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基石哲学的经络实质理论研究

种焕朝

关键词:经络, 基石哲学, 是, 式
摘要:运用基石哲学,从“是”、“式”两个方面论述经络本体.基石哲学包括属性、本体、基石、概念、符号五要素,以及“属性—本体”、“本体—基石”、“基石—概念”、“概念—符号”四个理论.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经皮制剂局部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制剂局部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12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经皮制剂乳酥贴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乳核散结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经皮制剂乳酥贴治疗乳腺增生,能够达到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化痰消瘀、散结软坚的功效,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生长期高良姜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期高良姜中总黄酮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高良姜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在414 nm处测定.结果:高良姜中的总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而减少.结论:该方法可为确定高良姜的佳采收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林乐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蒙药风痛灵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蒙药风痛灵胶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取8~10周龄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风痛灵原药组、风痛灵胶囊低剂量组、风痛灵胶囊中剂量组、风痛灵胶囊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它组大鼠右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第5天重复1次,诱导产生关节炎.造模后第8天起,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20mL·kg-1·d1,雷公藤组给予雷公藤片0.06g·kg-1·d-1,风痛灵原药组给予风痛灵水丸0.72g· kg-1·d1,风痛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风痛灵胶囊0.18g· kg1·d-1、0.36g· kg-1·d1、0.72g· kg-1·d-1,连续27天灌胃给药.用容积法测量大鼠右后足趾肿胀度,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中TNF-a、IL-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风痛灵原药组和风痛灵胶囊高剂量组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风痛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间比较,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AA大鼠血清中TNF-a、IL-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风痛灵胶囊低、中剂量组TNF-a含量以及中剂量组IL-1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与雷公藤组比较,风痛灵胶囊低、中剂量组AA大鼠血清中TNF-a或IL-1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风痛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a、IL-1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风痛灵原药组与高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痛灵胶囊可显著改善A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与病理改变,明显抑制AA大鼠血清中的TNF-a、IL-1含量,并与给药剂量成正相关,这亦可能是风痛灵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乌力吉巴特尔;包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瑶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瑶药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用药体系.对瑶药抗肿瘤的研究进展加以归纳,介绍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的瑶药,为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期瑶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能更加深入,从而发挥天然药物抗肿瘤的优势.

    作者:马家宝;陈小媛;康梦莹;刘鼎;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葫芦散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葫芦散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药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儿葫芦散治疗的小儿支气管炎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儿中,痊愈30例,显效21例,好转9例,无效0例.结论:小儿葫芦散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正兰;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制中药与功能锻炼治疗腰腿痛5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自制中药与指导患者自身功能锻炼及预防治疗腰腿痛52例的临床疗效,探讨如何提高疗效,如何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如何预防降低患者的腰腿痛的复发率.方法:以自制中药与功能锻炼治疗腰腿痛52例.结果:自制中药与功能锻炼治疗及预防椎盘间突出腰腿痛,病人容易接受,可以根据患者服药情况制成不同的剂型,效果立竿见影.结论:椎间盘源性腰腿痛是由于椎间盘的损伤、破裂、突出,或退变所致腰椎复合关节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刺激或损伤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临床证候群.自制中药根据稚间盘源性腰腿痛,辨证论治给予加减,做到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温化寒湿、营养间盘,以达强腰补肾的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作者:刘国雄;熊屹;陈久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盆腔炎5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复发作性盆腔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盆腔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时间、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9.5±1.7)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3±2.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腔炎症状再次复发3例(6.0%),显著低于对照组再次复发11例(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局部针刺子宫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局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针刺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子宫穴,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治愈率.结果与结论:局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董国娟;柳悦;金恩先;姜秀雪;郑旭;杨雨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华佗再造丸与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华佗再造丸与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华佗再造丸、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川芎嗪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随访,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均值为(38.5±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90%)明显优于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佗再造丸与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三联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琚长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住院时间为(2.6±0.4)天,短于对照组患者的(5.0±1.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且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60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以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12例.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氧饱和度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枸杞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枸杞属于茄目茄科枸杞属(Lycium)植物,其果实称为枸杞子,嫩叶称为枸杞头,宁夏枸杞是其主要的药用种类,具有降血糖、抗脂肪肝、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抗应激以及增强免疫等作用.许多学者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及仪器等方法对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及功能进行研究,证实枸杞子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就枸杞子的药理作用展开分析,对枸杞子的药用价值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东莨菪碱治疗,实验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34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35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0.0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永谊;梁小丽;黎巧明;刘娜;梁雪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参花环纹污白耙齿菌发酵菌质化学成分及抗胃溃疡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环纹污白耙齿菌与人参花共发酵菌质的化学成分变化以及对小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环纹污白耙齿菌接种于人参花固体培养基中共发酵,获得人参花环纹污白耙齿菌菌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前后人参花菌质多糖和人参总皂苷的含量变化.建立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模型,观察人参花环纹污白耙齿菌共发酵前后对小鼠胃溃疡的面积以及溃疡抑制率的影响.结果:人参花环纹污白耙齿菌菌质多糖含量>人参花高压灭菌后多糖含量>人参花多糖含量;人参花高压灭菌后总皂苷含量>人参花环纹污白耙齿菌菌质总皂苷含量>人参花总皂苷含量.人参花、高压灭菌人参花、人参花环纹污白耙齿菌发酵菌质的70%乙醇提取物及人参花环纹污白耙齿菌发酵菌质的水提取物对抑制小鼠胃溃疡有一定疗效.结论:人参花在高压灭菌的过程中增加了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和人参花环纹污白耙齿菌共发酵会使多糖含量增加,但人参总皂苷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人参花环纹污白耙齿菌发酵菌质比单独使用人参花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韩园园;李爱欣;丘佳玲;宋欣;翁丽丽;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左归丸、右归丸汤剂对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调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左归丸汤剂和右归丸汤剂对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分析辐照后的骨髓抑制的肾虚类型,为临床优化选用补肾助阳法、滋阴补肾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左归丸、右归丸汤剂对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象、血清GM-CSF、EPO、TPO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右归丸组的RBC含量明显升高(P<0.05),左归丸组的HGB显著增加(P<0.05),右归丸组的WBC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右归丸组血清中的EPO、GM-CSF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TPO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两方在对EPO、GM-CSF的影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丸、右归丸汤剂对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象均有修复作用,并能有效调节血清中TPO、EPO、GM-CSF的表达,从而促进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右归丸在提升EPO、GM-CSF方面优于左归丸,两方在降低血清中异常升高的TPO水平方面均有显著作用,但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

    作者:姜涛;陈钢;夏丽娜;田奕;赵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基石哲学的经络实质理论研究

    运用基石哲学,从“是”、“式”两个方面论述经络本体.基石哲学包括属性、本体、基石、概念、符号五要素,以及“属性—本体”、“本体—基石”、“基石—概念”、“概念—符号”四个理论.

    作者:种焕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前列腺炎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及中药灌肠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对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以及中药灌肠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以中药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P<0.05),但实验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会使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增加,同时对精子活动率有影响;相比常规治疗,中药灌肠疗效更佳,患者精液质量有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凉营清气汤治疗气营同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凉营清气汤治疗气营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气营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凉营清气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输液消炎、抗病毒以及其它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营清气汤治疗气营同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大军;彭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银杏内酯的药理研究

    以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仔细梳理银杏内酯对单胺类递质的作用、对中枢抑制性受体的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为推进银杏内酯的药物研究以及规模化开发和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廖嘉彦;胡二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5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57例ED患者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的评分改变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后的IIEF-5评分均有明显提高.57例患者中,显效26例,占45.6%,有效22例,占38.6%,无效9例,占15.8%,总有效率为84.2%.结论:疏肝健脾法对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闫安;何金军;孟永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