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肝肾论治儿童性早熟

时毓民;俞建

关键词:青春期, 早熟,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儿童
摘要:儿童性早熟是儿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时毓民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认为性早熟的发病在于患儿饮食不当或过食膏粱厚味,加之阴虚内热体质易感,内外因互动,致阴阳失衡,相火妄动,天癸早至.临床采用滋元阴,泻肝肾火原则治疗,则乳房早发育得消,相火妄动得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幼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

    目的 检测幼鼠随年龄增长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改变.方法 将动物中心提供的实验小鼠按照单双号法抽选幼鼠(2月龄),成年鼠(10月龄)和老龄鼠(18月龄)各10只,雌雄各半,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SOD活性.结果 各组鼠龄的肝组织中SOD含量有所不同:幼年组与成年组、老年组相比SOD呈显著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幼鼠年龄增长,其肝组织中SOD活性逐渐下降.

    作者:张中林;郑剑玲;孙宏伟;齐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2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曲普瑞林治疗23例ICPP女童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第二性征、子宫、卵巢、骨龄(BA)、血清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激素水平、预测成人终身高的变化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患儿乳房、子宫、卵巢体积均有缩小,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峰值均显著降低,骨龄成熟延迟,骨龄/实际生活年龄(BA/CA)值下降,预测成人终身高治疗前为(155.5±0.81)cm,治疗后为(157.0±0.81)cm,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普瑞林治疗ICPP能够抑制性腺轴及性腺发育,延缓BA成熟,终对改善成人终身高有意义.

    作者:张莉;刘正娟;王玉川;白雪梅;赵永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手足口病7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14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中药保留灌肠.普通型治疗5 d后,重型10 d后分别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平均治愈率为94.65%.对照组平均治愈率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手足口病儿童易接受、药物吸收全、疗程短、显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窦天荣;曹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持续牵伸运动与关节活动受限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关节活动度变化来探讨牵伸运动持续时间与关节活动受限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动物取4周龄Wistar系雄鼠50只,正常组10只,固定组(踝关节用石膏固定1周保持大跖屈位)10只,牵伸组(每日1次进行持续牵伸运动,持续1周)30只,将牵伸组根据牵伸时间不同分为10、30、60 min组,每组各10只,观察踝关节背屈角度.结果 从第1天和第7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来看,30 min牵伸组和10、60 min牵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 min牵伸运动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关节活动受限.

    作者:李海华;孙颖;吕洋;郭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9例抢救治疗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抢救措施.方法 对2008-06/12周口市中心医院传染科收治的1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措施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重症患儿均分别合并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或)循环系统等并发症,其中4例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病情进展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因病情、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14例治愈.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多为婴幼儿,以起病急、病程短、发展快为特点;强调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给予呼吸机支持,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激素冲击治疗,积极进行降颅压、亚低温疗法,改善全身微循环等综合抢救.

    作者:刘廷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伴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临床报道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合成酶系中某种或数种酶的先天性缺陷,使皮质醇等激素水平改变所致的一组疾病.常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皮质醇水平降低,负反馈抑制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减弱,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增生和分泌过多的该酶作用前合成的激素和前体物.其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取决于缺陷酶的种类和程度,可表现为糖、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水平改变,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如胎儿生殖器发育异常、钠平衡失调、血压改变和生长迟缓等.2010-06本院收治一名弃婴,经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伴急性肾功能不全,现就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赵锋;林响;苏惠兰;曹时珍;郑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儿童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脑钠素变化

    目的 观察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儿童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脑钠素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心力衰竭衰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在常规洋地黄、利尿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多巴胺,按5~10 μg/(kg·min)持续静脉用药;观察组合用米力农+多巴胺,米力农按0.5 μg/(kg·min)持续静脉用药,疗程至多3 d.观察两组病例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和脑钠素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脑钠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脑钠素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多巴胺治疗儿童心力衰竭有协同作用,短期应用见效快、安全,其疗效优于单用多巴胺;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力衰竭患儿的神经内分泌失调,治疗前后脑钠素明显改变.

    作者:王风莲;蔺萃;张永法;孟凡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重症手足口病38例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38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和皮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76.3%)、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81.6%),血糖升高(60.5%),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以精神差(78.9%)、惊跳(76.3%)、肢体抖动(68.4%)为常见,危重病例均有循环和呼吸系统异常表现.治愈35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戴文;尹松楠;朱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湿敷治疗小儿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湿敷治疗儿童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中药汤剂湿敷,对照组用2%硼酸溶液湿敷,两组均口服扑尔敏片.观察皮损消退情况及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观察组复发率9.38%低于对照组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湿敷治疗小儿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作者:张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自编早期干预方案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效果.方法 对早产儿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主要包括体疗、电疗以及家庭操作指导,运用Peabody运动发展量表、Gesell发展量表及气质测查量表对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商数、精细运动商数及总运动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早产儿Gesell发展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气质类型分布发生明显改变,干预后难养型气质早产儿比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对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有效,对早产儿气质的塑造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陈照根;许祥永;林正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内外合治轻症手足口病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内服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的自拟翘荷汤,外用中药散剂,疗程为5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热退、疱疹消退、口腔溃疡愈合、食欲改善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在热退、口腔溃疡愈合及食欲改善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72.22%(26/36),总有效率91.67%(33/36),对照组痊愈率58.33%(21/36),总有效率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徐爱年;齐永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23例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回顾性分析

    目的 总结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临床高危因素以提高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早产儿ROP筛查结果,以ROP为观察组,非ROP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OP发生率18.39%(41/232),胎龄及出生体质量与ROP发生率成反比;吸氧时间、高血氧分压、低血氧分压、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贫血、输血、光疗、败血症与ROP发生相关(P<0.05).结论 ROP的发生与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氧疗、贫血、感染、光疗等多种高危因素有关.预防早产,规范用氧,积极治疗并发症,重视ROP筛查是防治ROP的关键.

    作者:高昂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时毓民教授治疗儿童性早熟经验浅谈

    性早熟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时毓民教授应用滋肾阴,泻肝肾火,化痰散结等方法 治疗小儿性早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故根据时毓民教授治疗性早熟的辨证及用药特点,总结其临证经验,浅析其遣方用药规律,从而指导临床.

    作者:孙雯;俞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研究现状

    目的 了解中医对女童真性性早熟的认识,分析中医药治疗现状,总结现代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优势.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检索2006-01-01/2010-12-31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获取全文,从临床应用角度对中医药辨证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的方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25篇文献中,西医诊断标准主要参考儿科专著,中医诊断标准仍以证候诊断为主;女童真性性早熟中医辨证以阴虚火旺型多,治疗上多采用知柏地黄丸加减;肝郁化火型以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痰湿困脾型主要采用健脾燥湿药物灵活配伍治疗.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博;黄伟;王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保留灌肠佐治小儿慢性腹泻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保留灌肠佐治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小儿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方法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及盐酸小檗碱片(或制霉素片)混合液保留灌肠,疗程5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30/32)明显优于对照组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黄惠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从肝肾论治儿童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是儿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时毓民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认为性早熟的发病在于患儿饮食不当或过食膏粱厚味,加之阴虚内热体质易感,内外因互动,致阴阳失衡,相火妄动,天癸早至.临床采用滋元阴,泻肝肾火原则治疗,则乳房早发育得消,相火妄动得平.

    作者:时毓民;俞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热毒宁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均使用阿奇霉素粉针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好转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好转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宋建平;王启荣;关有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中西结合治疗经验,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临床症状、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 16例患者均为肥胖儿,中医辨证属脾肾亏虚、痰湿内盛者14例,气阴两虚、胃热津伤者2例;经治疗3个月后,患者平均体质量下降6.7 kg;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者12例;3例血糖稍高于正常值高限,继续予前治疗1个月后血糖控制至正常水平;1例血糖仍得不到控制予加用二甲双胍片口服1个月后血糖控制良好,治疗半年后停药血糖控制稳定.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主要表现为超重;中医辨证以脾肾亏虚、痰湿内盛为主;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在体质量减轻及中医体质改善后,血糖可降至正常水平.

    作者:刘树林;蔡文就;凌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儿科疾病应用举隅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下,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浓缩而成的单味颗粒,与传统汤剂相比,具有不需煎煮、直接冲服、疗效确切、卫生安全、携带保存方便等优点,在儿科临床应用较广.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特征、用药特点,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儿科多种疾病取得一定疗效,进一步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艳虹;张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防哮Ⅱ方治疗哮咳稳定期(食积内热型)28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防哮Ⅱ方治疗哮咳稳定期(食积内热型)的临床疗效,探讨根治哮咳的方法.方法 将281例哮咳稳定期(食积内热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1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按病情轻、中、重分级后应用防哮Ⅱ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健儿清解液治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60例,显效59例,有效4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0.06%;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30例,有效2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防哮Ⅱ方治疗哮咳稳定期(食积内热型)患儿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樊慧;冯晓娜;冯晓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