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军;彭磊
在中华文化崛起的大背景下,结合当今中医的发展时势,关注中医兴衰之道,尤望管窥其存废之长缨,而明中医兴潜之得失.
作者:唐雪勇;杨志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通过12个月的临床跟踪观察,因为盆腔炎造成的生殖器官的损失、粘连、子宫外孕等合并症减少了95.96%,之前利用西药进行治疗存在合并症的患者,在利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后,合并症及小腹胀痛、腰骶部位疼痛、腰痛等症状很快缓解、消失,患者盆腔炎得到了良好控制.结论:中药能有效治疗盆腔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功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诱导肝病毒的机制和处理意见,为临床药师参与吉非替尼诱发肝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析1例吉非替尼诱发肝损伤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阐述吉非替尼诱导肝病毒的机制和处理意见的要点.结果及结论:吉非替尼诱导肝病毒可能与吉非替尼代谢产物及P450酶系基因多态性有关,治疗上可通过减少吉非替尼用量或改用厄洛替尼来缓解肝损伤.
作者:王江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肾炎水肿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肾炎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和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4例(35.0%)、22例(24.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肾炎水肿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天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介绍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方法: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经验,对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法具有快捷、实用、高效等特点.结论:掌握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海滨;李春日;张志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住院时间为(2.6±0.4)天,短于对照组患者的(5.0±1.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且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八珍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3例老年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配合中药八珍汤治疗.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14~30天,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为4~20天,平均为12.23天.治愈26例(78.79%),好转6例(18.18%),未愈1例(3.03%).3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八珍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效果较好,是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范清华;谢道远;罗伟初;林庆培;戴高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超短波合并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VAS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疗效、VAS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合并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云;王少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针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相关脘腹痛病症的释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等进行归纳总结,阐释脘腹痛的诊治思想.
作者:王晓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复方锌布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 RP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60:40:0.02)(用三乙胺调pH值至3.3±0,1),流速为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24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线性范围为2.016~100.8μg/mL,系统精密度为0.6%.结论:用HPLC测定复方锌布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可以用于复方锌布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文鹏;赵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结合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还给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血糖的改善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 (P<0.05).结论:中药结合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宗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7.2% (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M-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活灵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胃活灵片组各10只,采用夹尾刺激法建立FD大鼠模型,观察胃活灵片对FD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明显降低,胃活灵片能显著升高FD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及P物质、胃动素水平.结论:胃活灵片通过升高P物质、胃动素水平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能有效治疗FD.
作者:彭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制备前列地尔冻干纳米乳剂,提高前列地尔纳米乳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前列地尔纳米乳,用冷冻干燥法将其冻干,以冻干乳剂的外观、粒径和复溶情况等优化纳米乳冻干保护剂及冻干工艺.结果:所制备的纳米乳剂冻干前平均粒径为(164.7±21.9)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66.采用10%的海藻糖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剂冻干复溶后粒径为(169.2±20.5)nm,PDI为0.069,并且冻干乳外观良好,复溶速度快,常温放置主药及杂质含量稳定.结论:该方法能能够显著提高前列地尔纳米乳剂的稳定性.
作者:冉海东;孙宁云;张军东;李娟;廉云飞;房秋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对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以及中药灌肠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以中药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P<0.05),但实验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会使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增加,同时对精子活动率有影响;相比常规治疗,中药灌肠疗效更佳,患者精液质量有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以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仔细梳理银杏内酯对单胺类递质的作用、对中枢抑制性受体的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为推进银杏内酯的药物研究以及规模化开发和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廖嘉彦;胡二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药注射剂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再加上一定的现代制药技术而研发出来的中药剂型,其药物临床效果较好、药物起效也比较快,在危重症、疑难重症患者中应用广泛.但是,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临床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其药物剂量安全问题、剂量控制问题也逐渐凸显.根据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经验,结合其用药安全方面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需要严格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指导着中医诊疗的全过程,较长时间以来,临床就“症”医“症”的医师越来越多,临床思维单一,影响并制约了中医疗效的提高,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阐述五运六气在中医诊疗思维中的重大意义,并总结出“四辨”的诊疗模式.
作者:贾新燕;易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小儿食症临床颇为常见,治疗不及时可致儿童面色少华,体质赢弱,影响生长发育.简要介绍彭玉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医案及学术思想.
作者:庞平;彭玉;孙理想;费翔;杜莎莎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