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0例炎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临床分析

李勤

关键词:炎热清, 注射液, 慢性支气管炎, 发作期,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对炎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120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并且正处于发作期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炎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检查结果达标率更高.结论:炎热清注射液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五色梅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对药用植物五色梅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与理化鉴定等.结果与结论:对原植物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所得结果可以为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郑达敏;周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阿托品联合芬太尼、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对阿托品联合芬太尼与丙泊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8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阿托品联合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段的HR与Bp以及SpO2和RR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发生不良反应(如体动与呼吸抑制以及皱眉等情况)与清醒时间及其术后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在用药后的3min、6min时,其BP与HR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在用药前后的Bp与HR均没有明显变化,在用药后的3 min,其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品联合芬太尼与丙泊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较单纯应用芬大尼与丙治酚显著,应予临床推广.

    作者:李朝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用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服利肝隆颗粒;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肝纤维化4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临床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相似.

    作者:朱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对焦虑抑郁状态的误诊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当前基层医院对焦虑抑郁状态的误诊现状.方法:对被误诊的24例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误诊现状和误诊原因.结果:2010年3月-2011年4月期间误诊率高达15.9%,其中29.2%被误诊为循环系统疾病,16.7%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2.5%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12.5%被误诊为内分泌系统疾病,12.5%被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16.7%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从误诊原因看:54.2%是首诊医生判断失误引起的,16.7%躯体症状明显引起的,9.2%是医生对焦虑认识缺乏引起的.结论:应加强对患者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医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共同提高焦虑抑郁的早期诊断率,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黄丽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晚期引产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晚期引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宫颈成熟评分、引产成功率、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出血量、胎盘残留率、软产道裂伤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剖宫产术后孕中晚期瘢痕子宫引产率高,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帅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肿瘤药物埃坡霉素的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近年来抗肿瘤药物埃坡霉素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结果:埃坡霉素属于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作用强大、结构新颖、疗效确切的微管稳定剂.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部分接受过紫杉烷类药物治疗的晚期乳腺癌、卵巢癌、膀脆癌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埃坡霉素治疗有效.

    作者:杨艳;陈旭冰;陈光勇;刘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四磨汤促进剖宫产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四磨汤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3月于许昌市中医院妇产科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于术后6h口服四磨汤;对照组按剖宫产术后常规处理,未干预肠功能恢复.结果:治疗组产妇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四磨汤有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张燕南;李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2例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根据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时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使病情得到控制,防止复发.结论:护理措施得当对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于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依从性.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诺和锐30,对照组30例用诺和灵30R,均采用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诺和锐为餐前立刻注射,诺和灵30R为餐前30min注射,观察12周.分别记录空腹、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但诺和锐30组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下降更明显(P<0.05);②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结论:诺和锐30能更为平稳地降低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且安全性好,依从性好.

    作者:王锁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儿鼻腔异物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鼻腔常见异物及治疗.方法:需要小孩家长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用鼻腔镜撑开患儿鼻前庭然后用吸引器吸净患儿鼻腔中的分泌物,然后根据患儿鼻腔中的异物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如鼻腔中的异物较软,则需用鼻腔异物钩针刺中异物,拉出即可.若是不能刺入的较硬异物,则需用钩针伸到异物的后方,然后将钩针柄上提,即可把鼻腔中异物取出.若患者鼻腔粘膜肿胀,则在取出异物之前用麻黄素滴鼻液.若患者鼻腔粘膜有炎症现象则需局部用抗生素滴眼液便可,对那些有溃疡或者坏死的患者局部涂抗生素眼膏便可,若有必要,则加用口服抗生素或者静脉滴注,患者的鼻粘膜现象在1周后便可治愈.结果与结论:小儿有鼻腔异物对小儿的危害很大,异物是有刺激性和理化性的,这样容易引起鼻腔继发性炎症和出血等现象,长时间这样下去容易形成结石.纽扣电池危害大,要特别引起家长注意.因为纽扣电池有腐蚀性,在鼻腔内有可能腐蚀患儿的粘膜及软骨,引起一系列危害,如坏死、溃疡、穿孔等.为了孩子安全,家长好不要给孩子玩那些小的,容易塞入鼻腔的东西.

    作者:邢兰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0例骨科手术病人神经内分泌指标分析

    目的:了解及观察骨科手术病人心理的应激反应情况.方法:对80例骨科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在住院前期手术前使用放免法来对病人的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肾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其肾素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而余均差异较显著(P<0.01).结论:骨科病者在术前机体上有较明显的神经内分泌以及生化和生理的变化.

    作者:邢益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加替沙星联合普适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联合普适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加替沙星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加替沙星联合普适泰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果、治疗后NIH-CPSI、疼痛不适、排尿症状评分以及白细胞计数变化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替沙星联合普适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白细胞个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张芬芝;宁群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活性炭对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含量及pH的影响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含量及pH值的影响.方法:将活性炭加入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中,考察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结果:活性炭对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有很大吸附作用,同时浓度越大,吸附程度越强;pH在接近中性范围内活性炭对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的吸附较少.结论:活性炭对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含量和pH有明显影响.

    作者:吴双俊;尚艳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臭氧水对感染性创面抗炎修复的作用

    目的:评价臭氧水对感染性创面抗炎修复作用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8月 2010年3月的87例伴不同程度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伤口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臭氧消毒水伤口冲洗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甲、乙、丙级愈合率分别为67.5%、17.5%0、15.0%,观察组则分别为89.4%、8.5%、2.1%,观察组患者创面抗炎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消毒水冲洗引流感染性创面可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易晓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胎盘早剥死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胎盘早剥死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体会,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选取1例经B超确诊为胎盘早剥的孕妇,行子宫下段剖宫取胎术,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孕妇手术后剖出一死婴,体重为2 800g,呈现蛙腹,肝脾触诊平脐部,可见脊柱四肢无畸形,外生殖器外观畸形,男女性别难辨,可见约小指头大小组织,无阴囊,无阴唇,无阴道,无尿道口,肛门存在,无脐带绕颈.孕妇羊水Ⅱ度,呈黄绿色,伴胎脂,羊水量约500mL,胎盘已完全剥离,胎盘面积约20cm×25cm,重量为3 000g,脐带及胎盘明显水肿,胎盘可见有大面积的压迹,约10cm×15cm,血块及暗红色血液约500mL.术中检查双附件的外观无异常,手术顺利,术后孕妇的生命体征平稳,无感染,治愈出院.结论:胎盘早剥死胎的原因主要包括胎儿畸形、巨大凡或孕妇地贫,应全面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其知识宣教,孕前健康体检中应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纠正贫血,督促孕后定期产检,产前诊断为胎盘早剥的孕妇,必要时可提前终止妊娠,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彭雪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和谐社会”与“科学中医”

    目的:中医是经过几千年不断实践检验出来的医学,其科学性毋庸置疑.中医理论融纳了中华“和谐”文化的精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和谐”是中医理论的外在体现,也是中医临床治病要求达到的状态(即阴阳平衡);中医药的发展需要和谐的环境,而和谐现在中医理论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作者:吴丽;杨孝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正常给予祛痰、予止咳、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0.4~0.8mg/(kg·次),加入5%葡萄糖50mL静滴,疗程3~5d.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3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痊愈24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疗程短、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闫惠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痛证的临床应用研究

    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尤善用于治疗各种痛症,疗效显著.综述近十年来该方在各种疾病引起的病症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关枫;张衍秀;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Encor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4月被彩超和钼靶检查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直径3cm以内)的62例患者情况,在超声引导下经Encor旋切术治疗后的疗效,并记录病理结果及其随访情况.结果:62例患者108个病灶均成功切除,单发35例,多发27例.肿块切除时间20~45min,平均30min,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纤维腺瘤4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纤维腺病27例,囊性小叶增生12例,硬化性腺病样改变2例,纤维腺病伴局灶导管扩张6例,纤维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趋势18例.62例患者术后3~12个月均随访复查,2例发生血肿(1例术后48h进行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后痊愈,1例2个月自行吸收),未发现残留和复发灶.结论:超声引导下Encor旋切系统可对<3cm的乳腺良性病灶进行精准高效的切除,操作安全,创面小,并发症少,美容效果明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熊娟;胡昆鹏;王蔚蔚;徐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分析前各因素对血脂分析的影响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与资料探讨血脂分析前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检验对象、医师条件与沟通、采样与送样、医师职业道德等儿方面入手,结合临床经验及资料汇总浅谈血脂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避免影响的措施.结果: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进行细致沟通,在专业的技术下,能准确地检验血脂指标,为相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便利条件.结论:检验对象的个体差异、医疗机构的人员及其他条件、采样与送样均是影响血脂分析前的因素.

    作者:姚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