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汪永红;俞建;时毓民
探讨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将师承教育模式运用于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弥补院校教育的不足,以提高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水平。
作者:郭亦男;孙丽平;温红娟;段晓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治疗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反应的疗效。方法将12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组滴注1 h前给予胃肠安丸口服,对照组滴注同时给予维生素B6滴注,滴注10 min至24 h观察两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4%(74/76),高于对照组82.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治疗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邢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常见的、极为重要的消化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为非器质性疾病。由于遗传、心理因素的作用,导致胃肠道功能的易感性,进而出现如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和食物通过困难等消化道症状。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谱亦随之改变,周期性呕吐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痛、吞气症等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儿童的健康带来危害。针对上述常见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治疗及其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吕欣桐;王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汪受传教授认为,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其病机关键在肺脾两虚为其本,风痰内阻为其标,急性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虚实夹杂或虚证为主,治疗当从风、痰、虚论治。
作者:叶进;汪受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近10年关于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相关文献,总结治疗方法与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收集2003-01/2014-04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有关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文献,制定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和归纳,通过下载并阅读全文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各治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查找到相关文献228篇,按排除标准剔除部分文献后符合要求的文献共119篇。分析得出中医内治以辨证论治为主,多用汤剂治疗,用药以钩藤和白芍居多;中医外治运用耳压法及针刺治疗效果显著,针刺主穴多为百会、风池、合谷、太冲。结论对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运用中医疗法有效率高,复发率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芮;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六味小青龙汤为徐氏儿科代表“徐小圃、徐仲才”的常用方,取小青龙汤中的六味药: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甘草,原用于治疗小儿寒喘,现拓展其应用范围,运用该方治疗痰饮郁肺型小儿咳喘,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晓;姜之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唯一的新生儿专业医学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清华同方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录,2006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2008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随着本刊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报道,本刊2012年期刊被引指标中影响因子为0.97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维血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重度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维血宁作为单药维持治疗对于复发的影响。方法116例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维血宁颗粒剂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维血宁维持口服1个月。对照组单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正常后不再维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复发率3.0%(2/67),低于对照组14.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维血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重度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疗效佳、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维血宁作为单药维持治疗,安全无毒、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郝良纯;林健;霍彦;辛琪;李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喘息性肺炎患儿血清碱性磷酸酶、25-(O H )D3及Ig 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维生素D治疗组及非维生素D治疗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维生素D治疗组给予补充维生素D治疗1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25-(OH)D3及IgA水平,同时记录患儿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个月后,喘息性肺炎维生素D治疗组碱性磷酸酶、25-(OH)D3及IgA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维生素D治疗组气促喘息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非维生素D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维生素D治疗组总有效率97.5%(39/40),明显高于非维生素D治疗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辅以足量的维生素D可缩短喘息性肺炎病程,改善疗效,提高患儿免疫力,维生素D缺乏可能为喘息性肺炎潜在病因。
作者:冯伟静;张荣荣;李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40 min运动疗法训练内抽出15 min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评估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 S FM )及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 )运动功能项。结果两组治疗后 PDM S FM 评分、WeeFIM 运动功能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与常规康复训练相结合可以更有效的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郭云龙;李晓捷;孙奇峰;吕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例先天性皮肤缺损新生儿采用保守治疗和综合护理。结果两例患儿治疗14 d痊愈出院,1例患儿治疗13 d痊愈出院,1例治疗10 d痊愈出院。结论应根据病变部位,病损的程度灵活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注重基础护理,科学的治疗及合理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综述近1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概况,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联合西药、分型论治联合西药、专方专用联合西药、专法专药联合西药、中成药联合西药、中医外治法联合西药等分别展开论述,以期能更好地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进一步减轻西药的毒副反应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田桂全;桂金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原《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1674-3865)(CN21-1569/R),国内邮发代号:8-162。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对患儿排尿的影响。方法将50例HIE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出生的正常健康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上午9~11时排尿情况,包括尿量(尿垫称重法)、排尿次数及余尿量(膀胱容量扫描仪检测)。结果观察组尿量(10.1±6.8)mL ,明显少于对照组(18.6±7.9)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尿次数及余尿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E新生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尿量减少,但余尿量与健康新生儿基本相同,说明 HIE新生儿的膀胱容量小于健康新生儿,提示HIE可能影响患儿的膀胱发育,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黄飞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鼻、鼻窦、咽、喉等部位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咳嗽反复不愈常常困扰患儿和家长。《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UACS的咳嗽与鼻后滴流有关。据此,笔者分两步辨治U ACS ,首先宣肺利窍以止咳,待病情缓解后再图治鼻、咽、喉部基础疾病,同时注重患儿增强体质,从而解决咳嗽反复、迁延等问题。此思路在临床运用3年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夏桂选;徐荣谦;左加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纳米流动树脂和玻璃离子两种不同材料充填儿童乳磨牙浅龋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乳磨牙牙合面浅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3M ESPE Filtek Z350流动树脂充填技术;对照组采用GC Fuji Ⅸ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技术。在充填后的6、12个月对充填体的完整程度及继发龋发生情况进行临床评价。结果6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充填物完整率分别为97.2%(35/36)和73.7%(28/38),继发龋发生率分别为0%(0/36)和10.5%(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充填12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充填物完整率分别为97.0%(32/33)和93.1%(27/29),继发龋发生率分别为3.0%(1/33)和6.9%(2/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树脂和玻璃离子均可作为儿童乳磨牙浅龋充填较理想的材料。
作者:向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3M微孔通气胶带,两部固定法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Y形3M丝绸胶带固定胃管。观察两组胃管留置时间及10 d内非计划性拔管次数。结果观察组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Y形3M 丝绸胶带用于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牢固,不易滑脱,有效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金鑫;韩雪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胃脘痛为小儿脾胃病的常见症状,其病因较多。近年来,采用胃镜、胃电图等技术,已使其得到明确诊断;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又可较快缓解患儿病情。因此,对小儿胃脘痛中医宏观辨证与微观表象进行相关性探索,就可以实现中西互参,做到诊断明确,个体化治疗,客观评价疗效。
作者:黄伟;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国际儿科学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曾荣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三等奖。主要栏目有述评、综述、论著、临床应用研究、名家讲坛、继续医学教育、教学查房等。报道内容涉及儿科各专业,是国内专门介绍国内外儿科学界新进展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之一,所刊文章基本代表了国内外近10年来,特别是近5年儿科学术发展的水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中药对与药组配伍关系,归纳其内在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组方配伍依据。方法收集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基本证型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药对和药组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结果药物使用情况:(1)按药物分类:清热凉血类30%,其他清热类13.96%,止血类12.45%,解表类11.13%,补益类10.57%,活血化瘀类9.43%等;(2)基本证型中:①高频药物:生地黄74.51%,牡丹皮70.59%,紫草66.67%,赤芍62.75%,甘草39.22%等;②核心药对:生地黄赤芍74.51%,生地黄紫草74.51%,生地黄牡丹皮74.51%,牡丹皮赤芍70.59%,牡丹皮紫草70.59%等;③核心药组:赤芍牡丹皮生地黄58.82%,紫草牡丹皮生地黄58.82%,赤芍紫草牡丹皮生地黄47.06%,连翘紫草牡丹皮生地黄47.06%等。结论(1)中医药治疗原则为清热凉血,兼顾止血,并将活血化瘀贯穿其中,兼顾补益正气。(2)临床常用治疗药物、药对和药组为:生地黄、牡丹皮、紫草、赤芍、甘草等;生地黄赤芍、生地黄紫草、生地黄牡丹皮等;赤芍牡丹皮生地黄、赤芍紫草牡丹皮生地黄等。
作者:李海霞;王孟清;罗银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