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测定前列宝颗粒中黄柏碱和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

叶秀金;施猛

关键词:前列宝颗粒, 黄柏碱, 含量测定, 王不留行, 黄酮苷
摘要:目的:建立前列宝颗粒中黄柏碱和王不留行黄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Eclipse XDB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三乙胺溶液(磷酸调pH至3.0)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84nm(黄柏碱)、331nm(王不留行黄酮苷),同时测定前列宝颗粒中黄柏碱及王不留行黄酮苷的含量.结果:黄柏碱和王不留行黄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0%、100.30%,RSD分别为2.92%、1.9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前列宝颗粒中黄柏碱和王不留行黄酮苷的含量测定.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当前中医发展之忧思

    在中华文化崛起的大背景下,结合当今中医的发展时势,关注中医兴衰之道,尤望管窥其存废之长缨,而明中医兴潜之得失.

    作者:唐雪勇;杨志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以督脉或夹脊穴为主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研究进展

    小儿脑瘫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操作简便、具有可持续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临床操作方法各异,纷繁复杂.对近10年关于针灸推拿以督脉或夹脊穴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以督脉或夹脊穴为主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小儿脑瘫的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玉华;卢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住院时间为(2.6±0.4)天,短于对照组患者的(5.0±1.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且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吉非替尼诱发肝损伤1例分析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诱导肝病毒的机制和处理意见,为临床药师参与吉非替尼诱发肝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析1例吉非替尼诱发肝损伤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阐述吉非替尼诱导肝病毒的机制和处理意见的要点.结果及结论:吉非替尼诱导肝病毒可能与吉非替尼代谢产物及P450酶系基因多态性有关,治疗上可通过减少吉非替尼用量或改用厄洛替尼来缓解肝损伤.

    作者:王江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颈外动脉灌注紫杉醇治疗晚期淋巴结转移鼻咽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颈外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晚期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的20例患者,应用紫杉醇行颈外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测量标准和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价,其中完全缓解(CR)8例(40%),部分缓解(PR)7例(35%),无变化(NC)5例(25%),进展0例,总有效率(CR+PR)为75%;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18/20)、50%(10/20),未见严重毒副反应.结论:颈外动脉灌注化疗为晚期淋巴结转移鼻咽癌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嵩;汪琛;刘运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华佗再造丸与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华佗再造丸与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华佗再造丸、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川芎嗪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随访,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均值为(38.5±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90%)明显优于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佗再造丸与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三联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琚长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治疗肾炎水肿9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肾炎水肿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肾炎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和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4例(35.0%)、22例(24.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肾炎水肿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天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灸法防治哮喘的临床及机理研究进展

    就当前灸法防治哮喘的临床及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哮喘的中医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谌凯;荣丽君;蒋政;乔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益肾活血软坚泄浊法对UUO大鼠肾脏TGF-β1和HGF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软坚泄浊法组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为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对照组、内服组,采用手术结扎单侧(左侧)输尿管大鼠模型(UUO大鼠),治疗后取肾脏组织,在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和H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假手术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精神状况良好;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活动减少;内服组大鼠较模型组症状相对较轻.(2)肾脏病理改变.肉眼观:假手术组大鼠肾脏呈红褐色,为正常组织;模型组肾脏体积较正常明显增大,表面皮质变薄,水肿明显;内服组和贝那普利对照组较模型组减轻.镜下观: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无局灶性纤维化,无肾小管扩张;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1肾间质可见棕褐色颜色改变;内服组肾组织肾间质纤维化.(3)与模型组比较,内服组、贝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明显降低(P<0.01)、H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益肾活血软坚泄浊法可降低TGF-β1在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升高HGF在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纤维化的损伤,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作者:焦扬;高继宁;朱玲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生长期高良姜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期高良姜中总黄酮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高良姜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在414 nm处测定.结果:高良姜中的总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而减少.结论:该方法可为确定高良姜的佳采收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林乐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18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白癜风患者2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187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与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佳,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得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疝气手术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入导管,实验组实施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T1时心率为(113.21±12.67)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1.23±0.61)mmHg,对照组T1时心率为(136.25±0.5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36.25±0.58) mmHg;实验组T3时心率为(127.36±0.53)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9.4±7.53) mmHg,对照组T3时心率为(140.26±1.6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3.36±8.74)mmHg,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T1、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T2时心率为(112.26±10.32)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2.64±7.51) mmHg,对照组在T2时心率为(142.38±9.5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1.21±7.21)mmHg,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T2时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儿童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可使患几心率、动脉压明显降低,安全稳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琉;樊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初步评价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进行双盲、阳性药物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给予络瘀通胶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对照组给予益脑复健胶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结果: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病的治疗总显效率为6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对急性期与恢复中晚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病经络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急性期和恢复期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俊芳;张小妮;郭建强;王春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短波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超短波合并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VAS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疗效、VAS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合并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云;王少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基石哲学的经络实质理论研究

    运用基石哲学,从“是”、“式”两个方面论述经络本体.基石哲学包括属性、本体、基石、概念、符号五要素,以及“属性—本体”、“本体—基石”、“基石—概念”、“概念—符号”四个理论.

    作者:种焕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梗塞后遗症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脑活素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71±4.98),优于对照组的(16.92±54.68)(P<0.05).结论: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胜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5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57例ED患者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的评分改变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后的IIEF-5评分均有明显提高.57例患者中,显效26例,占45.6%,有效22例,占38.6%,无效9例,占15.8%,总有效率为84.2%.结论:疏肝健脾法对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闫安;何金军;孟永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参麦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联合左卡尼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SMI和左卡尼汀,对照组(n=32)采用常规治疗.结果:①按NYHA分级判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血清一氧化氮(N())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SMI联合左卡尼汀可以提高CHF患者的血清NO含量,保护心肌,能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汪剑新;俞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诊疗思维的发掘、继承与发展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指导着中医诊疗的全过程,较长时间以来,临床就“症”医“症”的医师越来越多,临床思维单一,影响并制约了中医疗效的提高,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阐述五运六气在中医诊疗思维中的重大意义,并总结出“四辨”的诊疗模式.

    作者:贾新燕;易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经皮制剂局部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制剂局部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12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经皮制剂乳酥贴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乳核散结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经皮制剂乳酥贴治疗乳腺增生,能够达到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化痰消瘀、散结软坚的功效,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