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完全川崎病13例临床特点分析

熊寿贵;宋玫;周传恩

关键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 疹, 冠状动脉, 儿童
摘要: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点,探索IKD的诊断.方法 分析13例IK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 13例IKD病例中,主要临床表现依次有:发热13例(100%),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69.2%),球结膜充血7例(53.8%),四肢末端变化7例(53.8%),口腔黏膜病变6例(46.2%),多形性皮疹3例(23.1%).上述6项表现中,有4项者8例(61.5%).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管壁毛燥6例(46.2%),冠状动脉扩张4例(30.8%),正常3例(23.0%).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11例(84.6%),血红蛋白降低9例(69.2%),血小板升高10例(76.9%).血生化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10例(76.9%),血沉升高12例(92.3%).11例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0例在用后24 h内热退,1例在用前已退热.12例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抗凝治疗.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但出院后随诊情况均不详.结论 IKD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对于发热时间长、具有川崎病2项以上主要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血沉明显升高病例则应高度警惕.心脏超声对冠状动脉的评价要辨证分析、采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220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肺外并发症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5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发生肺外并发症220例列入观察组,无肺外并发症患儿340例列入对照组,记录观察组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结果 MP感染肺外并发症中,消化系统症状发生比例高,其次是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皮肤与关节等.观察组患儿病程和热程明显长于对照组,胸片呈大片状阴影和肺不张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肺炎MP感染肺外并发症累及全身各类系统组织,积极实施MP治疗与杀灭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患儿热程、胸片大片状阴影征和肺不张等可作为并发症预防的观察指征.

    作者:伍全概;王淑冰;吴伟;周曙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儿童改良腰椎穿刺术348例分析

    目的 评价腰椎穿刺的改良方法 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改正中穿刺为侧穿刺,偏离原正中方向约(15±2)°,左手食指、中指摸清髂嵴,向下垂直于脊柱交点为穿刺点,左手拇指摸清计划穿刺点的上一个棘突,即表示右侧3~6 mm处为正中穿刺点,在正中穿刺点的正下方6~8 mm处为穿刺点.避开对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的刺伤.结果 一次性穿刺成功共334例,占96.0%,2次以上为14例,占4.0%,均穿刺成功.结论 侧穿刺能保证准确的进针位置,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对患儿带来的痛苦小.

    作者:王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虚实分型推拿配合平胃散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应用虚实分型辨证推拿配合平胃散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78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按挂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喂养、纠正脱水、蒙脱石散口服等治疗,观察组在该治疗外,另进行虚实分型辨证推拿并辅以平胃散治疗.疗程为5~7 d,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38/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在常规补液治疗外,另给予虚实分型推拿并配以平胃散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刘丽;丁竹松;丁景余;杨文婷;郑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厌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厌食合剂治疗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厌食症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厌食合剂口服,对照组予沙棘干乳剂口服,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儿食欲、食量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厌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疗效.

    作者:刘丽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60例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连续性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12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不采用连续性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连续性护理.两组患儿均于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生长发育情况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头围和身长的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腹泻、贫血、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院内对家长指导、院外随访、由家长实施家庭护理的连续性护理方式对早产儿进行护理,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作者:涂飞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抗链球菌溶血素O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关系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 探讨宝鸡地区抗链球菌溶血素O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关系,对儿科临床医师诊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经验选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 对宝鸡市5家医院儿科2010-08/2011-07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多中心调查时收集到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结果 进行汇总,结合已发表的宝鸡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多中心研究论文的相关摘要和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4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住院儿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 阳性率24.9%.6 324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住院患儿痰细菌培养阳性率29.31%.5家医院共检测6 59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中ASO的含量,阳性率为3.39%.儿童ALRI痰培养G+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显示,溶血性链球菌对儿科常规使用的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等杀菌剂高度敏感.结论 多中心、多方法 联合检测结果,对指导本地区儿科临床医师诊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经验选用抗菌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魏升云;汤淑斌;李文君;李虹;李武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25例头部MRI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特点.方法 对沈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25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在确诊48h内行初次头部MRI,出现异常病灶的部分患儿或经治疗疾病无好转者的患儿在7 d至2周后进行复查.结果 初次头部MRI,16例结果 异常,异常率64%(16/25),对初次头部MRI检查出现异常病灶的11例患儿及疾病无好转者的1例患儿在7 d至2周进行复查,异常者9例.全部结果 异常者在弥散加权像上均出现异常病灶.结论 MRI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DWI相对早期病变显示尤为明显.

    作者:杨晓彤;周鸿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王烈教授善用动物药治疗小儿哮喘经验

    王烈教授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疗效卓著,尤其在哮喘各期运用动物药经验独特,在发作期重视应用地龙、僵蚕、全蝎等药物以祛风通络,止哮平喘;稳定期应用煅牡蛎、海螵蛸、鱼鳔等固肾抑痰;各期适当应用动物药可提高疗效,防止病情反复.

    作者:李香玉;王永吉;王烈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完全川崎病13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点,探索IKD的诊断.方法 分析13例IK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 13例IKD病例中,主要临床表现依次有:发热13例(100%),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69.2%),球结膜充血7例(53.8%),四肢末端变化7例(53.8%),口腔黏膜病变6例(46.2%),多形性皮疹3例(23.1%).上述6项表现中,有4项者8例(61.5%).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管壁毛燥6例(46.2%),冠状动脉扩张4例(30.8%),正常3例(23.0%).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11例(84.6%),血红蛋白降低9例(69.2%),血小板升高10例(76.9%).血生化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10例(76.9%),血沉升高12例(92.3%).11例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0例在用后24 h内热退,1例在用前已退热.12例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抗凝治疗.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但出院后随诊情况均不详.结论 IKD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对于发热时间长、具有川崎病2项以上主要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血沉明显升高病例则应高度警惕.心脏超声对冠状动脉的评价要辨证分析、采纳.

    作者:熊寿贵;宋玫;周传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王雪峰教授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经验

    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上单用西药治疗副反应多、治疗周期长、停药后易复发.吾师王雪峰教授根据小儿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属心脾两虚者,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生龙牡、夜交藤、酸枣仁;属肝郁脾虚者,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佛手、郁金、合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小红;黄伟;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45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对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 取确诊MAS的新生儿45例为观察组,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cTnI和CK-MB水平,并将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cTnI和CK-MB分别为(0.31±0.24)μg/L、(85.1±18.3)U/L,均高于对照组(0.03±0.19)μg/L、(34.2±12.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血清cTnI的异常率68.89%(31/45),高于对照组5.00%(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血清CK-MB的异常率66.67%(30/45),高于对照组50.00%(20/4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新生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较正常高,应常规对MAS患儿进行血清cTnI和CK-MB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及时干预和治疗.

    作者:林琳;邓敏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佐治肺炎支原体肺炎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佐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经综合治疗及阿奇霉素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 min,疗程3~5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发热、咳嗽等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1%(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73.9%(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好,疗效快,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湿热辨治反复发作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与滥用,西医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特别是对反复发作者疗效欠佳.根据临床观察,此类反复发作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病机主要为湿热内蕴,若从清热化湿辨治,并酌以利咽散结之品,则疗效颇佳,而后期注重顾护脾胃可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梁敏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42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而降低心血管损害.方法 分析42例住院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病例资料,分析该组患儿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的损伤情况.结果 42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中,发热42例(100%),伴随皮疹38例(90.5%),结膜充血30例(71.4%),出现口唇皲裂42例(100%),颈部淋巴结肿大28例(66.7%),有指趾端脱皮34例(80.9%).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40例(95.2%),血沉增快38例(90.5%),C反应蛋白增高38例(90.5%),血小板增多31例(73.8%),冠状动脉扩张10例(23.8%).所有确诊病例均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片口服治疗.随访未发现冠状动脉瘤发生.结论 早期诊断并足量应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降低心脏等血管损害发生率.

    作者:王宏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脐尿管疾病37例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脐尿管疾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 分析37例脐尿管疾病患儿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37例患儿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脐尿管囊肿13例,脐尿管瘘7例,脐尿管囊肿合并感染6例,脐尿管闭锁过程中合并感染2例,脐尿管脓肿5例,脐尿管窦3例,脐尿管囊肿合并脐尿管憩室1例.其中超声诊断脐尿管囊肿诊断全部准确,3例脐尿管合并感染未做出明确诊断,1例脐尿管囊肿合并感染误诊为囊性畸胎瘤,脐尿管瘘误诊3例,脐尿管窦误诊1例,其余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 一致.本组病例全部诊断准确率为78.4%.结论 小儿脐尿管疾病具有特征的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准确率高,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海飞;梁晓璐;卢迪;陈英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母婴规范诊治对先天性梅毒疑似患儿RPR转变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母婴规范诊治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疑似患儿防治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梅毒孕妇所产在本科接受诊疗随访的先天性梅毒疑似患儿25例分为观察组(孕妇规范治疗组)19例与对照组(未规范治疗)6例,比较两组患儿生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的转变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RPR均出现阴转,但观察组患儿转阴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治疗梅毒孕妇,所产疑似先天性梅毒患儿RPR阴转快,预后良好.

    作者:许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痰热清3 mL+0.9%氯化钠每次3 mL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氨溴索15 mg+0.45%氯化钠每次5 mL雾化吸入,均为每日2次,疗程5 d,观察两组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0/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32/40);观察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痰热清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东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儿童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静脉炎中药

    目的 总结中药外敷治疗儿童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产生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62例因接受大环内酯类静脉用药治疗或使用静脉留置针而致静脉炎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使用中药外敷在炎症区域及周围1~2 cm的皮肤上;对照组28例使用33%硫酸镁湿敷在炎症区域及周围1~2 cm的皮肤上;3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100%(34/34),对照组有效率为96%(27/28));观察组治愈率为65%(22/34)优于对照组29%(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外敷治疗大环内酯类药物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使用硫酸镁湿敷,且操作简单、安全、便利,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腕功能1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刺激配合作业疗法诱发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腕关节背屈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基础上,采用穴位刺激配合作业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作业治疗,治疗7、20 d时进行腕关节背屈活动度测量,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7、20 d时,观察组患儿腕关节活动度扩大范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疗法穴位刺激与作业疗法相结合,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腕关节背屈功能改善优于单纯作业治疗.

    作者:谭丽双;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小儿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1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过敏性紫癜18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123例.观察组分为小剂量观察1组(63例)和中高剂量观察2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芦丁片、潘生丁片,静脉滴注西咪替丁、维生素C及葡糖糖酸钙,有腹部和关节症状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观察1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0 U/(kg·d),观察2组加用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钙50~150 U/(kg·d),连用2周,观察8周,随访6个月.观察皮肤紫癜消退时间、腹部、关节症状消退时间、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皮疹、腹部、关节症状消退时间、紫癜复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与中高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效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凝血功能影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良好,能有效降低紫癜性肾炎的发病率,对比普通肝素,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应用更安全.

    作者:汤淑斌;邱燕玲;刘敏宁;王霄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