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科明;邓寿平;游良珍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的产科相关因素. 方法分析了12473例活产婴儿中26例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往往发生于肩难产时,且随着新生儿体重增加,其发生率也增加.结论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愈后良好,但发生后负面影响大,应加以预防.
作者:刘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外伤性膈疝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外伤性膈疝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腹部挤压伤6例;单纯性胸部挤压伤2例;复合性损伤10例.以胃脾疝入左胸腔多见(12例);肝脏疝入右胸腔6例.伤后全部病例即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腹痛、腹膜刺激征,胸部X线、膈肌B超异常改变等表现.全组治愈.结论胸腹部挤压伤有上述典型表现,提示膈肌破裂、膈疝.胃管造影、X线及B超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及早手术治疗,有利康复.
作者:冯永庆;张运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t(14;18)染色体易位产生融合基因bcl-2/IgH,bcl-2高表达可阻抑细胞凋亡的发生,bax可拮抗bcl-2的抗凋亡效应,起着加速细胞凋亡的作用.bcl-2和bax基因的紊乱是AL(急性白血病)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些细胞凋亡调控基因不仅参与了白血病的形成,还与白血病的某些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bcl-2相关肿瘤时,若能联合使用bcl-2反义核酸和其它诱导细胞死亡制剂,可使肿瘤细胞对后者的敏感性增加,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洁霞;毛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使用盐酸氟西汀治疗(20mg/d)的56例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在用药后的第2、4、6周末进行随访,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测评的总分及因子分变化及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和临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HAMID量表总分及因子分的测评,第4周末病情好转(减分率>50%);在第6周末治疗效果满意(减分率>65%)(p<0.01).病程较短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而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与药物的治疗反应无差异.结论氟西汀对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副作用少且轻.
作者:潘杰;刘水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与原发损伤的关系,为判断运动功能恢复提供借鉴.方法对168例外伤所致的脊髓损伤治疗观察随访,按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21例脊髓完全损伤无1例运动功能恢复,147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有20.4%恢复到C级,54.2%恢复到D级,40.1%恢复到E级.结论脊髓神经损伤后其运动功能恢复,主要取决于原发损伤的程度.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标准,可恢复1~2个级别,如果按0~5级的肌力评定,治疗后肌力可提高2~3级肌力,若要使肌力恢复到5级,那么治疗前的肌力低在2~3级,而0~1级肌力很难恢复到5级.
作者:张明友;苏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BPV)和血脂异常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根据总胆固醇水平分为两组:高胆固醇组和非高胆固醇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日间、夜间及24h各时段收缩压、舒张压的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的量化指标.结果日间、夜间、24h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及日间、24h舒张压血压变异性与胆固醇具有正相关性,高胆固醇组日间、夜间及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大于非高胆固醇组.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血脂异常具有正相关性,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间存在密切关系,对两者联合干预治疗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征;邓顺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危重胸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142例危重胸外伤患者的伤情、并发症与救治的关系.结果本组142例患者救治成功124例(87.2%),死亡18例(12.8%).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运用抢救措施,并注意合并伤的及时处理,危重胸外伤患者的救治效果良好.
作者:梁锦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分析总结高血压健康教育的进展情况.阅读与高血压健康教育有关的文章进行分析、综合和总结.高血压健康教育在教育对象、内容、方式、模式及效果评价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发生率的影响还须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碧萍;邹丽华;罗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不断出现的新材料,例如定制型假体、可延长假体等,以及不断采用的新技术,例如瘤骨灭活方法、血管重建技术、骨移植技术等,突破了以往手术的一些禁忌范围,成为恶性骨肿瘤治疗主要发展方向.同时,保肢治疗的疗效也有不少人质疑,应在适应症选择上慎重.
作者:陈东峰;白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被动运动在肺心病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对肺心病A、B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被动摇摆运动,在运动前、后及停机5min后记录3组SaO2及P的改变.结果 3组测试者运动后均有全身放松及头脑清醒感,健康组运动前、后及停机5min后SaO2及P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肺心病A、B两组运动后SaO2上升.A组P下降(p<0.01);B组P下降(p<0.05).运动后和停机5min后比较SaO2及P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被动运动在肺心病康复治疗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志卫;秦茵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人美克尔憩室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成人美克尔憩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46例美克尔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19例(41%),急性憩室炎12例(28%),肠梗阻9例(20%),慢性腹痛4例(10%),无临床症状2例(5%).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憩室切除加小肠部分切除29例,憩室切除加小肠楔形切除11例.腹腔镜辅助下包括美克尔憩室在内的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6例.病理检查表明21例(46%)美克尔憩室内有异位胃组织,2例(4%)有异位胰腺组织,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10年,临床症状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美克尔憩室常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急性阑尾炎或粘连性肠梗阻;无论有无临床症状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腹腔镜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美克尔氏憩室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方法.
作者:温文鸿;巴明臣;卿三华;闻英;李国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 概述肌纤维母细胞瘤(myofibroblastoma)是近年来被命名的间叶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许多部位.组织学由具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特征的梭形肿瘤细胞、程度不同的慢性炎细胞及粘液血管样背景构成.因其发病率低,组织发生不明,病理组织学变化多样,既往文献报告有各种命名,包括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纤维黄色瘤、粘液样错构瘤、淋巴样构瘤、假肉瘤、炎症性纤维肉瘤等[1,2].
作者:蒋宁一;张弘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配合的管理模式,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方法首先建立肺移植护理管理架构,参与医疗的各项动物实验及手术方案的制订,指导专科护士紧密配合动物实验、物品准备、药物使用、手术配合步骤等.结果经过5例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配合实践,各项管理模式初步形成,管理见效,手术时间逐例缩短.结论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为开展肺移植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保证.
作者:黄瑞萍;陈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代食道咽胃吻合术治疗下咽颈段食管癌、复发性喉癌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食道剥脱、胃代食道咽胃吻合术治疗晚期的下咽癌、食道上段癌和复发性喉癌共22例的疗效,其中下咽癌6例、复发性喉癌8例、颈段食管癌8例.6例行根治性颈廓清术,1例行功能性颈清术,1例同期进行右上肺转移癌切除术.21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结果除1例在术后45d死于广泛性脑梗死外,余21例术后随访1~8年,其中随访1年,全部存活;随访2年,存活20例;随访3年,存活15例;满5年随访的12例中,7例存活,2例失访.术后并发咽漏2例.结论胃代食道咽胃吻合术是治疗下咽癌、颈段食管癌和复发性喉癌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健新;何建行;张明;陈劲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常规酶法测定45例常规治疗组和45例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总胆固醇(TC)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病人治疗4、8周后sICAM-1、TNF-α以及T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并且上述三个因子水平治疗4、8周后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均<0.05).阿托伐他汀组sICAM-1水平降低与TNF-α水平降低呈相关性(p<0.05),但sICAM-1和TNF-α水平降低与TC降低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sICAM-1和TNF-α水平,减轻冠心病的炎症反应,并且这种机制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
作者:周庆;黄波;杨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女43岁,左小腿肿胀、渐进性疼痛加重半年,疼痛与活动无明显关系.骨科检查:左小腿上段可触及3.0cm×2.0cm肿块,有压痛,不活动,与局部皮肤无粘连,基底界限不清,局部有色素沉着,余无阳性体征.SPECT骨三相显像检查.
作者:邓怀福;陈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同功酶(CK-MB)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检测cTnI和CK-MB.结果 cTnI阳性37例(77.08%),而CK-MB阳性13例(27.08%)(p<0.001).结论 cTnI是心肌细胞受到病毒性损伤的可靠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作者:郭念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t(14;18)融合基因Bcl-2/Jh突变点,在AL诊治过程中的变化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集AL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PCR方法检测Bcl-2/Jh基因3种不同重排方式的发生率.结果完全缓解期白血病患者体内mbr、mcr和mdr的发生率分别为46.6%、41.2%和13.8%.发生3种易位的机率为1.72%、2种易位的机率为5.2%.结论 Bcl-2/Jh在AL患者治疗前后的发生率和重排率虽有不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疗效.
作者:张洁霞;张晓红;谭获;毛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118例氟乙酰胺中毒病例临床抢救的分析,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清除毒物、解毒剂治疗、对症治疗,必要时血液透析.结果 118例氟乙酰胺中毒病人中117例抢救成功,其中5例继发肾功能不全,经血透好转出院,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紧急救助、争取时间及早应用解毒剂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作者:陈楚鹏;郭旭武;陈纪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扁桃体摘除术+腺样体刮除术220例、单纯行扁桃体摘除术29例、单纯腺样体刮除术44例.结果有7例扁桃体摘除术+腺样体刮除术后局部水肿,气管导管拔出后呼吸道不通畅,经置入口咽通气道,静注地塞米松及吸氧后好转.3例轻度喉痉挛,经吸氧和注入地塞米松后好转.2例因术后术野出血重新麻醉后止血,其余均经过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小儿OSAS手术,麻醉诱导及维持平稳,术后苏醒早,麻醉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倪锦;张国强;邝小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