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疗效分析(附45例报告)

刘雯;王晖;陈艳平;席许平;胡炳强

关键词:乳腺肿瘤, 保乳治疗, 并发症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5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术后31例接受了放疗及化疗,8例只进行了放疗,3例只行了化疗,放化疗均未做的3例.结果45例术后存活时间为6~126个月.31例术后行放化疗的患者目前均存活,无瘤生存率81%;8例术后仅行放疗的患者中1例术后3年死于远处转移,2例已发现远处转移(骨转移和肝、肺转移),无瘤生存率63%;3例术后放化疗均未做的患者中1例第5年出现局部复发;3例只行化疗的患者中1例第4年出现局部复发;其余患者均存活,未见转移及复发.全组无放射性溃疡及感染发生,未见切口愈合延迟;2例出现放射性肺炎、胸膜炎,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心包炎,经治疗后治愈;1例保留乳房部分皮肤萎缩和硬化.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良好,合理的放化疗可以使保乳治疗的并发症得到有效地控制.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宫腔镜分离子宫腔粘连497例,术后给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结果497例中:宫腔轻度粘连215例(43.3%),中度粘连134例(27%),重度粘连148例(29.7%);5例行3次手术,38例行2次手术,454例行1次手术,总成功率91.3%(454/497).结论宫腔镜诊断宫腔粘连直观、准确、简便,并可同时完成简单的镜下手术,是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的可靠方法.

    作者:尹太郎;杨菁;李爱斌;徐望明;龙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奥曲肽治疗组(观察组,30例)与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再出血率及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83.4%、46.6%,治疗后再出血率分别为0%、10%.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快,能减少再出血,毒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王伟;郑水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便秘的诊治

    便秘(constipation)是以大便干燥、粪便量少、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便困难,同时可伴有下坠感、便不尽感、直肠胀感等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正常排便需要肠内容物以正常速度通过胃肠道及时抵达直肠,产生便意,引起排便反射;排便时,盆底肌群协调活动,完成排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引起便秘.该病目前尚缺乏明确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改变.各地研究报告显示顽固性便秘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西方患病率占人群的20%左右.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便秘导致的粪性结肠穿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猝死、结直肠占位性病变、心理障碍、肛门疾病等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杨新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乙型肝炎病毒β-L-(-)型核苷类似物的研究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就发现通过抑制细菌核酸合成可以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并相继有许多抗菌素的问世.此后,又发现核酸合成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核苷衍生物作为嘌呤核苷和嘧啶核苷在核酸合成过程中的抑制剂,已经逐步成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热点,特别在抗艾滋病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等方面.随着新的核苷类似物不断出现,关于其体内外抗病毒作用、代谢、毒性等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就核苷类似物在抗HBV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吴金明;韩清锡;林菊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瘘道穿越外括约肌深层以上,且多有支管,无论是术前诊断还是治疗都比较困难.其原因是目前尚无一项检查手段,能够完全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形态、走向、与括约肌的关系作出准确的判断;尤以细小支管不易被发现,导致高位复杂性肛瘘有时不能一次治愈.如何在术前就能准确地对高位复杂性肛瘘作出诊断,以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是我们专业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者:王业皇;章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蒜素治疗喉真菌病10例疗效观察

    喉真菌病少见,属深部真菌病,近几年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临床上我们采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喉真菌病,并辅以口服抗真菌药物,加强用药观察及护理,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敏;罗彩群;孙开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PTEN-PKB途径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PTEN、PKB在子宫内膜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3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1例增殖期内膜中PTEN及PKBmRNA的表达.结果PTENmRNA在正常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间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8%、38.5%及36.4%,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KB mRNA在正常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阳性率为27.3%、46.2%及61.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之间,PTEN mRNA和PKB mRNA表达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TEN可能通过PI3K-PKB途径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作者:张静;陈丽春;朴锦丹;于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是一种生物行为疗法,它是通过电子工程技术,把一些不能或不易被人体感知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转化为声音、图像等可被或易被感知的信息,利用生物反馈机制,让病人根据其观察到的自身生理活动信息来调整生理活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974年Bleijenberg首次将生物反馈治疗用于临床.1980~2006年54篇国外文献报道的生物反馈治疗1979例,有效率达68.4%.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包括肛肠测压反馈技术和肛肠肌电图反馈技术等.Pallson等2004年复习了1975~2003年74篇文献,报道生物反馈治疗便秘的有效率为62.4%;治疗大便失禁的有效率为67.2%.

    作者:刘宝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B超监测高危人工流产413例

    目的探讨B超监测高危人工流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B超监测下的高危人工流产手术413例进行分析.结果413例均1次成功,无吸宫不全、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并发症.结论在B超监测下行高危人工流产手术,其操作方法简单、有效、创伤小,可明显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莉君;孟庆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骨髓纤维化26例临床分析

    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是骨髓造血细胞受刺激而产生的反应性纤维组织和骨质增生.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不一,很易误诊.我们1990年6月~2004年9月收治骨髓纤维化患者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俊华;马志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60例哮喘儿童心理障碍干预的追踪分析

    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的慢性、常见病.多年来,临床主要应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认为发作得到控制即达到目的,常常忽视了患儿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心理障碍往往影响疗效.作者对60例学龄哮喘儿童在哮喘阶梯治疗用药的基础上进行了1年的心理障碍干预,收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何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追踪减影透视在盆腔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追踪减影透视(trace subtraction fluoroscopy,TSF)是一种路标技术,能指引导管快速准确地进入靶血管,主要用于盆腔肿瘤、盆腔血管性疾病、盆腔内出血及异位妊娠的诊断及介入治疗[1,2].现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8月应用TSF技术进行盆腔血管造影47例,旨在评价TSF在盆腔血管造影中的价值.

    作者:彭碧荣;周素军;乐涛;张帮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2例误诊分析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tumor,GTT)是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的肿瘤.自发现一系列有效化疗药物之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愈率可达80%~90%,使其成为人类早得以治愈的实体瘤之一[1].其早期诊断和正确化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漏诊或误诊,导致延误治疗或过度治疗.现将我院1996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2例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3年4月~2005年10月应用国产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并与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甲硝唑对比,观察其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HP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威;石彩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管黏膜和胆汁的Hp、IL活性及自由基、PLA2的检测与意义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肝内胆管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检测胆道幽门螺杆菌,并测量阳性和阴性组胆汁中的IL-2、IL-4、自由基以及PLA2含量.结果54例中检出15例(27.8%).阳性组IL-2表达为(3.44±1.29)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7±2.09)μg/ml;IL-4表达为(14.34±8.2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2.1)pg/ml;自由基表达为(20.98±3.711)n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15±3.73)nU/ml,PLA2活性表达为(872.37±70.02)μmol/(L· 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42±57.42)μmol/(L· s).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自由基与PLA2活性的增高同IL-2活性降低以及IL-4活性的增高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存在有Hp感染因素,并有可能通过IL及自由基、PLA2促进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

    作者:何鑫;孙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是全世界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全球已有20多亿人经历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其中有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我国占1.2亿以上,居世界第一位[1].

    作者:李晓旦;吴金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横过异位睾丸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儿,男,5岁,阴囊空虚5年,于1996年1月10日入院.体检:阴茎无异常,阴囊腔空虚,右腹股沟区可触及2.0cm×1.0 cm肿块,左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块.彩超:右腹股沟管中下段有1.8 cm×1.0cm低回声肿块,血供可.

    作者:刘绪堃;张少峰;罗茂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势以及是否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方法比较55例开腹阑尾切除术(开腹组)和54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切口感染率和残余脓肿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而在其余方面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难度不大,无须昂贵附加设备,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军;许建伟;沈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天花粉治疗异位妊娠(附75例报告)

    目的观察天花粉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75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观察组(天花粉蛋白治疗,36例)和对照组(米非司酮治疗,39例).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成功率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9.5%)(P<0.05);观察组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为(7.58±4.23)d,明显短于对照组(10.64±5.18)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花粉治疗异位妊娠疗效优于米非司酮.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0例诊治体会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1],其处理方法与其他类型肠梗阻有共同之处,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我科1998年6月~2003年10月收治1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报告如下.

    作者:孟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