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3例哮喘儿童过敏原检测分析

陈红;杨惠泉;黄玉柱;张文娟

关键词:哮喘, 食物过敏, 特异性IgE抗体, Ⅰ型超敏反应,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食物过敏与小儿哮喘之间的关系,了解食物过敏对哮喘反复发作的影响。方法将173例哮喘患儿(观察组)及6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分为月龄≤12个月的婴儿、≤36个月幼儿及>36个月的儿童3个年龄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 IgE和总IgE ,检测20项过敏原项目及排除性饮食试验和开放式双盲对照食物激发试验对食物过敏进行确诊,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73例哮喘患儿80例(46.24%)检测有食物特异性IgE阳性。月龄≤12个月的这组中过敏原检测显示阳性率高的是牛奶(42.86%),要远远高于世界范围内常见引起哮喘的吸入性过敏原户尘螨(9.52%),到1岁以后牛奶过敏阳性率显著下降(27.45%),3岁以后更低(23.75%)。而吸入性过敏原户尘螨随年龄增加阳性率逐渐升高,月龄≤12个月组户尘螨呈阳性者仅4例(9.52%),12个月<月龄≤36个月有7例(13.73),>36个月增至41例(51.25%)。结论长期的食物过敏容易发生呼吸道过敏症状,早期进行饮食干预,缓解机体特异性体质,有利于哮喘疾病的控制。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康复训练改善40例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家长积极参与家庭康复训练对提高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只接受医院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家长参与的家庭康复训练。疗程为3个月,对患儿进行康复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评分,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34/40),对照组为75%(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和康复的疗效;应加强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过程中家长的培训。

    作者:冯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任献青博士应用石菖蒲、远志治疗小儿遗尿经验

    任献青博士临床用药灵活、配伍巧妙,在药物的配伍技巧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应用石菖蒲、远志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丰富,结合病机及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从两药归经及功效相结合辨证用药,收效甚佳。

    作者:赵扬扬;任献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甲基丙二酸尿症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报告

    甲基丙二酸尿症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常见的类型,亦称为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ademia ,M M A ),甲基丙二酰辅酶 A 变位酶缺陷及辅酶钴胺素代谢缺陷是其两大病因,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共包括7个亚型[1],因体内甲基丙二酸蓄积所致[2],首次报道于1967年[3]。因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当合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血症时临床表现更为复杂,给诊断带来困难,国内较少报道[4],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柳英丽;林秀云;梁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双表法”论治小儿肺系外感热病

    解表和固表虽然为中医理论中相反的两个概念,但是其适时应用在临床起效颇佳,本文从清热解毒辛凉解表和补肺实卫益气固表双表结合论治小儿肺系外感热病的角度,探讨“双表法”论治小儿肺系外感热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楠楠;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并不典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 P )是5~15岁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肺外并发症包括溶血性贫血、肝炎、脑炎及皮肤损害等。由M P感染致不典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相关报道少,本文报告1例儿童 M P 肺炎并不典型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仅表现黏膜受累而无典型的皮肤症状如下。

    作者:高艳慧;刘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5例脑瘤患儿CT、B超及脑电图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小儿脑瘤CT、B超以及脑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确诊为脑瘤的患儿15例,对其展开C T、B超以及脑电图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这3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均较为理想,CT 定位符合率较其他两种检查方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脑瘤展开合理的影像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作者:王强;丁增兴;陈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年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孙灵芝教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刺激性呛咳为主要表现的哮喘特殊类型,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在治疗上仍是难点。孙灵芝教授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在治疗上精于清肺热滋阴、顾护脾胃及调理肝肾,善于抗过敏治疗,并重视日常护理;在选择用药方面从祛邪补虚出发,并结合小儿体质特点进行辨质论治,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徐玉萍;刘芳;孙灵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给予神阙穴中药(大黄、木香、苦杏仁)贴敷,每日2次,足三里穴位按摩,每日2次,治疗10 d后观察患儿临床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20例患儿中治愈89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4.2%,总有效率为98.3%。结论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小儿便秘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案。

    作者:李燕妮;张承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哮喘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髓过氧化物酶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哮喘轻中度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 N )、血髓过氧化物酶(M PO )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变化及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PM N与M PO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轻中度儿童哮喘的患儿35例,其中轻度发作组17例,中度发作组18例,并且根据吸入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前后分为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正常对照组30例。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PM N及M PO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儿童血PM N绝对值及M PO含量较临床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缓解期哮喘患儿血PMN绝对值及血MPO浓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中度发作组血 PMN绝对值及血 MPO浓度较轻度发作组及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轻度发作组血PMN绝对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发作组血MPO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血PMN与血MPO呈正相关。结论血PMN及血MPO是评价炎症严重程度的指标,参与儿童哮喘的发病过程,并且对于哮喘炎症程度的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艳杰;尚云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以呼吸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小儿药物中毒16例分析

    目的对表现为呼吸抑制的小儿药物中毒病例进行总结,以指导临床。方法分析16例表现为呼吸抑制的小儿药物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药物中毒患儿中滴鼻净中毒4例,复方地芬诺脂中毒8例,氨酚黄那敏颗粒中毒4例,均为医源性;口服中毒12例,外用中毒4例。给予吸氧、洗胃及纳络酮治疗后,愈后良好。结论阿片类药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纳络酮,及时、小剂量维持及早期低流量吸氧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应严格掌握小儿用药的剂量、适应证,了解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张亚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林季文老中医运用“清透汤”治疗小儿发热经验

    林季文老中医根据《内经》“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以及温病学派“邪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的原则,总结出治疗小儿反复发热,可用“清透法”治之,结合多年临床体会,加减运用“清透汤”治疗小儿发热,疗效显著。

    作者:李玉梅;江文文;林季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临床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加痰热清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咳嗽消失、肺部听诊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X线胸片及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59/60)高于对照组88.33%(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柏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5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等优于对照组,与传统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可靠,且无明显远期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刘异;卫骆云;王跃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姚晶莹教授非药物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小儿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而多发性抽动症的症状中,以肌肉抽动多见,故姚晶莹教授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肝、脾关系密切。情志失调为其关键病因,肝郁脾虚为其主要病机,可采用心理治疗为主,辅以饮食调整、环境及运动治疗等非药物方法治疗。

    作者:谭芸潇;龙旭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88例小儿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分析88例接受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8例患儿中85例患儿一针穿刺成功,3例穿刺失败患儿改肘正中静脉穿刺成功;在经过有效治疗及护理,所患疾病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对小儿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治疗,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疗效显著。

    作者:邵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速效平喘合剂颗粒治疗儿童哮喘8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速效平喘合剂颗粒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与对照组83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速效平喘合剂颗粒口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88.0%,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哮喘的治疗中,速效平喘合剂颗粒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应积极推广。

    作者:王书玲;赵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灸结合言语训练对于改善唐氏综合征患儿语言能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应用言语训练的唐氏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入院后予常规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言语训练,每日1次,每次30 min ,治疗3个月后比较语言发育商值的变化。结果应用言语训练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言语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语言发育商,提高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

    作者:林年年;张佳;郭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糖及胰岛素等指标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54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观察组,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用罗氏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两组儿童空腹血清中的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及服用葡萄糖后30、60和120 min的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用葡萄糖后30、60和120 min血糖水平及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耐量试验呈延迟反应及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可能是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作者:马洪刚;文江舸;孙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沈阳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沈阳市幼儿园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情况。方法定点分层抽取沈阳市内五区5岁常住人口440名,男女各半。对儿童父母进行现场询问,调查问卷内容有儿童饮食行为、口腔卫生行为、龋病治疗就诊情况及父母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儿童有睡前进甜食行为者41.28%,每天刷牙1~2次者83.93%,含氟牙膏使用率为91.58%。过去12个月因牙痛就医者占36.23%,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为目的者占10.67%。在父母知识问卷中,认为“乳牙坏了不用治”者占10.97%,不知道者占12.24%;同意“口腔健康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者占92.86%,同意“预防牙病首先要靠自己”者占89.28%。结论5岁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行为的重视程度较低,行动力不足,对家长进行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

    作者:刘艳君;丛芳;张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