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岱峰;胡结明;崔其亮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30例跟骨关节内骨患者以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随访12~24月,效果满意,主要表现为患足功能良好,活动无明显异常,足跟高度恢复,Margland Foot Score 评分:优9例,良17例,可4例,差0例,总优良率86.7%,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根据医院的条件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李硕萌;谢达桓;董伟强;吴景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大密度投影法(MIP)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c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图像工作站上用MPR、SSD 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 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40例共45处肩胛骨骨折及7例肩关节脱位;MPR、SSD及MIP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和程度.MPR在显示微小骨折方面较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及移位方面较好.结论 MPR、SSD及MIP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对肩胛骨骨折分类、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选择等方案的制定有帮助.
作者:练旭辉;陈忠;叶文钦;文康彦;陈锦垣;容小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影像检查手段主要包括乳腺钼靶检查、B超检查、以及逐步完善的MR检查,本综述将对乳腺钼靶及MR检查方法的特点及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常用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梁治平;曾旭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13例,随访6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按kolmert疗效评定标准,优7个关节,良4个关节,可1个关节,差1个关节,总优良率84.6%.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喜红;唐利民;李存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PML-RARα融合基因通过其转录抑制作用而诱发APL已基本得到认可,但其引发APL的机制是错综复杂的,在PML-RARα融合基因的致病过程中,必须有其他因素的共同参与才能导致APL.同时PML-RARα融合蛋白上存在着抗原性,PML-RARα多肽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为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汤冀;李扬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调查临床护士对水银体温计损坏危害知识情况.方法应用个案调查表对115名在职临床护士进行有关水银体温计破损后的现场处理及水银对人体的危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8%临床护士对水银危害的重视程度不高;被调查者当中没人能正确处理破碎体温外溢的水银.结论建议学校和医院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以减轻水银体温计破损所造成的职业危害.
作者:黄秀芬;邹丽华;李灿;谢玉玲;邵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冰冻生理盐水合用口泰含漱对大剂量甲氨喋呤(MTX)化疗所致口腔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对49例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患儿应用冰冻生理盐水加口泰含漱,与对照组(52例)单纯应用口泰含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9例应用冰冻生理盐水加口泰含漱的患儿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且严重程度也较对照组轻,口腔炎持续时间由5~10d减少到2~3d.结论应用冰冻生理盐水合用口泰含漱对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所致口腔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春霞;邵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变异与正常银环蛇蛇毒及DNA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银环蛇在自然界的生存、进化、分类,提供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础.方法①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蛇毒蛋白的组分;②利用随机引物扩增(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的方法对1例变异银环蛇和10例华南常见银环蛇的DNA进行扩增.结果 SDS-PAGE结果发现变异银环蛇毒的蛋白组分与正常银环蛇基本相同,但在43KD大小的一条蛋白带含量明显减少;RAPD扩增的DNA条带有明显差异.结论①变异银环蛇的蛇毒蛋白组分含量发生改变;②该变异银环蛇与正常银环蛇DNA差异显著.
作者:顾少菊;唐上明;孔天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研究是当前细胞生命活动研究的重要课题,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多样性、细胞内、胞浆、胞核和跨膜等过程,有不同的信息分子转导.细胞信号转导的结构、功能、途径的导常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或细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当细胞信号转导异常改变可发生疾病或促进疾病的过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广州地区儿童静脉血血细胞各参数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地区三所幼儿园3~6岁的正常儿童809例进行普查.结果本组实验与北京医院的儿童参考值相比,WBC的低值大致相同,而高值本组实验结果明显高于文献值.Hb,MCV,MCH的测定值较文献值偏低,PLT男性的低值比文献的低值高,高值大致相同,而PLT女性的低值比文献值低,高值比文献值高.结论血常规的参考值与年龄、性别、种族有关.
作者:梁肖云;陈丽芳;李文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PML-RARα多肽和NB4细胞体外诱导体外诱导增殖的T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方法,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NB4细胞或PML-RARα 多肽(LSSCITQGKAIETQSSSSEE)作为刺激原体外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利用LDH方法检测诱导后T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 PML-RARα多肽诱导组第10d和第15d 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活性为:49.65±6.7%(p<0.01)和73.13±8.42%(p<0.01),NB4细胞诱导组第10d和第15d 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活性为:53.33±8.82%(p<0.01)和74.46±9.57%(p<0.01),而无诱导组的第10d和第15d 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活性为:15.93±9.25%和38.19±10.54%,前两组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ML-RARα多肽和NB4细胞体外可诱导出特异性T细胞,他们对表达PML-RARα的NB4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
作者:杨力建;李扬秋;陈少华;汤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证,用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和阐明中医证的本质和发病学机理是实现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关键.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学界从内分泌、免疫、能量代谢、血液循环、细胞因子及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等多个方面对于证的本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和进展.本文就阴虚证本质研究的现状和展望等做一综述.
作者:刘晓燕;申维玺;祁岩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用放射性131I制作甲状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选用纯种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低剂量、高剂量三组,用胃管给药法将131I引入动物体内.通过99mTc扫描、甲状腺激素动态测定及病理检查等评价动物模型的甲状腺功能及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各实验组病理生理改变差异显著,高剂量组模型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改变.结论合适的放射性碘剂量能稳定地制作甲状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
作者:蒋宁一;陈贵兵;刘雄英;张弘;刘生;陈少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老年护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如何在临床见习带教阶段中提高教学效果,是保证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教学组通过对广州医学院南大学院2002级护理大专班临床见习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做好教学前的准备、狠抓教学安排及规范带教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
作者:周玉兰;吴华;梁丹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扩增MSC,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生长过程,HE染色观察原代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SC表面抗体的表达及细胞的大概纯度.结果用此法进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血液系细胞在换液过程中被去除,成纤维细胞污染可经差速贴壁法去除.经鉴定获得的骨髓间充质细胞能达到理想的纯度,生长状态良好.结论采用差速贴壁培养法可获得一定纯度的MSC,这种方法简单、便捷、实用,并且用这种方法所分离获得的细胞生长状态好,在体外条件下能大量增殖,原代及传代生长都可形成均一的细胞集落.
作者:肖承佐;章乐虹;张昊;贺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胸片DR后处理功能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确诊为IPF的患者胸片在计算机上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后处理后,由3位放射诊断医师对处理前后的胸片DR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 IPF患者胸片DR后处理前影像表现:纤维化条索影21例(75.0%).云雾状磨玻璃16例(57.1%).粟粒状影10例(35.7%);结节状影12例(42.9%);网格状、蜂窝状影14例(50.0%);IPF患者胸片DR处理后影像表现:纤维化条索影26例(92.9%);云雾状磨玻璃23例(82%);粟粒状影22例(78.6%);结节状影13例(46.4%);网格状、蜂窝状影21例(75.0%).(p<0.001).结论运用胸部DR后处理软件进行分析,能提高IPF的征象显示率,有助于提高诊断.
作者:陈淮;曾庆思;刘莉;岑人丽;胡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胆囊癌CT征象,并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本组23例胆囊癌术前CT正确诊断18例,5例误诊.根据CT表现可分为:腔内型8例、厚壁型5例、肿块型10例;其中共8例并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肝内转移;病理结果:腺癌20例,鳞癌3例.结论原发性胆囊癌CT的诊断价值较高,但仍容易误诊,早期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掌握其CT征象,注意鉴别诊断可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曾旭文;梁治平;步军;曾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2-DM)患者焦虑情绪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D)对160例2-DM患者进行测评,并总结分析性别、年龄、病程、糖尿病器质性并发症、血糖控制情况、治疗方式、健康教育与焦虑情绪障碍的关系.结果 2-DM患者常伴有焦虑情绪障碍(占35.6%),女性、老年人、新发病或病程长、有器质性并发症、血糖控制差、使用胰岛素治疗及缺乏健康教育者焦虑情绪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要关注糖尿病病人,特别是要关注有器质性并发症、新发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及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老年女性患者的心理现状,积极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其实施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邓顺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国内外医疗仪器的发展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但主要集中于诊断方面,用于治疗仪器极少.设计原理及工作程序心血管循环反馈治疗仪是综合临床上的丰富成功经验设计研制的,其程序结合实验中的数学模型汇编而成,通过在线闭环自动检测,直接、快速、连续、高密度地采集血压, 肺毛细血管契压(PCW)、心率等重要生理参数,经压力传感器、A/D转换卡实时连续地输入计算机.通过用户界面人机对话,由医生选择药物,经数学模型及程序的运算,D/A转换器输出指令经输液器来控制给药量,而药物在机体的反应又及时、迅速地经在线闭环自动检测系统反馈回计算机,计算机不断更新计算结果,以此调节给药的速率及剂量.此外该系统还具有监控、报警、故障自诊断、智能化运行等特点.实验结果通过八只犬的实验表明,计算机取样及时、准确、快速,可以避免一些人为的误差以及取样间隔时间过长的不足.实验中给药结果证明能按照预期设计要求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实用性强,高科技含量高,可以预测将来应用于临床抢救危重病人,可靠性、精确性将大大高于传统方法.讨论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从收集病人数据到决定准确的给药量反馈过程太长,还有不少人为及计算的干扰和误差,因此抢救成功率极低.动物试验中发现该系统从获取血压变化到多次反馈调整给药整个周期短(2~5min)、计算准确,疗效可靠.当某药无效则可以及时提示医生换药,为临床争取了时间.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抢救危重病人的系统与仪器,目前该系统及仪器仍待进入临床评价.
作者:葛郁芝;吴志婷;盛国太;曹平良;刘小兵;朱兴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Bu/Cy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病人肝静脉闭塞病(VOD)的发生.方法 10例Bu/Cy预处理的Allo-HSCT病人,MTX/CsA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阿波莫斯10ml和前列素E1(PGE1)10μg静脉输注(-7d至+28d)预防VOD.结果本组病人仅1例发生VOD;移植前后病人ALT和TBIL无差异(p>0.05).结果前列素E1与阿波莫斯的联合应用可预防VOD的发生.
作者:杨海虹;方平;黄振倩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