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凯军;杨亚波
患者男,68岁.因老年性白内障约2年入院.入院诊断双眼老年性白内障.高血压病史10年,术前心电图报告:心房颤动,心率:90次/min,患者无自觉不适症状,心脏彩超未见室壁凝血现象,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检查无异常,其他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手术当日术前:BP125/80 mmHg,HR90次/min,RR18次/min,拟表麻下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约20 min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心电监测基本同术前记录.
作者:方大泉;李永乐;王学美;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眼病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眼病感染性样本2 345份,对其进行细菌、真菌培养与鉴定,统计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在2345份送检样本中,培养阳性674份,阳性率为28.7% (674/2 345).其中,细菌培养阳性496份,占73.6% (496/674);真菌培养阳性178份,占26.4% (178/674).在496株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5.5% (325/496),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高,为76.6% (249/325);革兰阴性杆菌占25% (124/49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38.7% (48/124),肺炎克雷伯菌占33.9% (42/124);革兰阳性杆菌占9.5% (47/496).178株真菌以丝状真菌为主,占98.9%(176/178),常见的丝状真菌为镰刀菌属(143/176,81.3%),其次是曲霉菌属(24/176,13.6%).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常用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四环素和庆大霉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完全耐药,对头孢唑啉耐药率较高(57.1%),对其余抗菌药物均较敏感.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细菌性眼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致病真菌中常见的是镰刀菌属.定期对地区感染性眼病的致病菌谱和药物敏感性进行追踪,有助于指导感染性眼病预防和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作者:刘春林;徐红云;李红;任玉玲;刘海;陈弟;杨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成县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218例(218只眼)挫伤性前房积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级和Ⅱ级挫伤性前房积血,无再出血及继发性青光眼者预后良好,Ⅲ级挫伤性前房积血,尤其是有再出血及继发性青光眼者预后较差.结论 对于不同程度的挫伤性前房积血,只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就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晓玲;赵伍顺;陈晓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制一款适合门诊裂隙灯显微镜下睑板腺探通的睑板腺显微探针及睑板腺灌洗注药针.方法 用7号注射针头,去除针锋,从针座插入0.16 mm×35 mm/0.2 mm×35 mm的针灸针至针管穿出,外露4.5 mm,剪除针灸针柄固定于针管内,外露针芯作75°转折制成睑板腺探针,睑板腺扩张探针.用4号皮试针头除去针锋将前端管径缩小,研磨呈锥形钝头注药针.结果 睑板腺阻塞的患者经睑缘清洁、局部表麻后于裂隙灯显微镜下均能顺利完成睑板腺探查疏通、探查扩张,睑板腺微量灌洗注药的临床要求.结论 作者研制的睑板腺显微探针、睑板腺灌洗注药针是一款适合门诊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睑板腺探查、扩张、注药的器械,完全能满足各级医院需求及应用.
作者:吴庆藩;吴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患者女性,27岁.因复视伴头晕、恶心3天于2014年11月23日收入咸阳市中心医院眼科.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1.0、左1.0.右眼睑轻度肿胀,下睑缘呈青紫色,睜闭无困难,压痛(+),第一眼位,下方巩膜外露,下角膜缘高于下睑缘3 mm,上斜、外斜各15°(映光法检查),眼球转动无明显受限,右眼结膜充血、无水肿,左眼睑无肿胀,结膜无充血、水肿,双角膜清,KP(-),房闪(-),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光反应灵敏,双眼底未见出血及渗出,无血管闭塞等异常.眼压(非接触式眼压计):右16 mmHg、左15 mmHg.
作者:王燕;朱安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氧化苦参碱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M-106侵袭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实验室以不同作用浓度(12.5 μl/ml、25 μl/ml、50 μl/ml、100 μl/ml)氧化苦参碱处理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M-106,分别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划痕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M-106细胞侵袭能力、迁移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结果 氧化苦参碱可显著抑制SM-106细胞体外侵袭及迁移能力,下调MMP-2蛋白表达及MMP-9蛋白表达,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显著抑制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M-106侵袭和迁移能力,调控MMP-2及MMP-9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作者:邱海江;李佳;袁穗蓉;张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近视眼配戴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CL)后残余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1月1日至3月1日在华西医院眼科就诊的近视患者20例(20只眼),配戴RGPCL一个月后,采用自适应光学系统实时动态测量、并闭环矫正4 mm瞳孔直径下近视RGPCL配戴眼的残余像差.分别测量并计算残余像差矫正前后对比敏感度值(空间频率为2、4、8、16、32 cpd).根据残余像差矫正前后的波前像差值,计算调制传递函数值(空间频率为2、4、8、16、32 cpd).计算各个空间频率下的调制传递函数获益值和对比敏感度获益值.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残余像差矫正前相比,残余像差矫正后,近视RGPCL配戴眼在各个空间频率下的MTF值均有提高(P<0.01).近视RGPCL配戴眼残余像差矫正前后,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RGPCL配戴眼在残余像差矫正后,随着空间频率的增加,MTF获益值逐渐增加;但CSF大获益值出现在中频段,二者未呈现一致的规律性.结论 近视患者配戴双非球面设计RGPCL后,在4 mm瞳孔直径下,残余像差较小,虽不能使眼球光学质量达到佳,却对空间对比敏感度功能无影响.即双非球面设计的RGPCL在4 mm瞳孔直径下可以为近视眼提供良好的视觉质量.
作者:杨必;李谦;刘陇黔;廖孟;魏红;梁波;戴云;赵豪欣;赵军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对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8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东方医院集团眼科医院诊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两组.A组26只眼接受小梁切除术,B组26只眼接受小梁切除术+可调节缝线.对两组的眼压,手术成功率等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浅前房:A组8只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30.8% (8/26).B组2只眼浅前房,发生率为:7.7% (2/26).经x2检验分析,两组浅前房发生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P=0.035<0.05).(2)术后眼压:术后3天至2月,A组眼压为(11.46±3.11) mmHg至(16.19±3.23) mmHg.B组眼压为(16.46±3.73) mmHg至(20.23±4.30) mmHg,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两组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75,P=0.006<0.01),两组降眼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11.89,P =0.001 <0.01).(3)手术成功率:术后2月A组手术成功率为92.3% (24/26),B组手术成功率为65.4% (17/26).经x2检验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P=0.017<0.05).结论 虽然可调节缝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但如果不针对具体病例选择性的应用,可以造成术后眼压控制不良.
作者:刘辉;肖静;刘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不同角膜瓣蒂位置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近视后的术后视力、像差及干眼程度.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4年5~12月在浙江大学医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采取制作角膜瓣蒂右眼于鼻侧,左眼于上方的对照研究,比较在行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22例44只眼,平均年龄(20.82±3.46)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行视力、屈光度检查、波前像差检查,应用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客观评价泪河高度、非侵袭式第一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以及Schirmer Ⅰ test和主观症状(McMonnies Questionnaire)评分.结果 患者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裸眼视力鼻侧蒂眼分别为5.050±0.086,5.096±0.084,5.109±0.111,上方蒂眼分别为5.036±0.090,5.052±0.116,5.082±0.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10,0.166,0.457),残余屈光度鼻侧蒂眼分别为0.046±0.166,0.011±0.053,0.068±0.220,上方蒂眼分别为0.014±0.121,0.046±0.227,0.034±0.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0.496,0.575),高阶像差鼻侧蒂眼分别为0.522±0.148,0.508±0.189,0.540±0.136,上方蒂眼分别为0.508±0.141,0.555±0.168,0.548±0.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56,0.390,0.843)泪河高度鼻侧蒂眼分别为0.208±0.065,0.206±0.056,0.211±0.060,上方蒂眼分别为0.213±0.091,0.195±0.059,0.216±0.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50,0.530,0.760)非侵袭式第一次泪膜破裂时间鼻侧蒂眼分别为6.096±3.528,6.861±4.694,6.631±3.516,上方蒂眼分别为6.190±3.751,5.740±4.274,7.436±4.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32,0.412,0.504)非侵袭式平均泪膜破裂时间鼻侧蒂眼分别为8.553±3.486,8.838±5.104,9.130±4.047,上方蒂眼分别为7.986±3.676,8.284±4.384,9.130±4.047(P=0.602,0.701,0.6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hirmer Ⅰ test鼻侧蒂眼分别为13.140±8.768,15.140±9.213,13.410土9.122,上方蒂眼分别为12.270±9.686,13.860±8.860,14.500±8.573 (P =0.758,0.643,0.6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Monnies Questionnaire鼻侧蒂眼分别为7.950±2.952,8.140±2.624,6.631±3.516,上方蒂眼分别为为8.090±2.724,5.740±4.274,7.436±4.363 (P =0.874,0.864,0.647)鼻侧蒂和上方蒂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瓣蒂位于鼻侧和上方对于术后视力、像差及干眼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丁凯军;杨亚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ME)前后多焦视网膜电图(mfEGR)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变化,探讨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临床回顾性系列研究.将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BRVO合并ME的患者14例(14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记录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mfERG和OCT检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mfERG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BCVA为0.115 ±0.062,治疗3个月后增加至0.290±0.08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74,P<0.05).治疗前平均CMT值为(482.00±136.86)μm,治疗1月及3月后分别减至(410.22±135.43) μm和(306.44±73.55) 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 =3.562、2.917,P<0.05).治疗后1月及3月,mfERG 1环P1波的振幅密度显著提高,隐含期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区域P1波及N1波的振幅密度和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提高,隐含期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可以有效提高BRVO合并ME患者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改善黄斑及病变区域视网膜的功能.
作者:景娇娜;刘肖艺;陈曦;丁宇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波前像差仪OPD-Scan Ⅲ、三维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光学生物测量仪Lenstar L900和自动电脑验光仪KR-8100P测量角膜曲率、角膜散光、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09例(118只眼),应用四种仪器分别测量角膜曲率、散光轴位,并计算J0(cylinderat 0-degree meridian)、J45(cylinder at 45-degree meridian)、平均角膜曲率Km、人工晶状体度数,所测数据间的差异性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一致性对比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 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四种仪器测量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测量角膜曲率和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时四种仪器一致性较好,在散光的测量时OPD-Scan Ⅲ与Pentacam一致性较好,其余仪器间一致性较差.结论 在测量角膜曲率和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时四种仪器差异小,一致性好,可以相互替换,但涉及散光的测量或如果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与散光轴位有关时,OPD-Scan Ⅲ与Pentacam可以相互替换,其余仪器需结合临床对仪器的适用范围加以判断.
作者:谭啸;徐静娴;于佳明;米倩倩;宁远;张劲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CFSS)与额肌瓣悬吊术(FMS)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与优缺点.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眼科住院36例61只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分成两组,CFSS组16例26只眼,FMS组20例35只眼,两组分别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分析两组的术后矫正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结果 CFSS组治愈率96.15%,FMS组治愈率91.43%,两组治疗效果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SS组未发生过矫、内翻倒睫、眼睑血肿、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而其它的并发症亦较FMS组低.结论 CFSS与FMS矫治重度上睑下垂效果良好;联合筋膜鞘悬吊术(CFSS),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有其独特的优势.
作者:曾敏智;沙翔垠;胡欣;莫嘉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IOLMaster测量眼5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Haigis、SRK II、Hoffer Q、Holladay 1及SRK/T公式)在植入小于10D人工晶状体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工作中在此类情况下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选择以及术后屈光度的预留.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2月到2015年6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二科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且术中植人人工晶状体度数均小于10.0 D的白内障患者36例(43只眼).所有患者术前眼生物测量应用IOLMaster完成.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植入同一种类型人工晶状体.根据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5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术后屈光度.术后3个月以上验光明确实际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值定义为实际术后屈光度与预测术后屈光度的差值,其绝对值为绝对预测误差值.比较5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术后屈光度与实际术后屈光度的直线相关性,绝对预测误差分布以及预测误差值平均值.结果 共31例(38只眼)完成本研究.5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术后屈光度与实际术后屈光度直线相关系数分别是:Haigis公式r=0.936,SRK Ⅱ公式r=0.625,Hoffer Q公式r=0.891,Holladay 1公式r=0.925,SRK/T公式r =0.842.各个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绝对误差分布中Haigis公式绝对预测误差均在1.00 D以内,而其他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均较为分散,其中SRK Ⅱ公式甚至有34% (13/38)患者的绝对预测误差大于2.00 D.各个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误差值分别是:Haigis公式(0.53±0.29)D,SRK Ⅱ公式(1.56土1.47)D,Hoffer Q公式(1.24±0.39)D,Holladay 1公式(1.06±0.32)D,SRK/T公式(0.61±0.47)D.结论 在IOLMaster测量眼植入小于10 D人工晶状体,Haigis公式是5种公式中准确性高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临床中可以根据Haigis公式预测误差平均值调整预留屈光度,以期达到佳的临床效果.同时应避免在植入小于10 D人工晶状体下选择使用SRK Ⅱ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5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在植入小于10 D人工晶状体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远视化偏移.
作者:李兴育;王从毅;喻磊;陈宇;肖津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变异可导致机体形态和功能异常.这类变异常导致胚胎夭折,部分胎儿即使能够存活,也可能具有特殊表型.本中心近期接诊一例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综合征患者,除了有常见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异常外,还合并固定性内斜视.
作者:周水莲;金涵;徐洁;许小毛;李岚;肖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鼻内镜引导下逆行泪道置管手术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临床病例对照研究,35例(35只眼)作为观察组行鼻内镜引导下逆行泪道置管治疗;35例(35只眼)作为对照组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有效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等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引导下逆行泪道置管手术效果接近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蔡卫国;王秀春;陈伟芳;郑通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患者女,61岁.因左眼部阵发性疼痛5天,于2015年3月31日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既往:有反复头晕病史10余年,在我院老年科随访诊治,诊断为陈旧性脑梗死、高胆固醇血症、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椎动脉闭塞.来诊时患者同时伴左侧额部、颞部陈发性隐痛,查体示:视力右眼0.8,左眼0.8,左眼眶上切迹压痛明显,双眼无眼球突出,无斜视,眼球运动正常,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深,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约3 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视盘边界清,色淡红,杯盘比约0.2,视网膜平伏,黄斑反光点可见.诊断为左眼眶上神经痛,予营养神经治疗.
作者:黄春联;沈咲;张美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程度蛋白尿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和内分泌科会诊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 Ⅲ、Ⅳ期的5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全身检查情况和疾病史,检查所有患者的彩色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部分患者)检查.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将其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两组中与糖尿病及肾功能有关的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卡方检验;组间有差异的因素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与黄斑视网膜厚度有关的因素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出其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并做出散点图及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呈线性正相关(r>0);这些患者黄斑的水肿从形态上可分为视网膜海绵样肿胀、黄斑囊样水肿、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以及三种形态的混合.结论 蛋白尿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廖丁莹;吕莎莎;郑玉萍;刘子瑶;程磊;王肖华;姚静;范雅致;姚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诊断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2014年4~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进行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的患者225例,男73例,女152例,年龄(39.2±21.1)岁.收集年龄、性别、非侵入检查第一次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first break-up time,NIKf-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average break-up time,NI-Kav-BUT)、泪河高度,并进行了睑板腺拍摄、眼红分析、脂质层观察.将影响干眼的可能因素年龄、性别等分别与NIKf-BUT、NIKav-BU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确诊的189例干眼患者中,性别与NIKf-BUT无相关性,统计值P=0.568;与NIKav-BUT无相关性(P =0.910).年龄与NIKf-BUT呈负相关(P=0.000),直线回归方程为为(Y)=11.145-0.068X.年龄与NIKav-BUT呈负相关(P =0.000),直线回归方程为(Y)=14.460-0.070X.36例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年龄与NIKf-BUT无相关性(P=0.964);与NIKav-BUT无相关性(P =0.702).87例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年龄与NIKf-BUT呈负相关(P =0.001);与NIKav-BUT呈负相关(P =0.003).66例混合型的干眼患者年龄与NIKf-BUT呈负相关(P=0.004);与NIKav-BUT呈负相关(P =0.007).结论 结果显示性别不是干眼的影响因素,年龄是干眼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蒸发过强型干眼与年龄密切相关.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不仅可以诊断干眼,还可以分辨干眼类型,为干眼的对症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李倩;薛劲松;蒋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MicroRNA (MiRNA)是一种真核生物内源性非编码短链RNA,能够在特定条件下上调靶基因的翻译和转录水平,也可以导致特定基因沉默.近年来已有研究指出,MiRNA在眼部组织包括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有特定的表达.MicroRNA-155(MiR-155)是一种多功能的MiRNA,与眼部组织的生长、发育、功能调节、发病机制等方面密切相关.研究MiR-155在眼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为眼病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玲;苏颖;王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羊膜眼片治疗早期眼化学灼伤的可行性,初步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采取病例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解放军180医院眼科就诊的36例39只眼重度眼表化学灼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例21只眼采取常规羊膜遮盖手术治疗,实验组16例18只眼采取生物羊膜眼片进行羊膜遮盖治疗,根据病情随时更换眼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羊膜下积液发生率、结膜肉芽组织发生率、睑球粘连发生率以及眼表上皮化时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5±2.3) min;术后未发生羊膜下积液(0/18);结膜表面肉芽组织形成率5.6%;睑球粘连发生率5.6%;眼表组织上皮化时间(22.1±10.6)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6.6±5.4) min;术后羊膜下积液发生率19.0%;结膜表面肉芽组织形成发生率为33.3%;睑球粘连的发生率47.6%;眼表组织上皮化时间(34.6±12.4)d.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羊膜眼片安装简便,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可形成储备,能满足批量眼灼伤患者的救治需求.
作者:范军华;熊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