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杨培生;龙宏刚;朱为群;邝伟明;朱郇荣
目的探讨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比较了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意识障碍、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心脏疾病、出血量、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时间等多因素与脑出血死亡相关.结论脑出血死亡与多因素相关,出血量的多少是致脑出血者死亡极重要的因素.
作者:黄烈生;沈岩松;杨继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阑尾脓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脓肿的CT特征.结果13例CT为右下腹局限性、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3例为右下腹混合性密度肿块并盲肠和部分升结肠壁明显增厚,边界清晰.4例为盲肠周围脂肪内斑片状或网状模糊密度增高影.增强扫描20例均见明显不规则强化,16例呈不规则环状强化,4例呈斑片状强化.结论阑尾脓肿的CT表现为右下腹混合性肿块,结合临床,大多数病例可以获得正确诊断.确诊常赖于手术和病理.
作者:黄奕妆;周世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的影响因素. 方法在放射免疫分析法常规操作的基础上,把加样后在37℃温浴2~3小时,改为在微波炉内用微波辐射,用温火处理2分钟后再37℃水浴25分钟,与对照组常规法进行比较. 结果利用微波辐射能使整个试验过程所需的时间缩短150分钟,而结果符合率与常规方法相同(p>0.05). 结论利用微波炉产生的微波辐射能,可加速RIA反应中抗原与抗体的反应,以达到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作者:张宝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行胃造瘘18例,效果满意.其护理要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细致的护理,保持造瘘管通畅,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詹红;周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水针(其成份为复合维生素B针剂与10%葡萄糖注射液的混合液)注射法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确诊为颈椎病的200例,分为治疗组135例,采用常规正骨推拿手法后,加用水针注射;对照组65例,仅作常规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过程中通过了解症状消失和体征改善情况1~5周.结果治疗组病人颈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和颈部压痛点、颈神经根紧张试验等体征的消失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前者总有效率为97.0%,后者为36.9%,差异有显著性(p<0.01)意义.结论正骨推拿手法配合水针注射法,可促进颈椎病症状消失和体征的改善,疗效巩固;同时水针注射法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经济便宜的疗法.
作者:梁伟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康宁胶囊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79例用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93例用谷胱甘肽加用康宁胶囊治疗,通过肝功能指标及纤维化指标评价疗效.结果经4~8周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肝功能指标及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宁胶囊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作用.
作者:曾文铤;朱科伦;马佩球;谢青山;梁建新;赖建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病理学的发展是临床医学中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病理诊断学的发展经历了各个阶段:直接观察水平光镜和电镜观察水平,分子检测水平和基因水平.目前常规病理检查来自活检脱落的细胞检查和尸检.尸检是重要的病理检查途径,但是大多数医院尸检率极低,不到10%.尸检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中起来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医院应设法提高尸检率.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测定了46例CHF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作分析比较.结果 CHF组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IgG、C3升高.结论 CHF患儿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激活补体系统,造成免疫损伤,加重心功能不全.
作者:阮兢;郑铠军;邓向红;谭益恒;何洁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因素、诊治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经手术证实和病理确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7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良性肿瘤87例为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有妇产科手术史67例(77.0%),对照组有妇产科手术史30例(34.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意义;观察组术前确诊51例,符合率为58.6%,误诊36例,占41.4%;观察组卵巢活动受限、触痛结节分别为92.0%和43.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医源性因素仍是引起巧克力囊肿的主要原因;痛经、不孕和月经异常是巧克力囊肿的主要临床症状;卵囊活动受限、在子宫直肠窝扪及触痛结节为巧克力囊肿的主要体征.
作者:王锦江;麦玉冰;陈春林;陈淑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止期、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环孢素A受体(CyP) mRNA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环孢素A辅助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方法,经凝胶图像半定量分析,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yP mRNA的表达.结果 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存在有CyP mRNA的表达,静止期较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意义,但在活动期CyP mRNA的表达较正常人和静止期病人明显降低(p<0.01),地塞米松处理后,活动期病人Cy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 SLE病人有CyP mRNA的表达,但活动期明显下降,糖皮质激素可改善CyP mRNA的表达.
作者:汪华林;谭树芬;叶丽嫦;徐安平;谢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和肾毒性.方法对23例反复泌尿系感染者,中段尿培养致病菌株对奈替米星敏感而使用奈替米星,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在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尿渗透压、肌酐清除率及尿培养.对用药前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治疗后随诊3个月,观察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奈替米星治疗敏感病菌株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治愈率是81.8%,临床有效率是90.9%.治疗期间和结束后随诊期间,未见肾毒性和其它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继红;吴华;李春晖;李彪;徐中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肝细胞分离技术日趋成熟,肝细胞移植成为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但供体短缺和免疫排斥反应,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微囊技术的进步,解决了这一矛盾.
作者:刘应生;章乐虹;胡以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54例老年急腹症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老年急腹症54例手术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结果起病时间超过24小时与早期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酸碱平衡失调与送治时间是术前主要危险因素,及早治疗与术前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是急腹症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勋;李永炬;梁英棠;陈雅文;余安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多甙冲剂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结果 2组的痊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意义.结论使用多甙冲剂从免疫调节及补充微量元素的方向,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国桃;翁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特点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分析了126例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与年龄、异物性质的关系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岁占29.0%,异物多为骨刺类,1~3岁占65.9%,异物多为种仁类,>3岁占11.1%;异物在体内停留<24小时发生感染及肺气肿为35.0%,>24小时者为78.0%;喉及气管异物者发生呼吸困难为77.0%,支气管异物者为8.9%.结论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与生理机能未完善、喂养看护不周、不良的饮食习惯等有关.
作者:陶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1993年~2000年6月救治集体毒蕈中毒2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1例,男13例,女8例,<14岁9例,>60岁1例.每例进食蕈块10克~200克,喝汤10ml~300ml,进食后5分钟~12小时出现症状,喝汤者先出现症状或首先发生昏迷.
作者:林玉如;陈中和;曾二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000年4月13日~30日,芳村区某小学发生一起麻疹暴发,历时18天,确诊病例16人,罹患率4.06%,无死亡病例.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诊断,证实是一起学龄期流动儿童集体的麻疹暴发.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平息.现将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钟品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Peutz-Jeghers综合征胃肠道息肉恶变风险的认识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分析了13例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对其家系进行调查及追踪.结果发现黑色素斑12例,胃肠道息肉11例,其中结肠息肉6例,1例癌变.8例有家族聚集现象.因肠套叠急症手术3例.结论该病存在不完全外显现象及恶变风险,对家系成员应长期跟踪随访;肠套叠发生发展隐袭,应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陈潮文;姚燕丹;蔡少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消除MR成像的伪影,提高图像的质量,可改变MR的成像参数,采用饱和等技术.饱和技术即是在MR成像中,为了更好的显示目标区,对某一部分施加饱和带,使来自这一部分的信号减少或消失.饱和技术包括预饱和、示踪饱和、脂肪水饱和、磁化传递抑制和幅度选择饱和.
作者:李伟;张双胜;汤积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Eswl术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并发症比较.方法通过Eswl术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出两种方法的优势与缺点,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Eswl术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输尿管镜并发症发生率为9.90%.结论输尿管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只有通过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
作者:戴奇山;钟惟德;蔡岳斌;魏鸿蔼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