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阮清生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幽门螺杆菌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对5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E、B组治疗方案是5种方案中的较佳治疗方案.结论: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可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抗抑郁症研究进展

    从几种中药及其方剂的作用机制以及抗抑郁效果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抗抑郁中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叶民珠;刘旭海;万瑾瑾;雷景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妊娠妇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关系.方法:检测146例妊高征患者、9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和60例非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浆Hcy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血浆Hcy浓度较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重度妊高征组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中度妊高征组(P<0.01),而中度妊高征组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P<0.01);血浆Hcy浓度与妊高征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妊娠妇女随血浆Hcy浓度的升高,妊高征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

    作者:许水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感染的疗效影响,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38例破伤风气管切开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9例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19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治疗的破伤风患者,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熊凤鸣;韩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血肿清除治疗组(n=20)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对照组(n=20),比较两组的随访好转率与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好转率为75.00%,死亡率为5.00%;对照组好转率为50.00%,死亡率为15.00%,治疗组的好转率与死亡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有效清除脑内血肿,具有创伤小、脑损伤轻微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满强;朱春雷;黄秀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逍遥散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逍遥散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0年2月确诊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西药)、B组(逍遥散)、C组(稳心颗粒)、D组(逍遥散联合稳心颗粒)4组,A、B、C均为对照组,D为治疗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方剂和中成药联合治疗,观察4组疗效.结果:逍遥散联合稳心颗粒组30例患者,有效率为96.7%,与B、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变化的测定发现,D组的治疗改善效果优于A、B、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的西药、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炳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肠瘘的早期症状及45例对症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肠瘘的早期症状并通过45例对症治疗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腹部疼痛、切口、引流管等情况.结果:通过早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肠瘘的发生,报告医生积极处理并做好相应的医护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通过认真观察及对症治疗,肠瘘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完全可行的,有助于病人尽早康复.

    作者:熊雪蓉;邝红芬;钟玉娟;梁顺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拟中药汤合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PSD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试验标准的中风后抑郁症病患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于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按照1∶7服用盐酸氟西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1%,对照组总有效率7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治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针灸疗法与西药的治疗情况,并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灸治疗痤疮总有效率达94.17%,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结论:针灸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秀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合冰镇水囊用于中孕引产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冰镇水囊用于中孕引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米非司酮75mg,每12h口服一次,共150mg,停药12h宫腔放置冰镇水囊.结果:该方法引产时间短、出血量少、成功率高,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合冰镇水囊用于中孕引产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

    分别从内科药物治疗、内窥镜治疗以及外科治疗几个方面入手,将上消化道出血分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型和非肝硬化门脉高压型,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通过查阅近几年医学界各领域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文献,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经验,对不同治疗方法分别进行概括.

    作者:吴兆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晚期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胃癌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及重要意义.就晚期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张卿;许尤琪;李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的文献分析

    目的:基于近15年的文献报道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医药治疗UC的相关文献,对其病性、病位证素的分布及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UC的病位证素依次为脾>肾>肝>胃>肠;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阳虚>气滞(郁)>湿热>寒湿>血瘀>寒>热>血虚>阴虚,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常见证型有25个,其中气滞血瘀、大肠湿热、脾肾阳虚、脾胃气虚、肝郁脾虚频次居前5位.

    作者:许晓立;王凤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诊预见性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急诊预见性护理的相关临床经验,以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室在2007-2010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1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经过我院护理工作者的预见性护理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相关文献的报道,病人的恢复情况令人满意,无死亡记录.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急诊预见性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彭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临床疑难病,对其中医病因病机学和中医药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其发病多与脾、肾、肝、肺有关,脾肾亏虚为本,虚风内动为标;肝肾脾三脏损伤,损其真阴真阳,致气血生化乏源或阴精亏耗;肝风内动、肝肾阴虚;奇经受损,经脉失养;正虚邪盛;督脉阻滞等等,治宜益气补血、活血化瘀、健脾益肾、柔肝养血、化痰祛热、滋水涵木、补肾填精等.

    作者:赵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风湿类疾病多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患者多会终生受累,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病变可致局部关节功能障碍或活动受限而残疾.风湿类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综合治疗法.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药物同时配合休息、关节功能矫正训练、心理干预治疗、理疗、密集型热银质针等综合康复治疗RA、AS共313例,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振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5种植物及单体抗敏抗刺激功效的筛选

    目的:对25种有文献记载抗敏抗刺激功效的植物或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抗敏抗刺激性功效筛选.方法:分别通过RBC溶血实验、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对25种植物样品的刺激性、抗敏功效、抗刺激功效进行筛选.结果:抗敏效果好的前五种样品依次为:仙人掌>甘草酸二钾>葡萄籽>燕麦>绿豆发酵物,其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率分别为97.1%、95.2%、93.2%、85.2%和83.8%.抗刺激效果好的前五种样品依次为:葡萄籽>茶多酚>仙人掌>槲皮素>枳实,其对SDS致损血红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1.1%、66.8%、46.4%、44.3%和36.2%.结论:纯植物提取物具有刺激性小,抗敏及抗刺激性功效好的优点,在化妆品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子丹;邓薇;何聪芬;董银卯;赵华;祝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柴胡注射液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抑制体外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对象(人肝癌HepG2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含1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和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血峰浓度10μg/L),及柴胡注射液3mg/mL、5mg/mL、10mg/mL、25mg/mL、50mg/mL不同浓度实验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验人肝癌细胞株HepG2对柴胡注射液的药物及对氟尿嘧啶注射液敏感性;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周期的改变.结果:柴胡注射液对HepG2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TT检测表明柴胡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有剂量一效应关系,随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增高;其半数抑制浓度为(IC50)约为50mg/mL.柴胡注射液微剂量(3mg/mL)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柴胡注射液25mg/mL组与阳性对照组氟尿嘧啶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胡注射液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柴胡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治疗肝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唐婷婷;施贝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抗生素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

    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病毒等的生长,能有效保障医疗、畜牧养殖业等的顺利进行,给我们带来健康和收益,但同时其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危害.从耐药菌株的产生、畜禽产品中抗生素超标、环境资源污染、毒性反应等方面阐述分析抗生素带给我们的危害,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岳华;王育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消渴症的中医治疗及饮食调理体会

    目的:探讨消渴症(糖尿病)的中医治则和该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取用药指导、心理指导、饮食教育、运动治疗、自我监测等,在社区开展有效的糖尿病治疗.结果: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可以使糖尿病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治疗消渴症基本的环节是饮食调节和健康教育.

    作者:胡丹丹;陈春华;谭鄂;罗春玲;李元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2010年住院治疗的5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9%、71.4%.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快速有效,减少了气管插管.

    作者:赵以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