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儿童深二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将83例5~11岁儿童四肢和躯干深二度烧伤患儿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早期手术治疗组45例,非早期手术治疗组38例。早期手术治疗组患儿均在伤后3d内,在全麻下将四肢和躯干深二度烧伤采用削痂、刮痂和削磨痂等手术方式一次性手术去除坏死组织,可以保留少量间生态组织。术后创面用脱细胞生物敷料覆盖。非早期手术治疗组,采取早期创面暴露或小面积创面包扎换药等传统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治疗观察并发症,愈合时间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早期手术治疗组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抗生素应用时间及瘢痕增生评分均少于非早期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深二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明显缩短了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抗生素的应用,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杨新发;蔡希凤;关兴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婴幼儿暂时性高磷酸酶血症(transient hyper-phosphatasemia of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 THI)是指婴幼儿在无肝或骨疾病的情况下出现血碱性磷酸酶(ALP)暂时性、孤立性升高。虽临床报道不多,但其在婴幼儿可能为一种相对常见现象,对儿童生命无威胁,为一种良性现象。下面本文就通过两例病例介绍及相关文献复习与大家共同学习THI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疗相关知识。
作者:徐娜;张宛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生后42 d的小于胎龄儿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现代医学保健,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干预。1周岁时对其身高、体质量测量和智能发育测评。结果干预组患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对于小于胎龄儿这一类存在生长发育障碍的高危儿童,尽早进行干预,能更好地提高其生存质量,防止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的发生。
作者:曾贞;马美美;田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在静脉滴注时整体护理干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滴注护理方面,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静脉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促进疗效,对患儿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小儿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 HD ),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AD HD的发病有所增加,已经引起了儿童家长们的广泛重视。ADHD是指儿童时期起病,表现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伴或不伴明显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不分场合地点的过度活动、行为冲动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6~10岁儿童,智力大多正常范围内,病程长或严重时可出现轻度的认知障碍或学习困难。当小儿出现多动、注意力涣散或情绪冲动时应首先注意其病因,判断是否为生理性多动,然后再进行AD HD的诊断、智商测定等,后寻找其伴发的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继发性AD HD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对于那些早产、母孕期异常、出生后患过各种脑膜炎、颅脑外伤、热性惊厥、癫痫、脑出血、药物或食物中毒、营养不良或过剩等或就诊时存在发育落后、语言障碍、学习困难、代谢异常等的儿童。诊断ADHD时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十分必要。
作者: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的急救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102例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的急救与护理。结果102例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经有效急救与护理后,显效91例,有效7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平均住院时间为(7.12±1.46)d。结论通过对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进行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长期临床研究认为,多动症实证病位主要在心肝,虚证病位主要在脾肾,其中情志因素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可贯穿疾病始终。发病原因主要是家长期望甚高,学业负担过重,缺乏体育锻炼及娱乐活动,身心得不到放松,积怨在心,久郁于肝,以致肝失调达,疏泄失常,疾病由生。加之患儿饮食多喜荤厌蔬,挑食偏食,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痰浊内生,郁而化热,痰热胶结,扰动心肝,久之则肝之阴阳失调,疾病乃生。
作者:韩新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肝素对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肾病患儿随机分为微剂量组、小计量组和中剂量组各30例,分别应用不同剂量的肝素50 U/kg ,100 U/kg ,200 U/kg ,静脉滴注,每日1次。应用肝素前后监测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结果微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纠正高凝状态,APTT ,PT ,D二聚体水平,BP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两组和中剂量组比较,凝血指标有较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剂量肝素纠正肾病患儿高凝状态,无需连续监测凝血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王莉;王林中;倪文昌;何火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固表祛风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固表祛风汤口服,对照组40例予孟鲁司特钠口服,疗程2周,2周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表祛风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及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二联用药组、三联用药组,每组40例。单一用药组给予氯雷他定口服,二联用药组给予氯雷他定及盐酸丙卡特罗口服,三联用药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氯雷他定及盐酸丙卡特罗口服,疗程14 d。用药后记录3组患儿咳嗽改善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三联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高于单一用药组57.5%(23/40)、二联用药组8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7);单一用药组与二联用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7)。二联用药组、三联用药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及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章礼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儿童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对儿童肿瘤的诊治水平,现分析本院20040429/20111219收治的5例儿童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例1,患儿男,4岁2个月,20110811初诊。主诉:腹痛3d。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以脐周为主,无发热,无吐泻。既往体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全腹未及包快、无压痛反跳痛,脊柱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腹部B超: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腹部CT 未见异常;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尿粪常规、血尿淀粉酶、电解质、C反应蛋白、支原体抗体均无异常。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腹痛无好转。
作者:施品英;沈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龙牡桂枝汤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动物---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自发活动和非选择性注意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幼年雄性SHR大鼠48只,随机分为龙牡桂枝汤高、中剂量组、盐酸哌甲酯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通过开场实验和Làt迷宫实验分别检测给药前后大鼠自发活动和非选择性注意力的变化。结果在开场实验中,各药物组穿越格子数和直立次数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酸哌甲酯组大鼠穿越格子数和直立次数少于中药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高剂量组与盐酸哌甲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àt迷宫实验中,各药物组斜搭次数多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的斜搭次数多于中剂量组及盐酸哌甲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牡桂枝汤可改善AD HD模型大鼠的自发活动和非选择性注意力,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何平;唐彦;杨若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伴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73例腺样体肥大伴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每日1次,疗程2周;孟鲁斯特钠片口服,每晚1次,疗程8周;咽后壁见黏液附着或鼻腔见脓涕者加用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2 mL ,高压泵雾化吸入,每日1次,疗程1周,并以六君子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用药,每月连服14 d ,疗程2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证候及鼻咽X线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大厚度与鼻咽腔前后径距离之比(A/N )的变化。结果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显效例数已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开始临床控制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西医疗效方面,观察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伴慢性咳嗽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
作者:郭荣辉;郭艳辉;刘建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特发性含铁黄素沉着症,是一种较少见的铁代谢异常疾病,特点为广泛的肺毛细血管出血,肺泡中有大量的含铁血黄素沉着,并伴有缺铁性贫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咯血、气促和贫血。本病为少见病,临床表现多样性,辅助检查无特异性,基层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易导致误诊。现报道2例儿童病例,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
作者:穆亚宁;任晓红;张孝兴;樊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方法40例痉挛性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康复训练并配合悬吊运动训练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M88项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积分差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结论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患儿下肢肌力均有提高,康复训练并配合悬吊运动训练患儿肌力及运动能力均高于常规康复功能训练。
作者:冯喆;胡晓丽;王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以情绪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自控的动作表现过多为特征。中医学理论认为患儿多为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阴阳失调。常见于早产儿、有热性惊厥史、营养不良,也可见于家长过于溺爱等诱因,患儿以男孩居多。尽管成人后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但因影响学习成绩,而使家长们深感忧虑。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病位在心、肝、脾、肾,其病机关键为风、痰、火、热。从中医辨证角度将本病分为脾虚肝旺、心肝火旺、肝阳上亢、痰火扰神四型。中医治疗方法配合心理辅导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庄玲伶;陆彪;宋昱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影像医师对小儿“肺门影增大”征象辨识的个体间差异,分析临床工作中对该征象辨识的稳定性。方法3位不同工作经历的影像医师作为观察者,对60例患儿的胸部DR胶片进行评价,确定小儿肺门影增大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3位观察者在对肺门等级评判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评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对肺门“正常”的评判K值0.427~0.643( P<0.05);对“轻度增大”的评判K值0.531~0.617( P<0.05);对“明显增大”的评判K值0.786~0.844(P<0.05)。结论小儿肺门影增大等级主观判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对“正常”“轻度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差,对“明显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好。
作者:江红;焦旭东;张矿梅;杨磊;江建华;蒋瑞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治疗采用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结果牛黄清心散联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有效率高,疗程短。结论小儿轻症手足口病可以应用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有效率高,简单易行,缩短疗程,方便有效。
作者:陈艳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橘红痰咳液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腧穴拔罐疗法治疗,疗程7d。结果观察组在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中医技术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外感咳嗽(风寒咳嗽)能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且此种方法有效,易于掌握,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秀玲;郭亦男;冯晓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口服液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使用妈咪爱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7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d。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血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日均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及黄疸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吴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