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医学显像中注射技术误差分析及控制

邓明

关键词:核医学显像
摘要:核医学显像的质量控制,包括药物标记,给药技术的质量、显像时机的掌握、体位的摆放以及图像采集和处理参数的选择等.其中,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质量密切地影响显像结果.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和显像要求,注射给药可分为皮内、皮下注射,普通静脉注射及“弹丸注射”等方式.现对注射技术的误差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分析如下.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技术和质量保证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腹部恶性肿瘤的定位,疗效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法.方法应用ELKTA体部定位系统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肺癌、肝癌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利用胸腹骨性标记验证重定位精度,每例治疗3~20次,每次剂量3~15GY,2~4次/周,共治疗肺癌43例,肝癌10例.结果经CT定位和重定位验证,重定位精度,在上下轴方向(VERT)6~14mm,平均9mm;左右轴方向(LAT)5~10mm,平均6mm;前后轴方向(AP)5~10mm,平均7mm.53例病人经6~20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肿瘤消失15例,缩小28例,不变5例,局部控制90.6%(48/53),增大5例.结论保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定位精度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并发症.

    作者:刘均;刘跃;宋立友;马丽萍;王永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集体毒蕈中毒的救治体会

    我院1993年~2000年6月救治集体毒蕈中毒2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1例,男13例,女8例,<14岁9例,>60岁1例.每例进食蕈块10克~200克,喝汤10ml~300ml,进食后5分钟~12小时出现症状,喝汤者先出现症状或首先发生昏迷.

    作者:林玉如;陈中和;曾二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核医学显像中注射技术误差分析及控制

    核医学显像的质量控制,包括药物标记,给药技术的质量、显像时机的掌握、体位的摆放以及图像采集和处理参数的选择等.其中,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质量密切地影响显像结果.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和显像要求,注射给药可分为皮内、皮下注射,普通静脉注射及“弹丸注射”等方式.现对注射技术的误差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邓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股疝的诊治

    术前确诊11例,误诊7例,出现绞窄6例,均治愈出院,随访半年至2年,复发4例.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在基层医院,因股疝常出现嵌顿或绞窄,以采用经腹股沟部股疝修补术为佳.

    作者:伍洪森;莫捷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耳功能异常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耳传音功能异常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结果的影响程度并在临床应用中加以识别和剔除.方法将年龄2月~11岁56例(107耳)小儿依听力损失类型分为感音性聋组和传导性聋组,并设置正常听力对照组,应用GSI 60耳声发射仪分别观察其DPOAE的DP检出率、DP幅值、DP与NF幅值差及相同参数条件下DPOAE测试时间.结果耳蜗功能严重受损和渗出性中耳炎所记录到的DPOAE各测量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积液导致的中耳传音功能障碍对DPOAE测试结果的影响,与耳蜗功能严重损害时所记录到的DPOAE参数变化,在临床检测中难以区分.因此,临床上在应用DPOAE进行听力评估之前,首先要检测受检者的中耳功能,剔除其对DPOAE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罗仁忠;陈倩;温瑞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30例病儿尸检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通过尸检病理确诊,探讨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30例小儿尸检病例进行病理与临床诊断对照分析.结果总的尸检率为52.63%(130/247).基本符合99例,符合率76.15%,误诊31例,误诊率23.85%.结论误诊的影响因素为:①临床表现多样性;②对某些传染病缺乏警惕性;③年龄小,病情重,演变快.尸检仍是检验临床诊断的关键手段.

    作者:李丽妍;林明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超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疗效评价

    5年来我们用超小切口切除胆囊13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8例,男51例,女87例.年龄25~71岁,平均41岁,病程2年~30年.单纯性胆囊结石72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47例,单纯性慢性胆囊炎15例,胆囊息肉4例.经反复内科保守治疗,因疗效差,而手术治疗.

    作者:王仕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水针注射法对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水针(其成份为复合维生素B针剂与10%葡萄糖注射液的混合液)注射法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确诊为颈椎病的200例,分为治疗组135例,采用常规正骨推拿手法后,加用水针注射;对照组65例,仅作常规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过程中通过了解症状消失和体征改善情况1~5周.结果治疗组病人颈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和颈部压痛点、颈神经根紧张试验等体征的消失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前者总有效率为97.0%,后者为36.9%,差异有显著性(p<0.01)意义.结论正骨推拿手法配合水针注射法,可促进颈椎病症状消失和体征的改善,疗效巩固;同时水针注射法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经济便宜的疗法.

    作者:梁伟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思密达、黄荆叶联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方法.方法将轻度、中度轮状病毒肠炎的两组患儿2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治疗、治疗I组加口服思密达、治疗Ⅱ组加服思密达及黄荆叶粥.结果止泻时间及病程,治疗I组治疗Ⅱ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Ⅱ组短于Ⅰ组(p<0.01 ).结论思密达、黄荆叶联合治疗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冬云;侯燕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饱和技术与MR成像

    为了消除MR成像的伪影,提高图像的质量,可改变MR的成像参数,采用饱和等技术.饱和技术即是在MR成像中,为了更好的显示目标区,对某一部分施加饱和带,使来自这一部分的信号减少或消失.饱和技术包括预饱和、示踪饱和、脂肪水饱和、磁化传递抑制和幅度选择饱和.

    作者:李伟;张双胜;汤积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开窗入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

    目的评价开窗入路法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患者行单/双侧开窗法治疗,分析其结果.结果经平均38个月的随访,优36例,良37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为89%.结论开窗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术后康复快、粘连机会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少等优点.

    作者:黄必留;张普国;黄明光;曾秋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的主要临床病理特点、肿瘤的浸润和扩散,以期对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有所裨益.方法对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重新光镜观察宫内膜癌病理、浸润及扩散情况并进行病理分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结果本组中有异常子宫出血124例(98.4%),子宫内膜样腺癌多(86.5%),临床Ⅰ期占82.1%,G3淋巴结转移率(43.7%)明显高于G2(12.2%)和G1(2.7%),深肌层浸润的淋巴结转移率(43.7%)明显高于浅肌层浸润者(3.2%).结论子宫内膜癌突出的症状是子宫出血,几乎绝大多数是腺癌.手术时要根据大体观察、术前诊断、术中冰冻等结果,对其组织亚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米贤军;储兵;熊小英;万波;黄永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特点及预防

    目的总结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特点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分析了126例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与年龄、异物性质的关系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岁占29.0%,异物多为骨刺类,1~3岁占65.9%,异物多为种仁类,>3岁占11.1%;异物在体内停留<24小时发生感染及肺气肿为35.0%,>24小时者为78.0%;喉及气管异物者发生呼吸困难为77.0%,支气管异物者为8.9%.结论小儿呼吸道异物的发病与生理机能未完善、喂养看护不周、不良的饮食习惯等有关.

    作者:陶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因素、诊治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经手术证实和病理确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7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良性肿瘤87例为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有妇产科手术史67例(77.0%),对照组有妇产科手术史30例(34.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意义;观察组术前确诊51例,符合率为58.6%,误诊36例,占41.4%;观察组卵巢活动受限、触痛结节分别为92.0%和43.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医源性因素仍是引起巧克力囊肿的主要原因;痛经、不孕和月经异常是巧克力囊肿的主要临床症状;卵囊活动受限、在子宫直肠窝扪及触痛结节为巧克力囊肿的主要体征.

    作者:王锦江;麦玉冰;陈春林;陈淑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抗生素的临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抽检501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作抗生素应用现况调查.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5.6%;其中头孢菌素类居首位为34.1%、其次喹诺酮类为26.3%和青霉素类为19.1%;单种应用42.4%;抗生素选用以经验为主92.1%;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38.5%,病原体培养的阳性率为39.0%;大部分医师能做到合理应用. 结论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管理非常重要.应根据病原学和药敏学首选窄谱抗生素,尽量应用一种抗生素,用于预防应严格控制.

    作者:林红燕;叶晓光;王若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门奇断流术对自由门静脉压力和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门奇断流术对自由门静脉压力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3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和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采用水柱法测量自由门静脉压力(FPP),常规抽血检测肝功能变化.结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FPP由术前的26.0±6.0mmHg降至术后21.0±6.0mmHg.同时,患者肝功能无明显损害.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维护肝脏功能的同时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式.

    作者:张辉;杨培生;龙宏刚;朱为群;邝伟明;朱郇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评价

    目的观察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对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治疗组48例(常规+奥美拉唑),对照组48例(常规+西米替丁).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8%和16.67%(p<0.05).结论奥美拉唑可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作者:梁若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公务员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研究

    目的了解公务员乙肝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1364名公务员保健体检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3.12%(179/1364),其中男15.10%(109/722),女10.90%(70/64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HBsAg阳性者的血清标志物的6种组合模式中,以HBsAg、抗-HBe、抗-HBc均为阳性的组合模式多37.99%(68/179),单项则以抗-HBc阳性多69.27%(124/179).结论深圳市公务员HBV感染情况严重.

    作者:王淑文;刘添发;张希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急腹症术前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54例老年急腹症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老年急腹症54例手术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结果起病时间超过24小时与早期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酸碱平衡失调与送治时间是术前主要危险因素,及早治疗与术前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是急腹症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勋;李永炬;梁英棠;陈雅文;余安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瓣流场中湍流剪应力的方法学研究

    本文从方法学的角度对目前心瓣流场中湍流剪应力体内外研究方法与检测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合评估.鉴于诸多方法各自具有的不足,有关湍流剪应力的研究迄今尚缺乏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指出体内无创研究是今后湍流剪应力方法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不断普及的MRI与逐步完善的多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将成为准确性更高、较有前途的湍流剪应力检测方法.

    作者:张桂敏;石应康;唐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