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逍遥散对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蔡洪;李毅俊

关键词:乳腺癌, 逍遥散, 肝郁气滞,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摘要:目的:分析逍遥散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患者,运用逍遥散治疗,采用MSSNS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用FACT-B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MSSN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FACT-B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能够缓解乳腺癌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抗衰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如何抗衰老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中医药抗衰老有几千年的丰富经验,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求如何长生不老、延年益寿、青春永驻,并总结出大量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有些经典的中医药方仍然沿用至今.通过收集现代医学和中药学等关于抗衰老作用机制的文献,对近年来中药复方抗衰老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周玉;赵燕;马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天麻商品等级与天麻素含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天麻素为天麻主要有效成分及质量评价指标成分之一,但目前天麻市场分级仅按天麻大小划分,等级是中药质量的标志,也是商品定价的依据,分级应体现“优质优价”原则,该研究为天麻分级提供一定的内在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天麻分级历史沿革及现状,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陕西、贵州、四川三产区12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天麻等级与大小之间呈正相关,等级与天麻素含量未见正相关关系.结论:目前市场上只根据天麻大小分级的方法欠妥,天麻市场分级标准有待完善;研究结果可为天麻合理分级提供一定的内在科学依据.

    作者:仲瑞雪;陈韵蓓;段小云;季欧;吴传红;温慧敏;魏庭森;冯光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Seminar-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研究生《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法》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Seminar-PBL”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有效的研讨型教学方法,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Seminar和PBL教学法给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曙光.应用Seminar和PBL教学模式开展研究生课堂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意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科研业务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韦国兵;胡奇军;廖夫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物质对葛根素溶解特性的影响

    目的:测定葛根素的饱和溶解度,并探讨不同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材料对其溶解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泊洛沙姆188(F68)、高分子材料聚维酮K30(PVP K30)、甲基纤维素(MC)、系列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100M、K15M、K4M、E15、E5、E3),配成系列浓度的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在以上溶液中的大溶解度.结果:考察物质的质量浓度在0.2~1.5mg·mL-1范围内,葛根素的大饱和溶解度分别为:4.04mg·mL-1 [ρ(SDS)=0.2mg·mL-1],5.32mg·mL-1[ρ(PVPK30)=0.2mg· mL-1],4.91mg· mL-1[ρ(F68)=0.5mg· mL-1],5.73mg· mL-1[ρ(HPMCE3)=0.2mg· mL-1],4.51mg· mL-1[ρ(MC)=1.0mg· mL-1],4.94mg· mL-1[ρ(HPMC E5)=0.5mg·mL-1],4.72mg·mL-1[ρ(HPMC E15)=1.5 mg· mL-1],4.87mg·mL-1[ρ(HPMC E4M)=1.5mg·mL-1],4.46mg·mL-1[ρ(HPMC E15M)=1.5mg· mL-1],4.27mg·mL-1 [ρ(HPMC E100M)=1.5mg·mL-1].结论:葛根素为水中溶解度较低的药物,在葛根素溶液中加入0.2mg·mL-1的HPMC E3或0.2mg·mL-1PVP K30可能通过抑制葛根素结晶,使其增溶效果更好.

    作者:郭波红;许丹翘;孙树铭;刘晓红;龙兰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精勤博采,寒湿专著——读《寒湿论治》

    主要从“羽翼温病,发人所思”“旁征博引,溯源经典”“三焦正邪,立法详备”等几方面探讨《寒湿论治》一书的特点及立意.阮诗玮教授凭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结合自身临证经验著《寒湿论治》,意在补伤寒、温病之不足,使人不至于寒湿湿热不认,伤寒寒湿混淆一说,而令医者能更清晰地认识和准确辨治寒湿病证.书中示人圆机活法,载入卓有成效之方药,深入学习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和辨治水平.

    作者:许勇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64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高于A组的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虚型患者DHI减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浊型及气虚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林晓珊;张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挑络疗法中的“颈圈”应用体会

    颈圈包括颈百劳、肩中俞、肩外俞、肩井、臑俞、大椎,可构成一个圈,主治颈部的疾患,左右各一,分别在颈部脊柱的两旁,简称为“颈圈”.在颈圈的指导下,运用挑络疗法治疗络脉不通所致的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络脉痹阻所致的颈部僵痛有明显效果.

    作者:李灵灵;陈守强;李得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文献综述

    肝主疏泄,畅达气机,调畅情志,调和气血,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很大的作用.对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及相关现代研究做综述,旨在阐明中医学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与现代医学中心理应激机制的联系,总结现代医学对此的研究及应用,探究其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孔伟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经行头痛42例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42例经行头痛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有效3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95%.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明显.

    作者:吴会珍;崔晓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健脾柔肝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柔肝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14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症状评分量表(NNS)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评分量表(MDN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DNS、NN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改善更显著,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柔肝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广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张炜教授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小儿急性发热经验

    介绍张炜教授以滋阴清热法(自拟青玉汤)治疗小儿急性发热的临床经验.张炜教授认为小儿急性发热属于阴虚型,不应解表发汗,当滋阴清热,并指出滋阴清热法不限于长期发热,由此提出小儿急性发热阴虚型的特点及与其他类型发热的诊断鉴别要点.

    作者:张涛;张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复方丹参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联合二甲双胍应对高龄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降压措施的基础上应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研究组患者除常规降压降糖治疗外联合应用复方丹参片.规定治疗周期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改善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无明显差别.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改善明显,对照组仅空腹血糖值改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为临床应用复方丹参片联合二甲双胍在针对高龄人群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上提供正面参考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锦飘;陈晓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氯米芬与温肾祛湿方联用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氯米芬与温肾祛湿方联用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将74例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氯米芬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及氯米芬片治疗的同时使用温肾祛湿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促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清E2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促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清E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温肾祛湿方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为临床常见病,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研究了冠心病心绞痛的诱发原因、发病机制、辨证分型、治疗方药等,积累了众多的理论知识,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现代临床中,中医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作用重大,学者们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整理和综述冠心痛心绞痛的古今中医文献.

    作者:雷默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消渴丸联合甘精胰岛素对新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渴丸联合甘精胰岛素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9.0%)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与对照组(B组,30例),两组患者在控制饮食与运动的的基础上,于3餐前30min,A组患者予口服消渴丸,B组患者给予格列本脲,两组患者同时每晚固定时间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HbAl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BMI指数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无低血糖发生.结论:消渴丸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能有效降低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且对病人体重影响小,有安全、方便、依从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晶;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变应性咳嗽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

    变应性咳嗽,临床上西医诊断缺乏统一标准,治疗上常规使用抗过敏类药物治疗,严重者配合糖皮质激素,效果一般.从中医角度分析变应性咳嗽的病机为风邪偏盛、气机不畅、阴津不足,尤以风邪偏盛为核心,针对其病因病机特点,确立祛风邪、调气机、滋肺阴的治疗思路,遣方选用止嗽散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病案一则,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宋迪;陈宪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十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二肽基肽酶Ⅳ作用的体外筛选研究

    目的:运用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观察经验方中十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DPP-4的抑制活性,明确该方具有DPP-4抑制作用的主要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方法:以DPP-4酶、缓冲液、底物建立DPP-4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分别应用经验方中十味中药水提物及其主要单体成分进行干预,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吸光度(OD),计算DPP-IV抑制率及IC50值.结果:十味中药IC50值分别为莱菔子(382.554±7.749)mg/L,菟丝子(843.391±135.230)mg/L,栀子(1027.921±104.316)mg/L;单体成分IC50值分别为栀子苷(0.075±0.004) mmol/L,盐酸水苏碱(2.638±0.715)mmol/L,金丝桃苷(3.135±0.656)mmol/L,芥子碱硫氰酸盐(6.975±1.099) mmol/L,甜菜碱(60.265±29.117)mmol/L,其余中药及单体成分未达到半数抑制率.结论:莱菔子、菟丝子、栀子的DPP-4抑制作用相对明显,可能是该经验方中抑制DPP-4活性的主要药物,单体成分中栀子苷、盐酸水苏碱、金丝桃苷、芥子碱硫氰酸盐、甜菜碱的DPP-Ⅳ抑制作用较强,其中栀子苷作用明显.

    作者:周雪梅;田春雨;喇孝瑾;陈震;付茜茹;程瑞婷;吴博;董思圻;李继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西黄丸中总糖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西黄丸中水溶性总糖含量.方法:以蒽酮-硫酸比色法,葡萄糖为对照,测定波长626nm.本实验对显色剂的浓度和总糖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四个浓度的显色剂,以一定的体积加入显色,分别在线性范围内做标曲,从整体上选择出佳的显色剂浓度;总糖的提取方法改用称重补重的回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提取方法的重复性.结果:葡萄糖在2.0~24.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555X+0.0019,R2=0.9996,Y为吸光度,X为浓度.平均回收率97.5%(n=6),RSD=1.21%.结论:此法稳定可行,结果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测定西黄丸中总糖含量.

    作者:卢丽萍;甄绮雯;冯锦英;佟玲;刘晓琳;张蕾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广山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广山楂为广西道地药材之一,临床多作山楂使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对广山楂在化学成分、工艺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广山楂科学炮制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海玲;吴丽丹;张益;肖荣昌;朱彦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国百部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在生药学鉴别、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药理作用研究等方面对中国百部属药用植物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百部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王晓彤;罗点;王孝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