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红;杨于嘉;刘杰波;王霞
目的观察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304例哮喘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125μg/d、250μg/d和375μg/d,分别于初诊时及治疗2、4和12周后,评价其日、夜间哮喘症状计分和变应性鼻炎计分,记录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喘乐宁等)的揿数和应用天数,听诊哮鸣音改善情况.其中对266例于初诊时和治疗12周后监测高呼气流速(PEFR)值或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值.结果经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2、4和12周后与初诊基础值比较,患儿日、夜间哮喘症状计分、变应性鼻炎计分和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揿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这些作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更加明显;第12周时PEFR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或FEV1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初诊时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天数明显减少,哮鸣音均逐渐减少至消失,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儿童哮喘,疗效好,而且安全.
作者:李昌崇;张维溪;蔡晓红;董琳;罗运春;张海邻;李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临床资料: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本院经临床确诊为口腔溃疡的门诊(102例,能按规定复诊者)和住院(58例)患儿,共160例,其中男84例,女76例,年龄为6个月至14岁.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门诊和住院比例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赵智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影响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的因素.方法采用药物高效液相自动分析仪(HPLC),对31例服用CBZ的癫(疒间)患儿进行CBZ血清稳态谷质量浓度测定.分析其与年龄、体重、剂量、性别的关系.结果①服用不同剂量CBZ的患儿在用药1个月后,其血清CBZ质量浓度在各剂量组间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推荐剂量范围内,服CBZ 1个月后,患儿血清CBZ质量浓度在低体重患儿组低于高体重患儿组(P<0.05);③相同条件下,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清CBZ质量浓度亦有显著差异(P<0.05),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④相同条件下,不同性别组患儿血清CBZ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剂量相同的情况下,CBZ血清质量浓度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升高;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性别无相关性.因此对癫(疒间)患儿在选择CBZ治疗时宜从小剂量开始,并尽量实行个体化用药,定期进行血药质量浓度监测.
作者:李保敏;孙若鹏;王纪文;雷革非;胡瑞梅;王艳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感染和携带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抗生素敏感性情况,并对耐甲氧西林CNS株(MRCNS)的mecA基因进行检测.方法应用常规生化鉴定及微生物的微量鉴定系统(API)法进行MRCNS分离株菌属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114株CNS分离株进行11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并建立PCR方法对MRCNS株的mecA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79.8%的CNS分离株对甲氧西林耐药;MRCNS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唑啉、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等8种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CNS),且多重耐药率高达92.3%.MRCNS分离株耐药率高的前三位分别是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占分型总数(56例)的78.6%(44/56);在91株MRCNS中检出62株mecA基因阳性,检出率为68.1%.结论我国新生儿感染CNS甲氧西林耐药情况同国外相似,MRCNS对多种抗生素交叉耐药现象十分严重.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是一种方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很有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底建辉;沈叙庄;王咏红;刘红;林影;甄景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本文应用不同剂量更昔洛韦治疗5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脊液(CSF)和血更昔洛韦质量浓度测定,以探讨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用药剂量和方法,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张玉琴;朱近;李东;张培元;于晓莉;李鸿;叶露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使用肌酐清除率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偏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检测对观察肾脏疾病的进展和预后、药物治疗疗效、透析充分性和移植肾的功能等均有重要意义.目前准确评价GFR的指标是菊粉清除率(Cin)或同位素51铬-乙二胺四乙酸(51Cr-EDTA)等的清除率;临床上用来评价GFR常用的指标仍然是肌酐清除率(Ccr).Ccr与实际GFR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Ccr偏离GFR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管可分泌少量的肌酐,使Ccr高于GFR.血清肌酐(Scr)在正常水平时,肾小管分泌肌酐量很少,对Ccr影响不大,Ccr/GFR为1.1~1.4;且由于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存在昼夜规律,对肌酐的分泌主要集中在夜间,因此采用4h晨尿Ccr会比24h Ccr的偏差小.但是如果肾小球功能降低,Scr水平升高时,肾小管就会失去分泌肌酐的昼夜规律,分泌肌酐量会显著增多,使测得的Ccr远高于实际GFR;在GFR小于20mL*(min*1.73m2)-1时,Ccr/GFR比值可达到1.7[1,2].这样,用Ccr来反映GFR就会很不准确.
作者:孙良忠;陈述枚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发生肝功能损害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常很难恢复正常,是临床治疗的热点问题,目前虽有众多保肝降酶药,但尚无特效药物.本文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红梅;王晓红;朱启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本院18例1型糖尿病住院患儿血管内皮因子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进行检测,旨在探讨二者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寻找血管内皮损伤的指标和可能发生的机制,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孙书珍;汪翼;寻文龙;王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抗生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肺炎链球菌(SP)仍然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年龄组人群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主要致病菌,它可以引起儿童期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4百万儿童死于肺炎,其中约1百万死于SP感染.在过去的40年中,在世界的许多地方,SP对β-内酰胺类、红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耐药性持续增加[1~4];尤其是近10年来,耐药菌株广泛传播,在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出现肺炎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等新型抗生素耐药,以及出现对万古霉素耐受菌株,这一切严重威胁着SP感染的治疗,亦将成为21世纪一个主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作者:沈叙庄;杨永弘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非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人群血清中是否存在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方法研究对象为4组:第1组为2002年非SARS患儿88例(2002年备存血清);第2组为2003年SARS流行期间非SARS患儿89例;第3组为某SARS定点医院一线医务人员65例,均在SARS临床一线工作1个月;第4组为北京儿童医院非SARS一线工作人员33例.所用方法为间接ELISA法.结果第1组抗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G检出率为19.1%,第2组为12.5%,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3组和第4组抗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G检出率分别为1.54%和3.03%,两组差异也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若分别将第1组和第2组合并、第3组和第4组合并进行比较,则儿童组抗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G检出率为15.82%,成人组为2%,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另外,把儿童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1岁、~6岁、>6岁,<1岁年龄组抗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G检出率达36.36%,其余两组分别为8.77%和9.21%;<1岁年龄组的检出率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1.结论非SARS儿童血清中可检测出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其检出率为15.82%,其中<1岁年龄组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的检出率达36.36%.但该特异性IgG产生的原因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正德;刘亚谊;申昆玲;杨永弘;沈叙庄;照日格图;张辉;殷菊;胡英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生化、渗透浓度及甲状腺素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对43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换血过程中的血常规、电解质、血糖、渗透浓度、血浆蛋白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①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50%(常规法测定)(P<0.01)和47.3%(微量法测定)(P<0.01);②患儿的贫血有所纠正,但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P<0.01);③血Na+水平明显增高(P<0.05),K+、Ca2+水平无显著变化;④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分别下降了7.8%(P<0.05)和13.48%(P<0.01),球蛋白无显著变化;⑤血清甲状腺素(T4)降低(P<0.0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甲状腺刺激素无显著变化;⑥渗透浓度明显增高(P<0.05),血糖有增高趋势.结论换血后出现白细胞、血小板、血清蛋白、T4降低以及血清钠、渗透浓度增高,提示换血后应预防感染、出血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避免高渗液体输入,可适当补充甲状腺素.
作者:王庆红;杨于嘉;刘杰波;王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10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和13例多发性硬化(MS)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观察其转归.结果 ADEM与MS起病为发热、头晕、头痛(分别为3例、2例);意识障碍(分别为7例、2例);惊厥(分别为4例、1例).ADEM起病为广泛CNS障碍,MS常为单一神经症状,以视力障碍多见.脑脊液(CSF)、脑电图(EEG)检查差异性不明显,MRI显示ADEM与MS丘脑病变(分别为4例、1例).两组均有身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分别为1例、4例).甲基强的松龙治疗ADEM治愈4例,好转5例,无复发;MS基本痊愈8例,好转5例,复发9例.结论儿童脱髓鞘疾病:(1)多数与感染及预防接种有关;(2)临床多样化.临床表现为广泛CNS改变如意识障碍或惊厥,MRI示脑白质多发性病灶,尤其伴有丘脑病变者,应考虑ADEM;临床以单一神经症状起病,CNS至少有两处不相关联的白质病灶,有缓解与复发的特点,应考虑MS;(3)MRI为诊断本病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4)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ADEM预后较好,MS易复发,预后较差.
作者:周文新;黄志;孙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儿童家庭内聚集现象,探讨根除H 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治疗.方法经胃镜检查、病理切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PCR-UreA-DNA确诊H pylori感染患儿226例,对其383位父母及部分家庭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洛赛克+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疗法,治疗92例患儿,分成与感染的父母同治组和未同治组,观察对照2组H pylori根除率差异性.结果 226个家庭383位父母及部分家庭成员中H pylori总阳性检出率为83.8%.41例患儿菌株血清基因型与73位父母基因型符合率为89%(65/73).与父母同治组H pylori根除率为95.2%(40/42);未同治组H pylori根除率为80%(40/50),χ2=4.67,P<0.05,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H.pylori感染有突出的家庭内聚集现象,父母及有密切接触的其他家庭成员是儿童感染的重要传染源;与感染父母或家庭成员的同步治疗,对提高患儿H pylori根除率与预防再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肖肖;欧弼悠;尚世强;吴秀英;章许平;陈黎勤;曲一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对76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儿,女性占81.59%,年龄为(10.52±3.12)岁,病程为(7.63±8.15)个月;全部病例均有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初诊时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10例、甲状腺功能减低14例、无症状52例;初诊时临床诊断准确率为78.94%(60/76例),甲状腺针吸细胞学检查(FNAB)诊断准确率为98.68%(75/76例).随访2个月至4.5年,26例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低,32例甲状腺肿大消失,28例抗体降至正常;13例痊愈,痊愈病例中12例FNAB为淋巴型.结论儿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FNAB诊断准确率高,并可早期诊断;FNAB结合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可作为儿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较可靠诊断手段;儿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近期预后良好,预后可能与细胞学类型相关.
作者:王德亮;解建军;张喜凤;王明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儿男,23个月.以发热3d,呕吐3次,呼吸急促及嗜睡半天为主诉于2001年5月入院.患儿系第3胎第2产,足月剖宫产(母亲年龄大,46岁).出生体重4.15kg,无窒息史,生后母乳喂养至8个月,平时偶有感冒,无头痛及腹痛史.
作者:麻宏伟;董贵章;张海娟;刘春峰;卢瑶;王旸;林树无;刘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儿,男,5岁,汉族.以乏力、头晕4d,加重1d为主诉于2002年4月16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4d食用自制霉豆腐,半天后出现乏力、头晕、视力模糊、吞咽困难、便秘、四肢麻痹等症状.查体:R 40/min、P 120/min,神志清,精神差,抱入病房,双眼睑不能闭合,双侧瞳孔等大,直径约6mm,对光反射弱.双肺呼吸音减弱.四肢肌力均为Ⅱ级,肌张力Ⅲ级,膝、跟腱反射未引出.入院后粪厌氧菌培养证实为A型肉毒梭杆菌,确诊为A型肉毒中毒.入院第2d行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床头部抬高30°,监测血气,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作者:范晶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本文3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1998年7月至2000年7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患儿,年龄18个月至6岁,男18例,女12例.
作者:王玥;尚世华;白克肃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脑性瘫痪(脑瘫)儿多涎是一常见的疑难病症,流行病学研究认为10%~37.4%的脑瘫儿有多涎症状[1,2].流涎的先期表现,仅为一口腔的功能性损害症侯,但后续很可能导致不断地更换衣服及口水兜、体液丢失、吸入性肺炎、营养失衡、下唇与下颌区炎症、憔悴、肮脏、缺乏接触性躯体爱(如亲吻)、消弱语言沟通能力、性格孤僻等[3].
作者:陈哨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系统评价者:Hughes RAC,van der Mechy FGA对本篇系统评价的近一次实质性修改在2000年2月3日.如有必要,Cochrane评价将定期修改和更新.
作者:陈大鹏;万朝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儿科核医学泌尿系检查除能提供肾脏及集尿系解剖结构信息外,还能获得重要生理功能参数,其中对肾功能测定尤有价值.这主要归因于有符合肾功能测定要求的放射性药物及放射性核素(核素)示踪、成像技术.核素方法检测儿童肾功能主要有肾小球滤过率(GFR)、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和肾图测定.现就这些检查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述.
作者:曾纪骅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