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召岚
目的:归纳、总结蒙药嘎日迪-13味丸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些年嘎日迪-13味丸临床应用、药理、提取工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嘎日迪-13味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面瘫等疾病疗效显著,其具有脑组织缺血损伤保护、心肌缺血保护等药理作用.结论:蒙药嘎日迪-13味丸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桂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取腰夹脊穴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推拿按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疼痛指数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安全简单、无毒副作用、痛苦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中药化石排石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化石排石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囊体积缩小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化石排石汤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小胆囊体积,且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牛祎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为主加减合丹参注射液联合舌咽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假性球麻痹(PBP)的疗效.方法:以住院号奇偶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中风恢复期PBP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与舌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行地黄饮子为主加减合丹参注射液联合舌咽针刺治疗,14天后评估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吞咽功能分级(Ⅰ、Ⅱ、Ⅳ、Ⅴ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血清IL-6、CRP及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黄饮子为主加减合丹参注射液联合舌咽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PBP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宋孝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中药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用西医方法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茵栀黄汤煎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对患者血清TNF-α、脐血血清TNF-α的影响.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脉血及脐静脉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中药组静脉血及脐静脉血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给予茵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能明显改善静脉血及脐静脉血清TNF-α的水平.
作者:俞琳;贾晓慧;朱雁虹;张慧玲;彭书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及红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良好,可有效降低血浆黏度及血清hs-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赵菁莉老师认为膜性肾病病机为肺失开阖,脾失转运,肾失封藏,导致水肿、纳呆、尿频及蛋白尿的出现,临床治疗该病以健脾益肾、化湿通络为主,并注意药物配伍及药量配比,随四时变化临证加减.主要介绍赵老师运用当归补血汤及水陆二仙丹治疗膜性肾病临床验案一则,分析其思路,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作者:聂晨莹;赵菁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践教学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合理设置进行探索.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和学生的特点,终确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实践项目,同时兼顾学科之间的衔接和整合.
作者:杨金燕;郭润勤;徐清;吴亚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小儿脑瘫流涎症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中医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流涎改善情况和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儿流涎控制率由9.38%提高到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患儿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P)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流涎症患儿采用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患儿流涎情况,促进血液流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燕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人体舌质舌苔分离是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舌质舌苔的准确分离是后续舌体特征提取与识别的基础.对近年来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中的舌体苔质分离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并针对现有基于数码相机拍摄彩色图像信息量不足的问题,提出借助光谱技术在信息量方面的优势,结合临床信息,探究更多舌体生理病理信息的光学表达参数,为中医临床舌诊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从而促进中医舌诊客观化的发展.
作者:刘明;赵静;陆小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中医内科门诊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联合达因-35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达因-35片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睾酮、促卵泡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在血清睾酮、促卵泡素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71.42%,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睾酮、促卵泡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
作者:何福强;陈天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白介素-8(IL-8)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肺活血汤,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等肺功能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等炎症指标降低,αl-AT及六分钟步行距离(6 MWD)均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补肺活血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林;李丹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扁桃体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感染性疾病,属中医“乳蛾”范畴.随着空气污染、饮食不节等因素的加重,扁桃体炎的临床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目前西医常规使用抗感染治疗,但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大.中医外治法治疗扁桃体炎具有保留扁桃体及其功能的作用,价廉效佳,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对近5年来扁桃体炎的中医外治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曾冰沁;陶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讨论石蜡复合中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石蜡治疗,观察组给予石蜡复合中药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个月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M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1.83±0.76)明显优于对照组(2.55±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石蜡复合中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显著,患儿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石蜡治疗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凌一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当前“中医热”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中医药“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异质文化彼此优化重组、交融与吸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中医药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常态背景下,在国际化舞台上顺应历史潮流,对中医药教育进行改革与路径创新,仍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需密切关注的议题之一.东南亚地区与中国有着悠久的中医药交流史,以东南亚为切入点,分析其中医药教育面临的现状,并对比中国的教育模式,为东南亚中医药教育发展提供相关思路与参与.
作者:崇为伟;文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五更泻为一种慢性泄泻,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介绍温针灸配合督灸治疗五更泻,两者合用将艾灸、药物和经络腧穴、针刺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机体自身正气,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共奏温肾壮阳、健脾止泻之效,为培元治本之法.
作者:王冬芝;张建英;董凤怡;赵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慢咽舒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桔梗、枳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空白对照无干扰,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在7.529~376.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7),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0.4%(n-6).结论:该标准可有效控制慢咽舒丸的质量.
作者:彭柳;龚大春;范开静;汪冬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服用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并联合糠浴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及糠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近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停药3个月后空腹血糖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持久、安全,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贻军;胡曾凡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张士卿教授认为小儿遗屎症以脾肾阳虚为本,虫积于内为标,治疗以温补脾肾、燥湿止泻、杀虫止痛为法,临床治疗选用四神丸与乌梅丸加减.介绍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遗屎症经典案例一则,以资验证.
作者:杨新强;吴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红花及颈腰康胶囊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方法:采用Ultimmate X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02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2.5)(15:5:80);流速:1.0mL· min-1;柱温:30℃;波长:403nm,测定红花及颈腰康胶囊中羟基A的含量.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112 48~0.674 88μg进样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羟基A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7%,RSD=1.4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为红花药材及颈腰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提高及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魏晓雨;祁树贤;王美慧;边雨;徐杰;伦宗慧;姜文月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