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病例讨论

朱莉;白如林;王莺;唐建明;夏风华

关键词:临床, 眼球突出, 视力下降, 住院, 患者
摘要:患者林××男 46岁因右眼球突出一年半,视力下降2月,于2003年2月18日入院,住院号:2002130.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手术后左眼光感消失1例

    患者男 66岁 1年半前因四肢麻木、无力,并行走困难于我院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交感型).行颈椎前路C4/5椎间盘切除CAGE融合术,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3个月前又觉双足麻木,门诊入院.

    作者:高鹰;聂红平;李骏;乔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我院2002年~2003年对24例(28眼)曾做过1次或1次以上翼状胬肉手术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疗效较佳.其中,单眼20例,双眼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1.5岁.1例1眼内外眦侧双向复发性翼状胬肉.翼状胬肉病变组织再侵入角膜超过角巩膜缘2mm以上或瘢痕组织严重增生影响美容及限制眼球运动.

    作者:杜霞玉;魏税利;程金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渐进多焦镜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

    目的了解渐进多焦镜控制或减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效果.方法 -1.00D~-5.00D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96例;其中一组配戴近用附加度数为+1.5D的渐进多焦点眼镜,另一组配戴普通单焦点眼镜;定期进行验光、测量眼轴和角膜曲率检查共2年.结果 2年后,渐进多焦镜组平均近视屈光度增加(0.67±0.30)D,普通眼镜组平均近视屈光度增加(1.36±0.60)D,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001).而角膜中央水平曲率,垂直曲率,眼轴长度经两组比较后无统计意义.结论渐进多焦镜能有效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作者:张红;龚向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应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及脉冲多普勒(pulse wave doppler PW)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变(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CRAO)球后各动脉血流参数,研究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方法应用CDFI及PW检测50例(50只眼)临床诊断为CRAO患者的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 O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 CRA)、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 S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 EDV)、时间平均大血流速度(time averaged maximum velocityTAMX)、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 PI)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并与25例(50只眼)正常对照组及18例(23只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ION)相应眼部球后各动脉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RAO组CRA的PSV、EDV及TAMX明显降低(P<0.01),PI、RI明显升高(P<0.01),SPCA的PSV、EDV、TAMX轻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PI、RI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DFI及PW可以根据CRAO血管血流动力学特征改变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田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目的探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手术难点和处理对策,旨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09眼白色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应用0.5%吲哚氰绿(ICG)或0.1%台盼蓝(Trypan blue)前囊染色(吲哚氰绿染色22眼,台盼蓝染色87眼),做连续环形撕囊(CCC),撕囊口直径约4.5~5.0mm,不做晶状体核水分离,采用乳化针头斜面朝下超声乳化(bevel-down)和高负压脉冲超声模式将晶状体核乳化吸出,吸除皮质,后囊抛光后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101眼成功完成CCC,于囊袋内将晶状体核乳化吸出;2眼在Ⅲ级核CCC过程中有一处放射状撕裂口,将核脱位于前房乳化吸除;6眼在CCC制作过程中有多处放射状撕裂口,CCC失败,扩大手术切口,改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Ⅲ级核23眼,平均超声能量18.6%±5.5%,平均超声时间(77.4±35.5)秒,绝对超声时间(11.9±3.1)秒;Ⅳ级核68眼,平均超声能量25.7%±8.4%,平均超声时间(100.9±39.4)秒,绝对超声时间(27.6±8.3)秒;Ⅴ级核18眼,平均超声能量27.7%±10.3%,平均超声时间(155.0±79.4)秒,绝对超声时间(56.5±8.5)秒.术中4眼发生后囊膜破裂,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术后第1天,部分角膜上皮水肿11眼,于术后3~5天后消退.术后1周佳矫正视力:<0.1者5眼,0.1~<0.3者13眼,0.3~<0.5者15眼,≥0.5者77眼.结论白色白内障具有前囊膜菲薄、质地脆弱,皮质液化,囊袋内压力高,晶状体核较硬等特点.连续环形撕囊的制作和对裸露硬核的处理是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难点.通过前囊膜染色有助于CCC的制作;采用粘弹剂软壳(soft-shell)技术、乳化针头斜面朝下超声乳化和高负压脉冲超声模式,减少了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不做水分离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于避免后囊膜破裂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岩;盛耀华;祝肇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应当重视要区分中心视力和中心外视力

    夏德昭教授从视力起源的角度,结合临床实践在我国率先提出要树立中心视力和中心外视力两种视力观,特别是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疾病的视力性质要进行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对这许多眼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对眼科学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作为眼科学基础理论,我们既往对视力的认识,除了斜视和弱视外,只有中心视力一种的视力观,并不全面.为此,夏教授在2004年又连续两次在本刊发表专题笔谈[1,2],阐述对视神经病和黄斑病进行视力分析的要义,再谈树立中心视力和中心外视力两种视力观的必要.以下谈一点我们拜读之后的体会和感想.

    作者:刘波;黄红深;李淑娟;马翔;张丰菊;孙洪臣;黄建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50分钟视力恢复正常1例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功能的急性眼病,发病急,预后差.我院收治一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50分钟经积极救治后视力恢复到1.0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凤英;杨敬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O.03%贝美前列素滴眼液与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降眼压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0.03%贝美前列素滴眼液与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降眼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研究者设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5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随机分配接受0.03%贝美前列素和0.005%拉坦前列素治疗,观察治疗42天后降眼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0.03%贝美前列素和0.005%拉坦前列素均能显著降低眼内压(P<0.001).6周治疗后,贝美前列素和拉坦前列素降低眼压分别为5.92~9.18mmHg(26.3%~36.1%)和7.25~9.85mmHg(31.3%~38.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贝美前列素和拉坦前列素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结膜充血.结论 0.03%贝美前列素滴眼液和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均能显著降低国人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压,而且安全、有较好的耐受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金晓红;钱韶红;孙兴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眼和视网膜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

    目的揭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眼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量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压及正常对照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高血压组的眼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糖尿病组的眼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血管横断面积,糖尿病高血压组的眼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高血压组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高血压组显著下降,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加;眼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比糖尿病组显著增加.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眼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既呈现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又有血流灌注阻力增加的特征.糖尿病所致的视网膜循环阻力增加和高血压所致的视网膜血流灌注压下降,二者作用叠加模式使视网膜循环血量降低,早期就出现视网膜缺血性改变.糖尿病未发生视网膜病变前应用血管扩张药预防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数来观察疗效.糖尿病伴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可考虑用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和首次提出的视网膜中央动脉与眼动脉血流速度比值,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周钢;肖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白化病的眼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白化病是一组由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的眼或眼、皮肤、毛发黑色素缺乏性遗传病,根据色素缺乏受累的部位和有无其他异常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眼、皮肤和毛发均呈色素缺乏的眼皮肤型白化病,仅有眼色素缺乏的眼白化病,以及既有眼-皮肤白化病表现又有其他系统症状的白化病相关综合征.三种类型患者的共同特征是眼均存在色素的缺乏,眼发育过程中黑色素的缺乏引起眼一系列严重的功能改变和临床表现.

    作者:魏海云;李洪义;郭向明;郑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在儿童屈光不正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在儿童屈光不正中的作用及儿童配戴RGP的可行性.方法对32例患儿61眼7~13岁的儿童进行RGP配戴,观察儿童的适应性、矫正视力.结果 RGP的矫正视力(0.76±0.26)比框架镜的矫正视力(0.50±0.28)有明显提高.所有患儿在家长的协助下能安全配戴,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儿童配戴RGP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田小波;曹晖;方丽珍;张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后发性白内障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其手术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白内障是世界各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后囊混浊是导致远期视力下降的主要的并发症.尽管近几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人工晶状体设计方式和材料的改良,使得后发性白内障(后囊混浊)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据调查,ECCE术后5年内仍约有43%的病人会发生后发性白内障[1].因此,如何防治后囊混浊,提高手术质量仍是眼科医师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后囊混浊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手术防治现状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溪;高富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目的评价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7例7眼采用介入溶栓的疗效.方法导管介入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或眼动脉(ophthalmicartery,OA)行造影后,用尿激酶10~30万u直接灌注行溶栓治疗.结果 7眼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荧光造影示视网膜动脉再通.结论介入溶栓是治疗CRAO的有效方法,视力恢复与阻塞部位、程度、时间有关.

    作者:白俊业;韩燕;赵世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的研究进展

    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滤过泡瘢痕形成,在青光眼领域早期的抗瘢痕研究中人们关注于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如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胶原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伤口愈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细胞因子,多种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之间互动的的网络作用.细胞因子的释放、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伤口的愈合过程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青光眼领域中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发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建新;乔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急性化脓性眼内炎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无视网膜脱离的严重急性化脓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的严重急性化脓性眼内炎的病例资料,观察术后的视功能、感染控制及再次手术情况.结果随访3~18月,15眼感染全部控制,1眼在硅油取出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其余14眼视网膜保持在位无需再次手术.与术前相比,13眼视力提高,1眼视力不变,1眼眼球萎缩.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能有效稳定视网膜功能,控制炎症,减少再次手术创伤.

    作者:李毓敏;何晓健;沈丽萍;楼定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Usher综合征2例

    Usher综合征是一种以视网膜色素变性伴发神经性耳聋,有时累及前庭功能为特征的综合征.我们近诊治两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冰;冯绍鸿;王月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干眼颌下腺移植术后泪液蛋白分析

    目的分析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严重干眼术后分泌的泪液蛋白成分及其与正常泪液的异同.方法收集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成功后的8例患者的泪液,测定其总蛋白含量及淀粉酶、表皮生长因子(EGF)、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等主要蛋白成分的含量,同时通过不连续的SDS-PAGE蛋白电泳观察其形成的蛋白电泳条带,并与正常人的泪液对比.结果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后分泌的泪液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泪液(P<0.05),SIgA含量接近正常泪液(P>0.05),EGF含量高于正常泪液(P<0.05),而其所含的淀粉酶浓度则远高于正常泪液(P<0.05).SDS-PAGE蛋白电泳显示颌下腺移植术后分泌的泪液与正常泪液具有相似的电泳条带及相近的蛋白成分.结论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术后分泌的泪液具有与正常泪液相近的蛋白成分,但其总蛋白含量较低,淀粉酶含量较高.

    作者:沙翔垠;陈家祺;廖贵清;许扬滨;王智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下泪小管囊肿合并下睑角化型基底细胞瘤1例

    张××男 51岁 2005年4月20日住院住院号:05001365 患者于半年前,左眼开始持续性溢泪,随之发现下泪小点处发红,至泡状隆起,逐渐增大.

    作者:孙光;邱英;李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及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36只眼),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术后随访3~7个月,32例(36只眼)有31例(35只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36只眼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均加深,术前前房深度(1.557±0.338)mm,术后前房深度(3.382±0.197)mm.35只眼术后眼压明显降低,术前眼压(26.655±3.274)mmHg,术后眼压(13.96±4.045)mmHg.房角镜和UBM术后1月检查32例(36只眼)房角均开放,术后3月房角镜和UBM检查未发现房角再次粘连.26例(28只眼)术后6月复查视野无缩小.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韩霞;叶剑;王维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我院自2000年9月~2004年9月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7例(31只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向丽;杨玉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