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炜
目的 总结小儿急性喉炎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487例急性喉炎中采用激素冲击治疗结合抗炎、抗病毒综合治疗,其中7例Ⅲ度以上喉梗阻患儿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结果 487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全部治愈.结论 及时给予激素冲击治疗是喉炎患儿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的关键,结合抗炎、抗病毒综合治疗可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尹学金;王选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孙浩教授认为如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延长,反复出血不止,致使营卫大虚,脏腑伤损,则会出现诸多见症.根据多年临床所见,本病属脾气虚弱者十居八九,属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者十居一二.属脾气虚弱者以治脾为主,常以归脾汤为主;属肝肾阴虚选用知柏地黄丸合大补元煎加减;脾肾阳虚者方取参苓白术散、肾气丸二方加减.常用药物有黑桑椹、五味子、旱莲草、白芍、生地、白茅根、仙鹤草、藕节、牡丹皮、水牛角、当归、生地炭、党参、黄芪.
作者:高军;孙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并评价理肺通络方干预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108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并按就诊当日或入院的证候表现分为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对照组单独运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阿奇霉素的基础上加用理肺通络方干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1 d.治疗过程中每3天评价1次.观察临床疗效,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改善情况,以及各个证候、症状分值的变化,并计算总积分.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中医证候及症状的积分.结果 (1)治疗后第4天,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痰热闭肺型、阴虚肺热型及肺脾气虚型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咳嗽、咯痰、发热及改善肺部体征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第7天,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痰热闭肺型、阴虚肺热型和肺脾气虚型的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咳嗽、咯痰及改善肺部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第10天,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痰热闭肺型证、阴虚肺热型及肺脾气虚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1)理肺通络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在用药后的前中期临床综合疗效均优于单独运用阿奇霉素治疗,在治疗后期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2)理肺通络方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痰热闭肺证、阴虚肺热证及肺脾气虚证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
作者:鲁艳芳;吕蓉蓉;张雪荣;朱涛;陈陶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儿泻停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14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儿泻停颗粒组51例,蒙脱石散剂组53例,对照组40例.3组患儿均采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儿泻停颗粒组患儿服用儿泻停颗粒,蒙脱石散剂组给予蒙脱石散剂治疗,用药3 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儿泻停颗粒组总有效率为92.16%(47/51),蒙脱石散组总有效率为94.34%(50/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26/40).儿泻停颗粒组与蒙脱石散剂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儿泻停颗粒组、蒙脱石散剂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结论 儿泻停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药物.
作者:李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从方药分析角度探讨明清儿科名家治疗小儿咳喘的经验,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及指导临床.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对明清8位医家的8部论著中有关小儿咳喘相关内容分析,归纳分析明清医家治疗小儿咳喘的方药,以总结方药经验规律.结果 外感是小儿咳喘的常见病因,正气亏损也不可忽视;痰饮是小儿咳喘发病的病机关键,祛痰化饮是治疗首要重点;小儿咳喘从肺论治为主,兼顾其他脏器.结论 从小儿咳喘常用方剂和中药分布规律可看出明清医家治疗小儿咳喘所用方药及时正确,处方轻灵,注意顾护脾胃,无乱投补益,很少用大苦、大寒、峻下、毒烈之方药.
作者:白冬梅;李前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干预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哮喘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8例,前者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抗感染,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及对症常规治疗.后者除常规治疗外还采用心理干预,传统穴位按摩和中草药治疗.8周后,就有效率、肺功能和心理学指标3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8%(36/38)高于对照组76.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呼出量、呼气峰流速和用力肺活量3项肺功能指标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项心理学指标显示,观察组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综合干预治疗儿童哮喘疗效优于临床常规治疗.
作者:吕卫华;黄卫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小儿便秘临床以实热便秘、虚寒便秘居多.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生活习惯失调,导致运化无力,粪便停滞于大肠.实热便秘治以清热通便,和胃健脾,疏通气机;虚寒便秘治以健脾补气,导滞通络.结合辨证取穴进行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具有取穴少、见效快、临床疗效确切等优点,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小儿排便困难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王风伟;杜君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面三针为主治疗小儿面瘫临床疗效.方法 19例面瘫患儿采用针刺面三针(合谷、翳风、地仓透颊车)等穴,留针20 min,每日1次,治疗5 d休息2 d.早期用浅刺、轻刺激、泻法;中后期用补法,透针.结果 治疗13~38 d;总有效率94.74%(18/19).结论 面三针治疗小儿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21例婴儿川崎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儿中典型病例9例,不典型病例12例.符合发热+5项主要表现者4例(19.1%),发热+4项主要表现者5例(23.8%).发热+3项主要表现者7例(33.3%),发热+2项主要表现者4例(19.1%),发热+1项主要表现者1例(4.8%).20例白细胞增高,21例中性粒细胞增高,10例见核左移,C反应蛋白增高19例.结论 婴儿川崎病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应早期收集有关川崎病临床资料,以期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损伤发生.
作者:黄春琳;梁付佳;秦三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沈阳市铁西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其死亡率.方法 对2007/2011沈阳市铁西区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与2007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降低;5年间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已退出死亡的前3位,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是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结论 做好围产保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预防早产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围产保健质量的提高、功能的完善,已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沈卫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监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分析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为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10例新生儿,采用经皮黄疸仪每日监测胆红素数值.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21.90%(46/210),其中早产儿60%(3/5),足月小于胎龄儿62.5%(5/8),巨大儿6.52%(3/46).结论 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
作者:吕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于入院治疗前采集静脉血做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取同期20例门诊体检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lgM及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及补体C3、C4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降低,血清免疫学指标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在诊断治疗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指导意义.
作者:胡淑琴;李娜;王绪韶;石佑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婴幼儿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53例,病程2周以内.观察组在常规疗法上加用多索茶碱,比较两组在咳嗽、喘息好转时间、肺部体征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的长短;同时观察观察组在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呕吐、心动过速及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咳嗽、喘息好转时间及肺部体征正常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不能耐受病例.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任晓红;穆亚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宝鸡市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细菌病原谱的构成和细菌药敏情况.方法 收集2010-08/2011-07宝鸡市三区五大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 234例的痰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6 234例送检标本中,1 827例份结果阳性,阳性率29.31%.共培养出致病菌1 882株23种,检出前5位致病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0.72%)、肺炎克雷伯菌(17.48%)、肺炎链球菌(16.84%)、铜绿假单胞菌(6.59%)、金黄色葡萄球菌(6.32%).(2)宝鸡市区ALRI致病菌66.05%是G-菌,其中绝大多数是肠杆菌科细菌占86.56%,且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高居前2位占57.84%;而G+球菌共占29.05%;真菌位居第7位.(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棒酸、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高度敏感,可作为经验治疗首选的抗菌药物.所有G-杆菌对亚胺培南均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本地区对头孢他啶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70.57%,对一至四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均高度敏感.本地区儿童下呼吸道痰葡萄球菌检出者,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苯唑青霉素耐药率依次为92.69%、82.69%,在本地区链球菌属导致的儿童细菌性ALRI仅占到3.03%,对青霉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仍是首选抗生素.(4)作为导致儿童ALRI占主要病原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严重,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感染率有增高趋势.结论 宝鸡市区儿童ALRI细菌病原谱复杂,有其明确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这4类细菌是宝鸡市区0~14岁儿童各年龄组ALRI的常见致病菌;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肠杆菌为主,各年龄组又各有其特点;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也有明显的特点,耐药问题也很严峻.
作者:魏升云;汤淑斌;李文君;高改兰;李虹;李海英;周继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及其他相关检查,以了解肾脏损害程度的相关感染因素及过敏原检测等指标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紫癜肾Ⅰ号方加减口服及中药针剂,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2周后,分别口服紫癜肾Ⅰ号方加减及西医常规处理随诊治疗3个月,观察患儿尿微量白蛋白与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尿红细胞数的关系,过敏原与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病情轻重程度与过敏原阳性种数、尿红细胞数、抗链球菌溶血素O具有相关性,不同病情IgE分级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值与尿红细胞个数相关密切(P<0.05).结论 紫癜性肾炎的发作与过敏体质密切相关,紫癜性肾炎与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尿微量白蛋白值与尿红细胞个数有密切相关,随尿红细胞个数的增多,尿微量白蛋白值也会增大.
作者:喻闽凤;朱卫娜;占科;邱明亮;刘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五味子乙素(Sch B)对丙戊酸钠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丙戊酸钠组、Sch B加丙戊酸钠联合给药组及对照组各10只,分别给予丙戊酸钠、Sch B+丙戊酸钠、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眼眶采集血液5 mL,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结果 丙戊酸钠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为(72.29±4.14) IU/L、(67.26±2.38)IU/L,对照组分别为(39.80±5.92)IU/L、(33.00±4.59)I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戊酸钠加五味子乙素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分别为(32.29±3.68)IU/L、(34.25±5.69)I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总蛋白、白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可造成大鼠肝功能异常,而Sch B可缓解肝功能的损害,发挥保肝作用.
作者:朱艳;王俊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3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良好的综合护理,包括环境、保暖、呼吸、营养、并发症预防、病情观察及出院宣教等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经过有效治疗及精心护理,治愈29例,治愈率达96.67%,自动放弃治疗(因经济原因)1例,占2.33%,无一例死亡.结论 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成活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煜;尹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联合蒙脱石散治护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双黄连粉针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6.1%(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止泻时间为(3.8±1.1)d,明显低于对照组(5.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有1例轻度便秘,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病例.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双黄连粉针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缩短止泻时间,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和预后.
作者:谢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国内小儿推拿疗法治疗伤食泻相关文献并指导临床研究.方法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2000-01/2009-12国内医学期刊中公开发表的含有或专题论述小儿推拿治疗伤食泻的临床疗效观察类及学术思想类文献,对其常用的穴位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将其与临床经验结合制定小儿推拿治疗伤食泻的操作规程,并对此方案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1)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文献66篇,所涉及穴位52个,其中6个穴位出现率超过50%.(2) 两组进行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小儿推拿治疗伤食泻文献的整理,对临床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冷丽;罗红平;费翔;庞平;彭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便秘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且反复发生,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葛湄菲主任医师治疗便秘经验丰富,认为脾不足是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便秘发生的病理基础;而时下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便秘发生的诱发因素.其善用增液汤增液润燥,治疗小儿燥热内结,伤津耗液之便秘.
作者:郭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