练对于总胆汁酸的影响,有升、有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有氧或无氧训练均可影响机体免疫力,并使肝脏代谢增强、多种肝功能相关酶活性增高;无氧训练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强度大于有氧训练.

    作者:张建荣;李闻捷;惠小阳;张军;徐玉莲;李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被动运动在基层医院肺心病康复的应用

    目的探讨被动运动在肺心病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对肺心病A、B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被动摇摆运动,在运动前、后及停机5min后记录3组SaO2及P的改变.结果 3组测试者运动后均有全身放松及头脑清醒感,健康组运动前、后及停机5min后SaO2及P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肺心病A、B两组运动后SaO2上升.A组P下降(p<0.01);B组P下降(p<0.05).运动后和停机5min后比较SaO2及P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被动运动在肺心病康复治疗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志卫;秦茵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静吸复合全麻在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扁桃体摘除术+腺样体刮除术220例、单纯行扁桃体摘除术29例、单纯腺样体刮除术44例.结果有7例扁桃体摘除术+腺样体刮除术后局部水肿,气管导管拔出后呼吸道不通畅,经置入口咽通气道,静注地塞米松及吸氧后好转.3例轻度喉痉挛,经吸氧和注入地塞米松后好转.2例因术后术野出血重新麻醉后止血,其余均经过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小儿OSAS手术,麻醉诱导及维持平稳,术后苏醒早,麻醉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倪锦;张国强;邝小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评价

    目的了解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缓解期27例和正常对照者26例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TT3、TT4、FT3、FT4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组(p<0.01);肺心病缓解期组TT3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TT4水平无差异.3组患者TSH水平无差异.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全身状态和严重程度.动态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观察肺心病的发展和转归.

    作者:夏碧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本文报道从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65株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14种抗生素作体外敏感性试验,并同时进行β-内酰胺酶和耐甲氧西林测定.根据结果显示MRSA85%(55/65)产β-内酰胺酶51%(33/65),其耐药谱为:青霉素、氨苄青、氧哌嗪、凯富隆、菌必治、忽嗪酸分布于95%~80%,环丙氟、西力欣、庆大、复达欣先锋必分布于79%~60%.亚胺硫、丁胺、先锋V分布于59%~40%.所有产β-内酰胺酶的MRSA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谱显示青霉素、环内氟、西力欣、庆大、氨苄青、氧哌嗪、复达欣、先锋必、先锋V、凯富隆、菌必治、忽嗪酸均大于80%,亚胺硫、丁胺也大于60%.建议对医院内严重感染且经多种抗生素效果欠佳的患者,除应进行常规体外敏感试验,还应该进行其它生物试验,例如β-内酰胺酶测定、耐甲氧西林测定等,以供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张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娠期对孕妇尿系列微量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对孕妇尿系列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尿肌酐(Cr)测定用碱性苦味酸法,尿mALB和β2-MG测定用免疫透射比浊法,NAG测定用氯硝基酚速率法.结果正常妊娠中、晚期尿mALB、NAG及β2-MG排出量较正常无妊娠妇女显著增加(p<0.05,p<0.01),异常率达20~40%.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尿系列微量蛋白排出量有显著改变.

    作者:黄灼宏;刘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常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常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和有关临床资料对56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和62例非透析对照组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血液透析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男女比例、教育程度和种族上无明显差别;血透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活动障碍和睡眠质量总分上均较差.结论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主诉表现多样性,值得临床医生关注.

    作者:冯励;文吉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与直肠癌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代谢叶酸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A1298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直肠癌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对56例直肠癌和143例正常对照组MTHFR A1298C基因型作比较.结果在正常对照中, MTHFR A1298C 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8.5%、24.5%和7.0%,而在直肠癌病人中分别为67.9%、23.2%和8.9%,两者无差异.结论 MTHFR A1298C单核苷酸多态可能与直肠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作者:何铭均;罗劲根;柳息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血压健康教育进展

    分析总结高血压健康教育的进展情况.阅读与高血压健康教育有关的文章进行分析、综合和总结.高血压健康教育在教育对象、内容、方式、模式及效果评价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发生率的影响还须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碧萍;邹丽华;罗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门静脉持续化疗联合腹腔大容积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研究

    目的研究门静脉持续化疗联合腹腔大容积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效果.方法对104例临床无显示肝转移大肠癌且能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和对照组(B),A组53例术中放置皮下门静脉和腹腔化疗泵,并于术后使用5-Fu门静脉持续化疗和腹腔大容积化疗各6个疗程,B组51例行常规静脉化疗(CF/5-Fu方案),亦为6个疗程,对全部病例随访,比较两组术后肝转移发生率发生时间和术后存活时间.结果 A组术后1、2、3、4年肝转移为1例(1.9%)、2例(3.8%)、4例(7.5%)、3例(5.7%),生存率为52/53(98.1%)、50/52(96.2%)、46/50(92.0%)、39/46(84.8%).B组术后1、2、3、4年肝转移为3例(5.9%)、6例(11.8%)、8例(15.7%)、5例(9.8%),生存率46/51(90.2%)、40/46(86.9%)、30/40(75.9%)、18/30(60.0%).结论门静脉持续化疗联合腹腔大容积化疗可明显减少大肠癌手术后肝转移的发生,增加生存率,是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良好治疗方法.

    作者:黄炯强;雷建;胡明;郑文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炎症性肌母细胞瘤的临床影像诊断

    肌纤维母细胞瘤又称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浆细胞肉芽肿,炎症假瘤,炎性纤维肉瘤等.全身均可发生,常见于肺部,胃肠道、腹腔、纵隔、肝、脾、膀胱和乳腺均可发生.原发于骨胳少见,文献中仅见3例报道[1,2].

    作者:梁荣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有氧及无氧训练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长跑有氧、无氧训练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上海市及上海体院田径队中长跑运动员,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12名进行有氧训练,14名进行无氧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及运动后即刻抽静脉血,检测LD、Na、K、Cl、Ca、P、Mg、Fe、Cu、BUN、Cr、UA 及Glu等生化指标.结果①两组训练后LD、Na、Cl、P、BUN、Cr、UA水平均极显著升高(均p<0.01,尤其Cr水平运动后升幅均大于80%);Cu水平极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均大于35%,p<0.01).②有氧组训练后Mg水平显著下降(p<0.05),无氧组则微升高.③无氧组训练后K水平呈下降(该组14人中,12人下降,两人微升,p=0.06;有氧组则微升);Ca、Fe及Glu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有氧组均微升).结论血浆Cr水平对于运动训练强度十分敏感,可作为监控肾脏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作者:徐玉莲;李闻捷;惠小阳;张建荣;李国强;孙鸿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对于小肾病病理分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对小儿肾病病理分型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方法对16例小儿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实质穿刺抽出肾组织送检作组织学诊断.结果本组16例均全部抽出肾组织穿刺成功率达100%,光镜达到组织学诊断14例(14/16),占87.5%.其中急性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炎迁延型3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中、重度)8例,肝炎性肾炎1例,红斑狼疮性肾炎2例,组织学诊断不成功2例.16例均无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小儿肾病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术是获得病理分型的唯一佳手段,也是介入性超声的又一新技术的发展,是一种方法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帼英;叶素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肌钙蛋白I与磷酸肌酸同功酶在病毒性心肌炎检测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了解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同功酶(CK-MB)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检测cTnI和CK-MB.结果 cTnI阳性37例(77.08%),而CK-MB阳性13例(27.08%)(p<0.001).结论 cTnI是心肌细胞受到病毒性损伤的可靠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作者:郭念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