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承佐;章乐虹;张昊;贺勇
目的分析胸片DR后处理功能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确诊为IPF的患者胸片在计算机上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后处理后,由3位放射诊断医师对处理前后的胸片DR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 IPF患者胸片DR后处理前影像表现:纤维化条索影21例(75.0%).云雾状磨玻璃16例(57.1%).粟粒状影10例(35.7%);结节状影12例(42.9%);网格状、蜂窝状影14例(50.0%);IPF患者胸片DR处理后影像表现:纤维化条索影26例(92.9%);云雾状磨玻璃23例(82%);粟粒状影22例(78.6%);结节状影13例(46.4%);网格状、蜂窝状影21例(75.0%).(p<0.001).结论运用胸部DR后处理软件进行分析,能提高IPF的征象显示率,有助于提高诊断.
作者:陈淮;曾庆思;刘莉;岑人丽;胡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冰冻生理盐水合用口泰含漱对大剂量甲氨喋呤(MTX)化疗所致口腔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对49例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患儿应用冰冻生理盐水加口泰含漱,与对照组(52例)单纯应用口泰含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9例应用冰冻生理盐水加口泰含漱的患儿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且严重程度也较对照组轻,口腔炎持续时间由5~10d减少到2~3d.结论应用冰冻生理盐水合用口泰含漱对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所致口腔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春霞;邵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报告了70例行畸形肋软骨切除,胸骨后钢板支撑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尽量满足患儿的患病需求,术后严格的卧床制动,做好胸腔引流的观察和护理,协助有效的咳嗽和排痰.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恢复顺利,除1例因反常呼吸致呼吸衰竭,2例出现循环衰竭外,未发生切口感染和伤口渗血,未发生因护理不当而致的并发症.结论漏斗胸患儿在行胸骨后钢板固定支撑术后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李红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报告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在使用大剂量MTX化疗后导致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的皮肤护理.我们通过对病人进行控制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并根据皮肤损害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保护皮肤,减少皮肤受压刺激、防止皮肤继续受损,促进皮肤愈合.在护理时特别注重一对一的心理护理,提供感情支持和照顾,积极配合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皮肤损害痊愈.
作者:邵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体内药敏实验中化疗前后瘤细胞凋亡指数/增殖指数变化的意义.方法①裸鼠60只分为生理盐水组及5-Fu、DDP、MMC化疗组,每组15只.所有小鼠均采用同一新鲜胃癌标本进行SRCA实验.测量移植瘤体积变化差值△TS值,计算肿瘤消退率RR(%).②分别用免疫组化和TUNEL方法检测移植瘤及肿瘤标本的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③比较分析移植前后瘤的在肿瘤消退率、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的差异.结果 6天法SRCA中,敏感组移植前后瘤细胞凋亡指数/移植瘤的增殖指数(AI/PI)的差异有显著性,两不敏感组中移植前后瘤细胞的(AI/PI)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裸鼠SRCA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瘤细胞移植前后AI/PI的变化对评价体内药物敏感性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尚书;李汉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成功抢救氯氮平中毒1例,服安眠药(氯氮平)(25mg)100粒,3h后被发现昏迷,诊断氯氮平中毒.抢救措施:即温开水洗胃,开放静脉通道静注滴纳络酮,血液灌流治疗.抢救2h后神志好转,血液灌流治疗2次后患者神志清醒.护理体会:尽早洗胃和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的重要措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灌流后即意识转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提示血液灌流对血液中的氯氮平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认真做好血液灌流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作者:徐小灵;刘佩璇;杨满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对心脏移植患者采用的新技术通过一项简单的血液检测就提示患者器官排斥的风险.这种革命性检测方法出现的消息将在费城举行的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年会和科学会议上公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13例,随访6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按kolmert疗效评定标准,优7个关节,良4个关节,可1个关节,差1个关节,总优良率84.6%.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喜红;唐利民;李存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PML-RARα多肽和NB4细胞体外诱导体外诱导增殖的T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方法,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NB4细胞或PML-RARα 多肽(LSSCITQGKAIETQSSSSEE)作为刺激原体外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利用LDH方法检测诱导后T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 PML-RARα多肽诱导组第10d和第15d 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活性为:49.65±6.7%(p<0.01)和73.13±8.42%(p<0.01),NB4细胞诱导组第10d和第15d 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活性为:53.33±8.82%(p<0.01)和74.46±9.57%(p<0.01),而无诱导组的第10d和第15d 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活性为:15.93±9.25%和38.19±10.54%,前两组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ML-RARα多肽和NB4细胞体外可诱导出特异性T细胞,他们对表达PML-RARα的NB4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
作者:杨力建;李扬秋;陈少华;汤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国内外医疗仪器的发展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但主要集中于诊断方面,用于治疗仪器极少.设计原理及工作程序心血管循环反馈治疗仪是综合临床上的丰富成功经验设计研制的,其程序结合实验中的数学模型汇编而成,通过在线闭环自动检测,直接、快速、连续、高密度地采集血压, 肺毛细血管契压(PCW)、心率等重要生理参数,经压力传感器、A/D转换卡实时连续地输入计算机.通过用户界面人机对话,由医生选择药物,经数学模型及程序的运算,D/A转换器输出指令经输液器来控制给药量,而药物在机体的反应又及时、迅速地经在线闭环自动检测系统反馈回计算机,计算机不断更新计算结果,以此调节给药的速率及剂量.此外该系统还具有监控、报警、故障自诊断、智能化运行等特点.实验结果通过八只犬的实验表明,计算机取样及时、准确、快速,可以避免一些人为的误差以及取样间隔时间过长的不足.实验中给药结果证明能按照预期设计要求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实用性强,高科技含量高,可以预测将来应用于临床抢救危重病人,可靠性、精确性将大大高于传统方法.讨论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从收集病人数据到决定准确的给药量反馈过程太长,还有不少人为及计算的干扰和误差,因此抢救成功率极低.动物试验中发现该系统从获取血压变化到多次反馈调整给药整个周期短(2~5min)、计算准确,疗效可靠.当某药无效则可以及时提示医生换药,为临床争取了时间.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抢救危重病人的系统与仪器,目前该系统及仪器仍待进入临床评价.
作者:葛郁芝;吴志婷;盛国太;曹平良;刘小兵;朱兴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老年护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如何在临床见习带教阶段中提高教学效果,是保证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教学组通过对广州医学院南大学院2002级护理大专班临床见习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做好教学前的准备、狠抓教学安排及规范带教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
作者:周玉兰;吴华;梁丹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PML-RARα融合基因通过其转录抑制作用而诱发APL已基本得到认可,但其引发APL的机制是错综复杂的,在PML-RARα融合基因的致病过程中,必须有其他因素的共同参与才能导致APL.同时PML-RARα融合蛋白上存在着抗原性,PML-RARα多肽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为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汤冀;李扬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广州地区儿童静脉血血细胞各参数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地区三所幼儿园3~6岁的正常儿童809例进行普查.结果本组实验与北京医院的儿童参考值相比,WBC的低值大致相同,而高值本组实验结果明显高于文献值.Hb,MCV,MCH的测定值较文献值偏低,PLT男性的低值比文献的低值高,高值大致相同,而PLT女性的低值比文献值低,高值比文献值高.结论血常规的参考值与年龄、性别、种族有关.
作者:梁肖云;陈丽芳;李文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避免包皮环切术后发生粘连.方法采用2%lidocaine溶液进行局部麻醉下施行包皮环切术,术后3~4d局部水肿消失,10~14d伤面缝线脱落,15~20d趋向痊愈.结果有效的护理方法缩短了手术后的治疗时间,促进了患儿早日痊愈.结论解决了手术后粘连问题,99%达到了预期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叶结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影像检查手段主要包括乳腺钼靶检查、B超检查、以及逐步完善的MR检查,本综述将对乳腺钼靶及MR检查方法的特点及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常用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梁治平;曾旭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背景 Periostin被认为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中高度表达,然而,periostin功能引证未见报导,为了确定periostin在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用直接转染法在大鼠的心脏检测了periostin基因是过度表达或失去功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用放射性131I制作甲状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选用纯种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低剂量、高剂量三组,用胃管给药法将131I引入动物体内.通过99mTc扫描、甲状腺激素动态测定及病理检查等评价动物模型的甲状腺功能及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各实验组病理生理改变差异显著,高剂量组模型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改变.结论合适的放射性碘剂量能稳定地制作甲状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
作者:蒋宁一;陈贵兵;刘雄英;张弘;刘生;陈少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生物医学工程学(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医学和工程学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它的基本含义应包括两大部分: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从多层次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生命现象,从基础与临床研究医学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新学科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在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 58例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实验组28例于生后6h内应用PS,对照组30例无应用PS仅作常规处理.比较两组用药后20h(或生后约24h)X线胸片结果、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评价应用PS防治早产儿HMD的作用.结果两组病例生后24h的X线胸片异常发生率、平均应用呼吸机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中肺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应用固尔苏可有效预防HMD的发生,对已发生HMD者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谭岱峰;胡结明;崔其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大密度投影法(MIP)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c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图像工作站上用MPR、SSD 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 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40例共45处肩胛骨骨折及7例肩关节脱位;MPR、SSD及MIP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和程度.MPR在显示微小骨折方面较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及移位方面较好.结论 MPR、SSD及MIP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对肩胛骨骨折分类、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选择等方案的制定有帮助.
作者:练旭辉;陈忠;叶文钦;文康彦;陈锦垣;容小冰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